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文学论文发表当代文学批评话语系统新探

时间:2019-08-25分类:文哲艺术

  摘要:当代文学批评可大致划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学院批评,自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经历了由兴盛到争议的过程,其特征是理论性、客观性、价值中立。其二是学院批评以外的文学批评,其内部分支众多、种类复杂多变。这类文学批评的共同特征是个性化、主观性、价值判断,因此可统称为价值批评。这两类批评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是两套话语系统,即批评对原文(作品)阐释的两种方式,也是作为所指的批评与作为能指的原文之间的两种意指关系。两套话语的分化形成既受学院的封闭式环境影响,也受批评家对创作实践话语权的影响。

  关键词:学院批评;价值批评;话语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29(2019)0l一0053—07 doi:10.19742/j.cnki.50一1164/c.190107

唐山文学

  《唐山文学》(双月刊)1950年创刊,属于文学期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涉及作品广泛、批评文本丰富、批评家众多,可谓洋洋大观。从上世纪80年代的印象批评,到90年代的学院批评,再到2000年以后的网络批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对于当今的文学批评现象,研究者众说纷纭,有二分法、三分法等分类,有学院批评、作家批评、专业批评、媒体批评、印象派批评等概括。因此,面对着纷繁复杂的文学批评现象和各执一词的理论观点,有必要对当代文学批评进行细致梳理、重新分类和深入探讨。

  一、学院批评

  如果说当今中国文学批评存在着主流流派,那当是学院批评。这不仅仅是学院自己的看法,也是官方和媒体都承认的观点。这一情况从鲁迅文学奖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评选中可见一斑。鲁迅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最具影响力的的文学类奖项之一,代表着官方和主流的声音。鲁迅文学奖设立包括短篇小说、中篇小说、诗歌等在内的7个奖项,其中包含“文学理论评论奖”。可以说,这一奖项代表着官方层面对于文学批评的选拔和认定标准。从1997年第一届评奖开始,可以看到获奖的理论评论家除雷达、李敬泽等个别隶属作协和杂志的评论家外,多数是学院派的成员,樊骏、钱中文、朱向前、陈晓明、南帆等知名教授、研究员都在获奖名单中。另一个有力的证明是《南方都市报》主办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号称年度奖金含金量最高的纯文学大奖,这可以被视作媒体的声音。“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从2003年第一届至今已历经16届,每届设立年度杰出成就奖、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等6个奖项,其中包

  括“年度文学评论家”奖项。每个奖项每年度只颁发给一位获奖者。“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所选出的“年度文学评论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评论家在媒体眼中的影响力。2003年第一届的“年度文学评论家”颁给了北京大学的学院派评论家陈晓明,此后王尧、张新颖、陈超、郜元宝、张清华、孟繁华等评论家纷纷获奖。除2005年的李敬泽和2011年的李静外,其余14届的“年度文学评论家”都颁给了学院派评论家。

  可以说,今天的学院批评是排斥主观性的,显露明显主观判断的批评会被认为“不专业”。在干预创作现实和理论批评这一点上,今天的学院批评对于后者的成果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对于前者却悄无声息。既然学院批评已有了“评论为理论服务”的倾向,那么学者们致力于孜孜不倦地生产新的理论、新的概念、新的批评方法也成为必然之途,因此在理论批评领域往往热火朝天,学者们不停地添砖加瓦。但另一方面,在干预创作现实领域,学院批评家们似乎兴趣寥寥;他们往往只是讨论作家的作品,却不对现实创作提出建议;而作家也似乎不再将这些批评放在心上,有些作家甚至直言“看不懂”【3 J。学院批评家虽然讨论的是作家及其作品,但二者却并行不悖,互不干涉。

