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城市规划评职范文农房聚集分类发展研究

时间:2013-06-06分类:政法研究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农民集中居住问题则是当前“三农”问题讨论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彻底摒弃了传统的二元分隔体制;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务之一就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①

  一、农村集中居住成功经验总结

  国外对村庄建设和集中居住等方面的研究主要以日韩等亚洲国家为主,起于上世纪50年代。国内“农民集中居住”则是本世纪初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基层政府的做法。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聚集发展模式。②-③

  (1)国内研究现状

  苏州“经济聚集”模式苏州市通过土地开发、发展村办企业以及开展多种方式的资本经营等,大力发展乡镇非农经济,以就业为导向,引导了大量的农民进入乡镇居住,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通过经济的集聚效应引导农民集中居住。

  成都“产业集聚”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应用“一村一品”打造了“五朵金花”品牌,形成不仅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民的集中居住奠定基础,还改变了农民的收入方式,打消了农民对集中居住后经济来源的顾虑。

  嘉兴“两分两换”模式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经营权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生产方式;以宅基地使用权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推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2)国外研究现状

  1970年,韩国发起了“新村运动”将农业与农村结合发展。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创造了新农村建设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成功模式。工作重点首先是改善居住条件——增加道路、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农业技术、改良生产品种等,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之后再进行农村地区的综合开发,建设农村定居生活圈等。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发起了“造村运动”,循序渐进的推动农村的建设。其主要思路是根据农村所在农业地区类型的不同,先进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再通过发展新兴农业,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先“乐业”后“安居”。 “造村运动”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了以农协为主的农村组织。通过农协组织开发农村特色产品,系统开展销售业务,开展农村教育并建立农村金融体系。

  二、文成县农房发展现状

  “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这是整个温州地区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步伐所面临的尴尬。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地提高,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建设住房,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然而,在农村,农房建造几乎完全是农民自筹自建的个人行为,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②

  (1)建设无序扩张、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村庄建设方式较为粗放,只注重外延的扩张,不注重内涵的提高,在村庄外围新楼林立,村庄内部大部分是老旧的土砖房屋,出现了只见新房不建新村的尴尬景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此外,农民“建新不拆旧”现象较为普遍。据不完全统计,文成县农村居住“一户多宅”的比例达到了25%左右,问题比较突出。而与此同时,由于外出就业、经商等原因,农村住宅空住率不断上升。

  (2)农村住宅建设由于缺少村庄规划管制,建设不够规范,“散、乱、差”问题严重。线状扩张的村庄,道路通到哪里,房屋就新建到哪里,房屋的层数、进深、朝向等均参差不齐。由于受文成县自身地理条件的影响,很大一部分的居民住房都是绕山而建、傍山而住,村庄居住仍呈零散分布状态,村庄的建设尚未彻底打破原小村和自然村落的布局,直接导致村庄建设档次低、村容村貌差,并且绕山而建的住房在遇到山体滑坡、洪涝灾害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3)大部分村庄对外交通不通畅。村内道路、给水、排水、通讯等基础配套性、共享性差,教育、文化、卫生、环保、家政等事业落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设施不能满足日常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即使建成后,正常运营、维护和管理问题也较多,尤其是缺乏维护资金。由于受文成县自身地理条件的影响,村庄的散乱分布,导致道路、自来水、电力、广电、通讯、环保、文化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半径拉长,资源共享程度低下。

  但随着发展理念、市民价值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转变,文成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等得到充分显现,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乡村建设相对散乱、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依然摆在眼前。根据对各村庄居民居住意愿调查显示,70%的村庄居民意愿搬迁至文成县城、所在镇区或新社区。加快农房集聚区建设,推动城市与乡村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

  三、相关问题分析

  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是在既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分析地形地貌、经济社会、资源分布等条件及农民自身条件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工程。④-⑤

  (1)文成地处丘陵山区,县域面积1292平方公里,人口仅37万,在农房积聚过程中,必须坚持“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小县大城的内涵是“集聚”,即通过人口、要素集聚,扩大县城规模、优化发展空间。实施小城大县战略是文成县立足山区实际,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提高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必由之路,更是推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2)文成全境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2.5%,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可开发利用的土地不多,同时也伴随着置换土地的复垦率不高的难题。部分山区可对农业人口进行控制集聚,并适当降低农民对耕地的依赖性,成规模地开发山区经济林、果树种植等,发展适宜当地的特色农业。而对地处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水源重点保护区的居民适宜进行外迁聚集,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

