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域下的新闻翻译

时间:2020-11-17分类:英语翻译

  摘要:新闻是传递信息、吸取外来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手段,新闻翻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要。本文用图里翻译规范对《中国日报》双语新闻进行分析,研究并验证该理论可以帮助译者在进行新闻翻译时作出选择,如采用何种翻译方法、使用何种翻译策略。

记者摇篮

  本文源自记者摇篮,2020(11):39-40.《记者摇篮》杂志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在辽宁乃至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受到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及业界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并与国内多所大专院校进行栏目合作,对新闻传播类学术问题及新理念进行探讨和分析,为广大新闻从业人员、新闻理论研究者及新闻传播类专业院校师生开展学术交流、理论研讨提供高质量的平台,更为专业职称晋级评定发表论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新闻媒体作为交流的主要媒介,在向海外传递信息、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新闻翻译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障碍。如阅读习惯的不同、文化内涵的保留等。此类问题在新闻翻译中不可忽视,会直接影响到读者对信息的接收程度和阅读感受。本文以《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为例,分析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对新闻翻译的指导作用。

  一、图里翻译规范概述

  吉蒂昂·图里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是西方翻译研究的重要学派之一特拉维夫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图里以该学派另一著名学者埃文·左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创立了翻译规范理论,在翻译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里认为“规范”是翻译进行描述性分析的一个范畴,即“某一译语社会里所共享的价值和观念,如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不适当的,转化成在特定情况下正确的适当的翻译行为原则”。换言之,图里所说的“规范”可以作为译者衡量翻译文本的杠杆,从而作出不同的选择。

  爱德温·根茨勒在其著作《当代翻译理论》中总结,图里的四大贡献为:

  1. 放弃了一对一的对应概念以及文学/语言学意义上对等的可能性(除偶然因素使然)。

  2. 目标文化系统内的文学倾向参与任何翻译文本的产生。

  3. 具有固定身份的原始信息概念的不稳定性。

  4. 交叉文化系统符号网络中原文和译文的整合。

  二、图里翻译规范在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1. 预备规范

  预备规范,有时也称为“预先规范”,事关翻译对象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取舍,即翻译直接性和翻译政策。翻译直接性“涉及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问题,即是否允许第三方语言的介入”。《中国日报》双语版块是译者对原语为英文的新闻进行汉译,不涉及“中介语”的介入。

  翻译政策指的是影响或决定译者进行翻译的对象的因素,如时代背景、文本类型、受众群体和社会需要等。受翻译政策的影响,《中国日报》双语版块的新闻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内容,涉及电影推荐、知识普及等,内容多样,满足受众群体的需要。此外,新闻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是中国读者了解海外对我国看法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初始规范

  翻译是一项有关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体系的活动,涉及两套规范体系。译者需要在两种不同的文化间进行抉择,这就是图里所说的初始规范。如果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倾向于接近源语和源文化,那么翻译作品是“充分的”。如果译者倾向于向译入语及其文化靠拢,那么翻译作品往往是“可接受的”。图里将其解释为“对源语规范的遵守决定了翻译的充分性(adequacy),对源语文化规范的认同决定了翻译的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但是充分性和可接受性的两极是连续的,因为没有一种翻译是完全充分或完全可接受的。在进行新闻翻译时,初始规范会影响译者对翻译方法的选择。

  (1)可接受性

  例1原文:FilmcriticHannahWoodheadworksatLittleWhiteLiesmagazine,shetoldITVNewsshe'llbemuchmoreeagle-eyednowoneofthesecretsofHollywoodisoutofthebag.

  译文:《善意的小谎言》杂志的影评人汉娜·伍德黑德告诉英国独立电视台新闻频道说,现在好莱坞的一个秘密被泄露了,她看电影时会更加“火眼金睛”(中国日报网2020-03-04)。

  本例句中,原文使用了“eagle-eyed”一词,来形容人的眼睛像“鹰”一样敏锐。在英语中,用“鹰”类比人的眼睛是一种常见的用法,比如在电影《复仇者联盟》中,有一位视力超出常人的超级英雄,他的代号就叫“鹰眼”。而译文中的“火眼金睛”则是中国读者更熟悉的表达方法。译者在初始规范的影响下将原词译为“火眼金睛”,向译入语文化靠拢,更具“可接受性”,更符合中国读者的表达习惯,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

  (2)充分性

  例2原文:Luckilyforhim,heisbefriendedbytheonlycreatureintheareamoregruff,grizzledandhairythanheisaprospectorplayedbyHarrisonFord.