  二、价值批评——另一类批评

  无论采取哪种划分方式,我们都可以看出,大家对于“学院批评”达成了共识。这当然有学院批评命名明确、源流清晰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学院批评同其他批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其他批评之间往往相互混淆、相互牵涉。如雷达所说的“专业批评”,他原意是指以作协为代表的专业批评家,同高校里兼具学者与批评家二职的学院批评家予以区分;但从当下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这些专业批评家也逐渐在向学院和媒体分化。再如“媒体批评”和“网络批评”,在当今媒体已高度网络化的环境下,媒体和网络往往是同时出现的。虽然媒体评论同真正的自发性读者批评确实存在区别,但随着通过网络媒体发布的民间高水平的匿名批评和读者批评的逐渐增加,媒体批评和网络批评的界限也在逐渐模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原有的文学评论分类体系作出调整。

  上文我们已经总结过学院批评的特征,如理论性、客观性、规范性、价值中立,这些确实是学院批评的优势所在,但也正是学院批评被诟病的地方。其他批评被一部分批评家所提倡,也是因为它弥补了学院批评的不足。比如赵勇批判学院批评由于过于专业化、制度化而导致的缺乏思想的个性和深度;杜国景批判学院批评缺乏对于现实批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丁帆批判学院批评缺乏价值立场等等。这些正是另一些批评家所所倡导的特质:如姚晓雷倡导批评应包含自我经验¨6J憾2—83;贺仲名、张学昕等人强调的心灵、主体性和情感¨6]186—97;何言宏强调对现实的“介入的批评”[16]209等等。由此我们便可总结出另一类批评的特征,即个性化的、主观的、感悟的、价值判断的。根据以上特征,对上述批评做一个整体上的概括,可将其概括为“价值批评”。

  但问题还不止于此。从逻辑上看,学院批评同价值批评应形成相反或互补关系,但实际二者之间并不相通。前文提到吴亮、罗四钨等批评家批评学院批评使用学术“黑话”,让人难以理解:“整个对话的话语方式更可以说是学术绕口令的典范,其文字之晦涩、拗口,几乎令人无法卒读。”∞1而学院批评家对价值批评的语言也是颇有微词,如批判印象主义批评:“如果收集一批印象主义批评的论文,提炼出批评家反复使用的几个有限的关键词,那么,人们就可以察觉到,这种批评的视野多么狭小,阐释的内涵多么单调,批评家的思想多么乏味。”[171两类批评家彼此之间不但不认同,而且不能理解彼此的批评语言,否认对方的表述方式。由此可见,学院批评同价值批评使用的是两套话语。

  三、两套话语

  福柯通过对考古学、临床医学等学科话语构成的分析,探讨了系统话语理论的建构方式。在他看来,话语同语言一样都是由符号序列构成,以语言为基础,但不止是语言,它超出语言。最初的话语派生于索绪尔对语言的种种二元对立的划分,但又超越于此。罗兰·巴特说:“话语有自己的单位,自己的语法;它超越句子,然而又特别由句子所构成;话语就本质而言将成为第二种形式的语言学的研究客体。”[18]89因此,学院批评话语和价值批评话语也可以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客体。

  在学院批评话语体系里,在其理论的作用下,作为能指的原文和作为所指的学院批评之间产生了张力,同样的能指因不同理论的关联而最终生产出新的知识。在作为意指系统的学院批评内部,其形式具有重大意义:学院批评形式中大量的术语、概念对他人形成了拒斥,将“外行”排除在话语系统之外。进入话语系统的唯一手段就是理论。只有掌握了关键性的理论,才能进入这个话语系统。另一方面,在价值批评话语体系里,在经验的作用下,作为能指的原文和作为所指的价值批评之间产生了张力,这种个人经验(情感、感悟、心灵、阅读、审美)帮助对能指的价值判断的形成。由于经验主要用于判断作为能指的原文,作为所指的批评内部的能指形式就坍缩了,为的是集中力量进行价值判断,因此就形成了价值批评往往所指大于能指,能指相对匮乏的现象。这是从符号学层面对两套批评话语予以分析。

