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搞好学前教育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个体的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粤东地区还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财政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尤其是对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调研发现,粤东地区农村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由于办学经费不足,普遍存在着教学设施简陋、教师待遇偏低、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及教学方式小学化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地方财政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并调整幼儿园教师“身份管理”政策,从制度层面上切实提高农村民办幼儿教师待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此外,要积极引导农村家长和老师形成正确的幼教理念,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
本文源自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4):88-97.《韩山师范学院学报》主要刊登韩山师院师生撰写的有较高学术水平或较大应用价值的论文,报道韩山师院的最新科研成果。以突出学术性、专业性和地方性为主要特色。
学前教育在促进人的思维认知、行为习惯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于个体的素质提升,促成人生的幸福以及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赫克曼的《人力资本政策》报告中体现的“赫克曼曲线”表明:“人从出生到五岁期间的培养和发展对成年后社会状态产生极大影响,相比较于在人成年后再对其进行培训,人力资本的早期投资也是最有效率和成本最低的。”目前,农村人口仍占我国总人口的多数,搞好农村儿童学前教育意义重大。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上还不到位,导致农村学前教育,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成堆,如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幼儿园教师普遍待遇偏低,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幼儿园教育设施简陋以及小学化教育盛行等问题。为了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于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后面简称《纲要》和《意见》),对发展学前教育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纲要》和《意见》中特别强调重点支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这些年来,广东省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在学前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也增加不少,这对改善农村学前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粤东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番田野调查。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所讲的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专指粤东地区县城以下的乡、镇和村的农村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学前教育。研究者于2017~2019年间,利用节假日时间,在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些学生配合下,先后多次进行田野调查。本课题选取的样本是广东省粤东地区的潮安、饶平、揭东、潮阳、揭西以及梅州的五华等不同地区村镇的幼儿园,其中公办幼儿园17所,民办幼儿园25所。调研期间,首先,我们通过对幼儿园孩子的一日学习、生活进行观察、记录,收集翔实的资料,研究孩子在幼儿园真实状况;其次,通过对幼儿园的园长、教师、孩子家长和一些幼儿园主管部门负责人分别进行较为深入的访谈,掌握农村幼儿园在办学经费来源、幼儿园管理、幼儿教师待遇及幼儿园教学等方面的情况;最后,通过问卷、统计分析等形式,进一步从量化方面分析问题,为我们研究粤东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数据支撑。
访谈对象包括公办幼儿园的园长16人、民办幼儿园园长24人和一部分教师、家长和学前教育相关负责人,共计60余人;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幼儿园经费、管理、教学及教师收入等问题,并借助Excel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020份,其中,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教师问卷分别发放382、341份,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329、217份,回收率分别为86.1%、63.6%;家长问卷发放297份,回收有效问卷221份,回收率为74.4%。
