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的侧重于知识的掌握,也有的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但各自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第一个案例偏重于“实用主义”,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让鲜活的历史成了表格方框中一个个机械的符号,后两个案例注重活动和情感,但从知识掌握的角度来看则有点“虚无缥缈”。
《黄河文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黄河文学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64-1030/I,国际刊号:ISSN1006-0219。黄河文学杂志社由宁夏银川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黄河文学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一、误区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偏差
“案例一”中,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学生参与度较高,知识点的掌握也基本到位。
但遗憾的是,教师将诗情画意的作品抽象于一张僵化的表格之中,鲜活的历史被人为地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能力训练,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到了一些零散的无体系的历史知识。
这样的教学,不要说熏陶和陶冶情操,就是其试图追求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难以达成。从教学方式上,学生填写表格并讨论订正,似乎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但其实学生所做的只是在教师和教材的束缚下“戴着镣铐跳舞”,历史思维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
“案例二”中,教师重视了学生的参与活动,营造了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但是学生参与的深度、广度有所欠缺,上台展示的总是那几个“老面孔”,多数学生处于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从参与的深度看,大多数学生学得并不深,只能简单介绍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因为学生要深入理解作品课前必须进行充分准备,而且需要教师的协助和指导。比如,学生课前没有充分了解屈原的生平,仅凭朗诵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体会不出诗人探求真理的不屈精神的。
“案例三”中,教师注重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美感的熏陶,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文学鉴赏毕竟不是历史课的主题,我们不能让文学史多了“文学味儿”而少了“历史味儿”,而是应该选择合适的作品,让文学鉴赏与社会背景相结合,从中感悟出作品背后的社会状况。对于古代诗歌的解读,我们可以“以诗入史”,进而认识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
二、寻求对策:“虚实结合”实现文学艺术与历史的交融
通过对以上三种课例的利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文学艺术史教学要兼顾历史教学和文学艺术的特点,不妨采用“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所谓“实”就是围绕历史的学科特点,注意在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意识、历史素养(包括历史见解和方法)。
所谓“虚”,就是在文学艺术史教学中,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不仅要用文学艺术的眼光,还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关注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时代特色,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将“虚”与“实”相结合,可以让历史课堂既有“文化味儿”,又有“历史味儿”。
1.“虚实结合”是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
新课程要求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和谐的、有机的整体。
“知识与技能”目标就是传统教学中的“双基”目标,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标,是最基本的目标。
现实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只是停留在这“一维”上,忽视了其他“两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意味着“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1],学习成为一个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际上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的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
诚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是不均等存在的,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例如,教学《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在学生梳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李白与杜甫诗歌风格的不同,让学生通过了解杜甫亲身经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剧变,其作品鲜明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特征的事实,从而得出“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认识。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诵读、赏析杜甫的诗作《春望》,感受作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情愫和一个儒家圣者的情怀。
2.“虚实结合”体现了当前高考改革的探索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近年高考历史命题文化史部分推陈出新,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探索。例如2010年高考,一道考题关注当代文化热点———海峡两岸将联袂展出分藏于两岸的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p#分页标题#e#
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
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C.王祯《农书》D.李贽《焚书》该题切入点让人眼前一亮,对社会文化热点的指向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可读完却让人非常遗憾,因为它既不关乎这幅画作的艺术魅力,也不关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情怀,只是与一部农书一起回到了元朝。“黄公望哪里想到,数百年后他的《富春山居图》能够脚踩中国两类历史课程,社会热点———新课程,死记元朝———旧课程。”[2]当然,也有考题以文学与艺术的结合考出了“文化味儿”。例如,2008年江苏高考题第2题:“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脱帽露顶王公前”表现出在王公大臣面前脱下帽子露出脑袋的“豪放”“狂野”,潇洒不羁的情形。
“挥毫落纸如云烟”,作品酣畅淋漓,“快如云烟”,读完眼前似乎看到书法家在众人面前狂野奔放、一挥而就的情景。而就考查点而言,该题将基础知识识记、诗歌内容和书法作品的理解集于一题,较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结合和文化素养的考查,相对于很多文化史考题还停留在识记阶段,已经是很好的探索。
3.“虚实结合”为提高教师素养提供了契机
(1)教师的教育理念亟待改变。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师永远要记住,自己不仅是在教书,更是在育人。教师要善于发掘教学内容所蕴涵的尊重生命、珍惜真情、弘扬个性、积极进取等人文价值。例如,讲到屈原,学生不能只知“战国”“离骚”“浪漫主义”这几个词,而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诗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积极进取精神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2)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虚实结合”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并通过广泛阅读和查阅资料,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让文化史变得更丰富多彩和立体化。例如,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弟子不必不如师”,有些学生具有相当的文学或艺术功底,教师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
文化史内容的琐碎和枯燥容易让学生缺乏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多媒体手段让文化史“动起来”“活起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在今天,教师只有“一桶水”恐怕还不行,教师不仅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而且还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我们在讲授文化史时,就要涉足科技、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很多领域。如果我们没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储备,又怎能将学生引领到这一殿堂,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呢?这些文化内容所蕴涵的丰富、博大及深远的人文精神又怎能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呢?
总之,“虚实结合”是进行文学艺术史专题教学的有效途径,但绝不是唯一的途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后,广大历史教师只有转变思想,重视文化史内容的学习,同时不断努力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历史教学更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