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自信,就是国家之宝藏,民族之宝藏,人民之宝藏。在影视文化传播视域下,如何让当代青年接受并传承这些“宝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年轻化”的视角切入,分析《国家宝藏》的叙事形态、叙事内容与传播方式,总结《国家宝藏》年轻化的成功因素;另外,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解构传统文化年轻化的价值,以彰显传统文化年轻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年轻化是一个重要命题,敏锐抓住当代青年的所思所想,用生动活泼的影视语言去展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年心中活起来,在当代社会传承起来,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本文源自青年探索,2020(04):40-48.《青年探索》(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州市委员会主管,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主办,广州市青年研究会协办,广州市青年探索杂志社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在共青团工作研究及青年研究领域一直享有盛誉。1992年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坚持学术理论研究和探索青年社会实际问题的办刊宗旨和风格,已成为华南地区观察青年、研究青年、反映青年、服务青年的权威窗口。
国家将增强文化自信上升到了战略高度。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多次强调“文化自信”。《中国青年报》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89.3%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存在“文化缺失”的现象,并且61.0%的受访者希望发掘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制作更多类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1]。但在长期泛娱乐化的背景下,文化类电视节目集体陷入“失语”的境地。当前,为了加大文化体系的建设力度,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之需,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了多档原创文化类节目,在如此浓厚的文化创作氛围中,《国家宝藏》应运而生。
借助年轻化的叙事形态与叙事内容,《国家宝藏》让国宝活起来,让传统文化年轻起来。本文从“年轻化”的角度切入,在影视文化传播视域下分析《国家宝藏》的叙事形态、叙事内容与传播方式,总结《国家宝藏》“年轻化”的成功因素;另外,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解构传统文化年轻化的价值,以彰显传统文化年轻化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宝藏》在文化类综艺节目领域的“头雁效应”,对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三观”构建过程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叙事形态年轻化
(一)开创“纪录+综艺”的叙事先河
《国家宝藏》开创“纪录式综艺”的先河,打造了一种年轻的节目形式,融合纪录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用综艺的外壳、文化的内核、纪录的气质,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典范[2]。这档由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精心研发设计的文化类节目,因兼具良好的播出口碑和热烈的播出反响,引发了社会各界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和以往央视财经频道《鉴宝》、北京卫视《天下收藏》、湖南卫视《东方寻宝》等节目不同,《国家宝藏》不基于收藏层面来探讨文物真伪、价值几何,而是为了让青年知道它背后的故事,激发青年血脉中流淌着的民族文化基因。同时,该节目集多种年轻人喜爱的艺术表现于一体,丰富多样地展现国宝背后的文化知识,既保留了纪录片的纪实性与权威性,又增加了综艺节目的幽默感与亲和力,可以说是一档“俏皮”的年轻节目。
在节目创作形式上,它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内涵为主要创作背景,融入了各种目前青年受众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一方面摆脱了传统节目制作形式的束缚,另一方面也拉近了国宝与年轻观众的距离,将古老的国宝演绎得富有年轻鲜活气息。《国家宝藏》的节目口号“让国宝活起来”,也与另一档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以往以国宝为题材的节目,会因文博内涵丰富而有助于展现其历史文化价值,但也会因表现形式单一而缺乏观赏价值与审美价值。《国家宝藏》却借助对艺术表现形式的大胆突破,将高冷文博知识以综艺形式呈现,是文博类节目逐渐从单一性变成多样性发展的标志,也是文博类节目积极拥抱青年群体的里程碑。
(二)采用“虚构+纪实”的美学修辞
