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进入到城市化建设平台期,奥运场馆建设和赛后使用也应考虑到城市化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按照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科学设计。后奥运时期的场馆使用,应着眼于城市整体规划,着眼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长远发展,发挥“奥运遗产”在经济、社会层面的基础功能,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中国经验”。
张晓明, 国家治理 发表时间:2021-03-28
关键词 : 北京冬奥会 奥运场馆 赛后利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彰显了我国安定的社会秩序、丰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社会服务和繁荣的经济实力,至今仍然是中国形象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期间建设的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代表性设施,也逐步完成了从“奥运设施”向“地标名片”的过渡,成为代表“奥运文化”甚至“国家形象”的标志性建筑,承载了重要的政治、文化功能,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形成了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中国经验”。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所有竞赛场馆已于2021年1月21日全面完工。如何在后奥运时期继续用好奥运场馆,打造奥运设施的长远价值,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依托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遗产与经验,在新兴技术的推动下,国家游泳中心的“水冰转换”、五棵松体育馆的“冰篮转换”等创造性方案的实现,既履行了北京申办冬奥时“节约办赛”的承诺,也践行了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要求,成为本次冬奥会场馆建设与使用的重要亮点。
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也进入关键时刻。在此背景下,承办奥运的价值思考与办赛理念也应考虑到城市化发展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按照城市化发展趋势和规律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建设。
着眼城市整体规划
经济和社会功能应当成为承办奥运的基础目标,“社会效益为首、经济效益为本”是推动奥运设施转入良性运作的基础理念。奥运场馆的建设、运营应该着眼于所在城市的整体规划、着眼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长远发展,融入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完整体系之中。奥运场馆的建设与使用,应当积极参与到城市创新发展之中,更加关注场馆承载的商业或非商业的文化参与活动。
因此,处于城市化高峰期的国家,承办奥运会可以对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起到重大促进作用。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是“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现实基础,也是所在城市发展“冰雪文化产业”的核心动力。在后奥运时期,应当围绕奥运场馆打造贴合大众的近距离冰雪项目,推动文化推广、科技互动、冰雪体验、体育竞赛、主题表演等场景的现实落地,打造完整的冰雪产业链。以此为基础,负载于奥运场馆的政治、文化功能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更加充分地发挥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作用。反之,任何不切实际的大操大办、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奥运场馆建设思维都会给城市留下沉重的历史包袱。
北京冬奥会的三个赛区城市化程度差别较大,除位于北京市区的国家速滑馆外,大多数新建场馆均位于城市化率较低的延庆、崇礼两地。在后奥运时期,如果将这些场馆资源仅仅作为“奥运遗产”的方式永久保留,单纯打造成为奥运旅游的目的地,依然可能面临“奥运热”褪去后的营收压力和存续问题。因此,更应重视“绿电工程”“太锡铁路”“京礼高速”等新兴科技和配套工程对延庆、崇礼两地的波及效应,利用奥运场馆、设施的规划,大力促进城市公共设施的完善、进步,打造“大奥运冰雪经济带”,帮助其形成更加广阔、普适的产业升级前景。
着力打造“城市名片”
近二三十年来,奥运会和承办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而和城市所属国家的联系逐渐弱化。这一趋势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等发达国家、大型城市承办的奥运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因此,在“近奥运时期”和“后奥运时期”的宣传策略中,建议着重打造“城市名片”,尤其是大力宣传延庆、崇礼两地在冰雪体验、雪上运动领域的独特优势,详细设计包括自然环境、配套设施、天然雪质、服务水平、交通位势、专业保障在内的城市推广方案,借助冬奥会的“焦点效应”,将其打造为类似日本北海道、瑞士圣莫里兹、加拿大惠斯勒式的国际冰雪运动、旅游圣地。依托于“城市名片”的打造,借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的应用、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维持、市民热情洋溢的生活图景、城市服务的完善落实,向世界展现中国自信、文明、友好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