  福柯的“系谱学”理论能够对学院批评的形成与迅速发展提供合理解释。在《知识考古学》一书中,福柯谈到知识型话语的特点:“认识阈(即知识型)是指能够在既定的时期把产生认识论形态、产生科学、也许还有形式化系统的话语实践联系起来的关系的整体;是指在每一个话语形式中,向认识论化、科学性、形式化的过渡所处位置和进行这些过渡所依据的方式,指这些能够吻合、能够相互从属或者在时间中拉开距离的界限的分配;指能够存在于属于邻近的但却不同的话语实践的认识论形态或者科学之间的双边关联。”[21]24“249福柯认为,现代科学依赖于包括实验室、大学制度等在内的体制,它为生成新的知识领域打开空间。在知识生成的过程中,科学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和话语体系,同时产生了权力关系。如此,知识体系就成为了集体向个体实施权力的工具和媒介,而个体在使用知识和产生知识的同时也加固了这种权力体系。当代学院批评话语的形成同福柯所描述的“知识型”话语的产生非常相似。

  从现实层面而言,是什么触发了这一权力批评话语的形成呢?如果我们把目光收回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会发现当时的评论家同作家、同政治的关系与今天的差异很大。从“左翼”文学到“文革”文学,评论家对于作家具有相当程度的话语权。茅盾、周扬、冯雪峰等大批评家的批评话语在当时极具分量,大多数作家确实会按照批评家的意见修改作品。茅盾在写作《子夜》时,就按照冯雪峰的建议多次进行修改,杨沫的《青春之歌》、姚雪垠的《李白成》等作品的创作也参考了批评家的意见。同样,批评家也以指导创作实践为己任。到了十七年时期,评论家的权力达到了一个顶峰。很多政治运动正是以文学批评为发令枪,如对电影《武训传》和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评,虽然政治因素是幕后推手,但确是以文学批评的形式置于台前。新时期开始,学院批评并未在初期便形成风潮。批评家在建构新的话语形式的时候,进行了诸多尝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印象批评。印象批评不仅提倡主体性,同时也宽泛地触及了政治和文化方面。然而,一方面由于对于“文革”时期强政治性的反拨,另一方面由于对批评家强话语权传统的反拨,印象批评仅凭强调个性主体和经验感悟的话语很难建构成一个系统。此时学院批评异军突起,凭借其学术性、客观性、规范性迅速确立了阵地,逐渐建构起了学院批评话语,批评家也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如今学院批评家同作家各行其是,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那种紧密相连的关系大不相同。学院批评家也不再为作家提出写作建议,而是专心生产知识;作家也不再虚心接受批评家的批评,而是自由进行创作;他们都各自形成了新的话语。

  作为同学院批评相互对立、相互补充的价值批评,其实也并未因为政治批评或是印象批评势力的消退而完全消失。今天的部分作家批评、协会批评、媒体批评以及迅速增长的网络批评,都呈现出价值批评的倾向。它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印象批评、实用批评、道德批评或政治批评,但最终都以价值为导向。只是由于价值观念和价值形成的复杂性,价值批评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态势;但相对学院批评而言,它们仍属同一类批评话语。

  总体来看,学院批评由于其特殊的理论话语、专业的学科性等因素形成了稳定的批评话语系统,占据主流声音。另一方面,由于价值批评中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多样性、个人经验的个性化特征等因素,价值批评很难形成如学院批评般系统规范稳定的话语,导致其声音分散零落。但这并不意味着价值批评没有立足之地,相反,学院批评在感性层面的缺失,正是由价值批评来弥补。价值批评在经验、感受和主观领域所进行的讨论,将文学批评从文学研究层面拓展至社会生活乃至整个人类层面。可以说,学院批评与价值批评从不同角度覆盖文学批评,二者都是各自批评话语发展和作家、批评家、读者不同需求的共同产物。

  [参 考 文 献]

  [1]赵勇.学院批评的历史问题与现实困境[J].文艺研究,2008(2).

  [2]王宁.论学院派批评[J].上海文学,1990(2).

  [3]阎连科.作家与批评家[J].当代作家评论,2009(1).

  [4]南帆,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2005(11).

  [5]吴亮.底层手稿[J].上海文学,2006(1).

  [6]罗四钨.学术文章请勿“黑话”连篇[N].文学报,2005一12—22.

  [7]南帆.底层问题、学院及其他[J].天涯,2006(2).

  [8]高建平.论学院批评的价值和存在问题[J].中国文学批评,2015(1).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