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9 年秋季开学启用的统编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将《乡土中国》列为整本书阅读的篇目,面对新的教材内容和学习要求,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切实有效地落实《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目标任务,是当下语文教师需要直面思考的备课议题。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要实施得好,离不开对书本内容的准确把握。鉴于此,围绕着《乡土中国》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内容和思路、研究范式和方法、研究表述和语言、研究态度和价值以及研究创新和局限等六个方面对其内容进行导读,以期能为一线语文教师全面把握该书内容、顺利实施整本书阅读提供有力帮助和有益启示。
张所帅, 名作欣赏 发表时间:2021-09-16
关键词: 《乡土中国》 整本书阅读 内容导读
《乡土中国》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 20 世纪 40 年代写就的一部社会学著作,整部书的篇幅虽然不过六七万字,但其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社会场景,体现出广阔的学术视野,堪称是“前现代中国的国情咨询报告”a。时隔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乡土中国》依然是一部认识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特点的经典之作,也是迈进社会学殿堂大门的必读书目。面对《乡土中国》这样一本学术地位高、学科理论强的社会学专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实现对学生阅读活动的有效指导,自己首先要读懂全书,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起码要做到“四读”《乡土中国》,分别为:通读全书,了解整部书的基本内容;细读局部,理解整部书的关键实质;研读难点,化解整部书的疑难困惑;审读全书,汇解整部书的章法结构。另外,语文教师在独立完成对该书的自读学习之后,有必要在科组内与其他的教师展开阅读对话,交流阅读认识、分享阅读体验、深化阅读理解;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查找一定的文献资料,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阅读的视野,使自己对该书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在完成以上的阅读学习任务之后,语文教师宜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整体把握《乡土中国》这部学术著作的主要内容。
一、《乡土中国》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任何一部学术专著,都有其特定的研究背景和具体的研究目的,否则难以立得住脚,更不要说有任何学术价值了,《乡土中国》自然也不例外。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长期形成的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国家主权的丧失,中国近代社会开始进入剧烈变革的历史时期。社会形态上的剧烈变革必然会引起思想观念上的应激反应,各种观点相机而生,不同学派互相争鸣(比如“国粹派”“全盘西化派”“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等)b,到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思想文化领域里的这种纷争空前活跃,几乎达到了 “白热化”的程度,最终演变成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尽管不同派别的观点各有差异,但其目的均指向了认识旧社会、改造旧中国,探寻富民强国、振兴中华的发展道路。费孝通虽然并未参与这一时期的思潮论战,但其随后所发表的《乡土中国》却孕育于这一大的历史时代背景之下,并且对之前社会思潮论战中所涉及的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这一命题给予了有力回答。
关于《乡村中国》研究的具体目的,费孝通先生在该书重刊序言中已作了明确交代,这便是“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c,即探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主要特点。那么,为什么要从中国社会的基层开始研究呢?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的主体是农业社会,中国人口的大多数是农民,他们生活在广阔的基层社会——乡村,代表了中国社会的主流和绝大多数,只有把握了基层社会才能理解中国社会,只有理解了中国社会,才能找到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进而提出改造的方案和建设的路径,这也正是《乡土中国》一书研究的缘起。
二、《乡土中国》的研究内容和思路是什么
中国传统社会的“国情和民风”d 到底怎样?其中具有哪些重要特征?费孝通先生以“乡土中国”为题,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内部结构和要素关联进行了全景式地刻画分析,其中也涵盖了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整体考察。
《乡土中国》由十四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构成,标题分别是《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内容涵盖个人、家族、国家、天下的伦常纲纪。具体而言,《乡土本色》是从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土地入手,从人与土地的关系、社区与社区的关系、社区内人与人的关系展开分析,得出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不流动”“孤立和隔膜”“熟悉”,由此滋生出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方式—— 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和“礼俗”,这是熟人社会人伦关系发端的纽带。《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两章表面上看是对“乡下人愚”看法和“扫除文盲”做法的反驳,实际上是分别从“空间阻隔”和“时间阻隔”两个方面对乡土社会文化传递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得出在“面对面” 的熟人社会里,文字是多余的,人与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传情达意、文化传递靠的是经验的重复和沿袭,这是乡土社会的另一个本质特点。《差序格局》一章以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最大毛病——“私”为切入点阐释了传统中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结构,其中主要涉及“人我”“群己”之间关系划分的相对性问题。在以“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联结成的社会结构网络中,逐渐形成了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表现为横向“差”的“亲疏远近”,纵向 “序”的“等差次序”e,“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f。