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性产品成本定价机制研究

时间:2021-12-01分类:经济与管理

  内容提要:合理的资源性产品定价方式可以促进产品及资源的再生利用。本文认为,在成本导向的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中,生产成本应当由合格产品和废弃物共同承担,废弃物处理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应当纳入成本核算范围。本文借鉴 MFCA 的核算原理、LIME 法和投入产出分析,对资源性产品的成本进行重新计算,以内部资源流成本、废弃物处理成本、外部环境成本共同构筑资源性产品的价值基础,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及相关模型,并以电解铝产品的成本计算为例,证明了本文所构建的资源性产品定价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性产品成本定价机制研究

  刘三红; 梁雯; 张伟, 价格理论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10-25

  关键词:成本导向 循环经济 废弃物处理成本 外部环境成本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缓解越来越紧迫的资源压力,还可以减少废弃物排放,提升环境绩效。资源性产品①的合理定价有利于识别资源内在价值,促进企业积极寻找资源利用方式,在生产源头实施减量化,在生产末端实现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再循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正确识别资源价值,更有助于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促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的构建和形成,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目前我国资源性产品价值普遍存在估值不当、价值低估等现象,依然采用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我国一些主要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供需矛盾突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总体上有待提高。合理制定资源性产品价格②,对于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随着循环经济的深入运行,关于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文献梳理:

  在资源定价方面:国内外学者都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Molana 与 Montagna(2007)认为,自然资源价格机制的完善在短期内会造成产品价格上涨,但最终会改善资源环境状况。朱澍清(2012)指出:应该从环境成本内在化、完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等方面,优化价格形成机制的策略选择。朱艳春等(2019)提出:对自然资源及相关产品定价时,应当考虑资源的环境承载能力。一些学者针对产品消费末端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定价开展研究。如 Y Jin 等(2019)认为,制定合理的交易价格对生态工业园内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具有重要作用;金友良等(2019)指出:共生系数与废弃物定价成反比,但共生程度的提高会增加企业的共生收益;许民利、胡舒婧(2019)研究消费者公平感对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影响,提出消费者价格公平感纳入决策过程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在资源性产品的定价机制方面:田贵良等(2018)针对我国当前水权交易的主要模式,提出“成本 + 协商”的区域水权价格形成机制,“成本 + 竞价” 的取水权价格形成机制以及“集市型”灌溉用水户水权价格形成机制。王小兵和袁达(2016)提出:资源性产品由于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很好地体现在价格中,外部成本也没有充分补偿,因此,应当改革现有的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促进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的改革进程。薛建彬等(2020)采用 Stackelberg 博弈方法,设计边缘云网络收益及用户成本函数、完全状态信息下用户成本最低时的最优卸载策略和边缘云网络最优资源动态定价策略。

  从研究的情况看来,目前关于产品定价的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资源定价的创新和废弃产品定价等方面,研究的关键点在于将环境成本、外部性社会成本引入资源价格中,提高资源价格的科学性;且以消费末端废弃物的买卖双方博弈理论来确定再利用资源的价格,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研究范围很少涉及对生产流程中的成本分配和价值计算方式,对于如何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和外部性社会成本内部化,还较少有可供直接使用的计算方法。本文拟以物质平衡原理,计算分配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和合格产品的生产费用,提出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成本纳入产品的价格体系中的建议。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性产品成本定价机制分析

  循环经济要求在减少物质投入和废弃物产出的同时,增加产品产出,以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资源化”。本文认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要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促进“3R”①原则的实现。在利益主体方面,产品价格除了应补偿当代人投入的成本外,还要反映对后代人造成的外部性成本;在产品生产的效率方面,要促进企业自觉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随着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产品的成本核算范围发生变更。一方面,废弃物不再是不具备价值的 “废物”,而应当视为被忽视的“资源”,具备可回收价值;另一方面,为了妥善解决或安置废弃物,企业发生了一系列支出,这一部分支出也应当计入产品成本的范围。资源流成本会计② (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MFCA)是一种广泛运用的环境管理会计方法,通过采用合理的分配标准,将资源的流转价值在合格产品及不合格产品中进行分配,可以识别废弃物中包含的材料和能源,“可视化”资源浪费的价值,对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发挥重要作用(肖序,2017;中嶌道靖,2014)。

