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吉林省高校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时间:2019-07-09分类:教育理论

  知识经济背景下,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目前,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关键的历史发展阶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性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个高校的一致选择。通过分析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重点关注吉林省高校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高校教育管理

  《高校教育管理》以广大高校管理者、研究者、决策者及教育管理专业教师、学生为读者对象,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学术性与指导性相结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学术自由,努力为学术研究创造宽松环境。

  1 引 言

  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和源泉所在是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的时代,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面临融入国际社会的历史重任,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国际化技能的高层次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吉林省高校积极响应国家要求,着力探索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国家培养有识之士。

  2 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吉林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8所,其中包含3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15年,吉林省高校本专科在校人数达到632 723人,专任教师共39 152人,生师比为16.16∶1。相较历年高校数据,吉林省高校的在校人数以及专任教师人数一直处于上涨状态,这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目前,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如表1所示。

  实践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完善其知识结构,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其次,各个高校均与境外一些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部分学校定期进行学生与教师交流项目,为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国际化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对创业实践、第二课堂等相关活动的重视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体而言,吉林省高校已经踏入了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3 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人才培养目标单一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由国家制定并执行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与学科设置、具体教学计划等。长期实行这种办学体制必然导致单一的人才目标,尽管目前已经针对这点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依然难以在短期内“治标治本”。这种情况导致了我省相容类型的人才供大于求,相同专业的毕业生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基本相似,没有形成独特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具有创新精神或其他类型的人才缺口严重,单位或企业的“招工难”与毕业生的“就业难”协同并存,这种“千人一面”也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1]。

  3.2 师资力量有限

  根据吉林省高校的具体数据,我省高校现有两院院士10人、长江学者36人、国家杰出青年2人,分别占全国的0.76%、2%、1%,这种情况直接影响我省高校的科研能力、学科建设水平和面向其他地区的影响力、竞争力。

  吉林省一直以来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由于缺少地缘优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任务艰巨,而高校在连续扩招后,教师的培养速度难以与学校生源的增速保持一致,这也为借鉴其他学校先进经验,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帶来了难度。

  此外,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数较少,对国际化能力培养的帮助有限;部分教师教学理论缺乏,讲课方式不够生动,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程内容也相对空洞、单调,这也进一步限制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

  3.3 教学管理制度不合理

  经过实践调查,虽然设立了选修课,但部分高校学生并没有自主选课的权力,只能按照学校规定的计划上课,并且不能按照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其他专业的课程,这进一步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未来发展。学分制并未真正落实,只会导致“千人一面”,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当前,虽然吉林省高校皆出台了专业调整机制,但大部分院校都规定只有从未挂科且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才可以申请调换专业,这种制度往往会阻碍真正有调整专业需求的人,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制度的缺陷和局限性,但改革的步伐依然缓慢,依然只有少数人拥有调换专业的权利。

  3.4 教学资源匮乏

  大部分吉林省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均引入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但为了吸引生源往往忽略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导致师资以及相应资源难以与学生数量相匹配,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院校大多籍籍无名,引入的优质教学资源极为匮乏。

  4 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4.1 确立培养目标

  吉林省高校要提高对人才培养理念功能的认识。人才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调控功能,只有首先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才能形成具体合理的培养目标,并对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其他构成要素进行指导和设计,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建构和完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理念的功能。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存在的培养理念建构滞后和培养理念模糊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人才培养理念的重要功能缺乏充分的认识。

  4.2 规范内部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与教学质量管理以及内部监督息息相关。吉林省高校应当在结合省情以及生源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对每个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信息评估与反馈实行监督保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支持。

  在外事管理方面,选取具有外语基础、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本校国际交流项目的人员,保证每个环节的顺利实施;对于教师管理,定期进行教师的培训与进修工作,对其授课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成果定期监督反馈。

  4.3 改善办学结构

  吉林省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应在已有的基础上,与更为优秀的海外学校展开合作。以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为例,可在对自身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寻求硕士、博士方向的联合办学,其他高校也可在自身的优势专业上引入高层次的师资力量,帮助培养创新性国际化人才。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吉林省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发展缓慢,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省内高校的合作交流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考察,由政府联络适宜的合作学校或机构,设立专项基金,以改善当前的办学结构 [2]。

  4.4 构建课程体系

  调整课程结构,首要的是提高通识课程占据全部课程的比例。目前,我省的通识课程以网上课程为主,课堂上则以政治、体育、英语等公共基础课为代表,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基础目的。提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的课程比例,通过选修课的模式,学生可参加部分指定选修,其余的根据个人爱好选取课程,尽量多采取课堂互动的模式,保证学生涉猎更多的学科门类。

  其次,减少必修课程的设置,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选课自由,通过这种个性化培养,挖掘每个人的自主性和主观性,培养复合型人才[3]。

  4.5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整个教学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恰当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将反馈、矫正与调控教学质量作为主要的评价目的,将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树立成为明确的目标;其次,在评价范围上,不仅重视实施结果评价,对于过程评价的重视程度也要加强,具体可以包括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尤其是研讨课的发言讨论情况、课下个人阅读与研究的成果、与导师的交流情况、小组合作学习的成绩、测试成绩以及一些非智力素养的发展等; 其三,在评价依据上,要减少对考试分数的过分倚重,重视对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考察,在设计试题、试卷时,要充分认识试题试卷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试题应该基于课程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展现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空间;其四,在评价方法上,要改变以考试为主的单一方法,探索更多元的教学评价方法,从多方面、釆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來综合评价分析学生的优点与不足。要淡化一次性考核和单一考试方法,探索灵活的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运用课堂讨论、课下独立研究、撰写研究综述和小论文、设计实验方案、口试、面试等多种方法考核学生的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4]。

  4.6 重视学生素质发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也是培养学生个性、重视素质发展的圣殿。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也不再停留于过去的“口号”。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在证书和文凭的背后,更应当教会学生正直、诚实、勇敢、坚强、责任感。依托于隐形课程模式,鼓励参与课外活动,注重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将宿舍、社团教室等场所变成学生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的社区,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成为每个人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注:梁毕明,通讯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红霞.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调研报告[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44-51.

  [2]向欣,侯海荣,唐楠. 吉林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7(2):19-27.

  [3]黄水林. 大学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2(6):98-99.

  [4]张旺,杜亚丽,丁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反思与当代创新[J]. 教育研究,2015,36(1):28-34.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