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启示

时间:2021-05-14分类:哲学

  摘要:生态文明观是继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系统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该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性,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进一步论证。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人化自然观的生动而丰富的展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包含着丰富而宝贵的生态思想,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于人类认识自然界具有重要作用。理解和掌握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启示

  本文源自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何素芳, 科学导报 发表时间:2021-04-27《科学导报》杂志,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高等教育、教育前沿、教学管理等。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1.生态文明观的现代科学基础

  1.1 系统科学为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正确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现代自然生态观建设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和前提,现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为建立现代自然观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是我国生态系统本质问题。

  系统科学的产生使科学研究的定向和人类思维的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其对深入认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意见。人与自然是典型的物质系统。人、自然、社会以及人类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是具体的一个联系统关系。因此,系统科学不仅揭示了出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一直以来始终存在着有利于人类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相互传递的交流活动,强调该系统要素间必须保持协调发展,而且验证了生态系统的正确性。系统科学以其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法,为人类自觉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道路。人与自然所组成的复杂自组织系统,难免也出现失衡以及不协调,但只要有效调整,尤其是通过人类自觉能动性的正确发挥,不断增加系统的负熵,失衡及不协调现象便会逐渐消失,系统正常和有序的运动状态就会慢慢恢复。

  1.2 环境科学为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环境科学是在我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后才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它是以保护自然界和社会人类生存环境作为基础和指导,从人类的自然环境和其变化的角度着手,研究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科学。其主要任务如下:一、探寻我国乃至全球各地的环境变迁和演化规律。在实现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过程中,努力实现环境朝着更加有利于自然界的正确方向前进。二、阐述了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以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资源再生增值能力限度作为警示,自觉维持人类在生产或者消费过程中从环境中系统中输入与输出的物质与能量保持相对平衡。分析了环境变迁对人们健康生存的影响,探讨了环境污染综合预防的基础性技术手段和管理举措。

  环境科学所倡导的环境理论观认为,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应当是既改造又保护、既统治又服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生存的条件。警告我们应该坚决地反对浪费、奢侈、唯意志主义、科技至上主义、环境虚无主义。要求我们规范自身的行为,尊重和保护人、自然以及生态圈,维护我国生物圈的健康与完善,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反对抢占式开发和可能导致环境损害的短期行为,对下一代要承担理论义务和道德责任,从根本上保证人来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科学所体现出的环境保护意识,被生态文明观吸纳和放大。

  1.3 生态科学为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科学指导作用

  生态科学提供了自然生态系统整体论思想,以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和一种全新的理念框架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现代生态学的理论已经告诉我们,生态系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它的基本结构和作用,包括每一个生物种群的组织构成,每个生物种群的数目和比例以及每一种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输入、输出等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也就是所谓的生态平衡。这种均衡主要取决于其生态系统中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自我调节的能力则主要取决于其所组成的物种在体内的生物潜能以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要求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必须符合生态法则,保护环境必须严格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运动法则。因此,如何尽快有效地应对生态危机,维护全球性的生态安全与平衡,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正确地运用国家的生态立法进行规范生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

  2.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和实质

  2.1 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观指的是一种完全建立在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强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发展的辩证唯物的自然观,是整体论、自组织论和生态论的自然观。同以往的自然观相比较,生态文明观更加重视对于生态的系统性、人类和自然之间的整合性、行为和价值之间的选择性以及对于生态系统的均衡。因而,从世界观的高度看,它是一种整体论的世界观。当代科学为理解自然和生态学的完整性提供了基本的科学框架。生态文明观已经突破了 18 世纪机械论自然观的限制,合理地吸收了系统自然观地科学思想,创建了以生态性为特征地新的思维模式。生态观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和自然,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2.2 生态文明观的主要思想

  第一、生态系统是一个自己组织的全新开放型系统。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就好比一个单一的有机体一样,生态系统就是一个自组织、自我调控的系统”。与传统的机械理论中认为自然观是“死物”不同,生态文明观将大自然视为一种能够发挥其作用、自我组织功能的 “活物”。“自组织法”既是社会人类个体生命的基本规律,也是自然和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

  第二、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平衡的体系,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动态过程都是由整个体系内的物理云荡所决定。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各种输入与传递方式的输出,使得生态系统的均衡状况发生变化,在变换中完成“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交替,取得稳定、变化、发展的统一。

  第三、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合一的系统,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共生于同一系统之中,首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和人类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的平等。人类维护生态平衡不是机械的,外在的保持其原来的稳定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观揭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人类应该懂得尊重自然,必须学会与自然和睦相处。

  2.3 生态文明观的实质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观的本质,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在两个重要的方面:首先,人作为整个自然界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结果,其本身也就是整个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其次,自然界又是整个人以及其经济活动的前提。