  1.输入资源的成本分配。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都耗费了资源,都应当包括资源的成本分配。对废弃物资或不合格产品也分配资源成本,不仅可以明确资源的流向,使生产流程中的损失明确,作为企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依据,而且可以成为废旧资源回收的依据,作为废旧物资价值计算的基础,最终促进废旧物资市场的形成。

  2.废弃物的处理成本。为了促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企业可能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也可能对流程中的废弃物采取一定的无害化措施处理才排放至环境。这种为了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或减少废弃物的损害而发生的支出可以称之为“废弃物处理成本”。在产品计价体系中确认这部分成本,计入产品的价格,有利于增强企业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

  3.产品的外部成本。在产品生产和消费流通的全过程中,还会发生外部环境成本。外部环境成本主要指企业在法律上不承担责任、目前企业尚未承担支付责任的环境损害成本,包括由于企业生产而导致的环境降级,以及对人类及其财富的负面影响等,但不包含目前法律规定且必须支付的补偿费用。一方面,废弃物的排放将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另一方面,资源和能源的衰竭会减少现在和将来的社会福利。因此,应当将产品外部成本列入成本核算的范围。如法国水价制定中就采用水费和水税相结合的方法,征收水税以补偿科技研发费用、环境损害补偿、排污处理成本等;在欧洲,也采用对石油产品征收重税以保障环境的定价机制。

  基于此,本文借鉴 MFCA 的资源价值分配观点,认为成本导向下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应当包括分配后的内部资源流转成本、废弃物处理成本和外部环境损害成本。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性产品成本定价模型构建

  (一)生产流程中合格产品成本的计算

  在循环经济的产品生产流程中 (详见图 1),输入某一生产流程的资源可能来源于系统外部输入、系统内部回收和系统内上一流程输入;输出某一生产流程的资源可能表现为输出的合格品(半成品)、副产品、回收再资源化资源、排放废弃物等。按照物质和能量守恒的原理,物理供给进入系统的总量,应该等于从系统输出的物理总量。因此,通过对生产流程中输入输出资源数量的对比,可以通过其差距计算识别任何重要的“失踪”物质或其他数据缺口即:

  假定各输入流程的资源单位价格为分别为 pc、 pi-1、pr、pn、pd,借鉴 Leontief 所提出的输入—输出平衡表,依据物质平衡原理以及资源流成本会计的思想,输入端资源的成本应当由输出端物质或产品负担③。根据“谁消耗谁负担”的经济原则,输出端合格产品、副产品、废弃物中均消耗或带有一定数量的资源。因此,以资源含量作为分配标准,由此则可建立 i 流程中资源单价为:

  基于循环经济的产品成本计算中,正负制品按照各自的资源含量分配输入端资源的成本,输入的人工成本和折旧等费用,也按照一定的标准,在正负制品之间进行成本分配,将各种资源的分配结果进行汇总,则可以求得某流程中合格产品的成本总额。

  (二)废弃物处理成本计算

  企业发生的废弃物处置成本在处理过程上包括三类:生产准备时发生的废弃处置成本、生产过程中的废弃处置成本、产品废弃时的废弃处置成本。三类成本中,生产准备时发生的废弃处置成本是指企业为了防止废弃物的产生或减少废弃物的数量而支付的成本,包括采购环保设备、绿色原料等发生的支出;生产过程中的废弃处置成本指为了运行设备、处理生产过程中废弃物保护环境所发生的支出,这两部分成本都发生于企业系统,其数据可从企业内部收集整理得到;对于产品废弃时的处置成本,由于我国目前没有统一规定废弃物的处置单位,可根据废弃物实际处置单位发生的成本予以计算。该项成本可能发生于企业系统外部的使用者主体,也可能发生于回收利用单位,目前较为现实的做法是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主体单位收集数据信息,由企业生产者这个核心主体统一核算。将上述三项成本内容汇总,即可得到企业废弃处置成本总额。

  (三)外部环境损害成本的计算

  本文使用 LIME 系数法计算废弃物外部损害:(4)其中,V w 表示环境损害成本总值,xu 表示 u 种废弃物的数量,eu 表示单位 u 种废弃物的环境损害值。综上所述,本文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性产品价格 = 内部生产成本 + 废弃物处理成本 + 外部环境损害成本 + 相关收益。

  四、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性产品成本定价机制案例分析

  铝的生产中常常伴随资源大量耗费和污染物的排放,且铝产品的回收再生过程中仍存在较大障碍,故此次以原生铝的生产过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某铝业公司位于西部某省,具备年产电解铝 40 万吨、氧化铝 120 万吨、碳素制品 27 万吨和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的设计产能,现有氧化铝、铝及铝制品、碳素制品为主的五大产品系列 40 多个品种。