《国家宝藏》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前世传奇”这一环节。为什么前世故事能够激起青年大众的兴趣呢?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是采用了虚实相生的美学创作手法。“虚实相生”是湖南科技大学夏昭炎教授在其著作《意境概说:中国文艺美学范畴研究》中提出的,他认为,在如何创造意境的问题上,虚实相生是“最基本的指导原则,也是最基本的艺术方法”,意境就是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一种虚实相生的诗意空间[3]。《国家宝藏》前世传奇环节基于良好的舞台效果,通过话剧表演向观众讲述那个时期的国宝故事,观看者在这一过程中仿佛置身其中,深刻地品味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样一方面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又无形中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自信[4]。在前世传奇这一环节中,电视屏幕上都会出现“本故事基于史实合理虚构”的提示语,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除了合理虚构的故事情节,《国家宝藏》还娴熟地运用了纪实手法。纪实手法属于实用美学的范畴,节目中镜头跟拍了每一名明星守护人进入博物馆,第一次见到自己所要守护的文物的场景,记录下他们的动作、神态、言语等,力图呈现给观众更立体和丰富的细节,增强代入感和敬畏感;同时也为明星们的历史故事演绎奠定了感情基础,让他们和观众一起形成感性认识[5]。对于青年一代来讲,他们有着较高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善于接受新生事物。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法,不仅能激发青年观众对国宝传奇故事的好奇心,同时又留给青年观众无限想象的空间。
(三)运用“网语+方言”的叙事语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聊天室、论坛、贴吧等平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逐渐出现。出生于互联网大潮中的“网络原住民”,青少年可以快速引领互联网上的文化热潮,因此各大网络平台的交流便成为他们最日常的沟通方式,青少年特立独行、活泼新颖的思维与想法促使了网络用语的诞生,并自然而然地运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青年一代的口头禅。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在电视新闻方面的应用也逐渐普遍。1998年,主持人陈鲁豫在《凤凰早班车》首次运用“说新闻”的新形式;2019年,央视推出的《主播说联播》则是“戏说新闻”的典范;同年央视《新闻联播》开通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官方账号,深受年轻受众群体的欢迎;2020年4月6日,被网友戏称“小朱配琦”组合的央视新闻主播朱广权连线网红主播李佳琦进行直播带货,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随着时代发展,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节目也要加入新的元素,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与时俱进,才能满足年轻群体的需求。
《国家宝藏》敏锐捕捉到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喜好网语的特点,将叙事语言由以往严肃正经平铺直述的“播报体”转变为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时尚流行语”,例如“萌萌哒”“墙都不扶就服你”“老夫欣赏不来”“你家里人知道吗”等诸如此类的网络用语,摒弃了文博领域生僻晦涩的专业术语,使具厚重历史感的《国家宝藏》平添了趣味性、流行性,突显节目的年轻态,让这档节目一时间成为青少年追捧的新热点。网络流行语还具有参与性,每当节目到精彩之处,节目中的弹幕都会大量飘过“秀儿”“好嗨呦”“硬核”“杠杠的”“666”“OMG”“路转粉”等评价,透过这些直观、鲜活的网络流行语,管中窥豹,可以看出年轻人对这档节目的喜爱。
在叙事语言方面,除了网络流行语的运用,方言的运用也是别出心裁。比如郑凯在介绍后蜀残石经时,邀请78岁的语文老师朱泽荪先生用四川话给观众上了别开生面的一堂课;梁家辉在介绍石鼓时,和张国立老师用陕西方言寒暄;何炅在介绍青釉褐彩诗文执壶时,用长沙话教大家念诗;雷佳在介绍辛追墓T形帛画时,用湖南话把辛追称作“娭毑”;蒲巴甲在介绍格萨尔唐卡时,用藏语哼唱的《神子降生》唱段等。这些方言的运用使得节目别有一番韵味,显得格外亲切,迅速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
二、叙事内容年轻化
(一)叙事对象故事化
为了使受众群体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节目制作方在引导受众群体的艺术审美观念之前,必须要引入相关的故事。听故事是青年群体最日常的文化消费方式,而电视更是最佳的讲故事的媒体。电视本身就是一种叙事媒介,包含着程式化的叙事结构或叙事元素。《国家宝藏》的一件件国宝通过各种“故事化”的表现形式,如小剧场演绎、人物访谈、专家“导师团”点评、观众投票等,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在社会大众的视野中徐徐展现开来,并让人们去细细体会国宝背后的文化与情感。以文物、文化为叙事核心,集各种形式于一体,各种艺术表达形式都能形成一个个精彩频出的故事链条。
