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医生评级论文发表正确认识女性骨质疏松的原因

时间:2014-06-06分类:预防医学

  论文摘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激素替代疗法最好选用天然、短效、口服的雌激素制剂。同时,必须重视其潜在风险,包括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中风、静脉血栓的发生。

  引言

  女性绝经后骨密度每年丢失率大约为1.5%~2.5%,可导致骨密度急剧下降,使得绝经后女性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美国白人绝经后妇女中有20%患骨质疏松症,另有52%髋部骨密度减低。目前中国女性平均寿命延长,使绝经后骨质疏松问题更为突出。最新统计表明,50岁以上女性约有30%由于骨质疏松发生过一次或多次骨折,而髋部骨折一年内病死率高达15%~25%,已超过乳腺癌、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的总和,严重影响着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寿命。所以,为了改善绝经后女性的生存质量,对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主要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疗法。女性绝经后要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接受日光直射,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的吸收。研究显示,经常运动者血清骨钙素和骨密度(BMD)均高于非运动者,说明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2.均衡膳食。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热能以及适当的营养,多吃鱼、虾、鸡蛋、牛奶、海带等富含钙的食物,充分补充钙质。尽量去除抽烟、喝酒、喝咖啡及喜食过咸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

  3.补充钙剂。国内市场钙剂名目繁多,主要分为无机钙类、有机钙类及某些中药制剂等。因碳酸钙的理论含量为40%,即每克碳酸钙含元素钙400毫克,且水溶性很小,经胃酸作用后形成钙离子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具有钙含量高、副作用小等优点,而作为钙补充剂广泛用于临床。

  4.规律体检,提早预防。建议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次骨密度检查,如果发现骨量迅速减少,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另外患有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的病症,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

  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药物治疗:

  1.基础药物

  基础药物为钙剂和维生素D。临床实验证实,单独补充钙剂或维生素D可以使骨吸收减少,骨密度增加,但对于其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效果目前尚有争议。

  2.抑制骨转换剂

  这类药物包括二磷酸盐、降钙素、雌激素、异黄酮衍生物等。二磷酸盐是目前临床应用的重要药物,如阿仑磷酸钠(福善美)、利塞磷酸钠等,治疗剂量可抑制骨吸收作用强,且不引起骨矿物化障碍,可以有效减少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减少重要部位的骨折。

  降钙素的作用机制是阻止破骨细胞的活性,抑制骨吸收,并且有强效镇痛作用,故其注射剂和鼻内吸入剂主要用于有骨痛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研究认为,该类制剂可作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特别是椎体急性压缩性骨折时)的首选治疗药物。研究发现,鱼类降钙素有“逃逸现象”,故建议对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可间歇性给予降钙素,对正常或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考虑联合用药,以促进骨形成。

  雌激素补充治疗对于绝经早期的快速骨丢失非常有效,尤其是对同时伴有明显潮热、多汗、烦躁等更年期症状的绝经后妇女更为适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激素替代疗法最好选用天然、短效、口服的雌激素制剂。同时,必须重视其潜在风险,包括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中风、静脉血栓的发生。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作为雌激素受体的一种配基,能显著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有效降低脆性骨折,且不会出现子宫内膜增生,降低乳腺癌的发生,但对更年期的潮热、多汗无改善作用。

  异黄酮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结构与类雌激素相似并能产生类雌激素效应,对骨质疏松症有确切的疗效。依普黄酮是目前理想的新一代异黄酮衍生物,主要用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亦有一定的效果。

  3.应用促进骨形成的制剂

  此类药物能促进成骨细胞活性,使新生的骨组织及时矿物化成骨,降低骨脆性,增加骨密度及骨量。目前上市的主要是甲状旁腺激素片。间歇性小剂量应用可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量。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极高,一旦发生骨折,治疗效果差,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因此,早期预防及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极为重要。这不仅可使更多的妇女享受健康,而且减少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担。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