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渐放缓,消费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点,信用经济是各行各业的连接器,也是拉动内需的“法宝”和撬动经济增长的“利器”。当前,我国信用经济发展面临数据“孤岛”、个人信用信息保护不足、“羊群效应”明显等问题,随着区块链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区块链与社会经济发展融合成为趋势,区块链和信用经济十分契合,可以解决信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推动“区块链+信用经济”创新发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信用法律体系;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信用监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广智能合约,拓展业务场景;搭建人才支撑发展体系,提供智力保障。
[关键词]区块链;信用经济;信用社会
一、引言
中国经济经历了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依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但2008全球金融危机后,“三驾马车”正在失速,国外商品需求下降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5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下降到了6.1%,再创1999年12月以来的新低,出口和投资增速的放缓突出了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打破边界、连接各行各业、实现生产要素的大流通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最新特征,而信用经济无疑是各行各业的连接器,也是拉动内需的“法宝”和撬动经济增长的“利器”,近年来,中央正努力建设信用社会体系,信用成为了最宝贵的资产,信用是可以被数字化、系统化、全民化的全新业态。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推动区块链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区块链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共享性、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等特点,通过搭建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简化信息搜集程序,提高信息处理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当前,我国信用经济发展面临数据割裂、个人信用信息保护不足、“羊群效应”明显等问题,区块链技术恰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区块链与信用经济十分契合,在区块链技术背景下,信用经济可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关于区块链技术,URQUHART A(2016)认为,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区块链”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比特币白皮书中,截至目前依然没有明确的定义,总而言之,区块链技术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存数载体,以P2P网络作为通讯载体进行信息传输,凭借密码学技术确保所有权和用户隐私,依靠分布式系统确保验证的一致性,致力于构建价值交换系统的技术[1]。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将会对各行各业产生重要影响,巴曙松(2019)从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信息孤岛局面,使得信息更加对称,提高了支付结算效率,但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高安全性、去官方货币化等特点,区块链将会颠覆信用机制,区块链的本质是一种分布式共享记账技术,通过加密验证的方式,让区块链的参与者在无需认知的基础上直接实现价值传递,重构新的金融生态和金融基础设施[2]。年综潜(2019)从普惠金融角度出发,认为区块链解决了信任问题,扩大了金融服务半径,使金融服务能够覆盖更多的客群,更多惠及中低端客户,这和普惠金融的核心要义十分契合,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区块链技术与普惠金融“普及”要义的契合;第二,区块链技术与普惠金融“惠及”要义的契合;第三,区块链技术与普惠金融发展在商业上可持续性地契合[3]。陆岷峰等(2019)从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分析,传统的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面临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贸易真实性风险、信息造假或操作失误产生的操作性风险、信息造假或操作失误产生的操作性风险、信息造假或操作失误产生的操作性风险,区块链的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结构、智能合约、共识机制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4]。郝国强(2019)从区块链与社会信用体系视角进行研究,人类社会信任关系经历了基于关系的人格信任—基于货币的系统信任—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算法信任,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在于解决互联网数字经济中陌生人之间的信任问题,致力于在“去信任”的环境中构造一种新型信任机制和交易规则[5]。区块链技术为个人的金融数据和与芝麻信用等其他平台的数据之间的共享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克服个人数据“最后一公里”难题,建立完整的个人信用体系。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对完善金融风险管理、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重构社会信用体系等均有重要意义,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逐渐普及,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关于信用经济,章政(2019)认为信用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社会经济活动由“狭义信用”向“广义信用”转变,信用经济活动将呈现四个特点,第一,信用经济活动的内涵将回归价值创造;第二,信用經济活动的主体将趋于多元角色;第三,信用经济活动的边界将出现虚实并存;第四,信用经济活动的本质是完善市场模式[6]。2008年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出口贸易,加之房地产泡沫的存在,长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正在失速,基建投资和出口贸易增速的放缓加重了消费压力,另外,火爆的房地产加重了家庭债务,对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如何激发消费活力、拉动内需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王为(2009)指出,金融危机后,依靠压缩生产规模、增收节支、打折促销等传统手段刺激消费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大力发展信用经济,营造人人讲信用、守信用、保信用的环境,增加信用经济在经济体系所占的比重,必将为我国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注入新的活力,信用经济能够加速市场交易速度,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市场经济愈发达,越需要强化信用伦理[7]。余永泽(2019)从社会信用的经济效益角度对信用经济进行分析,分别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微观主体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在宏观层面,良好的信用环境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观层面,信用经济通过影响金融效率和中小企业成长速度进而对产业发展发挥作用;在微观层面,信用经济与个体行为相互影响,信用经济体系将会规范引导个人消费行为,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8]。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信用经济作为支撑,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信用经济也是破解当前消费乏力、内需不足难题的重要利器。
推荐阅读:经济学怎么投稿s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