二、粤东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广东省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不断增加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省政府于2011年5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特别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当年落实经费12831.97万元”。省政府的重视及相应的经费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广东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落后的面貌。然而,由于广大农村学前教育基础薄弱,积重难返,粤东等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依然问题不少。
(一)粤东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仍偏少
本次调研主要是粤东两类农村幼儿园,一类是镇政府或乡政府所在地,主要由政府拨款的公办幼儿园。这一类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及相应的经费开支主要由财政负担。另一类是散布在粤东自然村或村镇的民办幼儿园。这一类幼儿园,经营方式是“以幼养幼”,即教师工资及相应的经费主要是从幼儿园收取的就读幼儿每学期交的保教费中开支。
1. 粤东农村公办幼儿园收支状况
粤东农村公办幼儿园经费来源,主要是公共财政预算项目中的教育经费拨款。我们调研的粤东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基本上是这类,政府财政投入比例超过90%,主要开支是支付幼儿园在编教师的工资等。这类拨款型公办幼儿园的保教费收入占幼儿园经费总来源的比例较低,大部分除了用于支付公办幼儿园没有编制的幼儿教师的工资外,剩余不多的经费用于增加些图书资料及教具等方面的开支。
在粤东这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政府财政投入除了支付公办幼儿园在编幼儿教师的工资外,用于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款项不是很多。如2010~2015年间潮州市财政在学前教育方面投入了1.59亿元,但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市县级的一些公办幼儿园安保投入、教玩具补贴、在编教师的奖补经费等。[1]近些年来,虽然中央和省也会安排一些资金投入粤东地区的学前教育,但这方面的投入不是长期性的,多为一次性的。粤东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经费主要是靠县、乡两级财政的投入。学前教育经费这种制度安排,存在着不少的弊端,尤其在粤东这个经济不发达,人均GDP较低的地区,想依靠当地基层政府加大投入以大幅改善当地学前教育的落后状况,显得举步维艰。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一些乡镇的公办幼儿园,基层政府的财政拨款实际上低于账面数据,如一些省拨款需要地方政府划拨相应的配套经费,县、乡的配套经费待省级拨款到账后,就又划走了或者配套不上。当我们问及此事,一些这方面的主管领导苦笑地说:“上级政府只管下达指标,而没有顾及到我们当地的真实财政状况!”由于乡镇的公办幼儿园财政拨款有限,像加强幼儿园教师培训、设备更新、校舍的维修和新招聘的还没有编制的教师的工资等,主要通过幼儿园收取的保教费收入开支,而乡镇的公办幼儿园在保教费收取方面又受到政策及居民收入的限制,标准不高,因此,许多园长纷纷抱怨经费紧张,不少乡镇的公办幼儿园存在着寅吃卯粮的现象。
表1粤东地区17所公办幼儿园收费情况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低一级的行政机构,除了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外,在粤东地区大多数乡镇政府其经费来源不多,指望乡镇一级的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来改进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似乎是望梅止渴。廖莉和袁爱玲通过对广东全省农村学前教育调研也揭示了这方面的问题,她们指出:“乡镇政府是我国最低一级的行政机构,经费来源不足,财政赤字与债务突出。”[2]34学前教育投入改善想依靠乡镇政府,显然无济于事。
2001年,全国中小学教师定编定岗,但幼儿园教师却不在核定之列。这些年来幼儿教师编制不增只减,由此导致农村公办幼儿园在编的保教人员数量不足。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2013)中对幼儿园师生比有明确规定,全日制师幼比、保教人员与幼儿比分别为1∶5~1∶7、1∶7~1∶9,半日制分别为1∶8~1∶10、1∶11~1∶13。可这方面的规定,在我们调研的样本中大多没有得到满足。为数不少的农村公办幼儿园师幼比为1∶20左右,有的甚至是1∶30左右。可见编制问题也是制约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
2. 农村民办幼儿园收支情况
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经费来源一般是创办者(多为园长)投入和收取的保教费。尽管有少数民办幼儿园在政府组织的评比中获奖,能得到政府奖励性的收入,如潮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潮州市关于扶持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鼓励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积极创建优质学校、幼儿园……,自本规定实施之日起申报并评定为市一级的幼儿园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申报并评定为省一级的幼儿园一次性奖励5万元”。[3]这种奖励方式尽管在促进民办幼儿园发展上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毕竟覆盖面不广,受益面小。从整体来看,在粤东地区,政府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的财政投入微乎其微。我们了解到,粤东地区大多数民办幼儿园的经费来源单一,几乎全靠保教费收入维持运行。整体而言,粤东广大农村地区的民办幼儿园想靠提高收取保教费来解决经费困境(见表2),遇到本地区农村家庭收入普遍偏低的瓶颈。在同园长们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农村不少民办幼儿园规模小,而近年来人力成本增加,保教费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幼儿园生存,很难有剩余的资金用于改进幼儿园办学条件。
