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校内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创新发展策略

时间:2021-06-18分类:教育理论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部分高职校内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发展瓶颈: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缺乏管理制度保障、缺乏合理化师资队伍结构、缺乏科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针对这些瓶颈,提出在高职校内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创新发展之路:完善基地功能,推动基地运行多样性;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基地运行规范性;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实训效果实战性;建立科学评估机制,提升基地运行有效性。通过创新发展,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

校内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创新发展策略

  本文源自兰妥, 福建电脑 发表时间:2021-06-16

  关键词 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发展

  1 引言

  2019 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该方案强调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标准,其中一个举措是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指导各校借鉴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经验,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提高实训基地规划、管理水平,为社会公众、职业院校在校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撑[1-2]。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通过自身优势结合政府、企业、行业或社会,建设准经营或经营实体,通过经营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社会服务等活动,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实训基地。它为师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实现生产、教学、科研等的良性循环,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

  软件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响应号召,建设校内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并对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运行模式有了更多的尝试。

  随着高职院校校内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大规模建设,校内软件实训基地的研究已经转入运行改造研究。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于 2018 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期间通过走访、访谈多家福州高职院校,分析软件基地运行的现状和经验,并借鉴了一些研究成果[3-8],对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软件生产基地的运行管理进行不断尝试与探索。目前该校基地在运行管理上初见成效并在不断地改进完善中。本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部分高职院校软件基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发展瓶颈,对如何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进一步加强校内软件实训基地运行与管理进行了探究并提出对策。

  2 基地运行现状分析

  2.1 缺乏合理利用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结构、产业升级的新发展阶段,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计算机专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了解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掌握软件设计与应用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主流软件开发技术,具备软件开发、测试能力,从事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技术服务、软件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践教学是软件专业最重要的教学特性,因此高职院校提高培养计算机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从学校课堂到社会工作岗位的一座桥梁,也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众多高职院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但存在部分这样的现象:实训基地建设后,忽视了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致使实训基地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院校的软件实训基地或停留在单一的实践教学,或停留在在仿真性模拟实训的层面。甚至有些学校还在进行重复性的传统教学,未真正开展实际业务,学生未能充分参与体验软件项目从立项、需求设计、开发设计、编码实现、测试、验收、交付等全流程,未充分利用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服务社会、职业技能竞赛支持、教师课题支持等,导致实训基地利用率不高。

  2.2 缺乏管理制度保障

  完善的基地运行管理制度,不仅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得以稳健、可持续运行的保障,也是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职业习惯与职业道德、安全生产意识、成本意识等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渠道。部分高职院校的基地管理制度仅有简单的成员考勤制度和奖惩制度,未形成完善的成员招募、日常管理、结业等全流程基地运行管理制度。对基地开展的实训、项目开发等实施过程未形成全流程管理制度。

  2.3 缺乏合理师资队伍

  部分高职院校的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师资或以企业工程师为主,或以院校教师为主,缺乏真正的“双师型”实训指导教师,难以达到实战效果[9]。企业工程师从事一线开发工作,掌握最新的软件技术,但教学经验、课堂驾驭能力等有待提高;院校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因不少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一线工作的经历,在实践能力、一线技术掌握方面相对薄弱[10]。在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合理化企业工程师与院校教师互补的师资队伍,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真正的 “双师型”教师,是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稳健可持续运行的保障。

  2.4 缺乏科学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应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来对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高职院校软件生产实训基地存在基地学生流动性大、稳定性不足、合作企业主动性不够、教师参与力度不够等问题。科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更能够激励学生、教师、企业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可持续运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3 基地运行创新发展

  3.1 完善基地功能

  国务院强调,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因此,高水平的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应兼具生产和实训教训功能,应立足校园、服务社会,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相应的完善。

  (1)生产实训。与学生课堂进行衔接,以项目实训为主,强化学生所学技能在生产中的应用。以企业化管理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同作战的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习惯与意识;通过实训教学,打造成熟的开发团队。

  (2)生产开发。引入企业真实项目,由企业工程师、院校教师、学生团队共同组建项目小组,参照企业项目管理办法,共同完成项目开发任务。

  (3)服务社会。基地可以承担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开发工作,实现服务社会的理念。

  (4)创新创业。发掘学生创新理念,帮助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的落地孵化。

  (5)职业技能竞赛。为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储备优秀后备人才,为职业技能竞赛训练提供场地、设备和训练项目。

  (6)教师横向课题。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为教师横向课题中的软件开发提供场地、设备支持,软件开发部分可由老师和基地成员共同参与。

  3.2 完善运行机制

  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可引进企业规范化的管理办法,建立生产实训管理制度、项目开发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安全制度,严格按照企业管理的模式进行日常管理,让学生真实体验一个真实企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学生今后进入企业提前做好准备。软件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以企业为主,院校为辅。

  建设基地文化,营造真实企业环境形象与氛围,并可开展团建活动,增进基地团队成员之间友谊,提高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

  搭建基地平台,收集、整理基地开展的项目资源,制定有效可行的标准实施范围,为基地项目教学实施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3.3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应配备适量的企业工程师,且应通过各项鼓励政策推动院校专任教师共同参与实训基地指导,组建由企业工程师和院校教师共同组成的师资队伍。根据软件项目的岗位层次构建实训指导教师的层次梯队,推动院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在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学校之间的流动。通过参与实训基地的项目开发和对学生的指导管理,以及与企业工程师的配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强化院校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掌握生产一线技术的学习能力,促进真正“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企业工程师通过带领指导学生参与实训和项目开发的过程,通过与院校教师的配合交流过程,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和水平,促进实训基地真正形成 “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实训效果的质量,保障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

  3.4 建立科学评估机制

  建立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效果评估体系,包括对基地学生评估机制、对参与基地的院校教师的评估机制、基地整体运行的评估机制。对基地学生成员的评估机制可引进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机制,包括参训过程的考勤记录、日报、项目功能模块开发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应有对应的激励机制,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实训基地的积极性,院校可以在学生评优、学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激励。对基地院校教师也应有对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整体运行应有对应的评估机制,定期进行考核,重点评估实训基地的利用率、管理水平、 开展项目的成效、学生就业质量、职业技能获奖情况和其他社会效应等。通过健全评估体系,充分调动企业、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提升基地运行的有效性,保障基地可持续和稳健运行。

  4 结束语

  培养具有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数据库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校内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培养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重点领域。众多高职院校校内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已取得较好的成效[3],但也依然存在部分院校基地未有效利用、缺乏有效管理机制、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可通过把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良好契机,通过完善基地功能、基地运行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科学评估体系等方式,提高校内软件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水平,努力将基地打造成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