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过对《欧罗巴的悲剧》和《帝国的诞生》两书的翻译回顾,总结了汉译历史学术语篇实践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并将问题归纳为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翻译不当、译文缺乏连贯性、历史专业知识欠缺导致译文生涩或出现错误、对历史学术语篇中隐喻的翻译不当四类。文章分析了这四类问题出现的原因,用大量的历史学术语篇翻译实践的例子进一步论证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规避方案。文章中所列举的历史学术语篇翻译实践的例子也为研究学术语篇的翻译学和语言学领域的学者提供了真实且有价值的语料。
本文源自栗亚杰,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发表时间:2021-06-23
关键词: 历史学术语篇; 学术翻译; 翻译策略; 隐喻翻译; 语法衔接
学术翻译指以研究为目的的笔译,分为交际意义上的学术翻译和语言科学意义上的学术翻译。交际意义上的学术翻译是以借鉴翻译内容为目的的学术翻译,也是各个领域的学术作品的翻译。历史学著作的汉译属于交际意义上的学术翻译。读者借鉴其中的理论,或作研究,或作参考、咨询之用。交际意义上的学术翻译着重于内容的正确,行文的专业性[1]586 。近年来,虽然有一些语言学方面的学者研究了学术语篇的语言特点,但很少有人关注历史学术语篇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常晨光和廖海清、石琳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历史学术语篇,并发现其具有丰富的评价意义[2 - 3]。
英语历史学术语篇有其独特的特点,即长句子较多、讲究客观地叙述历史事实、语篇中会出现较多的专有名 词。《欧 罗 巴 的 悲 剧》( The Tragedy of Europe ) 和《帝国的诞生》( The Origins of Empire) 是两本历史学术著作。笔者接受了华文出版社的约稿,花费了近一年时间翻译了两书。笔者回顾并分析了自己在翻译历史学术语篇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试图归纳问题,并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总结出规避问题的方法。约翰·马里奥特在《欧 罗 巴 的 悲 剧》中 回 顾 了 欧 洲 在 1918 年 到 1939 年这二十余年的历史,他希望读者通过了解这段时期的历史找到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伊恩·科尔文在《帝国的诞生》中用最简短的文字概括了英国最初试图建立大英帝国的原因和动力、英国在建立大英帝国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大英帝国所经历的兴衰,以及大英帝国生存的秘诀。笔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翻译和历史领域的学者对译稿提出的意见对其进行了多次修改。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初次的译稿和多次修改后的译稿的区别,并结合自己的翻译经历,归纳出英语历史学术语篇的汉译中容易出现的四类问题。
一、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翻译不当
英语历史学术语篇中的人名、地名、战争名称和条约名称的翻译不能想当然,一定要通过查找资料,找到与其对应的中文译名。
在翻译英语历史学术语篇中的人名时,为了使翻译的内容更加严谨,也为了方便读者找到人名所对应的历史人物,译者不能直接按照原文翻译,而是要先通过维基百科等工具查找这个历史人物的全名。
例 1: The final defeat of Napoleon then gave the German Powers a chance of “redeeming”them. But German wishes were frustrated mainly by the sturdy common sense of the Duke of Wellington [4]15 .
根据上下文对于 Napoleon 和 the Duke of Wellington 的身份、所处的年代和所做的事情的描述,结合维基百科的资料,笔者判断出 Napoleon 对应的全名是 Napoléon Bonaparte,the Duke of Wellington 的 全 名 是 Arthur Wellesley,1st Duke of Wellington。因此,例 1 中的 Napoleon 被译作拿破仑·波拿巴,the Duke of Wellington 被译作第一代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
许多欧洲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的名字也不同。例如,Germany 不能被直接翻译成德国,而要查看是哪个历史时期的 Germany。从 1871 年到 1918 年这段历史时期,Germany 要被译作德意志帝国; 从 1918 年到 1933 年这段历史时期,Germany 要被译作魏玛共和国; 从 1933 年到 1945 年这段历史时期,Germany 要被译作纳粹德国; 有时 Germany 不是指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理区域,包括今天的德国、奥地利、波兰、捷克和意大利的一部分,在这种情 况 下,Germany 要 被 译 作 德 意 志。由于笔者起初将例 2 中的 Germany 理解为德国,所以译文就出现了逻辑上的矛盾。为何奥地利的总理会将德国分为三部分呢? 笔者结合历史事实将 Germany 的翻译修改为德意志。
例 2: Chancellor during the critical years 1921 - 4,and again from 1925 to 1929,he would have divided Germany into three parts: Germany north of the Main dominated by Berlin; the union of Bavaria,Wurttemberg,Baden and the Rhineland under the House of Wittelsbach; and a Catholic State under Hapsburg suzerainty,consisting,in addition to Austria and Hungary,of Transylvania,Slovakia and Croatia [4]128 .
