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如何努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让高校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能有效的解决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促进中国的社会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就业与保障》杂志(原名《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经过近二十年的办刊经验积累,目前已成为福建省唯一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宣传人力资源、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社科类期刊,名列全国同类期刊前茅。本刊内设的20多个栏目深入地反映了劳动保障一线干部职工、企业和企业家、大中专毕业生、军转干部等群体的声音,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及的独到之外。
一、当前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
以工科毕业研究生为例,选取某重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大体分为三大类:国内攻博、出国深造、社会就业。
1.就业去向
从上表总体来看,工科毕业研究生就业状况良好。分析就业去向,设计院、研究所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占到就业比例的33%。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规范,房地产等大型公司需求人数在增加,毕业生进入著名房地产公司的就业人数比重颇大,占到就业比例的35%,较传统的设计、科研院所有所上升,这为工科毕业研究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途径。但同时,工科毕业研究生“就好业”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2.地域流向
据不完全统计,明确留在高校本土的相关单位的毕业研究生人数,占到就业总人数的37.04%。选取某华中地区重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地域流向可以看出,华中地区尤其是省会城市,是毕业研究生就业的首选地区之一。经济发达地区,比如上海、杭州、广州、珠海等沪宁杭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城市也是毕业生流向较为集中的地区。其原因首先是因为这些城市在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条件方面都比较好,所需求的职位大多是设计、科研、管理等,发展的空间比较大,所给薪酬较高,能够吸引毕业生去。其次,毕业生在就业流向上还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业地与生源地有较强的关联性,因为每年招生来源主要是华中地区所占比例最大,毕业后都想方设法回到当地或附近城市,这也是华中地区就业人数居多的原因。再次,许多农村来的毕业生都会选择到大城市就业。而北方城市和西部等省会城市一方面来的单位少,另一方面这些地方的发展空间和宣传力度及影响力都不如南方城市,所以毕业生去的很少。
二、如何有效开展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
1.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研究生就业服务水平
(1)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客观看待就业压力
应届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应在学期初全面展开。依托校院两级管理,高度重视研究生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学院工作要点,坚持将“一把手工程”、“导师工程”落实到实处,并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各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亲自抓,并将之纳入工作计划。
(2)做好毕业生前期思想准备工作,确保就業工作顺利开展
学期初,可以把主要工作放在对学生中的宣传上,传达在择业时能尽量把握标准,不能一味按自己要求选择工作岗位和单位等思想。鉴于这个时期,单位进校进行招聘的还不多,同学们对传达的思想理解不深,还应认真积极的做学生思想工作,邀请就业部门的相关专家开展专题就业指导讲座,提高学生就业意识。
(3)统计个人信息以“备战”
组织学生集中完成《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图像采集等工作。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优缺点、兴趣爱好和志向选择自己理想的单位,再针对单位的特点等来指导毕业生自荐信的书写。建立就业网络,广泛发动、鼓励导师多方面收集、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及时在公开的就业信息发布栏张贴招聘信息;在毕业班各班建立就业互助小组,由班长或团支书负责,发动班级通过建立QQ群、电话、短信,传递招聘信息。
(4)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做好“媒人”
学期末,遵循“学生就业第一”的原则,主动出击联络用人单位,联系“关系户”,拓展新的“关系户”, 积极安排宣讲会为单位提供其推销单位的空间场所,做好接洽配合。同时保持就业信息宣传之路的畅通,与大中专院校、设计院、研究院、大型国企、公司建立长期联系,邀请他们走进学校、走进学院进行招聘。
2.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组织填写毕业研究生求职意向登记表,以班级为单位,充分调动毕业研究生积极性,有力推动研究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一是编制应届毕业研究生生源计划,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各企事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院企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业单位来院招聘;三是联合校内兄弟院系,积极推介毕业研究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进院召开中小型招聘会;四是发动相关研究生导师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业信息,积极发动各公司等单位的老校友帮助师弟妹查找就业信息等;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研究生就业适应性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培养导师的共识,进一步加大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提升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的若干建议
1.加大保障力度,创新服务平台
主动与目前相关专业的兄弟院系的研究生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研究生整体就业工作的需要相比,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除了努力按国家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导师工程”外,也要逐步建立研究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导师工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人文关怀”的服务要求,实现与科技社会同步。
2.倡导科学就业,开拓新型市场
工科毕业研究生整体就业主体意识较强,自身就业积极性高,建立就业指导机制,完善择业引导体系,避免盲目的“积极就业”导致的高毁约率现象。树立科学就业观念的前提下,实现充分就业。尽管社会各行各业每年为毕业研究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意愿相比,还应自主进行就业市场的开拓,调动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毕业研究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