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界定工业遗产内涵, 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 揭示工业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以及工业遗产的保护和重新利用等, 在此框架下立足国情, 对杭州热电厂的保护和更新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进一步提出了杭州热电厂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中的工业文脉传承的方法。
关键词:杭州,工业遗产,城市特色
一、工业遗产的界定及保护的意义
1.工业遗产的内涵与范围
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 除此之外, 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 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
2.保护工业遗产的意义
较之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丰厚的古代遗产来说, 工业遗产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 但它们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 其所承载的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信息、曾经影响的人口、经济和社会, 甚至比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要大的多。所以, 工业遗产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像重视古代文物那样重视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 1) 历史价值: 对认识普遍的、或某类工业活动和过程具有典型的、重要的意义。
( 2) 社会价值: 工业遗产记载了普通大众的生产和生活, 是社
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产业类历史建筑同样是城市文明进程的见证者。
( 3) 资源和经济因素价值: 通常建筑的物质寿命总是比其功
能寿命长, 尤其是工业类建筑, 大都结构坚固。并且其建筑内部空间更加具有使用的灵活性, 与其功能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建筑往往可在其物质寿命之内经历多次使用功能的变更。
( 4) 独特性价值: 有的工业遗产在场地适应、布局、机械和安装、城镇等工业景观、档案及留给人们的记忆和习俗等非物质遗产方面, 都具有内在的独特性。
( 5) 稀缺性价值: 某些遗产在工艺、场地类型和景观方面濒临消失, 使该工业遗产独具价值而需备加关注, 那些早期的具有开创性的工业遗产更是如此。
二、改造杭州热电厂延续工业文脉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工业地景已不再是国力的象征,失去竞争力或高污染的企业面临着颓败的命运,废弃的工厂总是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灰飞湮灭。这里是杭州原五大工业区之一的小河轻化工业区,协联热电厂作为最早的节能企业,曾在过去的20多年里写下了辉煌的历史,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电厂将计划搬迁到其他地区,留下大量废弃厂房、车间和工业设备,面对这样一个地区,杭州要用怎样的智慧与远见让这片土地留住历史,再现生机呢?
杭州热电厂地块距离市中心约4.5公里,通过主干道莫干山路、登云路联系,东北部有规划轨道交通站点,整体区位优势明显。南侧余杭塘河作为旅游黄金水道,联系着以商务办公为特色的钱江新城、商业休闲为特色的武林广场以及以自然风光著称的西溪湿地。各个区段特征性明显。规划区作为线路北部的重要节点,应该提供怎样的区域可识别性呢?
我们认为,成功的工业区更新,需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能够顺应整体城市结构,融入片区发展;
能保留下有价值的工业遗产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
能实现地区开发的效益增长。
针对这些要素首先从大处着眼,进行区域层面的规划调整:
规划区所在地庆隆单元,在规划布局上采用“一心两片、五区、三轴、三带”的结构形式,即一个核心开放空间和生活中心。以登云路为界的东西两个综合居住片。两片区内的五个居住组团。一条交通景观轴——登云路、两条居住生活轴——沁园路和化工路。沿余杭塘河绿地景观空间组成的生态景观廊带,沿莫干山路以及萍水东路的两条综合公建服务带。
交通上形成三级系统:
主干道:西侧莫干山路联系主城区,西北登云路连接中南部区域核心和南侧主干文一路;
次干道:西侧化工路、北部萍水东路、南部余杭塘路;
支路:由棠子桥路与隐秀路组成的单元内环线,和串联规划区南北的永固路。
规划通过修正永固路线形,打通隐秀路与小河路,形成内部循环,以强化各居住组团的联系。并以工业遗产保护为核心建设片区特征文化休闲中心,以内部联系带为依托建设次级公共服务中心,以河道为线索建设旅游休闲中心,肩负起 “三心合一”的职能。从而成为片区发展的中坚力量。
再从细处着手,基于特征分析划分有价值的工业遗产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
通过对基地建筑质量和特征的分析,热电厂的主体建筑得以相对完整的保留下来,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烟囱、冷却塔、运输通道、堆场,以及适宜改造的大空间厂房,这些具有时代象征和工业特色的地景将成为区域的标志。
我们在调整后的区域结构基础上,叠加保留分析,并考虑河道要素,确立入口景观视线通廊,结合厂房改造形成码头景观节点。再通过一纵半环的内部道路解决地块交通联系。建筑采用南北向布局,在满足良好日照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多样变化的沿街空间,丰富城市界面。最终形成特征明显的空间布局。