表2粤东地区25所民办幼儿园收费情况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有一个村子的民办幼儿园就设在园长自己家里。用作教室的房间布置也简单。楼下一间二十来平方米的房子是小班教室,班里共有9个孩子,室内采光很差;二楼大约四十来平方米通风和日照都不怎么好的房间,有20来个中班与大班的孩子“混班”在此上课或活动。孩子们的玩具很少,老师上课的教具匮乏,仅见一个用于维持上课纪律的鼓铃。园长夫妻和他们初中毕业的15岁女儿既是老师也是保育员,外加炊事员。为了保证孩子们不脱离她们的视线,孩子们的活动很受限制,孩子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大部分时间坐在个人的位置上。民办收费高的幼儿园,相应环境与设施要好些,如一些幼儿园外面有些大型的游乐设施。但据我们观察,一些民办幼儿园的游乐设施很少让孩子们使用,其广告意味大于教学作用。
许多农村民办幼儿园为了节省成本,都采取扩大班额,减少教职工的方式。被调查民办幼儿园中,特别是村里的民办幼儿园,要么一个班级三四十人,配备两位幼儿教师,要么人数少,只有一名教师。两位教师负责几十个孩子的课程及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量大可想而知。师生比不达标的情况,民办幼儿园比公办幼儿园要更为突出。在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员工的工资开销占保育费收入的大部分,这项开支是压在办园者身上的沉重经济负担。
调查中,当我们询问为何不提高保育收费标准改善幼儿园软硬件环境时,有园长一脸无奈地告诉我们说:“我们每个孩子每学期收取的保教费才1200元,这其中还包括孩子们的午餐费。收费高了,家长就把孩子送到别的幼儿园去了。”
学前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其效益具有外溢性。相比其它形式的教育,学前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和贡献率最高。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政府理应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这样做,无论是对实现教育公平,还是对国家长远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粤东农村学前教师待遇情况
我们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到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情况。总体上说,近些年公办幼儿园在编人员工资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民办幼儿园教师在粤东农村地区工资总体水平很低。为了降低办园成本,粤东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支付给教师的工资大都不高。一些幼儿园为了留住教师,每年给教师增加点工资,但额度非常有限。在问卷调查的217位民办幼儿园的教师中,工资在2500元/月以下的有159位,占总人数的73.2%。其中还有6位民办幼儿园教师月工资2000元以下,她们的收入与同时期的潮州最低工资基本持平。民办幼儿园能给教师开出3000元/月以上工资的寥寥无几。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许多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等都没有保障到位。有的幼儿园只给教师交了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并没有让教师享受“五险一金”的待遇,即便一些收费高的幼儿园也存在这种情况。还有一些农村民办幼儿园在教师休产假期间不按照国家规定给教师全额工资。这些本该享受的福利待遇没落实,降低了农村幼儿教师对工作的热情,使得不少专业素质优良的幼儿教师离开农村学前教育岗位。总体上,这些幼儿教师的辛勤付出与工资收入不匹配。
比较而言,有编制的公办幼儿园教师的收入大多在3500元/月以上,问卷涉及的329名公办幼儿园老师中,有65位月收入在5500元以上,占总人数的19.8%。可见,公办幼儿园教师的收入比民办幼儿园教师要好很多。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公办幼儿园稀少,在编教师人数也不多。在粤东地区承担学前教育的主力军是民办幼儿园。许多公办幼儿园教师人手不够,聘用了大量的非在编人员,她们的工资收入与在编人员相比相差悬殊,存在着明显的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教师的待遇是社会地位的象征。由于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体制外生存,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只有增加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收入,才能提升她们的职业尊严和自豪感,使其热爱学前教育事业。
(二)粤东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令人担扰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资质情况令人堪忧。在我们调研的329名公办幼儿园教师中,有5位男教师,占1.8%;有324名女教师,占98.2%。幼儿园教师这种几乎清一色的“娘子军”的性别结构,具有普遍性。这种性别结构的教师队伍,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在调查的329名公办教师中,大专学历以下的有76人,占23.1%;大专学历的人数有202人,占61.4%,本科学历的有51人,占15.5%;研究生学历的为0。这些大专及本科学历层次的教师大部分是前些年通过各类成人教育提升的学历层次。在专业方面,329名公办教师中,学前专业的教师有167人,占50.7%。在教师资格证方面,329名公办教师中,有学前教师资格证的有172人,占52.3%;有其它教师资格证的共113人,所占比例为34.3%;还有44人暂时没有教师资格证,所占比例为13.4%。
