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文化哲学视角下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探析

时间:2020-09-03分类:行政法

  摘要: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哲学视域内研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从哲学的层面对人、文化、文明、生态进行具体阐述,研究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及构建生态文化的必要性,并得出在文化哲学层面形成生态文化的构建途径。以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态观念,践行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行动,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借鉴。

哈尔滨学院学报

  本文源自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41(09):21-25.《哈尔滨学院学报》(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发行的,由哈尔滨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其前身是《哈尔滨师专学报》,1980年创刊,季刊,1999年改为双月刊,2001年更名为《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改月刊至今。本着传播理论信息,沟通学术见解,推动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繁荣科学文化的办刊宗旨,在体现学术性、高校性、师范性和地方性特点的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新(选题新)、快(出版快)、高(刊文学术水平高和编辑出版质量高),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刊风格。荣获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再次强调,生态问题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要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目标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立足点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文化哲学是一种哲学人学或主体性哲学”,[1](P7)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人、对文化进行研究,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高水平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实现美好生活。二者价值目标从深层含义上不谋而合。

  从文化哲学角度看,生态文明在形成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渗入到物质、制度、观念等人们生活的诸多层面,进而逐步形成以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为核心的生态文化理念。新的生态文化理念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一旦形成,就会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习近平所说“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二山”理论已经逐渐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不自觉地吸收这一理念,最终全民树立新的生态文明思想。因而,把生态文明问题上升到文化哲学的高度研究,可以从更深层次上把握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核。

  一、文化哲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

  在文化哲学研究范畴内,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由人来赋予,文化与文明都是人类创造的非自然的产物。文明的发展不是自发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文化营养和文化动力,是人类有意识地自觉建设过程。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自觉性,人对于生态文化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主体性。

  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而产生,不仅超越自然系统,还能够改变自然系统。但同时,自然系统也制约着文化的发展,对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无论是在生态学的基础上,还是在文化哲学的基础上,进行新生态文化构建和新生态文明思想建设都应以“人”为核心,体现文化的价值性,对生态文明思想做出深刻的分析和价值审视。

  (一)人的主体性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目标,仍然是把人放在重要位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反腐倡廉建设”,都把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同样也是把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文化哲学是研究人的哲学,文化中就蕴涵了对人的生态关怀和文化重构的人本学根据。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要深刻理解人作为文化和文明建设中体现的主体性作用。

  第一,人是文化的主体,人与文化相互依存。从文化哲学角度讲,文化是人特有的,独一无二的,不管是物质文化、政治文化还是精神文化等,主体都是“人”。首先,人对文化的自主性。人对文化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人对同自己行为相关的文化价值观念、取向、行为模式、思维模式、价值评价尺度等都具有文化自主性。否则,人就成为了文化的奴隶。其次,人对文化的主动性。人不仅有一种内在的自主权利,还具有一种作用于文化的现实能力。人可以影响、改造、批判、反省文化。对于不适应的旧文化或者外来文化,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最后,人对文化的创造性。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人不仅选择、批判、否定文化,同时还具有创造新文化的能力。人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特有的解释和创造能力,根据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以自身为尺度,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文化。人作为文化主体若无这种创造能力,文化就不能发展,那就只能是旧文化的不断重复或外文化的照抄照搬。这样,一个民族的文化就会停滞不前,丧失生命力。所以,一种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全盘接受,是人们在继承和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创新和转化,最终体现为人对文化的创造性。

  第二,人是文明的主体,文明体现了人类的进步,是历史的沉淀和人类创造的财富,是文化发展的结果。在生态文明中,人是生态文明的主体,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人的自我存在的确证,是人的内在生命的创造过程,从这可以看到文明的内在主体意义。生态文明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核心理念是“人”。生态文化的构建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都始终要遵循人的主体性的生态和谐原则,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文化对人的价值性

  文化是人创造的,但人不创造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切文化都与价值相关联。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新的文化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就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等。因此,文化的重建和变革就代表着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而文化哲学正是对人的深层文化本质及其变迁的自觉的理性反思。

