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进城,合村并居等各项政策的不断落实,造成空壳村、土地大量荒芜或退耕还林等各种问题,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就“土地怎么种?谁来种?怎么种好?”这个问题,对全区10个街道镇的农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等企业和个人进行了广泛调研,查摆出了现实农民种地存在的9个问题,并提出了由农机合作社进行土地托管的种植模式,明确提出了:土地托管的概念、土地托管的内容及土地托管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规划出了农机合作社土地托管后的发展蓝图,对 “土地怎么种?谁来种?怎么种好?”这个问题进行了有力的诠释,为下一步农民种地指明了方向。
本文源自农业开发与装备 发表时间:2021-01-28 《农业开发与装备》是国内唯一一本以安全使用农机为主的科普期刊。她集技术性、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通俗易懂地讲解各种农机具的使用、保养、故障排除等知识,及时介绍推广最新农机产品及致富经验,关注农机事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创刊十年来,一直紧扣办刊宗旨,为宣传农机化政策,普及农机化技术,传递实用科技信息、致富信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发行量在农口期刊中名列前茅。
关键词:种植模式;土地托管;农机合作社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实施分田到户也有40多年,人们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奔上了小康,城市化率已达58%,且每年递增趋势明显,农民到城市买房已成为时尚,城乡差别已逐渐缩小,城乡一体化战略逐步实施。2018 年省委省政府也就农业的发展提出了“两全两高”宏伟设想,规划了实施蓝图。为此笔者就今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怎样种好地?”这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深入全区10个街镇(山区与平原)的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个别村委会、农民等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调研,提出了“土地交由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托管”的理念,为此笔者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农村种地现状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1.1 存在着土地即将荒芜,无人种地的问题
据调查多年来农村凡考取大中专以上的年轻人98% 以上的都留在了城市里,95%以上的60岁以下的男女劳动力都在外出打工或外出经商,村中留守的基本上是60 岁以上的老人或未上学的儿童,只有在“三夏”、“三秋”大忙季节,家庭主要劳动力才从城市里赶回家参与劳动,期间再回家几次对庄稼进行浇水或植保,其余时间基本上在外打工或经商,平时无暇照管土地,以不荒芜为原则,不计较土地的丰收与否。
1.2 存在着土地零星,农机化无法施展的问题
因为实施了家庭联产成包,原本是一块3.33 hm2 的方地,却被分到30家或是50家,每家有的分到几亩或几分不等,如果是在山区地分的更是零碎,大型机械进不去,有的进去了也不好作业,轧着邻居的地引起纠纷,这是常有的事,看着机械而不能用,有的只好采取最原始的人工作业。
1.3 农机农艺不联合,机械实施不统一的问题
同一个地块东家种玉米,西家种谷子,再西家种花生,品种不一,成熟不一,浇地、植保时间不一,种植机械及收获机械不一,即使同时种一种作物,由于品种不同、成熟不同、收获时间不同,所用机械不同,农机农艺不联合,因此严重阻碍了机械化的实施,形成了农机化的快速发展与不能完全实施或没有空间实施的矛盾,同时也与中央倡导的“一乡一品”、“一县一品” 的农作物种植模式背道而驰。
1.4 存在着农资严重过剩,造成无谓浪费的问题
农民在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时都会有结余,比如种子过期就不能再用了,其余的存放也有一定难度,造成不必要的剩余和浪费,同时农民在购买这些农资时,常常买到假种子、假农药、劣质化肥,品质得不到保障,其价格上也得不到优惠。
1.5 存在着农药施药安全、存放安全的问题
一是由于农民施药机械简陋,防护措施不力,每年在为农作物施药过程中,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二是农药安全存放也是一个极大地社会问题,家家都有剩余的农药,有的一有家庭纠纷就以喝农药相威胁,往往会闹出人命,特别是“百草枯”这种农药含有剧毒,一旦人们中毒后无药可解,因此剩余农药的安全存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1.6 存在着农民找不到机械,机械找不到作业地块的问题
一是一到“三夏”、“三秋”季节,农业机械都比较忙,农户和合作社之间没有事先约定,所以经常会出现农户庄稼熟了找不到机械,而合作社社员开着机械又找不到地块的矛盾;二是有的一旦找到机械,同一块地的庄稼无论成熟与否都要一起收获,否则机械走了剩下一户半户的机手就不愿意来了,因此好多农户庄稼不成熟也得收,无形之中造成粮食的大量减产。
1.7 存在着常用机械重复投入造成浪费,而冷门机械无人问津的问题
一是农机合作社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得需要购置耕种播收管等各类农业机械,且年年更新,投入较多;二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他们一般流转了上百亩或上千亩土地,为种好这些土地光靠人工是不行的,他们不得不购买种地所需配套的各类农业机械,同时他们对农业机械不懂或操作不熟,往往会出现机械故障或农机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于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之间无序购置农业机械,造成农业机械发展不均衡,有的机械处于饱和或无业可作状态,有的农业生产领域出现农业机械明显短板或缺失,机械严重不足和无机可求的局面。
