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要时刻肩负起社会发展的伟大旗帜,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为此,为了深刻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必须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党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工作中结合工匠精神,打造一支高素质、强专业的工作队伍,为学生日后发展成才提供坚实的后盾。就工匠精神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协同融合展开论述,阐述工匠精神在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分析目前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提出加强其应用的具体对策,从而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本文源自童炜稷, 现代职业教育 发表时间:2021-07-02
[关 键 词]新时代;工匠精神;党建工作;具体对策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几个字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的提出为党建工作者明确了工作要求,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党建工作对学生行为认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就促使高校党务工作者要始终贯彻党提出的新要求,对党建工作不断优化,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提升队伍内部凝聚力,从而推动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工匠精神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党建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爱岗敬业作为工匠精神的核心,也是对党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高校党建工作者在进行工作时,一定要明确工作方向,对党建工作要始终饱含热情,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刻苦钻研、勤能补拙,在工作中亦是如此,工匠精神促进了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党建工作者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借助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让党建工作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出发,对其给予最合适的教育,秉持工匠精神,明确工作目标,全心全意服务学生履行党的责任,提升个人工作能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党建队伍,从而更好地保证党建工作的质量。
(二)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
党建工作不仅需要工作者对岗位充满热情,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工作灵活性,面对不同的问题能够灵活应对。高校学生由于行为认知、思想观念不同,对党、对国家的认识存在差异,作为党建工作者决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始终将学生作为党建工作的最终目标。工匠精神的内涵绝不是停留在工作上,而是以内涵来推动工作开展。为此,在工匠精神的影响下,党建工作者在进行党建工作时,要顺应时代发展,根据高校学生现阶段行为认知,制订针对性工作方案,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的同时,将党建知识全方位渗透到大学校园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更多“三高”人才。
(三)为党建工作提供新的源泉
高校党建工作不仅需要党建工作者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更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深刻贯彻工匠精神,不断对其进行创新,要像一颗钉子一样,哪里有问题,就往哪里钻,直至解决。通过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制订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此外,工匠精神有效地改善了工作环境,党建工作者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反思,总结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借助网络平台,加强党建管理工作,进一步培养党建工作者的创新意识,使其融入工作中,不断提出新的工作方法,促进党建工作全方面、多角度地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提升党建内涵,培养工作者对岗位的热情,全面提升队伍人才质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后盾。
二、目前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党建工作者能力差距大
高效党建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通过对工作方式的不断优化,从而提高工作质量。从目前队伍人员来看,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队伍内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高校党建队伍人才流动性大,新人居多,就会产生一种既要给新人培训,又要完成任务“两头跑”的尴尬局面,队伍内人员身心俱疲,工作效率受到影响。除此之外,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人才配比不稳定、任务分配时难度跨度大等问题,都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工作缺乏灵活性、定位模糊等已经成为工作常态,面对工作也只是应付了事,没有进行相应的渗透,难以促进工作的开展。
(二)队伍结构跨度大
高校基层党建队伍还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队伍结构零散,跨度大,刚入职的工作者缺少培训、任务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充斥在党建队伍中。从队伍人员组建来看,主要是由高校思政教师、辅导员、部分学生干部组成,加上门槛过高,导致队伍人数不足,教师不仅要开展教学工作,还要腾出时间整理党建的相关工作,这种忙碌的环境下,党建工作质量不仅无法提高,还会影响教师教学工作。此外,学生干部的参与,理应来说为党建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工作开展也更加具备活力,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取得的成果没有达到预期成果,学生刚参加工作时对工作定位不准确,加上教师空闲时间短,没有办法对党建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在任务分配时就会满头雾水,学生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党建工作进展也止步不前,从而影响了队伍发展。
(三)工作形式过于单一
党建工作队伍人员年龄跨度大,多数为中年教师,思想认知已经保持稳定状态,对现如今网络技术也只是闭口不谈,单纯地采用教育课程、校园文化宣传等传统的方式进行党建工作的开展,这种方式过多地消耗人力、物力,而且“多付出、低回报”的成果打击了党建工作者的自信心,阻碍了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部分学生党建队伍发展与社会产生脱节,还一味地依照老文件进行组织学习,在这种枯燥、单一的环境下,党建工作者提不起兴趣,社会责任以及创新意识也没有办法正确建立起来,党建队伍没有办法注入新鲜血液,队伍结构也在不断地走下坡路。久而久之,党建工作逐渐走向形式主义,高校学生身心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三、新时代工匠精神与党建工作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党建制度,实现人员科学管理
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者,首先要明确自身立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心不能变,为了提高队伍质量,党建工作者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实现从严治党,严格处理,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开展工作才不会存在偏差。其次,党建队伍一定要调整入职门槛,不能过于随意,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需要工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对岗位要充满热情,甘于服务人民,不仅如此,要考虑队伍结构,汲取不同年龄段的人才,确保队伍结构的稳定性。在管理方面采用轮班制,建立督查小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净化队伍内部坏风气,实现科学管理。
(二)优化工作方式,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内容冗杂的工作,需要党建工作者不断地进行钻研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党建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深刻贯彻工匠精神,党建工作者要不断对队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结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舍弃传统的金字塔队伍结构,党建工作者可以根据社会形势,采用“M” 型队伍结构,上级领导要成为团队的核心,融入队伍中,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改进,定期进行培训来提升队伍整体质量。此外,在进行工作分配时也可以采用“一帮一”“一帮多”的结构,让经验丰富的工作者带领新人进行工作学习,缩短彼此差距,减少阶梯跨度,帮助每一位工作者都能有所提高,从而提升工作自信心,日后工作更加饱含热情,磨炼身心,成为新时代党的接班人。除此之外,党建工作者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网络工作平台,将互联网作为媒介,连接各个高校的党建队伍,彼此互相学习探讨,定期开展网络交谈会,共同学习党建党章的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三)制定新时代考核制度,提高党建工作者工作效率
随着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时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不断革新考核制度,确保党建工作者时刻处于最优状态来开展相关工作。党建工作者要不断对自身工作进行反思,充分贯彻工匠精神的内涵,从而提高自身能力,保证党建工作质量。例如采用“自审”“帮审”的科学考核制度,根据队伍人员配比,两到三人为一组进行审核,在工作的同时进行记录,开展总结大会是针对前半年工作遇到的问题,并且对小组内其他成员的问题以及优势进行总结,帮助党建工作者系统地调整工作方式,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此外,上级领导还要设立监管小组,通过对基层工作的考察,分析现阶段党建工作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制订学习方案,集中统一地进行讲解,从而提升整体工作质量,保证工作效率,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培养创新意识,打造专业过硬的党建工作队伍
创新作为一个队伍的灵魂,也是队伍工作的活力,只有真正具备创新精神,党的精神才会传播得更远,才能更加感染如今的高校学生,其灵魂才能得到升华。工匠精神为党建工作明确了方向,那么创新就是对工匠精神的升华,因此,作为党建工作者要不断对工作方式进行优化,融入创新意识,改善传统工作环境,提升队伍凝聚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党建队伍。如今网络的普及,对学生生活以及党建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为此,党建工作者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设立意见箱,广泛收集学生意见,进而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完善自身能力,实现党建工作的高效开展。
四、结语
高校党建队伍要时刻将学生放在工作重心上,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立德树人作为工作准则,结合工匠精神,从而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为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与人才。党建工作者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优化队伍结构,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进行工作改进,从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在工作中体现工匠精神,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增添一份保障,为国家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