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新时代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时间:2021-04-02分类:教育理论

  摘 要:“语文”是由“国语”和“国文”合并而来,是“语言”和“文学”的合称。语文课程是学习汉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点。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师必须掌握语文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掌握各学科的综合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时代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本文源自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创刊于1978年,是由山西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教学学术刊物。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国家对外文化交流首选期刊。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语文教师 基本素养

  今天再来谈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似乎不合时宜。但是,“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中国的教育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工作者为了适应新形势,圆满完成时代赋予自己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站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的最前沿,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所以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必须相应地提高。

  在讨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之前,我们首先来明确“语文”的含义和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所承担的任务。

  一、“语文”溯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清政府取消科举制度之前,中国教育史上几乎没有“语文”这个名词,更谈不上有“语文”这门课程。光绪三十一年(1905)慈禧太后下诏,宣布自光绪三十二年起废除科举制度,开始开办新式学堂,因是借用西方国家的课程名称,并从西方国家引进教材,故称之为“西学”。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同时开设一门“国文”课程,传授中国历代古文。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程再次受到冲击。于是小学改设“国语”课程,让学童学习中国语言,教材选用白话短文、儿歌、故事等。到中学阶段,将“国语”上升为“国文”,当代著名作家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优秀作品相继入选教材,让青少年在学习了一定的中国语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并掌握中国文学的基本知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到 30 年代后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夏丏尊等人联名提出将“国语”和“国文”两门课程合二为一,并将其命名为“语文”。至此,“语文”这一名称正式提出。但由于日本全面侵华,叶圣陶等人的设想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全国解放后,叶圣陶等人再次提出这一观点,被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即推向全国。“语文”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必不可少的主要课程。

  尽管此后学术界对如何定义“语文”这门课程存有争议,尤其是对“语文”的含义展开过较为激烈的论争,但从“语文”这个名词的来源看,理应是“语言” 和“文学”之合称。“平常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圣陶先生本人在这段话里阐述得非常清楚。至于“语文”是“语言”与“文字”或“语言”与“文化”的合称都站不住脚,因为这不仅与其名称的来源不符,同时, “文字”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也是 “文化”的重要内容,分别将它们理解为并列关系,逻辑上说不通。

  二、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国家教育部 2011 年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 2017 年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这门课程的工具性特点,使之成为中国人从事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也使之成为中国现有学制下各个层级、各类学校必须开设、每位学生必修的课程,同时也成为唯一一门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开设的课程。其必须承担的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文学方面的知识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语言文字及文学方面应该具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个方面的知识。从语言学的范畴分析,语言的基本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分为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和句群五级,字、词、句、篇分别是指语言中的文字、词语、句子和语段,同属于语言方面,分别代表了与之相对应的一级或二级语言单位。在五级语言单位中似乎没有 “字”和“篇”,并且还多了“词组(短语)”一项。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可以通过字形表现字义,最初的呈现形式与表音文字的区别就在于不是音素符号,而是线条或笔画。在以双音节词为主体的现代汉语中,汉字与表音文字中的音素符号(语素)一样,是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的基本单位,从汉语言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汉字理解为汉语言单位中的语素。从其内部结构分析,短语与句子其实没有太大区别,大多数 “短语”在加上一定的语气和语调之后就可以成为 “句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掌握了其中一个方面的知识就能够推导出另一个方面的内容。“篇”在这里不是一个文章学概念,它的实际含义是“句群”或 “语段”。这四个方面是语言文字知识的基础,“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等等,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语、修、逻、文分别是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文章学中的概念。语,指具体的语法知识;修,指具体的修辞手法;逻,指具体的逻辑学知识;文,指文学常识,包括基本的文学理论知识和文学作品的作者、写作背景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部类的文学作品尽管有些侧重抒情性,有些侧重形象性,但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逻辑严密和具有美感、深含哲理是其共性。为使文学作品具有以上特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还必须恰当运用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的相关知识。反过来,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必须有文学理论知识方面的储备,并掌握一定的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体会到作品的形象美、情感美和深刻的哲理。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国家教育部 2011 年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 2017 年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提到“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由此可知,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具体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叶圣陶先生认为:“听是用耳朵读,说是用嘴巴写,读是用眼睛听,写是用笔头说。”

  如果更具体地讲:听,就是听人说话,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辨别语音、理解语意、品评话语的能力。说,就是与人说话,是人与人沟通和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至少得做到口齿清楚,发音准确,不让人产生歧义。“听”和“说”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联系非常密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具体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习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读,就是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