在民办幼儿园,调研的217名教师中,有8位为男教师(他们主要是幼儿园的管理者,教学很少),其余为女教师。在学历程度上,217名教师中,初中学历的有46人,所占比例为21.2%;高中学历的有65人,所占比例为30.0%;中专学历的有76人,所占比例为35.0%;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30人,只占13.8%。这也反映了农村民办幼儿园有相当多的幼儿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综合素养也相对较低。中专和职高的学历占绝大多数,共计65.0%。在调研的217名教师中,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有119人,占54.8%。217名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学前专业毕业的有63人,占29.0%,高达70.0%以上的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是非专业出身,尤其在村级民办幼儿园,专业化教师更少,这反映了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师任用门槛低,这种情况在偏远乡镇的农村幼儿园更普遍。
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师培训,提高她们的专业素养是目前一项亟待着手的工作。这些年来,粤东地区的一些乡、镇政府教育部门,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活动开展方面力度不够大。在调研中我们掌握到,有高达30.0%的公办幼儿教师近三年来未参加过一次教师培训。相比之下,民办幼儿园教师参加培训机会就更少。另外,一些民办幼儿园教师对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也缺乏内在动力,一些民办幼儿园教师如是说:“学了‘老板’也不给长工资”。缺少继续学习机会与动力,妨碍了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提升。
(三)粤东农村幼儿园小学化教育严重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将小学的教学规范、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模式及评价标准等渗透或运用于学前教育实践中,并使之常规化。小学化教学形式,建立在儿童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及身体较学前时期有了较大改变的基础上。小学化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和游戏活动很少,这与幼儿教育依托活动与游戏,凸显情境的教学方式,有很大不同。
经调查,农村幼儿园教师有不少是由小学教师转岗而来(见表3),转岗教师中大部分年龄偏大,高中学历及以下教师为数不少,幼教专业的不多。她们大多没有受到正规的学前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学前教育、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等缺乏理性认识,加上长期在小学教学中形成的习惯和思维定势,因而这些人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小学那一套教学方式带进幼儿课堂。
表3调查的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经历及意愿
一些农村幼儿园教师来源于早些年教师缺乏时乡村招聘的民办教师。由于这些人当年考试转公办教师时没法考上,编制问题解决无望,于是她们干脆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开办幼儿园,有的还当上园长。这些人当中,很多人对幼儿教育不够专业,甚至是一知半解。这些幼儿园聘请幼儿教师时门槛低——对专业和学历放得很宽,因而使一些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素养、教育理念落后的人走进了幼儿教师队伍。在这些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教师看来,幼儿园的教学就是教孩子认认字、数数数、唱唱歌与跳跳舞。更有甚者认为,幼儿园只是看孩子的地方,只要孩子不出事故就行了。她们不懂得如何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施教,常把自己的想法硬性灌输给孩子,在管教孩子时,缺乏尊重孩子的意识,个别教师甚者还会对孩子动粗。
在教学中,大部分农村公办幼儿园统一为孩子们定制了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规范教材。但不少民办幼儿园则存在随意乱开课的现象。如一所民办幼儿园的课表中就有数学、英语等小学课程(见表4)。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有孩子在做教师布置的作业,用小手艰难地握住笔写着“8”或“A”之类的作业。我们在调研时,观摩了一节中班的语言课。教师一开始就要求孩子们端端正正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带领孩子齐声说:“小小手,放背后,小小脚,并并拢,小嘴巴,不说话,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二三,不许动!”然后让孩子们不厌其烦地朗读孩子根本不理解的一首古诗,直至背诵。这种缺乏生动的游戏,违背孩子的天性,机械地向幼儿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农村幼儿园中很普遍。认知科学告诉我们,教育是在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吸纳相应的知识,使之“同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下一个“最近发展区”。在幼儿园教学中,向孩子传授小学的知识,远离了幼儿“最近发展区”,孩子很难把这些知识“同化”或“建构”,这样的教育不仅没有正面效果,反而会使孩子在学习伊始就饱受挫折,使之丧失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表4一所民办幼儿园课表