1.8 存在着土地收入微薄,与农民劳动付出不符的问题
我区基本上是一年两季,主要种植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小麦按产量450 kg/667m2 ,按2.2元/kg计算,每亩收入990元;玉米按产量500 kg/667m2 ,按1.6元/kg计算,每亩收入800元,一年两季合计收入1 790元,而需要支出种子、化肥、农药、浇水、植保、耕种播收机械作业等各类费用约850元,投入工时费8个(最少的),每个工时费按100元计算(这是最低的),计800元,总收入 1 790元减去各种支出850元,再减去工时费800元,实得利润140元,因此利润微薄,这里面还没有算上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农民辛辛苦苦一年,种地不挣钱甚至赔钱,种地的积极性从何而来。
1.9 存在着农民集中上楼,无法种地的问题
我区沿黄两个街镇65个自然村已规划搬迁上楼,全部集中到街镇周边,有的县区农村也有集中搬迁上楼的村庄,他们远离土地(远的达7.5 km)且上楼后没有放农具的地方,也没有粮食的晾晒和存放处所,下一步 “地由谁来种?怎么种?”这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我区农机局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指导有能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土地托管”业务,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区农民种地的新路子。
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个承载着解放农村生产力和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农民生产经营组织,承载着以下重要任务:一是为农户提供一般农作物的耕作、播种、植保、收获等基本农机作业服务;二是为农户或被托管主体代购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服务;三是帮助农户回购、代储、加工、销售农产品;四是免费向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信息咨询、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等服务。农机合作社让农民既能轻轻松松种地,安安心心收获,又能腾出精力和时间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营生增加收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已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2 土地托管含义及操作方式
土地托管是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民土地使用权不变、农民经营主体不变、农民受益主体不变的前提下,由农民、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果蔬种植合作社将土地托管给农机合作社,由农机合作社为被托管主体提供农机作业、植保、代购种子化肥农药、粮食烘干、粮食加工、粮食销售等多项服务。托管分为全程托管、劳务托管和订单托管三种模式,农机合作社按照农民的要求,对其托管土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经营,在土地托管模式下,托管主体和被托管主体依靠合同约定和制度创新实现双赢。
同时,农机生产厂家、丰信农业(农业医生)、供应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供销社或生产厂家、种子公司、新技术新机具及农业新技术培训机构也会通过农机合作社这个平台开展相关服务,在为被托管主体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也实现双赢。
3 土地托管后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1 解放生产力、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土地托管不改变农户对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农户依然是土地的经营主体、投资主体和受益主体。开展土地托管后,更多的农户放心大胆地外出打工或经商,不用担心农作物的耕种播收管等,既能有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还能让一些年老体弱及留守妇女适度参与农田管理,替出青壮年外出务工,使家庭实现了务工收入、土地收益“双丰收”。经过对比测算,农机合作社实行土地托管后每年可为农民每亩减少各类支出300 元左右,夏秋两季农业生产每亩最少减少用工8个,每年每亩总共可减少支出1 100余元,全区按2万hm2 耕地计算,每年即可增收节支3.3亿元。据调查长清区平安街道藤屯村村民魏光明介绍,自己种了近1.33 hm2 地,平时也没时间管,也没时间种,把地都托管给永盛合作社了,合作社的服务挺好,从耕种、浇地、植保到收割全管,能够腾出精力来干别的,土地收益比往年更多了,自己上班也没耽误,其他事情也没耽误,还增加了很多收入。
3.2 提高机械利用率,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一是依托农机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作业,有效地解决了土地分散经营与机械化规模作业之间的矛盾,盘活了存量农机设备,提高了农机利用效率;二是农机合作社根据托管土地情况合理调配机械,让机械既满足农时和作业量的需要,又不会闲置,让机手既有活干又不扎堆,既解决了农户找不到机械的烦恼,又解决了合作社找不到作业地块的忧虑;三是合作社开展托管业务后即可加大资金投入,购置更先进、更全面、更大型复合式的农业机械,向被托管主体提供更快捷、更优惠、更全面的农机作业服务,而被托管主体不用再购置机械,避免了重复购置造成的资源浪费,从而促进了农机化的发展。
