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文化阈限下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

时间:2019-03-30分类:艺术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随着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日渐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对中国各类艺术的发展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流行音乐由于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欢迎,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引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相应的启示。本文就在简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流行音乐内涵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体现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深化传承的措施,希望能够切实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流行音乐的发展。

音乐时空

  《音乐时空》(月刊)创刊于1956年,是贵州省文联主管主办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伟大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绚烂的传统文化,促成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到当今社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生命力,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视,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虽然现阶段我国社会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视,但是由于传统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传承方式相对陈旧僵化,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流行音乐发展之间的联系,可以在流行音乐中传承传统文化,通过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发展对社会大众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等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进而促使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和流行音乐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民族性与国家性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主要是在中国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发展特征以及独特的行为、语言方式基础上逐渐产生并随之得到相应发展的,不仅代表了中国历史长河中各类经典文化的集合,还是世界重要的文化意识形态,在社会建设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文化内涵的界定,中国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具体指商周到明清时期的文化,而也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土壤的基础性文化,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断的进行变革和创新,在与当代社会主义文化融合过程中渗透时代因素,表现出各类文化的不断交融和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对中国现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

  2.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从产生到发展大约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其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并在三四十年代出现了第一个发展高峰,在80年代得到了二次繁荣,在当今社会发展更为良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艺术的传承发挥着相应的推动作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流行音乐首次出现在上海,并且一直到解放之前都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受到社会关注。到四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受到国家政治发展的影响,流行音乐创作更为关注政治宣传效果,流行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从八十年代到上世纪末期,宣扬国家民族的歌曲逐渐呈现,内地流行音乐文化得到了重新发展,并树立了相应的青春偶像。从21世纪开始至今,欧美、日韩流行音乐曲风逐渐对中国内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使中国流行音乐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推动了我国音乐事业的进步。

  二、流行音乐中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表现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步,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社会大众在获得高质量物质享受的同时,精神需求也随之增加,开始在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投入巨大的精力。音乐艺术一直以来作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并且得到广泛传播的艺术形式,更为贴近人们的生活,其传承和发展也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和喜爱。同时,流行音乐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大众音乐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必然会对流行音乐创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流行音乐艺术创作者不得不在创作实践中自觉引进中国传统文化,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流行音乐的艺术形式向社会大众展现出来。

  1.在地域性文化的渗透过程中传承

  民间歌曲本身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重要资源,是中国音乐艺术重要衍生形式。从秦汉时期的《楚辞》和《乐府》到解放后出现的《太阳红》、《咱们领袖毛泽东》等都对中国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性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歌艺术形式能够体现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特征,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音乐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存在一大批来源于民歌的音乐作品,流行音乐创作也是如此,其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如刘欢的《心中的太阳》以及经典的《黄土高坡》都具有浓郁的西北地区传统文化特色,不仅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重要发展,也是对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

  2.通过使用民族乐器和曲谱等进行传承

  中国传统音乐流传较为广泛,传统民族音乐乐器种类也相对较多,具体可以分为箫、笛、唢呐、芦笙等吹奏乐器;琵琶、筝、柳琴、古琴等弹拨乐器;木鱼、扬琴、编馨、腰鼓等打击乐器;二胡、马头琴、坠琴等拉奏乐器这四个类型。现代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积极借鉴传统文化思想,传统民族乐器也在流行音乐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如社会大众耳熟能详的《沧海一声笑》这一影视流行歌曲就融合了古筝、琵琶、笛子等民族乐器,带给听众别样的审美感受,也促使听众在其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3.在借鉴传统音乐五声调过程中传承

  五声调具体来说就是由五个音所组成的传统调式,其作为我国古代民间音乐创作的基础性调式,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渐成为中国音乐所独有的民族音乐调式,对中国音乐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这种古典的音乐调式应用于流行音乐创作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如《花好月圆》、《梦里水乡》等经典作品应用五声调式进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艺术价值相对较高。

  4.通过流行音乐与民族戏曲的巧妙结合加以传承

  通过将民族戏曲与流行音乐相结合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重要方面:其一,在流行音乐创作中应用传统戏曲的旋律。黄飞鸿系列电影中《男儿当自强》这一曲目就是借鉴《将军令》旋律进行创作和改编的,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京剧《将军令》的精神思想和文化内涵,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其二,在流行音乐创作中应用传统戏曲的唱腔形式。戏曲作为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唱腔艺术不仅包含唱段和曲调两个部分,还带有一定的舞蹈动作和外在演唱程序和方式等,将其应用于流行音乐中有利于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如《北京一夜》就在创作过程中吸收了京剧的唱腔形式,对流行音乐进行了相应的创新,至今这首歌仍然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其三,在流行音乐创作中吸收曲艺元素,对旧的曲目加以翻新。在中国风成为流行音乐创作主要特色的时期,流行音乐创作吸收了众多的曲艺元素,构成了中国特色流行音乐的主要形式。如SHE的《中国话》就在歌曲中融入了大段的绕口令,不仅促使整个歌曲节奏相对轻快,还易于上口,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风味,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传承。