在儿童身上,先天具有奔放、纯真、超现实的灵性,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带着诗意的、童话般的色彩,没有僵死的条条框框,没有传统的陈规戒律,这些特征是儿童今后多样地“完成”自己的基础,也是人类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源泉。我们不能把成人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强加给幼儿,向他们头脑中灌输一些他们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和要求他们遵守整齐划一的规则与纪律,会让原本生动活泼、丰富奇妙的学前教育变得枯燥乏味,并折断儿童想象力的翅膀。
忽视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采取这样生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幼儿教师持有的不正确学前教育理念使然。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支撑其教育活动的主心骨,它是建立在教师对教育的理想、使命、目的、要求和原则等方面理性认识基础上的,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表5显示,在被调查的幼儿教师中,对在幼儿园实行小学化教育持非常肯定态度的竟然占22.3%,持比较肯定态度的占41.2%,两项合起来超过半数,这也难怪小学化教育会在一些幼儿园屡禁不止。
表5受调查的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情况
幼儿想象力的发展需要在活动中形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999)就明确地把游戏规定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4]教育家杜威也指出:“孩子进行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游戏,不仅具有为其成人时期的职业做好准备的功效,而且当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乐事。”[5]由此可见,学前教育游戏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在表6中,统计结果告诉我们,大部分被调查的农村幼儿教师,对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还没有清醒的认识。
在幼儿园,教学内容应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但问卷反映,粤东地区一些农村幼儿园除了教授五大领域内容之外,许多幼儿园的中班、大班还会教小学一年级的内容,如某幼儿园中班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等。一些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情况见表7。
表6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实施的情况(教师问卷)
表7受调查幼儿园课程内容情况(教师问卷)
上级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强调幼儿园教育要去小学化。为了应对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一些幼儿园准备两种课表,检查时用一种,平时上课用另外一种。之所以如此,是为了迎合家长们的口味,以求多招生。有园长无奈地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面对的是大多文化层次不高的农村幼儿家长,如果幼儿园不教些识字、拼音和计算之类的知识,家长就会认为在幼儿园孩子没有学到啥,就会把孩子送到教这些知识的幼儿园去。为了生存,我们只能选择居中的办法,《纲要》规定的教,拼音识字等课程也教。”
为了与小学化教学相匹配,教师也给幼儿留以拼音、写字和算术为主的作业。调查显示:18.5%的教师天天给孩子留作业;31.2%的教师经常留作业。具体见表8。
表8受调查的幼儿园教学要求情况(教师问卷)
要孩子完成枯燥的作业,以抽象的知识去占领生机盎然的儿童世界,有违儿童成长的规律。“据美国一位教授调查,中国的孩子比外国孩子少笑50%。”1中国孩子“少笑”是因为家长和幼儿园“让本应该是社会上最快乐、最不知忧愁和玩得最多的孩子们,成了社会上最忙碌、最忧愁、最痛苦和玩得最少的人”。[6]
教学方式上,调研显示,一些教师主要是通过宣讲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幼儿自行操作玩具、教具以这种探索的方式掌握知识的情况很少。其原因一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方面的问题;二是班上孩子太多,教师不好掌控。
幼儿园不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幼儿教师,但是由于幼儿园担心生源问题,迎合一些没有正确幼儿教育观的家长。调查中有高达50.2%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时期需要接受拼音、识字、算数等方面的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小学学习阶段“抢跑”在前,不少家长把幼儿园教育当成了小学教育的预科。这样,家长与教师一起“合谋”,让诸多孩子过上了没有激情、没有童谣的日子,本应充满盎然生机的童年之花朵,完全枯萎了。
学前教育要与孩子的年龄、个性和社会文化相适宜,与儿童发展水平相契合,不能揠苗助长。须知,“一切课程是儿童自己的,要有效教育儿童须得完全走进儿童的思想和想象的世界里去才行,如果我们剥夺儿童用自己的眼看、自己的手探索和自己的头脑思考的权利,只让他们机械地记忆一些疆死的知识,这种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不了任何效果。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在被调查的21个国家的首位,但创造能力却排在17位。可见计算能力的强化并没有提升孩子的最可宝贵的创造能力。”[7]26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急于训练孩子计算能力的幼儿园教师与孩子的家长反思吗?
