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剑桥大学创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启示

时间:2020-06-07分类:教育管理

  作者:黄媛

  摘要:剑桥大学创业教育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具有多渠道的制度支持和持久稳定的资金保障、系统且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形式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创业教育相对薄弱。鉴于此,我国应不断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开设多样化的创业实践活动,提升高校学生创业兴趣,培养其先进的就业理念,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多渠道的资金保障,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关键词:剑桥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外活动

教育论文发表

  剑桥大学作为英国最具影响力的高校,其创业教育一直备受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关注。剑桥大学作为创业人才的聚集地和输送地,在创业教育中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笔者以剑桥大学为例,积极探索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特点与经验,以弥补我国创业教育的不足,从而为推进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剑桥大学创业教育的背景与动因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创业教育开始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界中一项热门话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剑桥大学掀起创业教育浪潮。在多渠道的政策与资金保障、剑桥企业的积极参与、高校自身的改革需求等的共同作用下,剑桥大学创业教育不断地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

  (一)多渠道的制度支持与资金保障

  英国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主要受益于英国政府对创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20世纪70年代,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英国失业率大幅度上升,民生凋敝。英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被迫缩减公共财政投入,其中就包括减少对英国高校的资金支持。削减高校教育经费虽然对高等教育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但也促进了高校、企业及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在此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剑桥大学开始鼓励在校生参与创业,旨在通过高校试点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以促进英国市场经济的恢复及就业率的提高[1]。

  在政策法规上,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方案和政策,以更好地引导和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1963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发布《罗宾斯报告》(Robbins Report),该报告为英国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1987年,英国政府实施了第一项创业教育政策——“高等教育创业计划”(Enterprise in Higher Education Initiative,EHE),以支持部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2]。

  进入21世纪,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给予创业教育财力上的扶持。其中,英国政府为高校提供资金援助成为一项重要方式。据统计,剑桥大学创业学习中心近80%的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其中50%来自于高等教育创新基金(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on Fund)等核心基金。创业学习中心每年拥有100万英镑的经费预算,其中涵盖了创业学习中心自身发展创业教育所需费用及为学校其他部门开展创业教育提供的资金。在这笔资金中,每年有30万英镑由英国当局创设的“高等教育创新基金”项目提供。1999年,英国科技部投资2500万英镑资助了12个科学企业中心,并在剑桥和麻省理工学院之间建立了一个联合项目,为其提供6400万英镑的资金支持。为鼓励高校师生进入企业,主动进行技术开发,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贸工部、教育及就业部和高教拨款委员会共同出资设立了“高教援助基金”[3]。除英国政府拨款之外,剑桥大学创业教育的资金来源还包括校友捐赠、剑桥企业家资助、协会资助等。(见表1)

  由此可见,充足的财政资源对提供稳定和长期的创业教育至关重要,拥有持久且稳定的资金支持是剑桥大学创业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一项重要原因。

  (二)剑桥企业与剑桥大学的双向参与

  剑桥企业与剑桥大学的双向参与机制,促进剑桥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剑桥现象”的形成。剑桥大学虽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但由于剑桥镇缺少高新技术企业,造成剑桥大学的科技成果难以得到转化。1964年,工党政府针对英国众多的科技成果无法产生商业效益的问题,提倡教育与工业更加紧密的结合,并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对此现象进行调研。到19世纪末,剑桥镇的有识之士利用剑桥大学的优质资源创立了一批成功的小型企业。1881年,霍拉斯·达尔文与剑桥大学毕业生史密斯合伙成立了促进“剑桥现象”形成的第一家公司——剑桥科学仪器公司[8]。此后,剑桥镇不断加强与剑桥大学的合作,充分利用大学的科研成果陆续衍生出大量高新技术小公司。直至1970年,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成立了第一个剑桥科技园,该园区借助剑桥大学高质量的人才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数百家高科技企业,形成“剑桥现象”[9]。1985年,英国法律开始允许教师将科研成果自由商业化。在此政策支撑下,剑桥大学开始陆续与教学人员、科研人员签订自由聘用合同,允许教研员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商业化转化,创办自己的企业。通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剑桥大学科研人员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创办了一千余家高新科技企业。这些企业促进了剑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为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剑桥现象”形成之后,剑桥大学和剑桥镇涌现出大量高新技术公司。这些企业为剑桥大学的创业教育提供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多方面的保障,助力剑桥大学创业教育发展。

  为促进剑桥大学与剑桥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剑桥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双向参与机制的运行。一是设立“创业学习中心”,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平台。创业学习中心作为剑桥大学创业教育的主要机构,不仅为全校师生提供创业教育相关课程,还为学生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搭建了平台。二是打造创业孵化器,提供实践机会。剑桥科技园区是由剑桥大学引导的集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聚集区,为剑桥大学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场所。如“加速剑桥”(Accelerate Cambridge) 作为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设立的企业孵化项目,为入选的创业项目提供办公场地、资金支持、咨询策划、对接资源等一系列服务,以助力初创企业的发展。目前,该项目已经帮助130家初创企业进行融资,融资总金额超过2500万美元。三是成立校企联络机构,协调各院系与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例如,剑桥大学成立的沃夫森产业联络办公室,为剑桥师生及科研人员提供从技术咨询、市场分析、牵线搭桥到代拟具体的合同条款等全方位服务[10]。这些机构为学校、科研机构及企業的合作提供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了三方之间的合作效率。

  推荐阅读:教育科研课题负责人的要求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