修改后的译文: 在关键的 1912 年到 1914 年,伊格纳茨·赛佩尔担任奥地利总理。1925 年到 1929 年,伊格纳茨·赛佩尔再次担任奥地利总理。伊格纳茨·赛佩尔本可以将德意志分为三个部分: 由柏林控制的德意志的北部; 在维特尔斯巴赫议院控制下的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和莱茵兰联盟; 由哈布斯堡家族领导的天主教国家,由奥地利、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斯洛伐克和克罗地亚组成。
再者,英文“pact,treaty,entente”都可被译作“条约、协约、协议、公约”。但在历史学术语篇的翻译中,由于历史上的条约都有其约定俗成的名称,所以译者需要查找资料,找出其专业的中文名称。例如 the Locarno Pact 只能译作《洛迦诺公约》,the Treaty of Westphalia 只能译作《威斯特伐利亚和约》,Covenant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只能译作《国际联盟盟约》。联盟的名称也需要译者充分查找资料。例如,笔者在未查找资料之前将 Balkan Confederation 翻译成巴尔干联盟,但其专业的名称为“巴尔干同盟”,是由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黑山于 1912 年组成的军事同盟。
关于历史专有名词和词组的翻译,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英语历史学术语篇的作者有时会用一些笼统的表达方式代替一个条约或组织的准确名称,译者应结合上下文给出的信息查找资料,尽力确定作者所指的条约或组织的准确名称。
例 3: Of these forces one - nationalism - attained its apogee in the Peace Treaties [4]5 .
根据上下文,笔者判断出这里的“the Peace Treaties”指的是《凡尔赛条约》。如果将其直译为一系列和平条约的话,读者未必会知道其真正指代的内容。
再例如,Allies 有同盟国的意思,但究竟是谁的同盟国需要译者根据上下文并查找相关历史资料确定其相对应的中文。在《欧罗巴的悲剧》中,Allies 有可能是 “协约国”或“小协约国”。协约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胜利国家组成的联盟,而“小协约国”是在 1920 年和 1921 年由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 自 1929 年起的南斯拉夫) 组成的联盟。
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英语历史学术语篇中的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的时候,不能想当然直译,而要有技巧地结合上下文和相关历史资料找出其对应的中文表达。
二、译文缺乏连贯性
笔者查看未修改前的译稿,发现多处翻译的内容缺乏连贯性。英语历史学术语篇中使用的衔接方式如果被照搬到中文译文中,会出现生硬和缺乏连贯性的问题。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中文的衔接 方 式 和 表 达 习 惯。韩 礼 德 把 衔 接 分 为 语 法 衔接( grammatical cohesion) 和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语法衔接分为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词汇衔接分为重复、同义和反义、上下义和搭配。韩礼德与哈桑在《英语的衔接》中归纳了所指、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 5 种衔接类型[5]12 。对于语篇衔接方式的了解有助于译者分析英语历史学术语篇的结构,准确把握其内涵,有意识地考虑相对应的中文的衔接方式,并选择适当的衔接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实现原文与译文整体意义的对等,并防止译文出现上下文不连贯的情况。
因此,译者在翻译历史学术语篇的时候应尽量避免使用指示代词。译者应明确英语原文中的人称代词和指代时间、地点、事物、抽象概念和事件的代词的具体所指。如果代词所指十分明确,且会令上下文更加连贯,那么译者可以在译文中使用对应的代词。除此之外,译者都应描述清楚原文代词中的具体所指。
例 4: Though Sebastian may have been born in Bristol, it is certain that his father was a foreigner and he spent most of his life in the service of the Emperor and the King of Spain [6]12 .