三、对策
学前教育是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并且相对于其它的教育事业,学前教育对政府来说,它是投资最少、回报率最高的教育。搞好学前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减少贫困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功效。有人作了量化研究,“其收益大概是1美元的项目投入将给社会带来17美元的收益”。[8]由此观之,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是一件很划算的事。世界上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学前教育。欧盟保育协作组织积极倡导世界各国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如经合组织国家(OECD)采用国家财政支持和根据父母收入交费并行的办法,父母支付的费用一般不多于幼儿教育成本的30%。在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学前教育方面通力合作,在1990~2000年这十年间,在学前教育上,联邦政府的专门拨款达到140亿美元,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也积极出资补助贫困家庭在学前教育方面的费用。[9]有鉴于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应下大力气搞好学前教育。
(一)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学前教育投入偏低的问题
让适龄儿童入园并接受好的教育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每个有孩子家庭的强烈诉求。但公办幼儿园太少,读公办幼儿园成为社会关注的老大难问题。根据笔者调查统计,粤东农村地区民办幼儿园接收孩子入园人数占60.0%以上,特别是农村地区孩子的学前教育,绝大多数是由民办幼儿园承担。由于农村民办幼儿园,经费来源是“以幼养幼”。在经济欠发达的粤东农村地区,幼儿园收费标准受家长经济条件的限制。故此,这些地区的许多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收入很低,办学条件也很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学前教育方面投入增加不少,生均经费也从2009年的921元(人民币)提升到2016年的8626元,但离美国2012年生均经费的10042美元、英国的10548美元还有较大的差距。2各国政府对于学前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例国际平均水平为3.8%,而我国只占到1.3%,并且这有限的1.3%的教育经费还主要投入到公办幼儿园。我们认为,创造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不同层级的政府承担不同的责任,厘清责任边界……,以确保农村学前教育这块短板健康、有序地发展”[2]37。在此建议,学前教育的经费应由省财政统筹,以保证这些地区的学前教育稳定发展;中央财政也应采取专项投入的形式重点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投入的方式采取固定拨款与奖励机制结合的方式,既从制度上保证经济欠发达地区幼儿园的基本经费,又通过“评”和“比”等活动,激励民办幼儿园更新设备、增加教具、图书等,以改善办学条件。
(二)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及其准入门槛
我国对幼儿教师的管理形成了“双轨制”与“城市偏好”——对有编制的与无编制的幼儿教师、城市和农村幼儿教师形成了差别化对待。目前,支撑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主要是没有编制的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民办幼儿园“以幼养幼”受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制约,普遍存在着经费拮据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这种存在于幼儿教师中的“公办偏好”和“城市偏好”,导致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待遇差。“广东省大多数农村民办幼儿教师工资水平基本贴近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限额”[10],这就导致广大农村地区在学前教育领域里很难留住专业人才。一个国家的强盛仰仗教育,学前教育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我们都要用最优秀的人才去培养更优秀的人。要改变目前幼儿教师在编和非在编的“双轨制”现象,将幼儿园教师队伍统一纳入“行业管理”,对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社会保险等作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大幅提高农村学前教师的工资待遇,并且平衡地域差别,条件越艰苦,待遇越高。从财政投入主体来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主体主要在乡镇一级。在经济欠发达的粤东地区,乡镇财政能力有限,解决大量的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待遇心有余而力不足。建议省政府专门设立一项教育经费支出,给予在粤东地区民办幼儿园任教的幼儿教师特殊津贴,为贫困的农村学前教育留住专业人才。
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水平,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是一关键因素。学历层次、专业素养及任职资格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我们要设立幼儿园教师准入标准,堵住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教育主管部门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把一些素质较低的人员清理出幼儿教师队伍,并撤并一些教师素质不达标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减轻一些民办幼儿园在生源方面的恶性争夺。另外,政府也可考虑给予一些偏远山区的民办幼儿园购买校车方面的补助,让这些地区的教育质量高的民办幼儿园能扩大招生规模,有条件容纳更多家庭贫困的农村孩子接受较好的学前教育。
(三)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改革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方式
学前教育虽说是教育体系的底层和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能力与素质要求降低。在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充分认识到在学前教育阶段把“苗”扶正的重要性,因而他们对学前教育的教师资质要求不但不比中小学教师低,反而更高。如经合组织国家(OECD)等要求学前教育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等。在现阶段,针对粤东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现状,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特别是对民办幼儿园的园长进行培训,因为园长的专业水平不高对幼儿园的教育水平影响更大。目前粤东地区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是很到位,许多在编教师几年都没有机会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更不用说民办幼儿园教师。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的提高是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石,教育主管部门可不定期的请专家学者到园内办讲座,或积极组织本地区的园长和幼儿教师,利用暑假及网络对她们进行必要的培训,有针对性提升其素质。
另外,各高等师范院校在招生方面也要作相应的改革,应多招收些有志于从事农村学前教育的学生,政府在她们读书期间给予学费全免。现在一些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改行不从事学前教育,这对国家和个人都是浪费。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堵住浪费教育资源的源头。在这方面美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效仿,美国的教育主管部门采取先收集高中学生的意向,并通过筛选,把有意在农村从事学前教育的学生送到高等师范院校进行专业学习。这样做,使学生的个人志向与今后从事的事业有机融合,有利于农村学前教育队伍的稳定。