按照周边条件和建筑特征赋予其饱满的功能内涵。
沿莫干山路段现代简洁的大体量建筑带延续上层次综合公建服务带定位,以商业商务为主导,锯齿状布局的建筑围合出店前的小型广场,在提升底层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丰富了原先单一的线形街道形式。
除工业改造区外的规划区域以生活居住为主导,分别形成SOHO创意住区和花园住区,并按照控规要求,提供包括:小学、幼儿园、变电站在内的公共配套。
中央工业改造区是整个设计的核心地带,我们提出改造企划,以重新焕发老工厂的春天。改造后的厂区将成为一个融合文化娱乐、创意展览、商业休闲、观光旅游等多样功能于一体的标志性区域。
整个区域以工业文明轴线为线索,串联旅游综合服务区、地景文化艺术区和社区综合服务区三大区域。
工业文明轴采用“博物馆改造模式”,将保留的运输通道、热电处理车间等主体建筑设计成一个连续的体验式博物馆和工艺流程展示中心,再将部分厂房改造为能源博物馆与研究中心,作为室外教学和参观旅游的绝佳场所,吸引众多的亲子家庭旅游者和专业人士。
这种融入生活的活化参观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历史感,易于激发社区认同感,使整个片区的工业文化底蕴得到良好的体现。
旅游综合服务区 采用“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塑造水岸一个具有工业特色的旅游综合体。
几何型的滨水晶体、全景酒店和旅游接待中心围绕开阔的游船码头而建,迎接从大运河来的游客。
南侧大厂房被改造为一个前卫、时尚的旅游服务及商业休闲综合体。
外部空间经过装饰改造,通过穿插的玻璃体、架空的廊道以及鲜艳的色彩分割,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美学色彩,配合水景与绿化的营造,展现出新的生机。
内部空间最大限度地保留工业建筑的结构美学,鲜明的呈现历史痕迹。功能多样混合,内设艺展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四维空间馆、游乐场并提供精品购物、酒吧休闲及美食服务,满足各种需求。并可定期举办大型室内活动,厂房高敞的空间与原来的各种机械设备,成为大型活动吊挂灯光与装饰的最佳舞台,再加上灯光与现场音乐。创造出一个非常热烈的气氛给整个区域带来人气与活力。
地景文化艺术区 采用以“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为主的改造手段,计划将原来用于堆放燃煤的地区和成片的冷凝塔设计成一个文化公园,起伏的小丘、随意摆放的废弃钢管和沙堆,成为儿童喜爱的活动场地,种植上灌木和乔木的冷凝塔通过艺术灯光工程,也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色彩鲜明的艺术长廊和保留的桁架飞跨其上,相得益彰,周边一些小型厂房也得以改建和扩建,成为艺术和创意机构的工作室和展示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并定期在烟囱广场举办室外展览,传播文化,促进交流。
社区综合服务区 将工业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堆煤场南段搭起大外壳框架,作为农贸市场、百货和超级市场使用,同时提供银行、电信等服务类业态,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
钢铁的桁架、飞扬的艺术,嬉戏的儿童和购物的老人共同存在于一个空间区域中,使你不禁感叹,工业、艺术和生活原来可以如此亲近。颓废的厂区原来也有春天。
我们的改造不仅仅做到保留下工业遗产并使之充满活力,还将实现地区开发的效益增长,
从社会效益来看,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减轻了在施工过程中对城市交通、能源的压力。这些遗留物是“城市博物馆”关于工业化时代的最好展品,有助于促进以产业遗址为主题的观光旅游业发展——这也是如今欧洲发展最快的经济领域之一。
从环境效益角度,座落在城市滨水空间的产业建筑,具有一定的方位地标作用,是人们从景观层面认知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
从开发的经济平衡需求分析,对资金平衡做出预测,根据规划区的楼面地价计算,扣除热电厂搬迁和安置费用,可达到收支平衡并实现一定盈利,体现多重效益的共赢。
三、结语:
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历程上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 它们曾经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不少工业建筑还是一定时期建筑技术发展的典型代表。工业遗产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其行之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对地区特色的形成和场所记忆的保留有着历史性的意义。这些重新披挂上阵的工业建筑,凭借着独特的结构美学和深远的文化烙印,正在创造着一个如同鲁尔工业区一般的传奇。
保护一个老工业建筑遗址,保护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文化产业,成就一种创造……
参考文献
1. 解学芳,黄昌勇.国际工业遗产保护模式及与创意产业的互动关系[J].同济大学学报.2011( 01)
2. 刘佳.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初探.重庆建筑.2007(06)
3. 李杨.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
4. 李忠宏.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初探[D].北方工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