在例 4 中,“he”如果翻译成“他”,读者一定会质疑 “他”指代的是塞巴斯蒂安卡伯特还是其父亲。因此, “he”的具体所指一定要翻译出来。
修改后的译文: 虽然塞巴斯蒂安卡伯特可能在布里斯托尔出生,但可以确定,他的父亲是一位外国人,并且塞巴斯蒂安卡伯特一生的大半时间都效忠于西班牙帝国的统治者和西班牙的国王。
例 5: Its root cause must be sought in Bismarck's fateful decision at the Congress of Berlin ( 1878) to prefer Austria to Russia as an ally,should it become necessary to choose between them. The clumsy diplomacy of his successors made it necessary [4]4 .
例 5 中的“its”指代的是世界大战的爆发,“his”指代的是奥托冯俾斯麦,“made it necessary”中的“it”指代 “选择奥地利作为自己的盟国”。由于直接使用原文所对应的指示代词会使得译文表意不清,所以译者应翻译出指示代词具体的所指。
修改后的译文: 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奥托冯俾斯麦在柏林国会( 1878 年) 上的一个重要决定。如果一定要在奥地利和俄罗斯之间选择一个做德意志帝国的同盟国,奥托冯俾斯麦更倾向于选择奥地利。由于奥托冯俾斯麦的继任者们拙劣的外交手段,德意志帝国不得不选择奥地利作为自己的同盟国。
例 6: Such crimes were not to be repeated in 1919 [4]3 .
在初译稿中,笔者把例 6 翻译成“这些罪行不能再在 1919 年重现”。由于笔者未交待清楚“such crimes” 的具体所指,所以读者很难明白这些罪行指的是谁所犯下的什么罪行。笔者发现问题后,通读上下文,发现“这些罪行”指的是签订《巴黎条约》的外交家所犯下的罪行。笔者把例 6 的译文修改为“参加 1919 年巴黎和会的外交家不能再犯签订《巴黎条约》的外交家所犯下的罪行”。
在句间连接方面,韩礼德与哈桑认为语篇连接包括增补、转折、原因和时间四种语义联系[7]94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根据原文语篇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汉语的表达方式,适当的增减关联词。如果译者能够正确使用关联词,那么译文表述会十分清晰,且语句连贯。相反,不恰当地使用关联词会造成语句缺乏连贯性。例 7 中并未出现 although、yet、but 之类表示转折的英文关联词以及表示因果的关联词,但句子之间隐含有转折和因果的逻辑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在译文中添加合适的中文关联词能使句子更加连贯。
7: Italy is in truth virtually an island with a coast - line quite disproportionate to her inland area,deficient in metals and minerals,and with a teeming population which it i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sustain on native resources. Italy, at present,suffers another disadvantage. If as a nation she has the vigor of youth she has also youth's social self - consciousness [4]109 .