  5.传统文学在流行歌曲歌词创作中的传承

  传统文学是中国现代流行歌曲歌词创作的起源,具有一脉传承的中国关系,甚至可以说中国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本身就是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加以传承的成果。在现代流行音乐创作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模式基本为三种:首先,诗词配曲。古典诗词创作与现代音乐的歌词写作之间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将古典诗词的创作思想应用于歌词各做中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更能够带给欣赏者一种现代与古典相衔接的艺术优雅,进而带来别样的审美感受。如王菲所演唱的《但愿人长久》一首歌就是传统古典诗词《水调歌头》在流行音乐歌词创作中的应用,打动了无数的青年男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其次,创新语言形式。流行音乐中对语言形式的创新主要指歌词写作对古典诗词的意境和思想加以借鉴,进而宣泄相应的精神情感。如胡歌在《逍遥叹》中唱到“知己难逢几人留,再回首,却闻笑传醉梦中”,这些都是对我国古典文化的现代化吟唱,给社会大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推进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最后,应用意境化思想进行创作。现代一部分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希望在歌词的谱写过程中适当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并结合现代文化思想进行发展和创新,从而演绎不同的故事和情感。古典文化中不同的意境表现形式都能通过现代化的语言呈现出来,促使中国流行音乐创作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如“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的应用,表现出女子对爱情忠贞的态度。

  三、在流行音乐中深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市场竞争逐渐趋于稳定,而借助现代工业社会逐渐完善的复制和传播技术得以不断发展的流行音乐被研究界定义为是一种被社会上文化工业的制造商操纵、借助大众传媒手段进行推广和传播、并且依赖社会大众的人群认知满足而形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简易化音乐形式,其外在表现形式相对规范,基本能够满足普通社会群众对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同时,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步和发展,音乐艺术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娱乐方式,而是逐渐渗透于经济领域,作为一种商品形式,依赖于市场的营销。在此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得到进一步传承,就应该在流行音乐创作中加强对传承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视,进而通过对传承方式进行探索和创新,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借助于流行音乐在当代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1.借助于音乐文化的交流

  文化交流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文化的进步,并促使文化在全球进行广泛的传播和扩散,最终形成多种类型的文化领域。我国文化交流活动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且随着社会的逐渐变化和发展,文化交流程度逐渐加深,成为汇集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对当今社会的文化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现阶段,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在此社会背景下更加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调节作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相应的贡献。而纵观古今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音乐一直是衔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有效纽带,受到文化艺术研究界的高度重视。流行音乐艺术更因其自身在联系社会群众方面的优势,能够通过特殊的艺术形式和精神感染力促使人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进而自觉探索和发现流行音乐中的传统文化思想,并与其他社会成员加以分享,实现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重要的作用。

  2.借助于音乐明星的明星效应及号召力

  在当今社会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播媒介受到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变革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和信息复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音乐唱片业对明星歌手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明星歌手在粉丝经济时代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和集群效应,能够拉动唱片等相关产品的销售,明星自身的号召力对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基于此,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应该借助于明星自身所带有的号召力,通过提升明星的文化水平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自觉在流行音乐的演唱和宣传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传承思想,进而促使粉丝和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保证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3.借助于传播媒介的推动力量

  由于国外音乐选秀节目的引进,中国好声音、中国之星、中国好歌曲等电视类音乐选秀节目的催生,我国流行音乐的传承空间得到了相应的拓展,获得蓬勃发展,甚至出现了一定的高潮。同时,流行音乐艺术也受到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进步趋势,传播速度、广度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对听众产生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流行音乐中传承中国传统观文化,应该充分重视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通过激发传播媒介的推动力为传统文化传承构建独特的发展模式,即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共同发展模式,为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良好传承创造条件。

  在流行音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对传播媒介的利用主要可以从三个重要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现代社会出现的印刷、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形式、借助于高新技术、通过对组织法人资金的合理运用、在我国宏观调控的范围内为社会大众提供相关政治、经济、娱乐信息的实践活动。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对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以及流行音乐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提供不竭动力。其次,网络传播。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流行音乐也借助于网络传播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流行音乐信息传播量增大,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创造了条件。最后,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也能够推动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是群体中的一份子,必须依托于群体而生活,而通过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流行音乐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在流行音乐之中,必然会通过流行音乐传播进行相应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结语

  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和地区,其文化发展和创新都必须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依托,保证文化传承的民族性和国家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延续,包含着不可胜数的文化艺术结晶,是需要全人类共同珍惜的文化宝藏。因此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想借助于流行音乐进行传统文化传承,促使传统文化的精髓借助于流行音乐表现出来,对社会大众产生相应的影响,就应该结合音乐特征适当的在流行音乐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思想,挖掘传统文化优势,确定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基本目标,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以及流行音乐的发展创造条件。

  注释:

  颜萌萌.浅析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的离合传播——以“中国风”音乐实践为例[J].金田,2015(10):80.

  吴琼瑶,李嘉蕙.90后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对策研究——以古典传统文化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为例[J].魅力中国,2013(19).

  张芯瑜.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北方音乐,2015(4).

  龙咏.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体现[J].北方音乐,2015(10).

  段斌,胡红梅.花落去燕归来——论当代流行音乐产业中的中国戏曲元素[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冯译允.传统文化元素与流行歌曲创作的融合与创新[J].北方音乐,2015(7).

  周晓燕.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D].苏州大学,2013.

  陈振艳.新时期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研究综述[J].艺术科技,2014,27(3).

  吴少华.论当代流行音乐创作中的古典因素[J].歌海,2013(3).

  郑超群.“中国风”在流行音乐中的特色发展[J].戏剧之家,2014(7).

  张瀚文.试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传承方式[J].音乐时空,2015(7).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