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高校外语教师必备的内涵发展模式和实施策略

时间:2020-09-02分类:英语相关

  要:文章着重探究全球信息化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在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高校外语教师必须通过内涵发展模式,从专业知识的自我提升,反思自我教学实践,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三个方面,积极探讨高校外语教师必备的内涵发展模式和实施策略,以此来迎接新形势新技术平台下的高校外语教学挑战。

黑龙江教育

  本文源自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6):22-23.《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月刊)创刊于2005年,是由黑龙江教育杂志社主办的高教刊物。曾荣获”黑龙江省社科十佳期刊:。本刊以高教评估研究为重点,探索我国高教评估理论与方法,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校本研究,立足黑龙江,面向全国,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老师专业化发展服务。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掌握和熟练地使用一门外语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外语尤其是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在高等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外语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课堂教学水平,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决定着外语教学的质量。此外,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广大学生外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能否切实得到有效提高,其关键取决于外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能否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能否在课堂上有效运用现代外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实施教学。为此,本文着重探究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通过内涵式发展,积极适应新形势新技术平台下的高校外语教学,从而提高外语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一、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一)专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方面的挑战

  专业发展指的是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使其能够创造新知识,紧跟学科前沿发展。换句话讲,专业发展可以理解为学术发展。但就中国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来讲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外语教师的学位为硕士,没有接受过较系统、较严格的专业学术训练,缺乏坚实有力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不成体系。这些都是广大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

  (二)互连网教育时代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挑战

  21世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推动教育信息化为主要特征,国家大力提倡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鼓励教师探索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线上和线下混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外语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机深度融合。换句话讲,就是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实现线下线上深入的混合型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全方面融入外语教学,这对每一位外语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机遇。

  (三)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教师个人能力的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有动机有活力的产出。教师的个人发展与教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但目前状况不容乐观,当前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专业认同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学术研究难有建树,因此其研究成果往往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这也是整个外语教学界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每一位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如何突破这个障碍,实现自我价值,对每一位投身于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的教师来说必须要反思。每一位教师都要用行动来实现其个人从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能力,以及个人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二、高校外语教师可持续内涵发展模式探究

  基于对我国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所进行的分析,本论文以社会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我国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内涵发展模式及其实施策略。高校外语教师内涵式发展指的是教师内在的专业化主动学习,以及主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学习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师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我研修、不断创新的过程。本论文从三个方面提出高校外语教师内涵发展模式和实施策略:即专业知识发展、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

  (一)社会文化理论框架(socialculturetheory)

  社会文化理论是关于个体认知发展的理论,中介作用和支架作用是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理念。

  1.外语教师的中介作用

  在SCT研究者看来,作为外语学习的中介主体,外语教师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和任务。在外语课堂这个特殊的社会实践情境下,外语教师首先是目标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目标语言输入输出的承载者和监督者,其次是课堂社会关系的搭建者,同时又是课堂各项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者。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无论学习者外语水平如何,教师在促进学习者语言能力提高和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和作用。因此,如何胜任这个课堂教学中介角色,如何设计课堂活动,如何营造外语课堂社会文化环境,如何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和平台有机融合到外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以促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与参与欲望,提高教学效率,这些都是外语教师作为中介调节者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2.外语教师的支架作用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来自父母、教师、学习伙伴以及他人提供的中介辅助就是“支架”。社会文化理论所提出的支架作用揭示了认知发展的社会性和文化性特征,并说明教学活动和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对语言学习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辅助意义。因此,外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地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支架帮助和辅助,如教师反馈和教师评价等,以辅助学习者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最大限能地发挥支架作用。

  3.外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指参与社会活动,寻求个体发展的主体意识,它能让人接受或执行新的角色或身份并积极采取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这样讲,主观能动性是外语教师内涵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今天新技术、新教学手段和新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就承担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优秀人才的历史重任。如何在教学中,在专业知识科研方面,在个人职业发展中实现突破和提升自我,是每一位外语教师都应该有的反思。教师应该有着危机感,更重要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行动起来,迎接新形势下外语教学的挑战,实现外语教师内涵发展。

  (二)外语教师的内涵发展模式与实施策略

  1.外语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提升

  外语教师内涵发展首要内容就是外语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提升。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二语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知识以及与语言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外语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其特殊性,作为非母语教学,无论是语言学习还是语言教学,都要符合语言习得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学习机制。换句话讲,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新的教学方法。以认知语言学为例,基于使用的认知语言学框架下,语言学习是受输入驱动的,语言体系是在语言具体使用过程中形成、涌现的。当把基于使用的语言模型同语言建构结合起来,学习语言就不再是学习规则,而是逐渐掌握成千上万的结构,以频率为导向的语言规律。正是由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构式理论等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外语教学才从重视语法规则教学逐渐转变向侧重词项、语块、构式教学,以及任务教学和交际教学,让学生在语言使用运用目标语的过程中可以习得语言规则。没有了理论的指导,外语教学也就失去了根基。无论从客观层面还是从主观层面,都要求外语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积极探索,积极参与学术会议与交流,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才能用更加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胜任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大学外语教学要求。

  2.外语教师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说是外语教师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内涵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师唯有在教学实践和情境中不断反思,才能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任务实施的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一个客观认知过程,这样教师的实践知识体系才能够内化成系统有序的科学概念,才能理性地指导教学实践,影响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在SCT视角下,教师能力不仅指运用外语知识进行教学的能力,还包括教师与学习者沟通的能力,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设计实施教学任务的能力,在教学中搭建支架的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等。这些能力的提升只有教师主观上不断反思、学习、修正、改进,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这也是外语教师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3.外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个人发展旨在促使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中始终保持有动机、有活力和有产出。教师的个人外展与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水平和技能发展紧密相关,当代外语教师个人发展应力求做学者型的外语教师,即要钻研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应积极参与科研学术研究,培养学术兴趣。此外,外语教师的个人发展还应该具有对职业生涯的长远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强自主发展管理,即在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强化专业知识发展,创新教学实践发展是高校外语教师个人发展的根本。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要建设外语教育强国,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就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外语教师队伍。无论从客观层面还是从主观层面,都要求外语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积极探索、积极参与学术会议与交流,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才能用更加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更加胜任大学外语教学要求、不负使命,同时也能实现外语教师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关于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若干思考[J].外语界,2018,(4).

  [2]徐锦芬,雷鹏飞.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外语课堂研究[J].现代外语,2018,(4).

  [3]何丽芬.基于共生关系的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6,(4).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