笔者最初把例 7 译为“事实上,意大利确实是一个内陆地区。意大利的岛屿有着十分不成比例的海岸线。意大利缺少金属和矿产,但人口多。本就稀少的当地资源难以维持拥挤的人口的生活。当今的意大利还有一个劣势。意大利拥有年轻的活力。但意大利也有年轻的社会自我意识”。在例 7 中,“island”后出现了“with a coast - line quite disproportionate to her inland area”“deficient in metals and minerals ”和“with a teeming population”这三个后置定语。并且,“population”后还有定语从句,描述了人口众多会为意大利带来的问题。因此,笔者需要考虑上述四个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笔者的初译稿内,例 7 第一个长句被翻译成了几个句子,但句子之间缺乏逻辑关联,显得十分不连贯。经过进一步分析,笔者发现“island”的三个后置定语都是在描述意大利所存在的劣势,而先行词“population”引导的定语从句与前面的内容存在因果关系。再者,笔者的初译稿中没有描述清楚“Italy,at present,suffers another disadvantage. If as a nation she has the vigor of youth she has also youth's social self - consciousness”两个英文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例 7 中的“If”不是表示假设,而是转折。笔者结合上下文,分析了整段文字中各意群之间的逻辑关系,以选用合适的关联词以增强译文的连贯性。笔者把例 7 的译文修改为: “意大利实际上是一个岛屿,其海岸线与内陆地区相当不成比例。意大利缺少金属和矿产,但人口众多,因此本就稀少的当地资源难以维持大量人口的生活。当今的意大利还有一个劣势,虽然意大利如青年般富有活力,但它也如青年般不谙世事。”
例 8: For a short time after the Armistice repose was disturbed and recuperation delayed by an orgy of dissipation and noisy pleasure - seeking. The phenomenon is familiar and apt to recur [4]44
笔者将例 8 初译为: “休战后短时间内,纸醉金迷和嘈杂的寻欢作乐影响英国的休整进程。休整计划被扰乱,恢复被推迟。人们熟知这种情形。但这种情况却容易重现。”译文中“这种情况”所指不清晰,且“人们熟知这种情形。但这种情况却容易重现”,这两句的表述缺乏逻辑。根据上文,“the phenomenon”可以被推断出指的是“在战争后,国家往往难以迅速恢复正常”。“The phenomenon is familiar and apt to recur”整句话中的两个表语虽然用“and”连接,但其中隐含了递进或转折的意思。笔者为了增加语句的连贯性,对“the phenomenon” 进行了阐述,添加了符合上下文语意的关联词,并将译文修改为: “休战后短时间内,纸醉金迷和寻欢作乐扰乱了英国的休整计划,整个国家迟迟未能恢复正常。由于战后国家难以恢复正常的情况常常出现,所以人们对此十分了解,但人们却很难阻止这种情况重现。”
综上所述,译者在翻译历史学术语篇的过程中会因为不恰当地使用指示代词和关联词而使得译文缺乏连贯性。因此,译者应从细节上确定原文中指示代词的具体所指,从整体上把握原文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并使用恰当的中文关联词以保证译文与原文的意思对等且语句连贯。
三、历史专业背景知识欠缺导致译文生涩或出现错误
历史专业背景知识会严重影响译者对于历史学术语篇的理解,进而影响翻译质量。因此,译者在遇到陌生的地理或历史名词以及历史事件时,一定要先查找和学习相关的背景知识。在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译者翻译的效率和准确率都会有所提升。
例 9: Greece herself,thanks to the personality of M. Venizelos,emerged from the war laden with spoils which she had not earned. The supreme prize of Byzantium,promised to Czarist Russia by the Treaty of London ( 1915 ) ,but in 1919 at the disposal of the allies,was,indeed,denied to Greece [4]20 .
由于不了解希腊、拜占庭、《伦敦条约》《凡尔赛和约》和君士坦丁堡之间的历史关系,笔者把例 9 译为“由于希腊首相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的性格问题,希腊并没有真正得到‘战利品’。1915 年,《伦敦条约》承诺将拜占庭的最高奖赏分给沙皇俄国。但 1919 年,协约国处理拜占庭的‘战 利 品’时,的确没有考虑希腊”。读者大多不理解拜占庭的最高奖赏的具体所指。根据历史知识,拜占庭的最高奖赏在这里指代拜占庭的首都 - 君士坦丁堡。在第一世界大战期间,多国抢夺君士坦丁堡,最终国际联盟将其交给了土耳其。在了解历史背景知识之后,笔者把例 9 译为“由于希腊首相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的性格问题,希腊并没有真正得到‘战利品’。1915 年,《伦敦条约》承诺将君士坦丁堡分给俄罗斯帝国。但 1919 年,协约国在分配拜占庭的‘战利品’时,的确没有考虑希腊”。
例 10: The immediate occasion of the outbreak of industrial war was the refusal of the printers to set up an article in the Daily Mail for 3rd May,calling upon " all law - abiding men and women to hold themselves at the service of King and Country" . The paper did not appear: but the adjuration was superfluous. Instantaneously and instinctively the country realized that this was not,as its apologists insisted, merely an industrial dispute [4]59 .