讲好故事需合理的挑选叙事的角度。在《〈十日谈〉语法》中,法国学者托多洛夫(TzvetanTodorov)首次提出将“叙事”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在《国家宝藏》中,节目组呈现给受众群体的叙事视角是外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节目的神秘性,受众作为对节目内容了解最少的一方,它的“神秘性”“未知性”勾起了青年受众的“求知欲”“好奇心”,节目中故事情节复杂、扑朔迷离,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又韵味无穷,激发青年受众强烈的观看欲望,同时故事中有诸多的悬念和疑点,青年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思考,在这种环境下,有助于充分地刺激他们的艺术创造力[6]。
博物馆中的文物“养在深闺人未识”,传统的宣传方式容易让其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境地,文物本身散发的魅力让其“不用梳妆自风流,桃李不言自成蹊”,《国家宝藏》更是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7]。通过这个节目,越来越多的青年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了“一眼千年”中日日夜夜流淌着的、且从未褪色的、存在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自信和精神。美国学者詹姆斯·W·凯瑞(JamesW.Carey)强调,传播是一种符号互动过程。在《国家宝藏》中,最关键的文化符号是“文物”,文物是节目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这些文物无一不是稀世珍品,博物馆虽然提供了平台,但厚重的历史感让普通受众尤其是年轻人望而却步,《国家宝藏》却让其一览无余,将文物请下神坛,使之从“遥不可及”变成“秀色可餐”,做到真正的故事化与平民化。并一改文博类节目“老气横秋”的刻板形象和“说教式”的科普形式,做到年轻人真正喜爱,做到阳春白雪却又曲高和众[8]。
(二)叙事嘉宾大众化
《国家宝藏》改变了过去综艺节目的风格,节目结合了社会上的明星与素人,明星与素人的有机结合虽不是第一次在电视上出现,但这次却将综艺节目的水准推到了一个极致。节目特地聘请了国内重要的文化保护类和古物鉴定类专家,同时还有很多知名艺人参与其中,这就使文博跟娱乐这两大领域有效地对接在一起。节目邀请了国内诸多国家级博物馆的馆长亲身为观众们讲解国宝之美,更是让“老戏骨”张国立老师为观众担任了001号讲解员。另外,这档节目在明星的构成上还“老少咸宜”,不仅有蓝天野、王刚、蔡国庆、何炅等演艺界的前辈,还特别请来了易烊千玺、刘昊然、吴磊、鹿晗等众多影视界的流量新生代作为国宝的守护人。
习近平同志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到“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国家宝藏》无论是在嘉宾选择还是内容呈现上都遵循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叙事框架。《国家宝藏》中的前世传奇环节采用的是全明星阵容,而今生故事环节则大多通过素人呈现,将素人邀请至电视屏幕前,由其讲述相关情况,这就无形中拉近了国家宝藏跟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素人元素实则呈现了国宝、素人这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国家宝藏》将节目受众定位于年轻群体,明星带给他们的是榜样的力量,是高大的,光彩夺目的,那么素人带给他们的力量则是踏实的,感同身受的。
《国家宝藏》“文物专家+明星”的效应吸引了众多年轻受众的关注。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有助于产生良好的宣传作用,拓宽《国家宝藏》节目的传播渠道。明星艺术家与文物领域的研究专家,能使这档节目创下较高的流量;同时,节目的粉丝效应,可有效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再者,由于节目具有较高的文化品质,有助于提升节目的品牌价值。因此,《国家宝藏》在传者与青年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让青年受众体验中华文化的视觉盛宴。
(三)叙事情感共鸣化
情感是人类交往的基础,也是建立社会关系与文化承诺的重要力量。《国家宝藏》通过“文物展示+故事讲述+文化挖掘”多元化方式进行宝藏演绎,相比单一地介绍文物本身,更能激发受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情感共鸣。在互联网时代,关系传播、情感传播比传统的组织传播、群体传播更能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主持人将不同节目类型有机串联在一起,挑选跟文物特性相吻合的明星,将国家宝藏的前世传奇演绎出来,在触碰到青年群体的情感世界时,将文物所承载的精神文明跟中华儿女的思想情感进行充分衔接,以实现文明的传承与发扬,这样实则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在设计过程中,节目还充分融合了创作主体的思想和感情,在此基础上展现了不同形式的艺术品特点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这样使其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例如云南省博物馆推荐的鎏金镶珠金翅鸟,在其今生故事中,从金翅鸟守护云南洱海,到如今洱海水污染严重,引出了守护母亲湖、治理水污染的现代“金翅鸟”们。无论少年儿童、青年一代还是花甲老人,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守护洱海的虔诚之心。同样打“温情牌”的还有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比美食和文物更感人的,是它们背后的故事。《国家宝藏》总导演于蕾认为:“吸引年轻人并不是需要一些傻白甜的手段,他们也非常喜欢有质感的东西。”《国家宝藏》做到笑点与泪点并存,笑过哭过之后是油然而生的自豪和感动,情感的共鸣能牢牢地把握住年轻受众群体,同时也给予年轻群体积极向上的力量。