(四)加强舆论引导,纠正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错误观念
教育要顺随人的成长规律。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有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而已。”[11]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人物卢梭,对于向学前孩子灌输枯燥知识使其“不得开心颜”的“教育”愤慨地批评道:“你们为何不让可爱的孩子享受童年的美妙时光,为何使他们珍贵的童年充满悲伤?”[12]对幼儿来说,掌握多一些或少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并不起多么了不起的作用,重要的是“如何以生活世界丰富多彩的事例来充盈他们的精神世界,涵养其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寻精神”。[7]26。
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儿童的生理过程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儿童有一个为做适合的事情做准备的内部时间表。西塞罗早在两千年前就告诫那些想超越孩子自然生长阶段而施教的人:“自然界的发展遵循其固有的规律,人的成长也有其确定的路线,不同年龄段的人有其特有的性情。”3教育是一项充满生命律动的事业,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适性为上。
引导家长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进行家园合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很多观念、做法都深刻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有重要的意义。是孩子,就应该允许他们以孩子的方式生活,“任何违反自然成长规律的跨越,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是有害的”。[7]28进行“家园合作”,积极向家长普及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让家长遵循幼儿发展规律,不揠苗助长,促进家庭改进学前教育的观念,不给幼儿园正常教学增添阻力。
(五)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注重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学
幼儿生活世界是学前教育得以开展之根基。教育要走进儿童生活、回归他们的生活世界已经成为幼儿教育发展趋势。在教学中要注重幼儿的体验理解。著名课程论专家马克思·范梅南明确指出:“最好的教育关系……是一种生活的体验。”[13]“教育应当开启儿童的生活大门,让他们从自身不同方式体验生活世界,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这不仅是他们生存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建构其对世界认识的基本框架,儿童教育的智慧就在于通过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方式促进其成长。”[7]25游戏是儿童体验生活世界的重要路径。游戏给儿童带来欢乐、满足和自由,给予儿童内心平静。游戏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适用于儿童一切的活动。无论是儿童自发、自导抑或是教师组织的游戏,对儿童成长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对于幼儿来说,通过游戏能使学习、活动感到轻松、自然、亲切和温暖,身心愉悦,能打破理性世界带来的时空限制,通向此时此地以外的领域。在游戏中,儿童理解并建构的知识,沟通了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实现自我成长。在游戏中,一些常规训练变得有趣和自然,不觉得与生活相隔甚远,也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在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方式进入生活,这对于儿童理解尊重他人、学会团结友爱和培育其规则意识,也是一条最佳路径。总之,游戏对于儿童的身体、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以及各种能力铸造、锻炼,建立起自己通向未知的道路起着重要的作用。
认清儿童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开展学前教育十分重要。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必须细心地观察,积极思考,为幼儿游戏开展创造条件。通过收集整理来自身边的更适宜的儿童游戏案例,巧妙地利用游戏,充分发挥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儿童的兴趣,充分发挥游戏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实现“教者有心,学者无意,让孩子在兴趣盎然中轻松、自然的学习”,[7]28还他们快乐、幸福的,从而是令人一生无限怀念的——童年。
学前教育既是基础教育事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性、福利性事业。搞好学前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现阶段,中央及省政府需要对像粤东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给予特别的经济上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主管部门及教师等也要群策群力,把学前教育办好。总之,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就能给农村学前教育开创出一条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潮州5年投入学前教育财政经费1.59亿元[EB/OL].(2016-06-06)[2018-06-07].
[2]廖莉,袁爱玲.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困境及其突破——基于广东省的实证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5(6).
[3]潮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潮州市关于扶持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EB/OL].(2018-03-19)[2018-10-06].
[4]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M].傅统先,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92.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11.
[6]邹小婷,扈中平.海德格尔诗性哲学视域下当代教育人性化的困境及其出路[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3):13.
[7]邹小婷.基于生活世界的学前教育论略[J].现代教育论丛,2017(6).
[8]崔世权,袁连生,田志磊.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来自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1(5):4.
[10]贺红芳.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待遇问题及政策建议[J]教师教育学报,2018(6):84.
[1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七卷)[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83:4.
[12]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0.
[13]马克思·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