  文化对人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化对人类的价值性。文化构建的动力来自于人的需求,文化一旦产生,便能够提供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手段和能力,调节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文化还为社会、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秩序,制定了人的行为和思考的界限;第二,文化对个体的价值性。文化首先通过自身传承性的特点,提高了个体的知识,规范了个体的行为方式,同时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选择的方向,即文化价值定向。从存在主义角度看,文化存在于人们的表述方式、行为方式、认知方式中,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三)人的文明自觉性

  文明的发展不是偶然的,文明的进步也需要自觉性,也包括偶然的自觉。生态文明作为体现人类进步的文明,是对工业文明,乃至人类历史的传统文明形态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结果。文明的更新和创造需要人类的思考和主动性行为,需要人们有自觉发现的心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强调人们要树立自觉、自律的生态观念,提倡“绿色”;强调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依存、共处共融,使之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可见,习近平生态思想体现了人类在新的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应有的自觉性。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把生态文明的研究提升到文化哲学更加广阔的视野进行理论剖析和价值考量,既能体现新的生态文化的构建,又能反映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文化自觉。这是对人和社会发展的价值性、目的性的关怀,是人类社会灵魂的觉醒,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自觉和理论表达。

  二、构建生态文化的必要性

  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提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就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2]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是相互的,生态文化的发展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养分,同时生态文明的建设又对生态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生态文化的缺失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培育生态文化,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文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支撑。生态文化反映着主导型的生态价值观,体现人对自然界积极改造的理念,是一种向上的思想觉悟和价值取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构建的终极目标和价值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建“绿色命运共同体”,也正是生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和追求的最终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与生态文化的构建形成互动共振,打好生态文化的理论底蕴,使文化为文明服务,用生态文化的构建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同时,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相对于生态文化而言,是纵向的成果导向,也是国家层面的积极向导,给生态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从文化缺失导致生态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现代文化对自然科学知识价值的弘扬和对人文经验价值的贬抑,从而使人无法建立对自然界的属人的、内在的和完整的价值关系。在文化哲学的理论视域内对人、文化、自然的关系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深刻的分析,以文化底蕴缓解文化与自然、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重塑文化精神,才能对生态文化问题有更明确和深入的研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因此,无论是基于人类对长期以来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深刻反思,还是为了追求符合社会发展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以及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我们都必须从生态文化主导的价值理念出发,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反思,深刻分析生态文化构建的思路、途径和价值,实现生态文化的最终价值目标——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完善。

  三、生态文化构建的途径

  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而构建的生态文化,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种生态文化具有全球战略眼光,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新的生态文化赋予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以现代性,继承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价值观,促进了世界生态文化形态的重建,树立了新的全球生态文明理念,缓解了全球生态危机。在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里,彰显了世界的战略高度和生态文化构建的全球意识,不仅强调了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还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这是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生态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具有世界意识的文化,而不是凌驾于各民族文化之上的单一形态。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在文化哲学领域内构建新的生态文化,以及用生态文化自身模式的变化带动生态文明的建设是问题的关键。从文化现代化的本质看,新的生态文化的构建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

  (一)“科学文化”的时代更新

  第一,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

  在生态社会主义范畴内,马克思主义对经济理性的批判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因为经济理性让人们成为了物质的奴隶,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利用与被利用的工具关系。在经济理性中,人失去了文化性,经济发展也失去了可持续性,人们的劳动被异化,在发展物质的同时带来更多的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在生态理性中,科学发展既要强调物质发展,也要强调避免破坏生态环境,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人放在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的美好生活,协同推进国家强盛,实现美丽中国。

  第二,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相结合。

  “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3]人们在研究生态环境问题时,逐渐意识到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裂。因此,在生态文化构建中,以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重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统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交融统一不仅体现在观念上,还体现在科学实践的现实中。科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提出在发展物质和经济的同时,也要做到“以人为本”,加强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科学技术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关注人类的发展;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精神文明。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科学认识的对象并不仅仅是纯粹的物质客体,还包括参与其中的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因而,不可能不受到内外价值和社会伦理的约束。由此,价值理性成为科学理性的重要因素,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人性化要求,实现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相互交融。

