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脱贫攻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河北省补齐短板、加快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 总体来看,河北省金融扶贫在政策制定和路径选择上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区域金融扶贫协同性不足、农村贫困地区弱质性、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等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冀区域脱贫上升为国家发战略和 2020 年前志在必达的目标下,河北省应当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进一步完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与机制,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尤其应当注重金融扶贫的长效机制建设。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扶贫;协同扶贫;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F06 1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 9 )02-007 1-09
DOI:10 .39 6 9/j.issn.1005-6378 .201 9 .02 .01 1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季刊)1987年创刊。本刊是以研究金融理论和实务以及金融教育为主的专业期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研究探索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做好各项金融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问题提出及文献回顾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有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状态,根据联合国《201 5 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过七成,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习近平曾指出,“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1 ]。全面消除贫困和实现小康社会是近期的奋斗目标,而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体之一,却长期受到贫困问题的困扰。辖区内贫困地区交叉从属于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两大特困片区,并且形成了“环首都贫困带”,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尤其是河北与京津两地贫富差距过大,面临着严峻的“三期叠加”压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近年来,随着孟加拉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在国内的不断推广,金融对贫困减缓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金融反贫困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201 5 年中央扶贫开发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201 7 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金融资源充分配置到经济发展薄弱地区,推动金融扶贫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地区特别是河北省积极探索多种金融创新手段来支持精准扶贫脱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探寻河北省金融扶贫的现状、政策,完善河北省扶贫政策、机制和路径,努力实现近期脱贫攻坚
的目标,建立区域金融扶贫长效机制,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状况及主要指标对比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京津冀区域发展来看,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河北省的发展与北京和天津两市在各层面上的巨大差距。京津冀三地同属首都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带,在脱贫攻坚方面,三地区域脱贫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和天津两地在 201 3 年就已实现了现行贫困标准下的全部脱贫。河北省的扶贫任务较重,但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贫困发生率由 2010 年的接近 1 6%下降到了 201 7 年的不到 1 .9%。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京津冀三地区域发展更加融合。201 8 年 8 月 2 日,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表 1 )。结果显示,以 2010 年为基期核算,京津冀区域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指数每年都在稳步提升,京津冀区域发展初见成效。
(三)文献回顾
20 世纪 70 年代,“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2-3 ]盛行,随后又有“金融排斥论”[4]和“金融约束论”[5 ],发展到现在的“普惠金融论”,不同时期的金融理论都对金融反贫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目前,国内外关于金融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探讨、普惠金融与金融扶贫的关联性以及金融精准扶贫中金融机构功能和定位的探讨等方面。
1 .关于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探讨。国外主要的金融扶贫模式理论与实践主要包括 20 世纪 70 年代尤努斯开创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印度的自助组—银行联结模式、乌干达国际社区资助基金会(FINCA-UGA)模式、拉丁美洲农村“草根银行”模式、泰国的农业和农业合作银行(BAAC)模式等。
2.关于普惠金融和金融扶贫关联性的探讨。普惠金融立足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通过发展普惠金融,将小微企业、偏远地区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弱势群体纳入金融服务体系。普惠金融具有全面性、匹配性和可持续性,在反贫困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1 2 ],对农村贫困脆弱性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金融普惠状况的改善将有助于金融扶贫[1 3 ]。除此之外,普惠金融有利于农村居民增收,经济增长是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减贫增收的重要机制[1 4]。
3.关于金融精准扶贫中金融机构功能和定位的探讨。近年来各家金融机构根据贫困地区金融服务需求设计了信贷产品,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和多层次的信贷扶贫格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严格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围绕农业产业、返乡创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工作[1 5 ]。针对贫困地区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金融机构会设置较高的信贷门槛,未享受金融服务的容易陷入贫困陷阱[1 6 ]。 所以,金融扶贫不能被视为所有金融机构的义务,不等同于给贫困人口提供贷款,也不等同于给贫困人口提供低息或者无息贷款[1 7 ]。
(三)河北省金融扶贫模式与路径分析归结
201 5 年,河北省着手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开始在扶贫开发重点县普遍开展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产业贷和金融扶贫富民农户贷;201 6 年又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办法》和《河北省金融扶贫指导意见》,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性作用,运用财政、金融两个杠杆,聚合金融资源,助推脱贫攻坚,助推全民创业致富,详细列示了 20 条扶贫路径,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扶贫工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根据金融扶贫主导机构的不同,我们从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产业三个层面进行细分(表 6 —8),河北省金融办、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监局、河北证监局和河北保监局联合出台的意见,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扶贫路径上,政策性农业保险、惠农贷款、扶贫再贷款、金融电商平台、天使投资、集合债券等创新性、多层次、政策性和市场性路径方式提上日程。
