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教学职称论文从王阳明教学中学到哪些 

时间:2014-07-19分类:教育管理

  摘 要:“致”就是“向前推致”,致良知就是把良知天理或者良知所觉之是非善恶不让它为私欲所间隔而充分把它呈现出来,而不受后天私欲的障蔽,以使之见于行事。本文从致良知的角度看王阳明的为学,分析其为学方向内容,以及对知识态度问题。

  关键词:致良知,为学,成德

  “致良知”注重向内发明本心,以求心有所得,同时向外推致良知、本心于万事万物。不同于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致良知”的提出是王阳明“兼知兼行”、“知行合一”主张的最好阐释,“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本是人人都具有,本性自然之状态,而“致”的过程也就是扩充良知于外物的过程,推广本心良知于外事外物,这样就把知与行结合起来,知的过程也就是行的过程,在行中也即会有新知,知行合一。而如此看来,正是“致良知”的悟得,成就王阳明为学之思想。

  一 为学方向

  王阳明认为外在之物理终究不能印证本心,故为学之方向应是向内地探求,寻求本心的发明,就如同他后来所说的那样,孝顺之理,在父母长辈身上寻求,显然是不能得到的,而应该是向内在的本心上寻求,如果内在之本心有孝顺之良知,则将其外显出来,也就表现为孝顺之举止,他认为人性本是至善的,不善之所以产生乃是受到后天私欲之蒙蔽本心,“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故“致良知”在于为扫除后天私欲的蒙蔽,所以为学之方向也必然是向内的回归。正如他所打的比喻:“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则凡所谓善恶之机、真妄之辨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察乎?吾子所谓’气拘物蔽’者,拘此蔽此而已。今欲去此之弊,不知致力于此而欲以之外求,是犹目之不明者,不务服药调理以治其目,而徒怅怅然求明于其外,明岂可以自外而得哉?”可以看出,王阳明认为穷天下之理,却不反求于本心,就如同眼睛看不见外物,却仍欲治疗于外物而不从自身上用药一般可笑,显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故王阳明认为内心之“良知“乃是为学之本。

  二 为学内容

  在王阳明看来,为学之内容也就是致良知,正如他所言:

  “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而已。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而人皆可以为尧舜以此也。是故致良知之外无学矣。自孔孟既没,此学失传几千百年。赖天之灵,偶复有见,诚千古之一快,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他认为内心之良知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之学问也就是致良知,乃因知善知恶为良知,良知本是内心之本然至善状态,人人都有,不论圣贤还是愚钝之人,只要致其良知,则都可以成为尧舜。所以致良知之外没有别的学问。

  致良知之义在王阳明看来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体认本心之良知,以求于道德修为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在良知的实现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则落实到“致”的工夫之上。可见,在王阳明看来,为学之主要内容即是致良知之学,在发明本心上着工夫,直指本心,又将本心推致外物,践行本心良知,这样既解决了本心外物判为二的问题,又将知行合一,主客观相结合。

  三 为学途径

  在为学之途径上,王阳明认为应从两方面去实现,一方面是向内的探求,一方面是将内心良知向外的推广。他认为为学之手段应该是做到心与理的合一。良知就是知善知恶,一种天赋所有的力量,它深根于人心之中,为本。而外物之见闻,则是末端。他认为良知的获得并不是因外在的见闻而所有,外在的见闻也不是良知之用,所以良知不停滞于外在之见闻,但也并不是与外在之见闻相分离,王阳明认为在良知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学问,所以把“致良知”当做圣人教化的最重要的论说。故其认为探求于外在事物之物理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是丧失了大义而追逐其次的做法,这种追逐外在之多闻多见之法,与致良知相去甚远。

  为学之途径主要解决本心良知与外在之理之合一问题,因本心本是天赋所有,特点是至善自然,故将此至善之本心推广外物,将天赋于心的天理外推于事事物物,应用于客观实际,践行于人伦日常,则本心即是光明,印照万事万物,这样的话,此心就是天理。

  王阳明的为学思想之内容即是致良知,在致良知之方法上有向内发明本心和向外推本心于万物两种途径,并认为本心至善,将至善之心映照于外物,则此心就是天理,解决心与理的关系问题,“心即理”。

  参 考 文 献

  [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杨国荣.杨国荣讲王阳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7.

  [4] 陈多旭.教化与工夫[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

  [5]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