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3个品种水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生长阶段低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对3个水稻品种稻穗的形成起到了同样的抑制作用;9023品种和9036品种抽穗期穗重性状对低温的敏感程度最大,拔节期次之,分蘖期最小;拔节期前对水稻进行低温处理时,9023品种与9036品种结实率稍有下降,9035品种结实率增长;抽穗期低温对3个品种水稻产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本文源自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22期《现代农业科技》杂志,半月刊,于197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农艺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林业科学、农业工程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农村经济学等。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总产量、平均单产、播种面积均位于粮食作物的首位。全世界有近50%的人口将水稻作为主食,关注水稻安全生产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水稻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生长发育的各阶段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差别较大,如果环境温度低于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会对水稻产量产生直接影响。低温冷害是北方稻区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灾难性气候,低温冷害发生时,水稻的结实率、穗重等明显下降,造成大幅度减产。近年来,学者们在水稻低温冷害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果能有效控制和预防低温冷害的发生,可使水稻平均单产和总产量在较高的水平上有所增加,这对提高水稻总产量和稻米品质、保障全国人民“口粮”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4]。本研究根据水稻不同时期对低温处理的反应不同,将水稻在不同时期做相同的低温处理,根据处理后的水稻产量差异,得出不同时期低温对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3个,分别为中熟品系9023,生育期145 d;中晚熟品系9035,生育期155 d;晚熟品系9036,生育期165 d。
1.2 试验设计
采用半盆栽半大田种植方式。试验用土为新鲜旱地耕层土,晾晒过筛;试验盆钵为桶口长24 cm、宽17 cm,桶底长19 cm、宽12 cm,桶高26 cm的PP长方形塑料桶。将80目的沙网袋(其形状、大小与盆钵内径一致)置于盆钵内,向沙网袋内装土,每桶装土8.5 kg,并施基肥。施肥的同时浇水,将其搅拌均匀,最后保持2 cm深水层以备插秧。待确定秧苗成活,将带着秧苗和土的纱网袋从盆中抽出,将纱网袋连同秧苗一同放入大田。种植的数量和密度与大田完全相同,每盆1穴,每穴2株,正常田间管理。分别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将纱网袋连同秧苗從大田中取出,放回盆钵中,将盆钵放入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持续时间为5 d的低温处理,设置温度比外界环境温度低5 ℃。处理结束后放回大田让其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温度控制试验采用TRP-1000D型人工智能气候箱,容积为1 000 L,控温范围0~50 ℃,控湿范围50%~95%。根据不同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设置30个不同的时段,根据中国天气网上发布的实时温度设置气候箱温度,于每天16:00设置;按照天文年历上日出和日落时间设置昼长和夜长,若日出后8:00—16:00为晴天,光照设为4万lx,若为阴天则设为1.2万lx。湿度设置与前1 d一致。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水稻成熟后,以穴为单位,取根部以上,对其穗重、穗数、实粒数、空瘪数、空壳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性状进行测量计算,最后整合数据进行分析。
1.3.1 穗重的测量。选取植株5穴,穗数记为n,以5穗为单位放在天平上进行测量,将每次测量的结果记为M,单穗重m,计算公式如下:
m=nM/5
1.3.2 实粒与空秕粒区分。利用水选法将实粒与空秕粒区分开。准备一个直径30 cm、高20 cm的桶,注入3/5的水,把水稻穗按粒分开,以5穗为单位,将水稻粒浸入水中,慢慢翻弄桶底的水稻粒,让其均匀散布桶底,然后静置5 min。空瘪粒与空壳粒由于密度小会浮在水面,用漏勺将其舀出,沉于桶底的稻粒即为实粒。
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运用Microsoft Excel应用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温对水稻穗数的影响
由表1、2可知,低温对3个品种水稻穗的形成均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于不同品种之间不同生长期低温对穗数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相比其他2个水稻品种,9036品种水稻受影响更显著。低温对穗数的影响十分显著,说明在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低温导致减产的重要原因为低温抑制有效穗的形成。
2.2 低温对水稻穗重的影响
由表1、3可知,3个品种水稻无论在分蘖期、拔节期还是抽穗期,穗重与对照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穗重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趋势,由此可见穗重是对低温极敏感的性状。9023品种和9036品种在抽穗期穗重性状对低温的敏感程度最大,拔节期次之,分蘖期最小。而9035品种则在拔节期进行低温处理时水稻穗重所受影响最小,其余2个时期影响程度相当。其中,9036品种于抽穗期穗重下降最明显,说明9036品种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抽穗期低温对穗重增长的抑制作用。
2.3 低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由表4可知,在分蘖期经低温处理后,3个品种水稻结实率皆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9036品种增长最大,约为其余2个品种的6倍;拔节期前对水稻进行低温处理时,9023品种与9036品种结实率稍有下降,9035品种结实率增长;抽穗期低温对3个水稻品种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此表明,9023品种、9035品种减产与结实率无关;9036品种减产极大可能为拔节期遭遇冷害致结实率大幅度下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进行低温处理均对稻穗形成起到抑制作用,但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低温对穗数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低温对穗数的影响十分显著,说明低温抑制有效穗的形成是减产的重要原因。
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进行低温处理,其穗重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趋势,可见穗重是对低温极敏感的性状[5]。
水稻在分蘖期经低温处理后,结实率皆有不同幅度增长。结合穗重与结实率变化分析,当水稻结实率变大时,水稻穗重对比减少,依然为减产现象,说明结实率增长不能作为水稻产量增长的标志。
相比分蘖期和拔节期低温处理,抽穗期低温处理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因而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应加大对水稻抽穗期的管理力度,預防冷害现象的发生[6]。
4 参考文献
[1] 李忠杰,王春艳,王连敏,等.低温冷害对黑龙江省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防御措施[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4):17-20.
[2] 刘勇,张忠波,刘雪峰.低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防御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210.
[3] 李海波,侯守贵,于广星,等.孕穗抽穗期低温对水稻植株,产量性状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1):63-68.
[4] 耿立清,张凤鸣,许显滨,等.低温冷害对黑龙江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中国稻米,2004(5):33-34.
[5] 宋广树,孙忠富,孙蕾,等.东北中部地区水稻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处理下生理变化及耐冷性比较[J].生态学报,2011,31(13):3788-3795.
[6] 宋广树,孙忠富,王夏,等.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处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17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