随后《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和《男女有别》三章是对“差序格局”这一社会结构特点的进一步展开,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异会引起道德观念的不同,在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里,“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人与人之间所有的道德要素都是从“己” 推衍出去的,这样一种道德体系的维护主要是靠个人的修养,即“克己复礼”。家族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男女是家庭里的主要角色,他们同样遵循着差序格局,维系着社会的基本稳定。在家族以外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范围里,维持乡土社会秩序的是 “礼”,这便是《礼治秩序》,“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持这种规范力量的是无形的“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g,因此,礼治是个体从传统的教化中养成的一种自发与自觉行为,不是靠外在的权力硬性推行、强制实施的。礼治的理想状态是每个人都能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即便是有了人际关系上的冲突,人们也不愿意打官司而宁愿接受私下的调解,这是因为在乡土社会传统的意识里打官司是一件令人蒙羞丢人的事情,表明自己的内在修养和已接受的教化还不够好,乡土社会由此出现了“无讼”的局面,导致现代司法制度很难在乡下推行,这便是《无讼》一章所讲的内容。在礼治社会长期“无讼”的传统里,政治权力也往往显得多余,虽然名义上存在着皇权专政的现实,但是一方面由于“天高皇帝远” 所造成的权力耗散,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在教化权力上”的地方“长老统治”的存在,在乡土社会的实际运行中,政治权力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 和“无为”的。h《无为政治》和《长老统治》两章实际上是就中国传统社会中“礼治秩序”对政治权力所产生影响的具体阐释。在中国乡土社会里人与人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是“血缘”和“地缘”,在《血缘和地缘》一章中写道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i,可见“血缘”重于“地缘”,“血缘关系”是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产生的源头,也是人们日常人伦关系展开的起点,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预示着社会性质的转变。在社会发生大的转变过程中,旧有的社会结构关系已不能应付新环境的需要,急需新的方法和经验,此时在“长老权力”之外产生了一种新的力量——“时势权力”,它在维护“长老权力”形式的同时注入了变动的内容,于是“位与权”“名与实”“言与形”“话与事”“理论与实践”开始趋于分离 !0,这便是《名实的分离》一章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原有的社会文化传统已不能有效地满足生活上的需求,于是人们开始诉诸行为上的自觉,根据需要有计划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目的,此时支配人类社会的力量逐渐由本能欲望所形成的传统经验变成由自觉需要所形成的理性计划,《从欲望到需要》预示着人类社会科学时代的到来。
《乡土中国》一书中的十四篇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刻画了乡土中国社会的结构特征,文章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体现出一定的思维逻辑。为了能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本书的研究思路和写作脉络,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将其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1— 3 章),这一部分是全书论证的逻辑起点,主要从乡土中国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两个层面对中国基层社会的特点进行总体上的总括。第二部分(4—7 章),这一部分主要是从社群关系的角度对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特点进行概括说明。第三部分(8—11 章),这一部分主要是对维持中国乡土社会秩序的权力特点进行阐释分析。第四部分(12 章),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乡土中国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血缘”和“地缘” 的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这一章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前面第二、第三部分中人伦关系产生的起点,另一方面它也是后面第五部分(13—14 章)社会性质发生转变的标志,当一个社会的社群关系由“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 时,社会的变革已经开始发生。总体而言,《乡土中国》用一条隐含的主线将十四篇文章串联在一起,这条主线便是“人和人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1,其中《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两章是全书的核心部分。
三、《乡土中国》的研究范式和方法是什么
“范式”一说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于 1962 年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指的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方法论、工具手段、标准规范和行为方式等。!2“研究范式”是指某一研究群体在某一特定时期对某一具体学科所共同持有的以上范式理论要素的总和,体现了研究者认识和解释研究对象的基本方式,统领其研究的实践过程和思维结果。
不同的研究范式决定了不同的研究取向、研究方法和概念体系。在社会学研究领域里长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一种是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一种是人文主义的研究范式,前者以自然科学为哲学基础,后者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两者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3 作为学术著作,《乡土中国》的研究范式首先是基于实证主义的,作者打破以往社会学“书斋式”的研究范式,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乡间农舍、田间地头收集中国乡土社会的第一手资料,近距离接触并认识中国乡土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的社区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主义的演绎归纳、分析概括,以求“在理论上总结并开导实地研究”!4,实现了两种研究范式的优势互补,有机统一。
关于《乡土中国》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把握:首先从宏观的层面,作者遵从社会学“综合性”的路线主张,从乡土中国各种社会制度的关系入手,着眼于“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5,由此采用“社区研究(也称社区分析)”的方式,既注重整体结构,也关注具体内容;其次从中观的层面,作者采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学研究视角,从乡土社会的结构组成、各自功能以及彼此关联等方面对乡土中国的社会图景进行了刻画剖析,进而探求其背后何以会发生、何以成可能的历史文化原因;再次从微观的层面,作者采用人类学比较研究的方法,在中西社会的对比分析中完成了对乡土中国社会特质的提炼与构建。