在翻译例 10 的过程中,笔者在未了解相关史实之前无法通过原文判断出《每日邮报》是支持罢工,还是站在英国政府一边。因此,笔者最初的译文语言生涩难懂。史实是一篇社论抨击 1926 年的英国罢工像是一场革命。这篇社论认为英国的这场罢工将摧毁英国政府,颠覆人民的权力并夺走人民的自由。《每日邮报》的印刷商在答应刊登这篇社论之后又反悔。英国政府认为印刷商的行为意味着印刷商支持罢工,并干涉新闻自由。笔者在了解史料之后才完全理解英文原文的意思。
初译: 1926 年 5 月 3 日,《每日邮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工业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印刷人员对这篇文章的抗议。这篇文章号召“所有遵纪守法的男性和女性坚持为国王和国家服务”。报社并未发行报纸。但这种阻止是多余的。国家的道歉声明坚称国家立刻本能的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工业纠纷。
修改后的译文: 工业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每日邮报》的印刷商于 1926 年 5 月 3 日的最后一刻决定拒绝刊登一篇谴责大罢工的文章。这篇文章号召“所有遵纪守法的男性和女性坚持为国王和国家服务”。报纸上的文章并未出现,但文章无需被刊登。整个国家立刻本能地意识到,大罢工并不像其辩护者所坚持的那样,仅仅是一场劳资纠纷。
例 11: One of the first Acts of the United Parliament was to pass the Law of Guarantee ( May,1871) ,which virtually recognized and guaranteed the complete independence of the Vatican State,the person of the Pope,and the free exercise of his spiritual functions. But the Papacy,holding that the Law of Guarantees,as a unilateral instrument,was inconsistent with its own sovereign rights,refused,despite its generous terms,to acknowledge its validity. More than this: by the decree non expedit the Pope prohibited Catholics from accepting the elementary rights and performing the elementary duties of citizenship [4]104 .
11 描述了意大利教会和国家之间的矛盾。在不熟悉意大利这段历史的情况 下,笔 者 将 例 11 翻 译 如下: “《保障 法 规》从实质上承认和保 障梵蒂冈的独立。《保障法规》还从实质上承认教皇本人,并保障教皇能自由行使他的精神职能。然而,罗马教皇坚持认为《保障 法 规》是 单 边 规 定,不 符 合 梵 蒂 冈 的 自 主权。《保障法规》的条款对教皇很宽容,但教皇还是拒绝承认《保障法规》的有效性。教皇用‘不急’的信条禁止意大利天主教教徒接受基本权利”。起初,笔者将“non expedit”误译为“不急”的信条。在查找资料后,笔者了解到“non expedit”指的是罗马教廷于 1868 年 2 月 29 日颁布的一项法令中的政策。在历史学术领域,“non expedit”的中文名称是不驱逐的政策。罗马教廷批准了“不驱逐———既非选举人也非被选举人”的格言。教皇通过此政策禁止意大利天主教徒在议会选举投票中投票。其次,笔者了解到自 1870 年以后,意大利教会和国家的问题是意大利最棘手的问题。1871 年,意大利国会通过的《保障法规》规定了罗马教廷的特权和意大利王国国家和教会的关系。但教皇拒绝接受这项法规。最后,在深入了解意大利的这段历史后,笔 者 将 译 文 修 改为“《保障法规》从实质上承认并保障梵蒂冈的完全独立,教皇本人的权力,以及他自由行使其精神职能的权力。但教皇认为,作为一项单方面文书的《保障法规》不符合其主权权利。尽管《保障法规》的条款很慷慨,但教皇还是拒绝承认《保障法规》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 教皇颁布‘不驱逐’的政策禁止意大利天主教教徒接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
由于历史专业背景知识的欠缺,笔者在对上述三段文字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进行翻译,造成了译文的语言生涩,甚至出现错误。因此,相关历史背景知识的学习对于译者十分重要。
四、对于英语历史语篇中隐喻的翻译不当
