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一直将体育教育作为关注的重点,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育变得愈加重要,对于体育课程建设者与开发者的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逐步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素质,加强教育交流一体化,进一步促进小学体育教育良性发展问题刻不容缓。
本文源自田径,2020(09):62-63.《田径》(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国田径协会;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主办。体育刊物,主要介绍田径运动知识,报道重要比赛活动。主要栏目:教学园地、教练员天地、行家指点、百家争鸣、运动医疗站、专家营养专栏、田径排行榜、读者俱乐部。
学校体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塑造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师资的良性发展对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全面发展体能,提高技能水平,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促进德,智,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缺点,如在教师数量,教师性别比例,教师学历水平以及科研能力等均呈现了不理想的发展趋势。本文以聊城市东昌府区小学体育教师为例,对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提出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参考建议,希望对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一、现状分析
(一)师资结构
经调查问卷显示,在调查的17所小学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数量一共96名,学生数量达到了1491名,师生比例15.6:1,这样一来会出现明显的师生比例失调,不利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课程结构
笔者实地走访了聊城市东昌府区的小学,旁听了小学的体育课程,发现现阶段的体育课程还局限于传统部分的教与学,没有落实好新课程改革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体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形式的过程,很多小学基本还是跑跑步,做做操的固定化教学方式。枯燥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学观念的滞后直接性地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甚至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与爱好,进而难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最终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根据体育教学目标,课程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以此正确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作为自身的教学目标。
(三)学历职称
小学体育教师学历普遍不高,制约学历晋升的关键因素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要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技能,更应该具备传授理论知识的能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绝对不能仅仅固守自己的知识,应该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了解与体育有关的新发展动态,以此掌握最新的知识,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由于体育一直以来都是一门交叉型的学科,所以这要求体育教师要承担与此相关的学科知识,比如解剖学理论知识、生理学理论知识、生物化学知识、体育发展史与体育训练方法的知识等等,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偏低,专业能力较弱,这与师资队伍专业能力建设和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方面的专业能力密切相关。
(四)自身职业满意度
体育教师对待自身职业满意度不高是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感的反映。小学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出现倦怠感来自体育教师的数量缺乏,工作对象多,导致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加重,工作量增加,工作任务繁重,而且工资待遇问题常年处于较为平稳的低收入,加上工作环境的单一化,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自然不高。
二、结论
1.师资结构比例严重失衡,现阶段师生比例失调
2.课程结构单一,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较弱,普遍学历水平偏低。
4.体育教师对自身的职业满意度较低。
三、建议
(一)改善师资现状的结构
要改善师资现状的结构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增加体育教师的数量。扩大对小学体育教师的招聘力度,为一个学校的体育师资建设队伍注入新鲜的活力,但同时应注重对体育教师基本理论知识能力的考察;第二,均衡体育教师资源的性别比例。由于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师多为男性,这使得小学体育教师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建议小学招聘制度可以倾向于女性教师,同时增强了体育教学的美感。
(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鼓励游戏法与竞赛法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体育教师可以在每节课或者每个单元教学中,安排一些创新环节的教学活动,比如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技术方法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去创新想象出新的练习方式与方法,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式学习。
(三)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鼓励进修
学校在培养体育教师理论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应该给体育教师一个开放学习的空间,比如鼓励教师的进修,创办体育教师的科研比赛,开展校与校之间科研报告会等等,借此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提升自身教育事业的满意度
在教师职业感方面,建议学校领导增加对体育教师的关心,多组织一些体育教师的活动,这样一来通过提升自身教育事业的满意度不仅可以提升体育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归属感,也可以间接地提升小学体育教师的多元化知识水平,进而提升学校整体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吴龙.21世纪高校体育师资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3):117-119.
[2]车志宏.小学体育教师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阴山学刊,2006(3):69-71.
[3]陈黎明、张大勇:《高校体育教师师资建设长效机制研究》,《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6(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