  (二)“观念文化”的深层变革

  在生态文化构建中,文化观念的变革尤为重要,人们在接受一种观念文化的同时,就等于接受这种文化带来的生活价值观、生活方式等,而这种观念的深刻变革足以引起世界生态文化的形成和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伟大变革,新的生态文化不仅要植根于人们内心,还要体现在实际行动。在全球性生态危机背景下,我们倡导新的生态文明,就要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协调的先进的生态文化观,比如绿色技术观、绿色生产观和绿色消费观等,增强生态资源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费模式,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一,树立新的生态文化观念。

  人类以及一切生命都在一个生态共同体中生存,我们的文化也植根于这其中。在这一共同体中,所有的生命形态都是自然的神奇造化和生命的表现形式,人和自然都作为主体存在。如果人们无止境的追求经济价值的最大化,继续侵占大自然的领域,不仅会破坏自然的平衡,同时也将摧毁文化与自然之间的长久的互惠关系,使人类面临自然的报复和发展的断层,甚至使人类的生命力和文化创造力完全枯竭。因此,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在培育生态文化理念方面,要做到认知、情感、意志多因素协调推进。首先,国家对人民进行统一的生态文化教育整体规划,并注重地方性的法律宣传,使人们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有一个新的认知。其次,既要重视法律法规的约束,还要注重人们的情感投入。在进行宣传教育时,要形式灵活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丰富,真正让人们从内心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最终实现情感认同。

  第二,把生态文化的理念付诸于现实的生态实践中。

  我们不仅要让生态文化观念内化于民心,还要外化于民行。在观念、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将生态文化践行于具体行动中,形成行为习惯。当前,面对已经客观存在的生态危机,我们不仅要保护现存的自然资源,还要实行补偿机制,有计划的对已经被破坏的和被侵占的自然进行还原,使它们从人类文化的枷锁中解放出来,重现自然的原态。在文化哲学领域,生态文化构建的最终价值目的就是通过对现代生态文化的批判和选择,激发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从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视野中摆脱出来,践行善待万物、爱护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道德,以实现人、生态、文化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加快建立以新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三)“制度文化”的完善与发展。

  制度文化是人们思考和行为活动的模式、规则,有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和谐,更是实现当前社会主要价值观念的制度保障。因此,制度文化是一套规范体系,它以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模塑、同化着所有的社会关系。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等都属于制度文化。

  第一,生态制度文化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诱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资本逆生态性。生态文化的构建离不开制度文化的建设,生态制度的建立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生态制度文化体现了生态文化的价值和理念,没有文化价值的制度是不存在的。人类行为是一种群体性、社会性的共同行为,受社会思想观念、规则的支配。当生态制度文化产生和形成之后,就能够支配人的观念和行为,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使人的行为体现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中形成统一性,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第二,建立新的生态制度文化体系。

  制度文化建设是新生态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一环。2012年,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关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问题,这就意味着仅仅号召和观念转变还不够,还需要对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严格、系统的制度体系,适应新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求。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源头、过程、后果的全过程,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2015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一方案着眼于理念方向,着力于基础性框架,从八个方面建立系统的制度体系,全面部署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细化搭建制度框架的顶层设计,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2016年2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将《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第六项“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修改为“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到2020年,国家规划将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制度需要生态制度文化支撑,要针对新的生态文明制度建立新的、系统的生态制度文化,凝聚观念认同、增强价值共识。系统的生态制度文化的建设,要做到循序渐进,内容不断完善,由点到面,逐渐形成全社会人们的制度思维和制度认同,真正使制度成为人们言行的规范和约束,使观念落地、生根、开花。

  综上,我们需要通过科技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的更新和重建,顶层设计和重点突破的结合,观念价值和行为实践的结合,构建新的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我们还应该从战略高度进行生态文化构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习近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19)[2019-02-15].

  [3]王尔德.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社会文明形态[EB/OL].新浪财经,(2012-10-09)[2019-02-13].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