隐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比喻,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8]。Larham 将隐喻定义为“将一个词从其本义转为一般不能换用但却相似的另一个词,强调其认同,即两者相似,但不是明喻”[9]100 。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要想做到原文和译文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上的等立转换,绝非易事[10]。与大多数英语语篇相比,英语历史学术语篇的语言更加严谨和客观。但英语历史学术语篇的作者依然会适当的使用隐喻,以更加生动、形象地描述史实和表达自己对于史实的观点。原文作者在描述史实时通过恰当地使用隐喻,运用更加贴近生活和大多数读者认知中更加熟悉的意象来简化复杂的史实。隐喻能够起到方便读者理解史实的作用。原文作者在表达自己对于史实的观点时通过恰当的使用隐喻使得自己的论述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笔者在《欧罗巴的悲剧》和《帝国的诞生》的翻译实践中发现,虽然这两本书都是历史学术书籍,但作者的写作风格有很大的区别。《欧罗巴的悲剧》的作者约翰·马里奥特在书中注重客观地描述史实,很少带有感情色彩的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而《帝国的诞生》的作者伊恩·科尔文在总结大英帝国崛起的过程中,多次感叹英国人民的幸 福 生 活 离 不 开 大 英 帝 国 的 崛 起。对 比 两 部 书籍,《帝国的诞生》中隐喻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欧罗巴的悲剧》。由于两部书籍的语言风格不同,笔者在翻译语篇中的隐喻时,也需要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再者,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由于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读者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译者在翻译带有隐喻的句子时仅仅简单地转换词语的意思是不够的。如果隐喻所涉及的中西方的认知意象和文化符号差异不大,那么译者可以选择直译,否则译者要选择意译,或者加注解的方式。有学者将翻译中的对应分为两类,一类是必要性对应,另一类是选择性对应。选择性对应指译者根据翻译情境所做出的选择: 哪些与原文要对应,哪些不要对应,或在基本对应的选项中选择哪一项[1]586 。由于隐喻的翻译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简单的相互转换,而是涉及两种不同文化和认知方式的碰撞和融合,所以译者认为选择何种方式翻译历史学术语篇中带有隐喻的句子是翻译中的难题。
《欧罗巴的悲剧》在描述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积极主张欧洲各国建立欧洲联邦的这段历史时,提出了欧洲联邦与国际联盟的运作机制十分相似的观点。因为国际联盟是已经存在的组织,而未能最终被欧洲各国所接受的欧洲联邦在许多方面模仿了国际联盟,所以《欧罗巴的悲剧》将国际联盟与家长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而将欧洲联邦与孩子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虽然家长与孩子的形象和关系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相似的内涵,但译文读者并不能轻松地对原文的隐喻形象构建关联,所以笔者在斟酌后决定在直译原文的基础上加上注解。注解能够节省读者的时间和精力,帮助读者理解原文中隐喻的内涵,同时也保持了原文的写作风格。例 13 中的“鲑鱼( salmon) ”,例 14 中的“继母( stepmother) ”,和例 15 中的“面包( bread) ”,都是西方文化中常出现的元素,但这三个元素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鲜有出现。鲑鱼在淡水的河流中出生,却在成长的过程中游向大海,并在大海中生活。但鲑鱼到了产卵期,又要千里跋涉到达淡水水域。在鲑鱼跋涉的过程中,它面对着各种天敌,因此鲑鱼的勇气和精神一直被西方人所赞赏。《帝国的诞生》将英国的探险者商人这批大英帝国的早期开拓者称为鲑鱼,是将两者拥有无畏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虽然鲑鱼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文化符号,但上下文可以帮助读者较为轻松地推测出鲑鱼在西方文化中所代表的文化符号,所以笔者在翻译例 13 时选择直译。笔者在初译例 14 和例 15 时,保留了“继母”和“面包”的隐喻意象,但有专家指出这两处的隐喻显得十分突兀。鉴于“继母”和“面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鲜有出现的文化符号,笔者斟酌后决定对例 14 和 15 采用意译的对应方式。
例 12: Had Briand 's scheme taken effect the child would almost certainly have destroyed the parent. Since Briand's day the parent has sickened,the present ( 1940) agitation for a " Federal Union" may yet justify Briand's prescience [4]168 .