  (一)内部生产成本的计算

  根据该公司生产流程及各流程中输入输出资源,可以编制内部生产成本计算的投入产出表。根据该铝业公司 2020 年 12 月的生产资料,电解铝生产环节输入的物质数量和单价分别如表 1 所示。其中,外部购进物质的单价以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内部物资(如本流程中的氧化铝,来源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单价,根据上一流程中计算的单位成本列示。

  表 1 中,以氧化铝为例,氧化铝总成本应当由电解铝和废弃物共同承担。由该铝业公司的测算数据可知,氧化铝中铝的含量为 52.94%,则输入端氧化铝中共含铝 75752.5352.94%=40103.39 吨,输出端氧化铝产量为 39475 吨,则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废弃物中氧 化铝 含量 应为 40103.39-39475=628.39 吨。由此可得,氧化铝和废弃物的成本分配比例为 39475:628.39。计算铝土矿资源成本应分配至氧化铝 的 份 额 为 万元,其余资源的计算以此类推。能源类等资源的计算可以根据利用率计算,以水资源为例,根据该公司的测算,电解铝生产环节中水的利用率为 73.64%,则水资源成本中应由电解铝承担的份额为 33.74× 73.64%=24.77 万元。

  依据表 1 的计算可知,电解铝的成本总额应为 43006.36 万元,每吨氧化铝的单位生产成本应当为 43006.3639475=10894.58 元 吨。

  (二)废弃物处理成本的计算

  电解铝是重污染行业,为了维护环境所发生的支出如表 2 所示:

  由表 2 可知,该电解铝厂废弃物处理成本支出 3740 万元,该月份共生产电解铝 39475 吨,则每吨电 解 铝 应 承 担 的 废弃物 处 理 成本总 额 为 374039475=947.43 元。

  (三)外部环境成本的计算

  在电解铝制造完成后,铝锭继续投入生产制作铝制品用以消费,后消费后可能丢弃至环境。据测算,一吨铝产品可能产生的废弃物如表 3 所示,由于国内缺乏比较可靠的计算方法和标准,本文采用日本 LIME 系数法计算外部环境成本。

  由表 3 的计算结果看来,铝产品的外部环境损害成本包括材料阶段、生产阶段、使用和废弃阶段的环境损害,共计货币化金额为 12548.16 元。需要说明的是:氧化铝和电解铝由于是该厂自行生产,其损害数据来源厂内数据,使用阶段和废弃阶段的废弃物根据统计数据推算得来。

  (四)吨电解铝成本总计

  由上文的计算可得,电解铝的单位成本应当由内部生产成本、废弃物处理成本、外部环境成本三部分组成,则吨铝成本 =10894.58+947.43+12548.16 =24390.17 元 吨。按照传统方法计算,铝产品的单位成本应当为生产过程中投入成本的总额除以铝产品的总量,也即 49755.4439475=12604.29 元 吨。铝产品除可通过氧化铝制造外,还可以通过再生铝资源获得,经调查,再生铝资源的成本为 17834 元 吨,在传统成本导向的价格机制下,企业生产原生铝的成本低于再生铝成本,在利益的

  驱动下,会选择采用原生铝方式,导致资源大量消耗,环境负荷增加。而将废弃物处理成本和外部损害成本纳入成本核算范围的情况下,生产原生铝的单位成本远远高于回收再生铝的成本,这将会使得企业具有内在的动力以回收铝资源,真正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循环经济过程中资源性产品的成本定价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对成本核算范围和方法的更新将有助于企业重视环境投入和对再生资源的利用,主要结论有:(1)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应当由合格品和废弃物共同承担;(2)废弃物处理成本和外部环境损害成本应当纳入成本核算范围。这一成本核算方式的变更将有助于企业增大废弃物处理投资的动力,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利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资源性产品成本核算机制。改变现有的资源性产品价格结构,对于成本定价基础的资源性产品,将废弃物处理成本和外部环境损害成本纳入成本核算范畴,使原生产品价格高于再生资源性产品,从而促进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

  2.推进废弃物处理成本和外部环境损害成本内生化。对于非成本导向产品,建议以资源税、环境税等方式推进废弃物处理成本和外部环境损害成本内生化的进程,并对再生性产品,以外部环境损害成本为依据对废旧资源实施价格补贴,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相关市场机制的形成。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