三、河北省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扶贫与京津协同性差,未形成“一盘棋”格局
京津冀三地的金融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三地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 从表 9 中可以看出,北京拥有最优质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服务,而天津和河北的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三地间较大的金融发展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三地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协调障碍,在金融扶贫领域缺乏协同和协调机制。京津冀三地主要按各自辖区扶贫规划的相关需要开展工作,而辖区之外的金融扶贫协调配合力度不够,不能有效形成三省市金融扶贫资源的集中统筹与调度,难以形成扶贫合力;三省市在金融扶贫对象的选择上,各级各类金融机构缺乏对帮扶环节系统性、协同性和全面性的支持,缺乏对生活扶贫与生产扶贫、生存扶贫与发展扶贫、单一扶贫与综合扶贫、短期脱贫与长期反贫等方面的协同谋划。
(二)农村贫困地区弱质性,金融扶贫难度大、风险高
习近平指出,“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河北省未来几年的扶贫将以燕山—太行山、黑龙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张承坝上和深山区 10 个深度贫困县(表 10)为重点展开,并从中筛选出 206 个深度贫困村进行重点扶贫攻坚。受区域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客观制约,无论是集中连片区域,还是深度贫困地区,都是自然环境恶劣,生态涵养任务艰巨,资源禀赋差,具有弱质性。致使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效益低,对脱贫攻坚的开展造成很大困难,尤其不利于金融机构的设立、金融设施的普及和金融服务的开展,增大了金融扶贫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和非可持续性。
四、推进河北省金融扶贫的政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脱贫作为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 8]。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民的共同富裕,脱贫就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直接体现。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政策机制和举措,需要全社会广泛动员、共同参与,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提高减贫效率,引导激励各种资源形成合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一)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
完善的金融协作机制,是促进金融扶贫、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河北省应充分利用和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优势,争取京津两市对河北省的支持力度,帮扶河北补齐短板,形成京津冀区域精准、系统化扶贫[1 9 ]。习近平曾在减贫与发展论坛上提出要构建“大扶贫格局”,并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区域发展必须要围绕精准扶贫发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也对三地的金融定位进行了明确分工,提出要建立北京金融管理、天津金融创新、河北金融后台服务的基本规划,这为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和协同扶贫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三五”期间,京津与河北省建立了对口帮扶机制,两市将结对帮扶河北省的 2 1 个县,安排帮扶资金 47 .68 亿元。一是要大力推进京津冀区域系统化、精准化扶贫,整合区域内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各级各类扶贫性金融资源,明确各自分工,统筹调配资源,相互配合协作,形成扶贫合力,保证扶贫重点[1 9 ]。二是借助交通一体化建设,打造京津冀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河北省贫困地区要借助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契机,大力发展交通建设,为贫困地区的“走出去”与“引进来”创造条件,让“金融之血”流入金融洼地。三是加强京津冀共治共享的生态环境建设,借助 2020 冬奥会、冬残奥会契机,做足张承地区生态建设的大文章。 四是借助雄安新区建设及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落后产能优化升级,形成创新高地;借力金融资源疏解转移,做大金融市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快贫困地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五是进一步研究制定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办法,建立完善京津冀生态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增强张承深度贫困地区生态保障功能和生态扶贫成效[20]。
结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金融协同扶贫不断推进,金融在区域扶贫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为完成
2020 年脱贫攻坚任务,河北省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积极探寻金融精准扶贫路径,从政策、机制、服务、产品等层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形成了金融扶贫的河北模式,走出了一条金融扶贫的河北道路。但河北省的农村金融发展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抑制现象,阻碍了金融扶贫持续有效地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全面脱贫事业进入攻坚阶段的重大方略和重要推手,是金融机构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完善的农村金融扶贫机制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是消除贫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京津冀三地应继续深化协同,尤其是加强金融扶贫协同,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河北省,在 2020 年前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 1 ]方胜,吴义勇.互联网金融在金融扶贫中的角色定位[J].农村金融研究,201 7(3):56 -60 .
[12]蒲丽娟.农村反贫困战略下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 8(2):109 -1 1 1 .
[13 ]张栋浩,尹志超.金融普惠、风险应对与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J].中国农村经济,201 8(4):54 -73 .
[14]朱一鸣,王伟.普惠金融如何实现精准扶贫[J].财经研究,201 7(10):43 -54 .
[1 5 ]李瑞红.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推动金融扶贫工作[J].银行家,201 6 (4):70 -7 1 .
[1 6 ]王宁,王丽娜,赵建玲.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内在逻辑[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27-131.
[1 7]罗煜,贝多广.金融扶贫的三个误区[J].中国金融,201 6 (22):20 -2 1 .
[1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 8 :4.
[1 9 ]康书生.京津冀金融协同扶贫问题与建议[N].金融时报,201 7-1 2-25 (01 2).
[20]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7-2018 年)[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8:253.
[2 1 ]苏静.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 5 .
[22]鄢红兵.创新“金融+”实施精准扶贫———当前我国金融扶贫的难点和对策[J].武汉金融,201 5 (9):56 -5 9 .
[23 ]李伶俐,刘小华,王定祥.论我国农村扶贫金融制度的完善与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1 7(5):82 -9 7 .
[24]范和生.返贫预警机制构建探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 8(1):57 -63 .
[25 ]江辰,秦首武,王邦虎.优化治理精准扶贫与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研究———以安徽省宣城市为例[J].成都行政学院
学报,201 8(5):16 -20 .
[26 ]刘克崮.中国农村扶贫金融体系建设研究———基于甘黔贵金融扶贫案例[J].财政科学,201 6 (1):84 -9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