四、《乡土中国》的研究表述和语言是怎样
《乡土中国》作为一部社会学著作,在研究内容的呈现上自然要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和学科要求。具体而言,本书在研究内容的表述上呈现出逻辑严密、结构清晰、概念明确、理论与事例相结合等鲜明特色,特别是为了有力地刻画乡土社会的结构特征、建构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作者从大量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鲜活生动的概念术语,借助其在中西方社会的对比分析,更好地阐释了乡土中国的主要特质。与此同时,《乡土中国》在研究内容的表述上不囿于纯粹的理论分析,而将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实例进行理论上的提升概括,实现理论与现实的浑然一体,可读性强。
总体来说,《乡土中国》的语言通俗自然、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带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乡土味道,阅读起来并不困难,但由于该书是根据作者 20 世纪 40 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 一课的课程内容整理而来 !6,其专业性和知识性可想而知,同时由于是连载文章的汇编,其中涉及中国乡土社会结构特征的诸多方面,囿于篇幅的局限未能进行充分地展开,在内容上留下了很多“空隙”和“补白” 的地方,无形当中给阅读带来了困难,另外由于受年代和方言等因素的影响,文中个别地方的语言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宣泄外出”“社会圜局” 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阅读障碍。
五、《乡土中国》的研究态度和价值是什么
在分析中国乡土社会何以发生、何以可能的过程中,作者采取了中西方社会对比的方法进行展开,其中既有现实的比较也有历史的对比,既有现象的揭示也有原因的探寻。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对中西方社会的结构特点做出价值判断,也并没有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弊病进行简单否定,而是怀着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热爱与关切之情,从“文化自觉”的立场出发寻找富民强国的发展出路,流露出浓厚的“乡土情结”。这里所谓的“文化自觉”指的是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去向 , 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7,即生活在不同文化中人要对自身的文化以及他者的文化有所沟通与理解,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取长补短、互学共鉴,自主改造和适应,以谋求民族文化和社会文明的破旧立新,发展进步。
《乡土中国》作为社会学领域里的一部经典著作,笔者认为其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实地的社区研究”基础上,以“文化自觉”者的身份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学研究理论,在中西方社会的比较分析中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并对其中的社会现象和结构特点从文化传统的层面进行追根溯源,以探明其历史的成因,这为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特点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探寻改造和建设中国乡土社会的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直至今日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其二是作者毕其一生精力致力于“社会学中国化”的学术研究,力图从宏观视角审视整个传统社会 , 分析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 , 从而勾勒出中国基层社会的结构原则,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模式,实现社会学在中华大地上扎根。《乡土中国》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这一学术思想和人生追求,是“社会学中国化”探索道路上的大胆尝试,在社会学学科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六、《乡土中国》的研究创新和局限是什么
《乡土中国》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范式和方法上的创新,作者采用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遵从“综合性”的社会学研究路径,以宏观的视野聚焦“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从“结构— 功能”社会学的视角探寻社会结构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功能、关系和机制以及背后的文化成因。为了更好地凸显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殊性,作者发挥自己对乡土中国熟悉、对西方社会了解的个人优势,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中西方社会对比的方式将乡土中国的本质特点凸显出来,虽然整本书的篇幅不算太长,但其中却蕴含着作者宽广的胸襟和远见的卓识,为社会各界所推崇。除了研究范式和方法上的创新,为了研究分析的需要,作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若干简洁且富有解释力的学术概念,比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长老统治”,等等,这些学术概念不仅形象、深刻地刻画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质,而且也奠定了建构中国社会特有乡土伦理体系的基础,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也是其进入“社区分析”第二个阶段的代表作之一,虽然该书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无论从当时来看还是从现在来说,都有值得进一步商榷和探讨的地方,比如有人认为该研究受到功能学派的影响比较明显,缺少马克思主义阶级结构的分析 !8 ;有人以明清以来频繁的诉讼为例,对“礼治秩序”中的 “无讼”结论进行质疑。!9 即便是作者本人也在书中提及有人对其“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产生异议 @0 ;更有学者专门著书立说就《乡土中国》中所涉及的研究话题与作者展开隔空对话。@1 诚如作者在重刊序言中所说,书中的文章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之所以愿意将其和盘托出在于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虽然其中不乏作者的自谦之意,但实事求是地说,作为一本尝试将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具有探索性的学术著作,不能对其求全责备。同时,面对历史悠久、关系复杂的中国传统社会,囿于作者个人的视域所及、认知所限,对中国传统社会本质特点的探寻也绝不是一本《乡土中国》所能够承载得了的,它只不过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天窗,即便如此,也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