三、传播方式年轻化
(一)融合化的传播媒介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认为,当今社会的数字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其对各大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当移动媒体出现,大屏变成中屏,中屏变成小屏,年轻群体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敏锐度极高,而老老实实端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的模式在年轻人身上悄然发生变化,看着电视,盯着电脑,刷着手机,这似乎成为年轻人的常态。因此,为了顺应年轻人的收看模式,节目从播放之初就积极与互联网进行融合,以各种途径对节目进行传播。如《国家宝藏》与央视网、央视影音、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哔哩哔哩(B站)等多个网站平台合作,使得节目的宣传途径变得更加多元化,大大拓展了节目的知名度,形成传播热点。结合中国年轻群体多活跃在B站的特点,《国家宝藏》作为央视节目首次与B站合作,首次投放在B站后就创下了较高的点击率,单弹幕上的评论就破万;而第二季在B站一上线,仅仅花絮和预告片的播放量,就已经超过了300万。节目组还充分利用了喜马拉雅FM、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程序等平台,持续更新内容。另外,节目通过微博不定期地将节目中的某些片段投放出去,以引起粉丝的关注和讨论,通过二维码观众便可对自己感兴趣的国宝投票,在该种氛围下,“推选国宝”成为微博2018年度的热门事件。
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电视播出,各大视频网站媒体平台都成了节目的“圈粉”之地。正因多平台的传播渠道,《国家宝藏》相关的节目音频、原创音乐、海报、《国宝守护人》系列短视频、《梦回唐卡》《抱月入怀》等MV、表情包等“接地气”的内容载体在短时间之内走进受众的日常生活[9]。原创音乐《仙才叹》《少年游》《天马来》等曲目的制作与发布,在节目之外进行链接阅读,达到了很好的互补式传播效果。《国家宝藏》始终立足于年轻人之需,特别是对背景音乐的选择具有青年亚文化风格特征。节目中的背景音乐除了编钟、号角、擂鼓、琴筝、笙箫这些古色古香的传统古典音乐,更是大量出现《秦时明月》《古剑奇谭》《大鱼海棠》《轩辕剑》《剑侠情缘》等网游和古装剧中的古风背景音乐。这些具有二次元艺术特征的音乐,伴随着当下年轻人的成长,有着共同的集体记忆,当熟悉的音乐再次响起,青年受众在寻求群体归属感的同时实现身份的自我认同。主流媒体节目中二次元流行文化元素的广泛运用,不仅是为了迎合以新生代年轻人为核心的目标受众,更是主流文化对二次元等亚文化即青年文化的认可。因此,《国家宝藏》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跨媒体融合、大屏小屏优势互补,满足了年轻人个性化、多元化的收看需求,为广大年轻观众呈献丰富多彩的文化饕餮盛宴。
(二)科技化的传播手段
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科技思维与技术手段对于青年群体的影响日益深刻,从博客、播客到微博、VLOG,尤其随着5G、4K、VI、VR、AI、网络直播等技术的引入,年轻人更乐于接受新媒体技术带来的视听新感受。因此,科技化的传播手段在节目中日益盛行。在《国家宝藏》整个话剧舞台的视觉艺术设计上,集巨型环幕、全息影像等技术设备于一体,构建了多维立体的戏剧舞台表演空间,呈现出五光十色、科幻十足的舞台效果。
在第二季节目中,见证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宝“宋金项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是沉船“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第一件金器。岳云鹏作为宋金项饰的守护人首度在台前亮相,在其演绎南宋“于秀才”与出海贸易的商人在船上遇到海难的精彩剧情时,现场的液晶显示屏上也配合着演员的现场精彩表演,展现出波涛汹涌的大海,瞬时整个演播室都被大海所笼罩,海浪呼啸声、电闪雷鸣声、混乱呼救声,逼真的视听效果让观众身临其境,全方位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凶险和危急。
因此,《国家宝藏》的舞台设计,无论是场景环境的重建还是替换,都呈现出细腻、逼真、流畅的效果,同时也让青年群体获得了良好的视听体验。戏剧舞台的视觉艺术肌理完美地嵌入到文博类节目中,这种强大的视听效果也使其成为《国家宝藏》吸引青年观众眼球的独特武器。
(三)互动化的传播反馈
互动性增强也是现今青年群体收看的一大特征。对青年受众来说,现在的收看行为不是单纯的“看”,而是在看电视同时在网上进行互动、评论、弹幕,这是“90后”“00后”一代年轻人的典型特征,是从“我们”时代到“我”时代的典型表现。借助新媒体,将场内和场外连接起来,实现“大屏”“小屏”跨屏互动。跨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观众态度的反馈。《国家宝藏》开播之初,就发动广大受众在多个平台投票,在27件国宝中选出9件入驻年度特展,由于投票结果充满竞争性和不确定性,观众纷纷参与,进一步增强了观众对节目的黏性需求,从而扩大节目的影响力。
第一季中,节目组举办了“我写国宝广告语”“国宝表情包”等活动,让观众参与创作;在微博发布“周二见”“乾隆农家乐审美”等话题。第二季中,则与腾讯天天P图联合开展“国宝天团”活动;在天猫开设了“你好,历史旗舰店”商城;与王者荣耀合作,借助游戏中“李白”这一角色,还原了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李白唯一书法真迹《上阳台帖》;北京物喜堂文化有限公司作为《国家宝藏》IP官方运营机构,还邀请了画师进行同人插画、手办创作,作品深受爱好ACG文化(Animation动画、Comics漫画与Games游戏)的男性青年青睐。
