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海外华文教育课堂教学为分析样本,从中考察海外学生受众群体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形态,提出中国国际传播多元化体系建构中海外华文教育四方面的补充赋能作用及其场景传播效应提升方式,助力中國主流媒体营建良好国际舆论环境,赋能国际传播“五力”。
【关键词】海外华文教育;文化传播;国际传播“五力”;场景效应
一、引言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汇聚更多资源力量”[1],“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从而在国际上建树“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作为中国文化重要传播载体之一的海外华文教育,在“载道”“传声”“化人”方面有着自身独具的性质和功能,尤其在现实场景的直接传播效能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功用,是完善中国国际传播新格局、建立中国大外宣体系、建设中国国际形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海外华文教育作为中国文化传播载体的视角,以海外华文场景教学为实证样本,将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体系建构结合起来,探究海外华文教育现场实景传播效能对创建中国多元化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助推中国国际传播“五力”(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提升的赋能作用。
二、海外华文教育赋能国际传播“五力”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海外华文教育文化传播体系的建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借助海外华文教学场景,可以透视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要实现高质量赋能作用和动力价值、形成有效国际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文化传播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需改进的方面。在此背景下,海外华文教育具有的现场实景直接交流传播功能则将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并助力主流媒体与多种传播渠道结合,“广开言路”,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维度、层次立体的中国文化大传播格局。
(一)助力弥补主流媒体自身局限与短板之处
大众传播因媒体形式局限,其传播功效往往是延时的、间接的;而海外华文教育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在同一空间内通过师生互动实现多层次多维度的直接人际传播,不仅具有现场面对面交际的直入、灵活、高效,且具有人际传播天赋的亲和力、感召力与直接说服的优势。笔者曾在欧洲大学有四年海外华文教学实践,教学中曾有学生问中国有无信仰?信仰是什么?作为场景教育工作者可以即时给予肯定回答,并在教学中适时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文化内涵、文化精神,以及优秀的文化人物、文化经典著作分享传播给海外受众,如孔子、老子;《论语》《庄子》及其主要思想等,告知这是中国传承数千年的民族核心信仰,是融化在民族血液中的文化精神,是中国人做人的标准和行为准则。正确的文化舆论导向,可以扭转外国学生意识观念中对中国文化的偏见和曲解,起到建树中国正面形象、传播中华文化正能量的作用。
由于师生间特定的人际关系,师者的言行观念不仅能成为影响学生的无形力量,也能密切师生间的情感,讲台上的师者与其受众之间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亲和力、感召力与说服力,这也是海外华文教育相对于其他外宣渠道所独有的传播特性,可与中国国际主流传播体系形成互补之势,在实现国际传播“五力”上,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助力参与主流媒体不便明说或介入的敏感领域
由于社会体制、民族文化、生活背景、认知态度及方式等的差异,中西方民众在许多领域和问题上都存在着思维认知和行为方式上的不同,这势必导致彼此间的沟通不畅和理解上的曲解、误解,其中有的方面或问题,是大众传媒不便言说或明说的。这时候,相对空间内的小众课堂教学就可以发挥其延伸补充作用。
有位学生写关于中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论文,求证中国现在的医保、养老、住房等社会福利制度,及其与计划经济时代的不同。笔者的解释也改变了她的一些错误认识。这些案例说明,西方受众就像他们时常不相信本国媒体及报道那样,对来自他国的媒体报道,也常带有不信任感,他们更多的还是希望从普通民众或新闻事件当事人那里去获取信息,以便得到佐证。因此,中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要想产生有效影响力,建树有力的国际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增强对外传播的公信力,加强西方受众群体的信任感培育是大众国际传播面临的新任务之一。由于海外华文教育可与海外受众直接展开场景交流和实时信息传播,信息要素流动更易被海外受众采信和接受,故此,海外华文教育可发挥其“后台”信息的补正作用,加强对海外受众的信任度建设,与传统主流媒体一道形成更为有效有力的传播合力。
(三)助力补充主流媒体传播内容的强化与完善
大众传媒因其形式与渠道容量限制,对传播信息必须进行适当的内容剪裁和加工,且对其中涉及的某些细节或背景内容,常常无法做出详细解释和介绍。而海外华文教育就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优势,对传播信息涉及的方方面面,教师可在课堂上向受众娓娓道来,做较为详尽的说明和介绍。
笔者在四年的欧洲华文教学和中国文化宣传推广中,目睹了部分当地青年学生及民众对中国认知程度和态度的变化,从陌生无知,到有所知;从知之甚少,到有所了解;从不愿接触,到产生兴趣;从以前有误解,到误解化解并能理解;甚至有些当地民众,成为中国人的朋友,中国文化的拥趸。以笔者所教学生为例,有位2014级学生,因当年报考的日语系不招生,改学了汉语。第一年除了上课,她拒绝参加所有的活动;第二年,她开始与笔者对话,有时还会问询一些问题;第三年,在一次校方与中国使馆联合举办的活动中,笔者看到她出现在活动现场,意外之余,笔者更多的是欣慰和开心。
笔者所在欧洲大学汉语系的本土教师都是在汉学领域颇有造诣的汉学家。“汉学家是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力量,发挥着沟通中外、深化理解、增进友谊的重要作用”。[3]当然对于如笔者,由政府外派的华文教师而言,站好这个海外讲台,更是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信息、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大众国际传媒坚强后盾的生力军。海外华文课堂教学,既可正向传播中国文化能量,向世界展示中国友好、善意的形象,又可借此反观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业态和传播效能,获取精准传播反馈,以便更好地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对国际舆情和传播学研究也有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