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中国艺术史中“工匠文化”的伦理价值分析

时间:2019-09-21分类:艺术理论

  摘要:中國艺术史离不开“工匠文化”的构建和演绎。“工匠文化”在中国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在艺术的高度、广度、深度和精度上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工匠文化”为艺术史所带来的社会伦理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这种社会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关系和“义、利”关系上。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工匠文化”的内在价值理想和外在行为规范两方面来阐述我国艺术史中“工匠文化”的伦理价值。

  关键词:中国艺术史;工匠文化;伦理价值

艺术论文投稿

  “工匠精神”不仅创造了艺术史中的诸多门类和品种的物质产品,还创造了诸多的精神产品。从而实现了“工匠文化”和艺术史的重要融合。同时,“工匠文化”还在价值取向和品评上对艺术史的发展和演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工匠文化”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内涵。就物质层面而言,主要包含了工匠主体、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劳动成果等;就精神层面而言,主要包含了劳动过程中的管理模式、技能的传承方式和工匠精神。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工匠文化”的伦理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关系和“义、利”关系这两个基本方面。同时,主要体现在内在价值理想和外在行为规范这两个层面上。

  一、“工匠文化”的具体价值内涵

  “工匠文化”的核心和本质就是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是对工匠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职业品格和职业气质的总体概括[1]。而结合其具体的形成历史和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工匠精神就是指爱岗敬业、坚守职责、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等重要职业精神品质。这些职业精神品质充分地体现了工匠们对自身职业的热爱和尊敬。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精神充分的体现出工匠对自身职业的热爱与重视。这种热爱与重视成为他们自觉劳动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在这一动力的驱动下,他们将所有对职业的责任、担当、道义有尊严地展现出来,从而也体现了他们更高的生命价值。因此,爱岗敬业铸造了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二)坚守职责

  坚守职责,则是责任心更高层次的体现。在生产劳动中,坚守既是工匠自身意志的体现,也是爱岗敬业的具体展示。只有做到坚守职责,才能更好地完成生产活动,从而制造出更加精美的艺术作品。因此,坚守职责为开拓创新和精益求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拓创新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工匠的工作总是带有一种误解,认为那只是在进行一种简单的重复工作,具有很强的机械性。但事实上,工匠们在这种不断重复的过程中,获得了熟练且精湛的技艺。而且,在不断雕琢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工匠们会不自觉地对生产技艺进行科学的改进甚至是创新。而在这种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过程中,工匠们的艺术审美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有效地推动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四)精益求精

  在爱岗敬业、坚守职责、开拓创新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应该是工匠精神的最高价值体现。这不仅是物质成果上的价值体现,更是精神品质的价值体现。它表现了我国工匠对职业的高度敬畏和痴迷,是我国科学探究精神的完美展现。更是一种对职业的“义”的展现。体现了我国社会的职业伦理价值取向。

  二、“工匠文化”在我国艺术史中的价值展现

  所有“工匠文化”的价值内涵,最终都会体现在工匠们所创造的物质形式之中。物质成果是工匠们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有力佐证。这在我国历代的文化遗物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2]。不论是最早的青铜工艺、金属工艺还是后来的建筑、服饰、宗教文化器具等艺术形态,都不例外。以下,笔者从建筑、服饰、宗教文化角度进行具体阐述。

  (一)建筑艺术

  由古至今,建筑都是最为显著和复杂的艺术体现。任何一个建筑的完成,都是由众多工匠参与建造而成的。从夏朝这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开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的这几千年中,我国的建筑作品一直鲜明地体现着古已有之的“宗教礼法”特征。每一个建筑艺术作品都从材质、工艺、颜色、纹理上体现着浓厚的社会礼制伦理观念,而这些伦理观念莫不是通过工匠在设计和施工中精心雕琢而成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历史遗留下来皇室建筑群、百姓民居中体会到这种独有的艺术精髓和伦理价值。大到房屋的设计、规模,小到围墙、瓦栏,都熔铸着工匠们严谨的行业态度、规范的行业行为和精湛的建筑技巧。这种将精神与物质融为一体的“礼制”建筑,是“工匠文化”最厚重的历史印记。

  (二)服饰艺术

  自人类文明发展以来,服饰艺术就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当最基本的生存产品与艺术结合之后,中国古老文化中的“礼制”观念就鲜明的体现在先民的服饰上。这不仅体现在依“礼”而建的古老衣冠制度上,更为直观地体现在服饰的质地、款式、纹饰和色彩上。而工匠们对绫罗绸缎精心的染色、精巧的刺绣则最为醒目的体现着他们的“工匠精神”,从而为我们展现了承载着厚重“工匠文化”的服饰文化。同时,这也是“工匠文化”伦理价值的精美呈现。

  (三)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在中国艺术史中是一个特立独行且影响深远的特殊种类。它与其他艺术类别不同的是,它是宗教和艺术相融合的产物。既有宗教的神秘特征,又有艺术的迷人氛围。宗教活动的举行,需要一定的文化烘托和必要的物质载体,因此,在历史中诞生了很多带有艺术特征的寺庙或与宗教相关的艺术物质形态,如石窟、壁画、雕塑等等。而这些艺术物质形态必然是要由工匠们去完成的。而且在宗教的强大背景下,这些物质形态在艺术水平的要求上都非常之高。所以,工匠们在进行艺术物质创造时,不自觉地就要将宗教文化和工匠精神相结合,从而以高度虔诚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这自然就会促使工匠们将自己的技能以最高水平发挥出来。进而创造出最为精彩的宗教艺术作品。站在伦理角度看,职业操守与宗教信仰的结合创造出了最佳的“义、利”融合的产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产生于手工艺时代的“工匠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艺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书写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推动了我国艺术史的形成、演绎和发展。同时,它在创造艺术史的过程中,“工匠文化”更为明显的彰显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在社会伦理中特殊且重要的价值。从而成为了我国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在分析探究中对其进行不断地发扬和继承。

  参考文献:

  [1]刘志彪.要“工匠精神”更要“工匠文化”[J].企业观察家,2016(9):35-37.

  [2]邹其昌.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系列之一[J].艺术探索, 2016,30(5):74-78.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B139,项目名称:《东北地区艺术传播与管理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范春艳,南京艺术学院。

  推荐阅读:艺术论文可以有几个作者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