《国家宝藏》第二季在节目录制中的互动别具匠心。在云南省博物馆国宝“聂耳小提琴”的片段中,守护人于海带领全体观众,一起起立唱响国歌,让观众透过屏幕仍能感受到现场的震撼。在B站,这段视频被网友“此生不悔入华夏”的弹幕紧紧包裹,实现了一个好的综艺节目应承担主流价值传播的目的。《国家宝藏》的文化传播与创作,受众不仅仅只是各种文化传播符号的被动接收者,同时也是各种文化传播符号的主动传播者与创作者。这也是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节目顺应青年个性化、互动化思维的发展趋向,把受众当用户,由PGC(专业生产内容)到UGC(用户生产内容)的传播衍变。
四、以“使用与满足”理论解构传统文化元素年轻化的价值
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DenisMcQuail)等人在对使用与满足的类型研究中,将受众的使用类型与社会的需求和社会心理联系起来[10]。“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在面对媒介传播的内容时会有所取舍,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或求知需求,会选择性地接收或接受某些媒介传播的内容。观众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各种心理需求成为了电视娱乐节目制胜的“核心密码”。从某种层面上看,《国家宝藏》能获得广大青年观众的认可与支持,这实际上是节目在场景叙事上化解了青年的传统隔阂,在人文内涵上满足了青年的求知心理,在文化传承上塑造了青年的民族认同。
(一)场景叙事化解传统隔阂
正如节目中张国立的开场白:“我们是一档年轻的节目”。“年轻化”是节目组努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节目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内涵为主要创作背景,融入场景化叙事的艺术表现形式,拉近了国宝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把古老的国宝文物玩出了年轻鲜活的气息。首先,为了让年轻受众能够感同身受,节目组要求国宝守护人一定要去到博物馆现场,与文物进行“亲密”接触,真切了解自己守护的文物的肌理与内核,而正是这样的片段,构成了节目最真实、最动人的部分;另外,在创作形式上,节目通过小剧场的场景叙事,结合舞蹈、歌唱、乐器演奏等形式,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年轻人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年轻受众一改对文物的刻板印象,消除对传统文化的隔阂。
当下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接受着老师家长们“灌输式”“说教式”的知识输出,一方面又受到日韩明星、耽美、嘻哈等亚文化的影响。如何让他们对这些古板、厚重的文物感兴趣,同时又要避免低俗文化“娱乐至死”的影响,《国家宝藏》恰好平衡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并非是因为节目中渗透了一些流行元素,而是因为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将传统艺术形式和现代艺术形式进行了有效融合,深入挖掘每项文物的历史故事及其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将历史典故与现代生活进行关联,从而鲜明地表达了中华文化的时代性。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央视在对自身节目内容不断进行突破,不断向年轻群体积极靠拢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作为国家媒体的文化责任与价值担当,也没有放弃对民族文化精神硬核的坚守。
(二)人文内涵满足求知心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伴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青年群体对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迫切的需求。因此,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仅凭一时噱头吸引大众的关注,必须要加强节目的人文内涵,全面满足青年群众在文化、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
因此,《国家宝藏》通过多元化的视听语言,对文物背后的珍贵历史和故事加以解说,将文物所需要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进行演绎,充分呈现文物的内在价值和艺术特性。这种形式一方面提升了节目的人文性,另一方面也寓教于乐,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参与文物的话题讨论。不拒绝娱乐,也不盲从娱乐,青年群体融入国家宝藏的内容叙事与主题表达,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典故与文化内核。在这种氛围下,观看此类节目的群体会越来越多,也可使更多的年轻受众群体了解文物与文化之间的关联,从而成功地引起了广大受众对文博知识的喜爱,激发了年轻人血液里流淌的民族文化基因,打开了青年群体学习文博知识的一扇窗户。
(三)文化传承塑造民族认同