  译文:幸运的是,(他)有一个毛发比它还要粗硬、灰白和乱蓬蓬的生物和它做朋友——由哈里森·福特饰演的淘金者(中国日报网2020-02-05)。

  本例句中的“prospector”原意为“勘探者,探矿者”。但译者将该词译为“淘金者”,这就涉及了句子的历史背景。该词出现的背景是美国18世纪至19世纪的西进运动: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涌入美国,挖掘金矿,妄图自此一夜暴富。而这批人便被称为“淘金者”。在初始规范的影响下,译者选择保证译文的“充分性”,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将“prospector”掩藏的文化内涵补充完整。

  3. 操作规范

  在操作规范的影响下,译者因为阅读习惯的不同,面临对文章句子结构的调整,甚至是对某一单词翻译时的处理,如词性的转换、省略、增义、注释等。句子结构的调整可以分为:复杂句化为简单句,连接词前后的两个小句的语序颠倒。操作规范会“影响语言材料的分布方式,以及文本构成和语言表述”。

  例3原文:“Thisisatimeforfacts,notfear.Thisisatimeforrationality,notrumours.Thisisatimeforsolidarity,notstigma,”Mr.Tedrosconcluded.

  译文:他总结道:“此时此刻,需要事实,而非恐惧;需要理性,而非谣言;需要团结,而非污名化”(中国日报网2020-02-19)。

  在本例句中,译者对其中的词汇进行了处理。若本句按字面意思翻译,则为“这是事实的时刻,而不是恐惧的时刻;这是理性的时刻,不是谣言的时刻;这是团结的时刻,不是耻辱的时刻”。这样的翻译中国读者虽然可以理解,但并不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反观例句中的翻译,译者将“for”这一介词转换为动词“需要”,阐明了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Thisisatime”这四个词在原句中出现三次,而译者省略为一句,这样的译文读起来也更加有力。

  本句中,译者在词汇层面进行了转换和省略处理,并用四字排列,使文本更具说服力,值得借鉴。

  例4原文:Onlineeducationanddigitalmedicalstockscontinuetoriseafterpostinghugegainslastweekamidthenovelcoronavirusoutbreak.

  译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线教育和数字医疗类股票继上周大幅上涨后继续上涨(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微信公众号2020-02-23)。

  例5原文:Ifyou'retryingtosleepinaroomthat'sheavyonclutter,youcancarrythatunsettledfeelingintoyoursubconsciouswhentryingtofallintoslumber,saysArmstrong.

  译文:阿姆斯特朗说,如果在一个杂乱的房间里睡觉,当你想要入睡时,你可能会把这种不安的感觉带进你的潜意识(中国日报网2020-02-05)。

  在例4、例5两个例子里译者均进行了句子结构的调整。例4中,以原句中的“after”为分水岭,将前后两个句子进行调整。这是基于中外读者在阅读习惯方面进行的调整。英语读者习惯将重点陈述的观点置于前方,而中国读者并没有此习惯,因此在翻译时,便将语序调换,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进行排列。在例5中,原文将说话人置于句子最后,而在译文中,讲话人则被放在了最前面。这也与中英文不同的阅读习惯有关,英语中,讲话人常放置句中或句尾,而中文里,讲话人常常位于句首或句中。

  三、结语

  本文基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对《中国日报》双语版块的新闻进行分析,从而验证初始规范、预备规范以及操作规范能够对新闻翻译产生影响,译者在进行新闻翻译时可以参考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选择新闻翻译对象、选择采用何种翻译方法或翻译策略以及如何对新闻中的句子和单词进行翻译。

  参考文献:

  [1]韩江洪,张柏然.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3;

  [3]侯学昌.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看葛浩文英译《蛙》[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108;

  [5]赵宁.GideonToury翻译规范介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7.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