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评价素养指幼儿教师在日常评价实践中所必需的评价观念、知识和技能。经过文献检索和反复的讨论思考,我们对幼儿教师评价素养的界定,借鉴王少非的教师评价素养框架,具体包括理解评价、明确“成就期望”、运用适当的评价方式、适当地解释和运用评价结果等几个方面。基于在幼儿园教育一线的行动研究,我们引领教师基本形成了对评价的正确理解,教师们能在明确“成就期望”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评价方式,并能够解释、运用评价结果,评价素养有了较大提升。
理解评价
理解评价是指教师知道评价在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发挥的条件,明确等级评定与其他评价手段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关于幼儿发展水平的完整图景,知道可靠的评价与不可靠的评价的区别,知道评价可能的误用以及误用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
从教师的总结和实践中我们都能看到,教师知道并且能够综合运用等级评定、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获得关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充分证据。例如教师们在使用评价分析表(表现性评价工具)记录和评价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每一个幼儿学习的真实情况,这些信息仅靠等级评定是无法获得的。混二班的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看到了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和认知风格,有的幼儿是场独立型,有明确的创作目的,愿意接受新的挑战;有的幼儿是场依存型,虽然自己没有创作目的,但会观察别人进行模仿,或者在教师的建议下尝试创作从中获得发展;有的幼儿会用自己掌握的制作方法,不断叠加,最后进行命名;有的幼儿在遇到困难后,会把自己的作品随意制作并借形命名等。
中一班李老师在记录和评价幼儿创作自画像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叫苗苗的小男孩,刚开始他每次照镜子时都会闷闷不乐,经询问得知,他觉得自己的鼻孔朝外,像小猪的鼻子,因此特别沮丧。于是,教师引导他通过观察发现每个人的五官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渐渐地,他开始接纳自己的特点,不再认为鼻子丑了。从苗苗三次自画像也可以看出他关注点的变化,前两次他对鼻子的表现特别细致,画面中透露出难过的情绪,而从第三次的自画像开始,他的注意力已经不在鼻子上,而是更加全面地去表现头部和身体的各个部位了。可见,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对幼儿的了解更加多元和深入。
明确“成就期望”
明确“成就期望”是指,知道评价、教学、学习三者的互动关系;熟知课程标准,全面、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对幼儿成就的期望;能准确地将课程标準规定的课程目标转化为清晰的教学目标,并将之转化为评价目标;能够保证每一评价任务都能反映特定的成就期望,并保证评价任务能适当代表所要评价领域的核心经验。
在实践研究的环节中,课题组一直在努力引领教师熟知课程标准,进而将课程与评价相结合。下面我们以奥林分园数学领域的幼儿发展评价为例,来说明教师在此方面评价素养的提升。
首先,通过学习我园“十二五”评价课题的研究成果“幼儿数学领域发展指引”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用)》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关键概念,包括数与运算、规律与关系、量与计量、几何与空间。
其次,课题组依据以上课程标准制定了《幼儿数学区观察评价表》。教师根据《幼儿数学区观察评价表》对数学区投放材料的种类、结构性进行了观察与评价,并对幼儿是否喜欢进行了预判。通过班级自查、年级研讨、全园集体分享等多种研究方式,教师不仅进一步熟悉了幼儿数学领域的课程标准,而且能将这一标准与幼儿的日常数学区学习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们总结出了数学区创设的原则和教具投放的要点,进而明确了幼儿数学领域发展评价的目标。
再比如,教师们能够设计或调整教育活动,使之能反映所要评价领域的核心经验。牡丹分园的邹老师在评价幼儿语言领域的讲述能力时,为了拓宽讲述内容,把原来的新闻播报活动演变为“班级新闻”“玉兰开花了”等孩子们喜欢的话题,最终达成了“乐于讲述、流畅讲述”的活动与评价目标。
运用适当的评价方式
运用适当的评价方式是指,教师知道每一种评价形式以及与不同评价任务、评价目标的匹配性,能够根据评价目标选择适当的评价形式和评价任务;能设计并运用融合多次评价、多元评价结果的评价方法。
在行动研究中,教师们在使用我园“十二五”期间形成的幼儿发展性评价方法与工具(检核表、成长档案、综合报告)的基础上,改进和研发了一些方法、工具。例如校本部园和奥林分园分别将原来的检核表和综合报告进行了结合,形成幼儿发展综合报告,包括等级评定、综合评价和支持策略三部分。等级评定借用了原来的检核表;综合评价是教师结合幼儿的等级评定及平时的过程性评价(作品取样等),用具体的、叙述性语言进行综合评述;支持策略是教师依据多种方式所做的评价基础上提出的在幼儿园和家庭中促进幼儿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和建议。这是根据实际需要对评价工具做出的有效修订和调整,更方便教师操作,也便于教师更直观了解幼儿发展的情况。再比如,奥林分园采用了“搭建桥梁”项目的评价工具与方法。其中,在课程桥梁部分,非常清楚地对幼儿可能达到的每级水平进行解释,并且给出了下一步活动建议。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判断其达到哪一级水平,对应下一步建议,引导幼儿进行更高水平的操作。
适当地解释、运用评价结果
适当地解释、运用评价结果,是指教师能对评价结果进行正确的、适当的解释,并能从中做出关于幼儿发展的正确推论;能够设计并运用有效的结果报告方法,与幼儿及其家长有效地交流评价结果,提供促进幼儿学习的具体反馈;能运用评价结果进行自我反馈,规划和改进课程、教学和评价本身。
评价结果的解释应当与评价目的相联系。要评价幼儿是否达到常模标准,评价结果就必须与确定的标准相联系;以诊断为目的,结果解释就必须特别关注幼儿当前的学习状况与特定活动的学习目标的差距;以激励幼儿为目的,结果解释就必须参照幼儿过去的学习状况。例如,张老师在学期末整理幼儿发展评价档案时,对班级里高高小朋友的表现大吃一惊。高高从一开始几乎不参与美术活动,到后期感到美术挺好玩,以至于主动让爸爸在校外报了专门的美术课程,这个变化便是高高自身的进步。张老师对高高在美术领域的评价结果的解释,参照的便是高高过去在美术学习方面的状况。如果教师想知道自己开展的美术活动,是否促进了班级多数幼儿的发展,那就要将幼儿当前的美术学习状况与这个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行比较,对班级幼儿的美术领域评价结果进行解释。此外,教师还采用了等级评价的方式,标准则是幼儿所在年龄段的常模标准。因此,教师对幼儿等级评价的结果进行解释,就要以我园的《3-6岁幼儿发展指引》为依据。
推荐阅读:幼儿教育方面的期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