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PICC导管脱出的原因及护理管理措施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0-05-20分类:基础医学

  [摘要] 在临床上,PICC因其维护方便、创伤小、感染发生率低、减少延迟出院,提高患者满意度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如果在留置期间出现导管脱出而引起非计划性拔管则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该文从护理管理的角度出发,主要对PICC导管脱出问题的相关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期对临床上预防此类问题及PICC置管管理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护理管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脱出

护理论文发表

  外科护理论文如何安排发表

  經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等部位进行穿刺置管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1-2]。当PICC导管末端向外移动>0.5 cm后不能再发挥原来的作用,称为导管脱出。在临床上,PICC因其维护方便、创伤小、感染发生率低、减少延迟出院,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在治疗过程中更加安全有效而被广泛应用[3-4]。但在留置期间如果出现导管脱出而引起非计划性拔管则可影响治疗,容易加重患者的经济及精神心理负担,医患纠纷可能随之产生[5-6]。因此,需要加强 PICC 置管的护理管理以预防PICC导管脱出的发生。该文从护理管理的角度出发,主要对PICC导管脱出的相关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期对临床上预防此类问题及PICC置管管理有参考价值。

  1 PICC导管脱出标准

  目前PICC导管脱出标准尚无定论。多数研究[4-9]分为三类说法:一类按照导管部分脱出体外的长短而分类:脱出长度为<5 cm、5~10 cm、10~20 cm分别为导管轻度、中度和重度脱出。一类以导管末端的位置进行分类:分别将导管部分脱出其末端仍在上腔静脉内、其末端位于锁骨下静脉内、其末端位于外周静脉内或导管完全脱出归为导管轻度、中度和重度脱出。第三类结合了前两者的定义:导管脱出长度<5 cm而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内,为导管轻度脱出;导管脱出长度为5~10 cm而其末端在锁骨下静脉,为导管中度脱出;导管脱出长度为10~20 cm而其末端位于外周静脉内,为导管重度脱出。

  2 PICC脱出原因分析

  2.1 管理因素

  2.1.1 缺乏培训与监管 虽然目前我国开设PICC的医院较多,PICC 培训需求很大,但相关的支持政策和制度较少,培训内容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培训资源缺乏,没有规范的培训步骤,导致培训后的结果较不理想;护理人员经PICC专科培训后,在临床上实践操作缺乏监管,不当操作无法得到及时的纠正且存在角色定位模糊等问题[7-10]。陈黎丽等[11]研究显示,规范PICC的专科培训, 可有效减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PICC一次性穿刺及置管成功率。

  2.1.2 PICC质量监控方式尚不完善 国内大多数医院目前质量监控方式为组织护士长进行质量检查,容易出现重视结局质量,忽略环节质量的问题[2]。宋欢欢等[12]对山东省235所医院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医院 (78.30%)采用定期组织PICC质量检查的质控方式,具有非持续性、注重结局质量而忽视环节质量的缺点,导致临床上一些工作方法的变动仅仅是为了应对机械性处理检查而所做出的暂时改变,不是真正有效的改进措施,得不到长期的坚持与优化,使得一些临床问题依然存在,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1.3 PICC专业发展不均衡 宋欢欢等[13]对山东省PICC置管护士的调查研究发现,在PICC置管护士人数方面,三级医院显著高于二级医院(P<0.01)。徐彬斌等[14]对湖南省基层医院护士的调查发现,相关护士对 PICC维管方面的知识不够了解;而且,社区医院的护士比乡镇卫生院的护士,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更加不足。由此可见,基层医院的 PICC 置管护士人数不足,对PICC导管维护知识掌握度偏低,且专业发展相对落后。迫切需要对基层医院护士进行相关PICC维管培训。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