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的学习对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初中开展现代诗歌的教学,也就成为我们教师思考的重点。通过相关的研究以及大量的教学实践发现,现代诗歌中形象思维的培养具有突出的学习效果,可以打通学生们的思维定式,构建出自主探究学习的个人学习体系。但是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和思想认识不足,对现代诗歌进行浅层的解读,无法帮助学生进行深层的学习与思考,影响了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和热情。鉴于此,我们从提升学生形象思维为出发点,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打通与构建,然后通过具体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升现代诗歌教学课堂的质量和水平,为初中学生全面素养的形成提供可行的方法引导。
一、思维及形象思维
思维是我们人类大脑特有的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是基于语言基础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概括和反应的过程。思维与思考和思索是同义词,《词源》中说:“思维就是思索和思考的意思”,但是思维科学认为它们之间还有着本质的区别。思维是一种高级的生理现象,是人脑对于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储存和加工的过程。思维包含了对象和主体两个维度的内容。对象是思维所指的具体目标,主体是思维发出的原点也就是我们的大脑。思维按照不同的内容有很多种类型,我们常见的就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并且思维具有概括性、逻辑性、历史性、语言性等多个特点。
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一种以形象和表象为主要内容的思维类型。《辞海》中释为:“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形象思维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文学形象塑造必须的思维。形象思维也是诗歌创作的基本思维之一,同时是诗歌创作的独特技巧。形象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既有思维的共性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性。与抽象思维对概念的高度概括不同,形象思维往往具有形象性、动态性、色彩性、整体性等特点。形象思维是对头脑中形象的加工和再现,现代诗歌中以形象的塑造为基础,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更好理解诗歌中的文学形象。形象思维往往把一个完整的表象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因此具有整体性。形象思维通过对表象的加工提炼出精华内容,解释事物的本质,因此具有概括性。另外,与抽象思维严密的逻辑特性相比,形象思维还具有内在的跳跃性,能够借助事物内在的关联进行文学形象的构建。形象思维还具有直觉性,可以通过文学形象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内涵,展示文学形象的感情色彩。
二、形象思维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形象思维构建是语文新课改的目标之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增强形象思维能力,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丰富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当然这个要求适用于整个中学阶段,根据日常经验可知,诗歌中的文学形象无法直接作用于读者的感官系统,想要转化为具体的可听可感的形象,需要读者的想象和再加工,这样才能增强读者的各种能力。
另外,现代诗歌种类众多,方法多元,很难用统一的规律去把握,增加了初中现代诗歌的教学难度。根据研究和实验可知,采用形象思维可以减少现代诗歌理解和学习的难度,增加学生现代诗歌学习的兴趣。现代诗歌具有语言含蓄,意境丰富的特点,寥寥数字就能展现出波澜壮阔的世界,通过文学形象可以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完成现代诗歌的学习目标。
(二)激发语文教师教学激情,提升课堂活力
形象思维的构建与应用,对初中语文教师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能增加教学激情,提升现代诗歌教学课堂活力。思维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整個课堂都离不开思维的参与,可以说没有思维的课堂就是一盘散沙的课堂。初中语文课堂内容繁复,其中现代诗歌内容相对简单,因此以现代诗歌为切入点进行形象思维的构建易于老师的发挥和学生的学习。形象思维的构建可以让老师始终保持上课的激情,在整体的思维体系下进行掌控教学,让学生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文学形象的深层学习,提升语文课堂的活力。
(三)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增强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
人类中的审美和鉴赏是一种高级的情感,是我们对客观审美对象的主观态度表现,现代诗歌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艺术性,有丰富的情感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历来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透过思维形象的构建,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审美情感,提高审美水平和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在形象思维和语文教师的指引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流程,提升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审美欣赏能力,并通过联想和想象,学会分析和概括诗歌内容及情感,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技巧。更重要的是,形象思维的参与可以辅助学生完成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获得素养的全面提升。可以说,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的参与,单纯进行抽象思维的概括和理解,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形象思维的构建可以丰富学生对语文的感知,增加精神内涵,最终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形象思维培养与构建的基本原则
既然形象思维在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形象思维,完成新课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当然,形象思维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熟悉构建的过程,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一)形象性原则
根据形象思维的特点可知,形象思维最突出的特质就是其本身具有的形象性。文学中的形象构建是作者选取和整合的过程,将生活中的形象概括和提炼,并融入自身的主观经验,因此不论是小说还是诗歌,文学形象都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当然,由于作者水平和文学体裁的不同,文学中的形象也具有多元性,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在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遵循形象思维的形象性原则,利用语言讲解或多媒体等手段将现代诗歌中比较晦涩难懂的形象构建出来,帮助学生构建出清晰直观的表象,并进一步生成形象,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推荐阅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法治意识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