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着缺乏产业支撑、教学理念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实验和实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理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分析了转型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提出了一种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实验实训内容为重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促进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转型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创刊于1965年,是教育部所属的全国惟一的高等教育指导性、综合性期刊。本刊是教育部及各业务司与高等学校沟通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其前身是创刊于1965年、复刊于1982年的《高教战线》,1986年正式更名为《中国高等教育》,陈云同志题写了刊名。
0 引言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本科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院校,逐渐转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社会急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1-2]。同时,强调高校要加强与行业企业在合作方式、教学、课程、实习实训等方面的协同,实现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门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专业,在信息产业正成为推动西部地区信息化、城镇化的关键增长点的背景下,在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种种原因,西部地区应用型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整体上起步较低,不但在师资、硬件等方面与中东部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理念等较为滞后。突出表现在缺乏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学生理论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较低,未能为本地信息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 [4-5]。对此,本文探讨了人培养模式、实验实践活动的改革等方面问题,介绍了我校专业改革中的一些经验,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1 转型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近几年教育行政部门对西部应用型高校的评估情况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可以看出,目前西部应用型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⑴ 由于西部地区的产业基础薄弱,特别是信息、电子产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各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仍沿用了中东部地区院校的模式。然而,由于受到师资及硬件条件的限制,其培养效果很难达到预期。随着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考虑到成本与效率因素,很多企业有在本地建立技术团队的迫切需求,这对各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与企业对接,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是目前各高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⑵ 由于对实际岗位在理论知识、工程开发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需求并不了解,高校只是局限在一个封闭的区间内实施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其办学理念相对保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忽略职业道德、人文素质的培养等问题。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意愿,感受不到行业企业中的技术发展脉络,危机感不足。
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不重视实践环节。事实上,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类工科专业,如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其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证[6-7]。只有在实践中磨练学生,方可打造出核心竞争力。
因此,在高校转型及倡导创新创业的有利环境下,围绕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竞争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前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类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是非常必要的。
2 人才培养理念
目前各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教学软硬件和产出的量化评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更像是对企业生产的考核与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因为其缺乏贯穿学生一生的职业技能、人文素质、科学精神的等方面的培养与塑造。对西部高校而言,尽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办学条件在这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培养理念仍比较滞后,与中东部地区存在不小的差距。
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以学生个人发展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的理念。从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质量入手,通过改进教学模式与引入专业实训的方式来增强教学质量。学生在掌握较为牢固的专业基础的同时,经过中小型工程项目训练,全面增强学生的系统设计、开发、测试等方面的能力。同时,通过融入项目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人际关系协调、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实际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理念,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3 西部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1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作为西部地区的应用型院校,其办学宗旨应具有更強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情况,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提供合格的满足本区域中各类岗位要求的提供信息化人才。
由于西部地区还欠发达,其信息化产业及制造业的基础较差,起点也普遍不高,故对信息技术类的人才需求量显然无法与中东部地区相比。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该区域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与潜力巨大。作为一所西部地区的地方院校,我们抓住我省各地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契机,紧扣产业发展的需求,按照信息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立足当地、面向贵州省和武陵山区,着力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及应用能力,达到程序员、网络设计师、数据分析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在各行业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软/硬件开发和设计、信息系统设计与维护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制定了极具地方特色,针对性很强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我们在人才方案中,重点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将课程划分为软硬件基础模块,基础编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Web技术模块,多媒体模块等,特别是针对大数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设置了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在第一、二学年侧重基础理论和数学的学习,夯实理论;第三、四学年侧重于工程开发能力的训练与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学习能力。总之,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突出前瞻性、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及时根据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发展情况及部分典型用人单位的反馈,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强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3.2 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新的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在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原来的从属于理论课的实验方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8]。对此,我们结合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结合大数据、物联网、新一代Web技术,在实验内容的设置、实验课时的调整、实验师资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结合线上和线下两种实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工程开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着力打造学生的工程开发能力。