长久以来,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困惑,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更好地关联,让年轻群体乐于接受?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激活传统文化的历史基因,找到与当代生活的关联点,从而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共鸣,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来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国家宝藏》中的各种文物都会向我们展示一段“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将中华优秀传统和现代文化熔于一炉,激活了历史传统文化的基因,号召公众重视文化保护与传承,进而也启迪了社会和大众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这样受众在收看过程中,能深入思考传承对文化的重要性,实现对传统文化由原有被动接受到对现今主动保护的自觉意识,进而建构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认同。
文物承载着灿烂的文明,继承着悠久的历史,彰显着华夏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它是先人们留给后一代人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弘扬现代文明的重要养料。不同于过去的各类文博鉴宝节目,《国家宝藏》向文博各个领域建构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才是最有价值的。从本质上看,文物的回归必须要寻找到有利的文化价值载体,而广大人民群众所需得到的是文博所蕴藏的各类文化价值密码和附着在其上的各种文化符号[11]。
五、结语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讲话中提到,国家的未来在青年,民族的希望在青年。《国家宝藏》借助年轻化的叙事形态、叙事内容与传播方式,向青年群体讲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典故与文化传统。从本质上看,该档节目不仅将文物相关的内核、寓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而且还以与众不同的形式使青年重新认识国宝文化背后的故事,让国宝与青年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无论是媒介的“宣传功能”还是“商业价值”,实现的途径都是影响受众,受众满意度是媒介创新与发展的基本出发点[12]。
正如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要展现给受众的并不是繁琐的修复工作,而是年轻生命与古老文物碰撞的活力火花,《国家宝藏》展现给我们的并不是文物的本身及其价值,而是文物背后所蕴藏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多年轻人穿汉服学礼仪,越来越多年轻人诵读四书五经,越来越多年轻人学习民乐民舞,越来越多年轻人将传统诗词融入到现代歌曲创作中……《国家宝藏》让国宝活起来,让传统文化年轻起来的同时还受到了年轻人的认同,它平衡了年轻化与民族厚重感之间失调的状态,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回归大众尤其是青年一代的视野。当然,关于电视节目中传统文化的年轻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年轻化不只是针对某一年龄阶段的受众,更是要针对具有年轻化心态的受众。每一代青年都有着不同的社会特征与历史使命,电视节目要紧跟时代潮流,敏锐抓住当代青年的所思所想,用生动活泼的影视语言去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让传统文化在当代年轻人心中活起来,在当代社会传承起来,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中青在线.86.4%受访者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EB/OL].(2017-03-07)[2020-03-06].
[2]卢武,周敏.央视《国家宝藏》对于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启示[J].新闻世界,2019(2):25-27.
[3]夏昭炎.意境概说:中国文艺美学范畴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23-124.
[4]王茜.《国家宝藏》: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新形态[J].新闻论坛,2018(3):85-88.
[5]景浩.文化自信视角下的电视综艺节目创新——以《国家宝藏》为例[J].视听,2019(10):46-47.
[6]周敏.从《国家宝藏》看电视综艺的叙事与传播[J].青年记者,2018(17):91-92.
[7]刘光磊,刘诗扬.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12.
[8]符继成,李恒发.《国家宝藏》: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大众文化联姻的新探索[J].传媒观察,2019(1):60-65.
[9]周敏,王萌.从价值本位到文化本位——浅议央视文博类节目的发展特点[J].当代电视,2019(12):33-35+68.
[10]李彬,吴风,曹书乐.大众传播学(修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80-183.
[11]戴小晴.“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国家宝藏》的受众需求心理[J].视听,2018(12):57-58.
[12]贾毅.当代中国受众视频消费的变迁轨迹与内在规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1):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