  写,应该包括书写和写作两个方面。所谓书写,就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也就是能够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并要求有一定的速度。所谓写作,就是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类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基本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思维也是创新力的源泉,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能否适应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国古代先贤提出的“学以思为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之类的观点,不仅阐明了学习与思维的关系,而且充分说明了思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本质目标之一,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为重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要求语文课必须在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意识,在积极参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一定的言语经验,把握一些语文运用的规律和方法,就一定能大幅度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学生可以运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培养自己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其他方面问题的方法,成为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是重要的德育原则。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可以让育人变得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健康的审美情趣的重任,承担起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重任,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陶行知先生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仅是对“师范”这个词的解释,更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凝练的概括。从知识层面讲,“学高”方能“为师”,也就是教师必须业务精熟,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从道德修养方面讲,“身正”方能“为范”,也就是教师必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因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仅是智慧的代表, 更是高尚人格的化身, 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业务精湛”和 “师德高尚”同样是从“师”与“范”两个方面对教师基本素养提出的要求。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对整个教师队伍提出的职业要求,一名合格的语文课教师,又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

  (一)应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习近平同志 2014 年 9 月 9 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强调的就是教师个人的品德修养。教师个人高尚的人格力量,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专一、对人生目标的执著追求和对教育对象的真诚挚爱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接班人。

  (二)应具有终身发展的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终身学习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发展的要求。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语文教学的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变化的速度和程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更快更强。为了适应这一特点,语文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内在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应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比较全面的综合知识

  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就非常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对教师知识储备的期望。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必须以人文领域的知识为主。文史哲是人文领域知识的重点,上文提到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个方面仅仅是语言和文学两个分支学科中的专业基础知识,历史和哲学方面的知识也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同时,文学与音乐、舞蹈、美术,乃至于建筑等艺术形式也有许多共同特征,它们用各自不同的形式展现了人的情绪或情感,读者(观赏者)从中都能得到美的体验。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文学欣赏知识,而且必须储备其他艺术形式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能够读懂各种艺术作品的赏鉴文章,能够浅层次地感受到文学艺术之外的其他艺术作品的美,受到各种艺术美的熏陶。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作品是人类表达自己观点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准确表情达意的目标,达到交际的目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显得尤为重要。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所有人都会运用从语文课中学到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其中也包括自然科学家运用由语言文字组成的科普文章来发布新的研究成果和普及新的科学知识。随着众多新的科学知识被人类发现,科普文章也随之大量出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除储备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外,还必须有自然科学领域知识的储备,否则就不能为学生透彻地分析科普文章,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四)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课必须完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方面实践能力的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前提必然是语文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这些方面的能力。

  先以“说”为例。取得语文教师资格证的首要条件就是在普通话等级测试中必须达到二级甲等水平,这就说明,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学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能说好普通话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再以“写”为例。前面提到,学生“写”的能力包括书写和写作两个方面,这里重点说说“书写”。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国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从书写的内容和书写的工具等方面分阶段对学生提出了书写汉字的不同要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脑打印技术的全面普及,日常生活中用传统的文房四宝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的书写能力也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时,因为语文课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书写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果。识字教学要达到理想的目标,必须将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

  为了引起全社会对汉字书写能力的重视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在 2013 年就研究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 “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纲要》要求“各科教师都要在板书、作业批改和日常书写中发挥表率作用,成为学生认真书写的榜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同时指出:书法教师队伍要“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逐步达到能兼教书法。师范院校要重视培养师范生的书法教育能力”。《通知》要求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从 2013 年春季开始实施《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并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督导,要将书法课开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由此可见,在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方面国家非常重视,语文课和语文教师必须承担培养和提高学生书写能力的任务。为圆满完成此任务,语文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多更强的书法实践能力,还必须掌握除汉文字学的基本知识以外的书法理论知识,承担起书法教师的重任。

  在写作方面,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并不要求达到专业作家的水平,但课前进行教学设计并写出教案是教师的基本任务。语文教师必须辅导学生写作文章,为了更形象、更直观地引导学生写好一篇文章,提倡语文教师做出示范,写“下水”作文。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五)应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具有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就是教师把自己“桶”里的水科学地、艺术地注进学生“杯”里的活动过程。这不仅要求教师必须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而且还必须具有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

  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要求语文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育技巧和教学手段,其中包括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要求,恰当运用教育机智,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总之,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必须围绕这个总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贯穿始终,进而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建设者和接班人。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