实验内容方面,在巩固验证型实验的基础上,增加设计型实验的比例,使后者占实验教学总课时的40%。同时,依据各课程中章节内容的不同,结合岗位需要,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各模块都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通过项目的形式,不但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巩固所学习知识,而且培养其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其技能水平。我们实行了“课前布置与思路介绍+课中提示与辅导+课后评估与总结”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在给学生压力的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此外,在实验师资配备方面,增加与企业的交流与互动,在设计实验内容时参考企业的一些要求,每学期都请一名企业人员来学校指导实验项目设计,使教学更符合实际需求。
3.3 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⑴ 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在校内开展项目实训。众所周知,目前很多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与日常教学处于脱节的状态,产、学的结合不尽如人意。对此,我们结合各知识与能力模块的要求,在每年的11月份单独安排三周作为项目实训时间,从合作企业中引入技术人员作为实践导师,分到三年级各班,指导学生完成实践项目的学习与开发。同时,在学生中组建技术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挑选一名组长负责对任务进行分工。一方面,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此外,针对项目进展,定期开展讨论和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必须就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思路,供大家讨论,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分析能力。
⑵ 将实践教学融入企业的工程项目,提升学生的工程开发能力。通过与高新区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我们在第七学期挑选部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企业的技术团队,通过观摩与学习,了解企业实际项目的开发流程,熟悉实际IT项目的运营体系。并在企业导师的安排下,加入到企业项目组,逐渐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弥补了学校教育中的实践不足、理论过多的缺点,培养了一批具较强设计、编码、测试能力的优秀学生。有效地带动了本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水平,对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学习氛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⑶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完整的课程设计环节。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下,专业课程都只是讲授完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并以相应的实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该课程的内容即宣告结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后,留出十天左右的时间,给学生布置精心选择的综合性练习,如项目制作、竞赛作品的准备等,作为该课程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给学生压力的同时,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表明,通过增强课程设计环节,对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特别是数据结构、高级编程语言、组成原理、操作系统、Java Web等专业课而言,其教学效果的改善是非常显著的。
3.4 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
目前只注重对某门课程的单独考核,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的考察与评价,也没有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跟踪与反馈体系,未能及时而全面地对人才培养过程时行反思和调整,缺乏一套有效的自我分析和纠错机制。我们强调对以下三方面的能力的评估:一是自我学习能力;二是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三是信息系统设计、分析、编码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考核应从不同的时间维度进行,同时考虑短期与长期效果,并根据结果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灵活的调整。
我们提出并实践的考核方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课程成绩的评定方面,我们采用“课堂表现+实验项目成绩+课程设计”的模式,其权重分别为20%、40%和40%,突出对学生工程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核;②对进行企业实践的学生专门制定了考核标准,其核心是要求学生对低年级学生开展至少两次项目制作的讲座,并组织教师与学生对其工作进行现场提问和讨论,突出学生的表达、编码、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考核;③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维度上(三到五年),跟踪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专业知识、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成长轨迹,并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当前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3.5 实施效果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实施上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后,近四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工程开发能力在整体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突出表现在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其毕业设计作品,如我市的旅游预约系统、交通查询与预告APP等得到了实际应用,拥有较大规模的用户群;二是学生参加软件水平考试的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近两年的初级通过率约90%,中级通过率超过20%;三是学习氛围有了显著的改善,近两年来在各类省级和国家级学科竞赛,如程序设计比赛、“三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设计竞赛等方面的成绩有较大突破;四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考研成绩取得突破,近两年有四名学生考取重点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生,这对我们这类西部地区的地方院校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此外,近两届学生毕业后从事软件开发类岗位的人数显著增加,接近总人数的40%,这表明学生的专业水平有所提升。然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与中东部同类院校相比,我们仍然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实验实训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还需要持续的探索与努力。
4 结束语
西部应用型高校在转型过程中,旧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发展的需要,如何充分利用当地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契机,创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灵活的教学、实践机制,在当前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是十分必要的。在分析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專业在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我们在教学理念、实验和实践、考核等方面的探索情况。同时结合我校该专业在综合改革试点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取得的成效,阐述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体会,希望对其他高校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当前西部地区的应用型高校仍然在师资建设、实践条件、专业改革等方面存在不足,如何结合本地区产业基础和人才需求,进一步向应用型转型,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昌芸,侯长林.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涵义及出路——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6.22:72-78
[2] 叶丹,罗静,侯长林.利用区域资源 推进专业建设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4.18:30-31
[3] 刘静,郭银章,阎临霞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2011.13:63-66
[4] 王文发,武忠远,侯业智.软件工程专业“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10:25-28
[5] 俞鹤伟,牟艳华.创新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与科学,2014.36(2):1-5
[6] 谷赫.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0):29-31
[7] 胡亮,车喜龙.关于“算法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6.32(2):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