农机合作社通过托管扩大了作业规模,增加了作业项目,延长了作业时间,拉长了作业产业链,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获利,同时也进一步加快了全程机械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调查:长清区喜耕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张丕恒认为,通过开展土地托管作业,农户减少了支出得到实惠,合作社的收益也提高了,每个社员平均比原来每年多收入 3万元。长清区忠圣利民家庭农场场长庄衍忠介绍:通过土地托管,有农机合作社作依靠,耕种播收、植保、烘干等所有作业服务全交给合作社办理,我只是专心研究种好粮食、实现土地利益最大化就可以了,这样我即不用购置、保养、维修机械,减少了很大一部分支出,同时又不为在“三夏”、“三秋”用机械时找不到机械发愁了,我们两口子种了26.67 hm2 地感觉很轻松,下一步有信心准备再多包几百亩。
3.3 实现规模经营,促进标准种植
通过整合土地资源、采用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规模化生产效益。农机合作社通过开展土地托管,变一家一户分散零星的土地为统一规划种植、统一作业服务,改变了过去分散种植品种不统一、田间管理水平差异大等状况,为实现“一村一品”向“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目标提供了条件,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者种粮赔本的问题,把家庭联产承包“分”的优势与土地规模经营“统”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调研结果表明,土地托管集中连片后,光土地利用率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 13%~15%,如果按托管0.67万hm2 计算,可增加种植面积 866.67~1 000 hm2 左右,每亩年收益按1 000元计算,可增收1 300万~1 500万元之间,增收效果十分明显。相对于其他土地经营模式,土地托管在保护农民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方面具有特殊优势。
3.4 减少供销环节,确保农资品质
合作社托管了大量的土地,需要大量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合作社可向厂家或直接供应商联系,减少了农资供应环节,降低了农资购买成本,确保了农资品质,大大增强了农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避免了家家户户都购买农资产品所造成剩余的不必要浪费,也确保了农药保管安全,合作社和农户实现了双赢。据平安街道马店村赵万吉介绍:我家约有0.67 hm2 土地,原先每年买种子、化肥、农药都有过剩,特别是种子过期就不能用了,年年造成浪费,我今年一切种子、化肥、农药全交给合作社办理,不但买的便宜了,而且品质还有保证,用多少就交多少的钱,省心多了,总算下来每年可节约500余元。
3.5 提供农产品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服务,解决农民卖粮难、卖粮贱的问题
农产品丰收后农户晾晒、储存、销售是一大难题,而合作社烘干设备、储存仓库一应俱全,被托管主体可将农产品直接卖给合作社,也可委托合作社代存、加工或销售,而合作社可将代存、收购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做成各种农民所需的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农户需要时可凭本领取农产品或经深加工的产品,十分方便,多余部分通过网上和各种渠道进行销售,这样既解决了农民“卖粮难、卖粮贱”的问题,同时合作社又赚取了增值利益。
农机合作社开展在土地托管的同时也得到了不断健全、完善、发展、壮大,合作社社员也通过土地托管得到了丰厚的利润,而被托管主体在享受着合作社提供的完善服务赚取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彻底地解放了自己,使自己种地变得更加轻松!更加快乐!
4 成立新型智能“互联网+N”农机合作社,为土地托管工作规划了未来方向
我区农机局正在积极探索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积极与供销社、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粮食加工厂、村委会等进行联合,形成跨行业的综合新型智能“互联网+N”农机合作社,使合作社既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农机化作业服务,又可以开展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代购服务;既能为被托管主体提供代储、加工、销售农产品(包括网上销售)等服务,同时又具备为农民推广各种新技术、新机具、培训新型农民等能力,成为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示范平台,长清区现已有喜耕田、峰山、永盛几家这样的农机合作社在施工建设中。区农机局与移动公司联合研制的智慧农机服务平台业已建设完毕,各种综合农机服务信息也在录录中,届时农机合作社将会利用智慧管理平台,更好的管理合作社的所有业务,更好的为被托管主体提供更全面,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随着新型智能“互联网 +N”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将彻底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同时也将解决农民种地品种单一、种地不挣钱、种地卖粮难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到彻底解放,农民的社会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农民种地更有尊严、更加光荣,成为全社会人人羡慕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