  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我们对某一主体是否作用于其他客体的分析过程中,自然界会发生变化,被深深打印上人类行为的烙印。这一过程与结果,可以称为客体的主体化。自然界作为一种有自身运动、演化规律的客体,也以其物质本性以及客观影响与制约着主体的实践行为,要求主体不断调整和修正实践目的与结果,使人类对自然客体的认识更深刻和正确、对之进行改造及利用更合理和充分。这一发展过程与其结果,也是主体的客体化。

  3.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观

  3.1 生态自然观是对生态危机反思的必然结果

  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指人类在进行社会活动时对生态结构以及功能造成破坏或者生命保护维持体系在全球或者局部区域范围内的崩溃,从而有可能危害到个体的利益,威胁到人的生存与发展。

  生态危机指的是它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一种生态环境危机。当今世界乃至当今全球“生态危机”的产生和不断出现,与身处过去三、四个世纪时代的人类把自己看作自然的主人这种观念息息相关。这样的"统治、征服、控制、支配自然的欲望是现代精神的中心特征之一。在这种观念的种种限制和双重影响下,人们主要去追求如何才能使得自然界符合不同地区的人类需求,而很少用人类自己的需求与特点去适应自然规律。

  3.2 当代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按照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通常分为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资源。“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短缺、污染,可再生资源的急剧下降、退化和消亡。目前,世界上约有 30%的土地是荒漠化,平均每年有 600 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每年因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土地生产力损失占 2000 万公顷,主要是由于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人类对森林的砍伐和草原的过度放牧破坏了水循环,导致气候干旱和土地上流沙松散沉积。矿物资源也处于危机之中。当代工业国家消耗的矿物资源主要是燃料矿物和金属矿物,这些矿物数量有限,在人类生产发展的短暂历史时期,他们不能恢复。并且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并且现在的雾霾等等都是空气污染的结果。

  3.3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及其使用风险控制制度,划定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失进行赔偿等制度,改革对生态环境的管理。针对众多企业经济由于政策不当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行为,国家及其他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首先应该建立对自然生态的监督管理机构,统一全民对于自然资源和其他资产拥有者的权力和义务,统一监督城乡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行政执法。其次,国土空间的利用需要按照其用途进行统筹安排,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最后,要对破环生态环境的行为给与大力处罚。

  3.4 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第一、提出了在发展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目标任务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空间格局”。既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高质量发展,又在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组织架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四大不同领域积极推动了自然资源的高效节约并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重大进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充分享受生态改革创新以及开放经济发展带来的政策红利。第二、要涵养良好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新时代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经济高质量地发展,必须做到尊重大自然、顺应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我们要彻底摈弃征服大自然的陈旧观念。唯有我们尊重大自然,才能适应大自然。维护自然权益就是我们尊重自然,顺应生态环境发展的进一步切身意义上的实践。所以我们应该树立更为科学、先进的观点,必须积极主动地来承担起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第三、要做到准确的判断与清醒认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变化的现状。习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国的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在刚刚过去几十年发展中,我国的农产品、工业品、服务类产品的规模和生产能力得到了迅速增长,但是提供良好的生态产品的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一些偏远地区的环境正在严重恶化,这就需要我们应该尽力补充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

  发展固然重要,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力度,首先我们应该实施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构建健康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体系,以及提升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其次我们一定要更加注重国家土地的绿化,现在由于我国沙漠化、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以及恢复。最后,加强对于退耕还林还草的管理和治理强度,完善天然林的保护体系。

  3.5 科技创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写到:“从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愈来愈有能力去认识自身是和自然界一致的”,就科学技术而言,在学界中有两个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是负能量的,它是经济危机存在的根源。另一种对立的观点认为科学技术是绝对中立的,科学技术就是对自然界最真实的反应。在恩格斯看来,这两种观点都没有用辩证的眼观看待这个问题。其实生态危机一直存在,只不过它会到一定程度才会彻底爆发出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高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使用不当时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灭绝性的伤害。所以科学技术对于人类而言,并不是完全负面的存在。但是,科学技术之所以出现,是人们为了生活更加便捷而创造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学技术是绝对中立的观点并不是正确的。早期的时候,我们主要牺牲环境换来经济的发展,这种牺牲无疑是巨大的。空气重返清澈、河流污染治理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都离不开科学技术。一方面,政府还需要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地方政府需要将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积极应用国家的政策,以科技创新促进生态环境文明的建设。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治理不仅需要政府的参与,还需要人民群众自发的参与。现在全民提倡低碳生活,共享单车的出现、电子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以及前一段时间倡导的垃圾分类等无不体现着科技创新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关系。

  如何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了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要正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仅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科学概论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必须遵循自然界中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去改变其生产关系。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与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关,甚至与我们的思维以及价值观念也息息相关。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走进新时代,我们更需要采取可操作性强的手段来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工程建设,我们秉承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及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联系起来,加快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管理体制改革,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文化、生态、文化以及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同时,调动全民的积极性,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全面解决环境问题。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