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分析

时间:2019-07-31分类:教育理论

  【摘要】开展小学数学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营造宽松氛围,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以自主探究性为贯穿线,主要针对关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展开深入研究,希望对相关人士起到借鉴作用。

教学月刊·中学版

  《教学月刊·中学版》(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面向中学教育教学,旬刊,每月三期。上旬为“教学参考”,涵盖中学各科教学;中旬为“试题研究”,为中学各科考试服务;下旬为“教学管理”,内容以教育教学管理为主,兼顾教学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探究 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145-01

  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培养主要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全面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所以,对于小学的数学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具有采用价值,以下针对教学实践总结了几条措施。

  一、打造温馨课堂

  (一)为学生提供自学机会

  传统教学对现在普遍教师的束缚依然存在,比如,一言堂,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就只是被强行灌输知识点,完全没有消化的时间,这种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并起不了太显著的效果,无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例如在课堂上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教材的知识点有很多都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从而掌握的,而学生通过自己总结的知识点肯定要比被强行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统计一课中,老师就采用让学生通过交流的方式,进行关于统计的掌握,这样取得的效果就会比满堂灌要强得多,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掌握了知识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以及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自主探究性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自主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想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教师则有义务为学生提供温馨宽松的自主課堂,不过,也要拿捏好其中的尺度,既要实现自主,同时不要放任自流,不然就会起到反作用。

  (二)适度对学生进行引导

  关于自主探究性,有的教师认为要给学生绝对的自由与自主的能力,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全不需要老师的参与,这种做法,显得有些极端,这样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并且会危害学生。小学生的智力发育还不完全,他们主要能推出比较简单的知识点,至于主体和难题还需要老师进行深刻的讲解,因为太过复杂的知识不是小学生的智力能够分析的。所以,自主探究性是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不是放任不管。

  二、打造适宜教学情境

  (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比起传统,情境教学无疑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被广泛教师进行采用,因为它可以帮助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实现有机统一,除此之外,对学生探究知识可以产生兴趣与热情。身为教师,要有效发挥自主探究性的灵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打造最为理想的课堂。自主探究属于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可以打造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让他们都能参与进来,积极提出疑问。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一课,老师可以先不讲知识点,利用多媒体设计几条相互交错的线段,而打造这样一种情境,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自己举例子以及进行讨论,从而带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紧接着老师再接着讲知识点的时候就会加深他们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同学提出新颖的问题,老师要适当鼓励,给予肯定,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在学习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难题,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就算独立自主的讨论效果也会比较差,这时候老师就可以设立生活上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解决课本的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学习质数与合数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裁剪一些正方形和长方形,带他们做游戏,在同学们游戏的同时,老师可以提出问题,比如几个正方形可以组成长方形,哪些数量的正方形可以组成一种形状的长方形,学生就会说2,3,5,7等等,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出质数与合数的定义,告诉学生这些数字就是质数,这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是显得太古板,使课堂的整体气氛变得自由与理性。

  三、开展合作教学

  通常现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尽管坐在一起,却显得有些封闭,老师偶尔会与同学们进行单线联系,不过很少与同学进行交流,开展合作教学会使得同学之间的竞争变得激烈,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所以在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时,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这样能够使学生在交流的时候不断加深印象与理解,通过共同努力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也是自主探究的方式。比如上课时,老师可以把同学分成几组,在这个分组过程中老师可以留意学生的成绩、性格、学习态度之间的差异,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进而不断进步,老师也可以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讨论结束后再对他们进行指导。老师可以逐渐加深难度,不断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但这种增加要循序渐进,不然会起反作用。

  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知识是在反复动手操作中得出的结论,老师也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习惯,让他们在习惯中掌握知识。比如在学习几何时,亲手实践就显得很有必要性,老师可以拿出一些圆柱与圆锥,让同学们将他们裁剪展开,通过观察,同学们就会明白圆柱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组成,圆锥是由一个扇形和一个圆组成,这样就会使学生明白几何的特点,实践不仅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知识,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与探究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课堂运用自主探究性的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为了避免走进误区,也应该多尝试与探究,从多个角度,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在探究中增长知识以及培养自主思维,从而为将来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湘珍.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研究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2017(21)

  [2]董丽君.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分析[J].吉林教育,2016(34)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