修改后的译文: 如果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的计划生效,那么这个孩子几乎一定会摧毁他的家长。自从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开始有欧洲联邦的计划开始,家长就已经生病了。现在( 1940 年) ,“联邦联盟”的提议可能也证明了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的预知能力。
译者注: 作者在这里将欧洲联邦比作孩子,并将国际联盟比作家长。
例 13: They would seek,again and again and over again until they found it,Thorne's and John Cabot's way to India by America; and we see them like salmon leaping at a fall too high for them,indomitable in their endeavor,still persisting in their defeat,until at last they found a way not to the Indies but to an Empire of their own [6]23 .
修改后的译文: 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寻找航线,直到他们通过美国找到了罗伯特索恩和约翰·卡伯特记录的通往印度的航线。我们看到英国的商人探险者像鲑鱼一样。他们从对他们来说过高的位置一跃而下,不屈不挠的努力,在失败中依旧坚持尝试,直到他们最终找到了一条航线。这条航线不仅通往印度,还通向大英帝国。
14: If the price seems inadequate,let us remember that the few wandering natives had no conception of property in land and were quite unable to use it. Here England proved a grudging stepmother,repudiated Bateman 's work and refused to allow any extension of dominion,fearing the expense of new establishments [6]132
初译: 如果有人质疑约翰巴特曼所出的价格不够,那么让我们记住一点。到处游走的少量土著没有土地所有权的概念。这些土著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利用这些土地。事实证明,这时的英国极不情愿地做了这些土地的继母。英国否定了约翰巴特曼的工作。由于英国害怕新的建设花钱,它还不允许约翰巴特曼扩张领土。
修改后的译文: 如果有人质疑约翰巴特曼所出的价格太低,那么让我们记住一点。到处游走的少量土著没有土地所有权的概念,并且这些土著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开发这些土地。事实证明,这时的英国极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些土地。英国否定了约翰巴特曼的工作成果。由于英国不愿在新的建设工程上花钱,所以它不允许约翰巴特曼扩张领土。
例 15: Australia was destined to become one of the great food - producers of the world. Thus England found in her dominions a new source of the raw material of her staple industry: South Africa and New Zealand,like Australia,became the wool - grower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he cast her bread upon the waters and it returned after many days [6]133 .
初译: 澳大利亚注定要变成世界上的大型食品生产地之一。由此,英国在它的自治领中发现了能为英国主要工业提供原材料的新来源。19 世纪,南非、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变成了的羊毛生产者。英国将面包投入水中。许多天后,面包又回到了英国手中。
修改后的译文: 澳大利亚注定要变成世界上的大型食品生产地。由此,英国在它的自治领中发现了能为英国主要工业提供原材料的新地方。19 世纪,南非、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产出了大量的羊毛。英国在澳大利亚的投入得到了回报。
笔者通过分析四段含有隐喻的段落中隐喻的形象在中西方文化内涵,以及原文的写作风格,最终选择了相应的翻译对应方案。根据原文的交际意图,以及译文读者是否能够对原文中隐喻轻松的构建关联,译者可以从直译、直译加注和意译三种方式中进行恰当的选择。
笔者通过分析自己在历史学术语篇的实践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将问题归纳为四类。在分析了四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相关的翻译错误和修改方案进行研究后发现,进行历史学术语篇的翻译时,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不亚于语言知识。本文建议翻译者要有技巧地利用相关历史资料找出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所对应的中文表达,谨慎使用指示代词,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在翻译历史学术语篇中的隐喻时,译者要经过斟酌选择恰当的翻译应对方案。笔者对于英语学术语篇翻译实践经验的总结对研究翻译的学者、研究语言学的学者和翻译者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所列举的历史学术语篇翻译实践的例子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真实且有价值的语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