  (3)统计资料分析显示,2011年,乡镇之间农民人均收入之间的差距达到一倍以上,玉壶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124元,而周山畲族乡仅为4000余元,显示出地域的差异性。从收入来源上分析,玉壶为著名侨乡,外汇是居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珊溪、巨屿两镇旅游资源丰富,来料加工业等生态工业基础良好,经商就业是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农业收入是周山畲族乡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4)近年来,文成县优越的人文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逐步得到开发,相应建设了天顶湖旅游接待中心、刘基文化生态园等旅游基础设施。生态工业以及来料加工业等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12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重分别为 11.6:33.9:54.5。从经济结构上分析,部分地势较为平坦,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乡镇,可利用农房改造,集聚人口,为旅游产业与生态工业等主导产业提供劳动力,并通过发展旅游产业、生态工业以及鞋帮、服饰等来料加工业,提高积聚农民的非农收入来源。因此,工业基础良好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通过农房聚集,适当减少第一产业的比重,增加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加快旅游产业与生态工业的发展。

  总体上,文成各乡镇区域经济社会条件、资源分布、农民自身等条件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乡镇的实际情况分类进行农房聚集。

  四、文成县农房改造聚集

  (1)发展思路

  随着发展理念、市民价值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转变,文成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等得到充分显现,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乡村建设相对散乱、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依然摆在眼前,急需通过农房集聚改造,改变过去村庄分散布局的面貌,引导农民集中居住,通过社区来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让农民在中心镇这一平台上享受各类社会保障,同时以集约节约土地建设各类产业园区,以“三分三改”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产业的规模集聚,为农民就业创造条件。

  (2)分类聚集

  文成县各个乡镇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交通出行,可用土地面积等各不相同,全县不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农房聚集,而需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结合文成县实施小县大城战略与大统筹路径发展的思路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将全县划分为重点集聚区、适当集聚区、控制集聚区与外迁集聚区四类。

  重点聚集区:坚持小县大城战略,以到2020年县城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0.4万人为目标,重中之重是要抓好县城范围内的人口集聚,在樟台、徐村、龙川、樟山等县城规划区适宜地段有针对性地面向全县规划农房集聚小区。

  适当聚集区:南田与珊溪-巨屿等中心镇属县内经济较为发达乡镇,工业基础良好、飞云湖等旅游资源丰富,同时可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为适当集聚区。重点在镇总体规划“1+X”空间布局规划的范围适当规划、分期建设一至二个较大规模的农房改造集聚项目。适当集聚区中,珊溪-巨屿、黄坦等中心镇农房改造集聚区同时面向珊溪水库周边村整村连片搬迁村民集聚。

  控制聚集区:西坑、玉壶、百丈漈、黄坦等中心镇经济发展情况一般,存在地处较为偏远地带、可用土地资源不足等原因,为控制集聚区。按控制集聚规模与数量的思路,重点在镇总体规划“1+X”空间布局规划的范围内,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农房改造集聚项目。

  外迁聚集区:峃口、周山经济发展较为一般,可用土地资源较少,部分地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从水源保护、地域空间、可操作性等角度分析,应列入外迁集聚区为外迁集聚区,本行政区域内主攻外迁,引导农民通过跨区域集聚迁往县城或其它中心镇。

  五、结论

  充分与各乡镇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分类聚集,改变过去村庄分散布局的面貌,引导农民集中居住,通过社区来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让农民在中心镇这一平台上享受各类社会保障,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非农化;政府以集约节约土地建设产业园区,以“三分三改”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产业的规模集聚,为农民就业创造条件,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非农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文成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等,文成县农房改造集聚区布点规划[R].温州,2012.

  [3] 邵春妹,农村民居建设研究——以河北省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09.

  [4] 应丽斋,程茂林. 农房集聚改造的嘉兴模式[J].今日浙江,2009,17:48-50.

  [5] 叶继红. 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差异性发展:江苏证据[J].重庆社会科学, 2009,9(202):47-51.

  [6] 李晓莉,城镇化进程中近郊区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梁家墩为例[D].兰州大学,2009.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