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从态度理论视角论述民族团结教育现状

时间:2018-01-10分类:哲学

  态度是自身个体对社会存在的结构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它是心理学和社会学共同研究的产物。人们对于不同民族和文化、习俗等生物的态度直接凸显了民族团结的效果,下面本文从语言态度、交往态度、内隐态度和态度的改变四大方面论述了近年来学者们对民族团结进行的有效研究。

  关键词:态度,民族团结,有效性

  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属于心理学和社会学共同研究的范畴。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省份,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群众对本民族、其他民族和中华民族及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衍生语言、文字、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客观存在所持的看法和行为表现,它直接影响着不同民族间的团结友好,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人们对不同民族人民群众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即态度,直接体现了我们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纵观近十年从态度理论研究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的论文,笔者发现从知网搜索“民族团结教育时效性”有268篇文献,搜索“民族团结有效性”有93篇文章,搜索“态度 民族团结”有23篇文章,搜索“态度 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只有1篇文献,可见目前从态度理论视角下研究民族团结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1 语言态度与民族团结教育

  语言是人们交往的重要工具,是民族成员之间交往互动、交流感情进行文化传承和相互学习的媒介,也是维系民族认同的纽带,能促使人们在认知、情感、行为上达成一致性,促进认同感。语言态度主要指人们对一种语言或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做出一定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将会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尤其是少数民族成员。因此,民族语言态度的调查可以反映人们对该语言的情感,继而反映出对该民族的情感,是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载体。

  在对广西、云南和在京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上述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普通话、本民族语和英语的地位、功能及发展前途等都持有较为肯定的看法和态度,但是程度不一,普通话程度最高,本民族语次之,英语最低;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程度较高,有着明确而又积极的民族认同,对自己的民族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并认为自己的命运和本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且大学生本民族认同和对本民族的语言态度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与本民族语言水平也呈显着的正相关,研究还显示语言态度和使用者从小的生活环境、性别有关。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普通话的极高肯定说明他们对自己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的认同,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希望通过普通话的学习来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促进本民族繁荣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同胞交流交往,促进民族团结。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在语言态度方面,也要提倡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作为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纽带。

  2 交往态度与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的现实基础是各民族成员的友好交往,即在理性认知民族差异的基础上,实现相互尊重、友好互动、和睦相处。民族交往态度是民族中多数成员或全体成员对交往民族(民族实体本身、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必理倾向。[7]因此和交往态度是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不可忽视的环节。居住格局是影响族际交往的客观条件之一,民族混合居住比单一民族居住有助于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同时民族认同在族际互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群体研究方面,我们发现新疆各族干部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持积极态度,愿意和其他民族成员交往,具有族际交往的内生动力,对族际交往交流的认同度相对较高,而对族际交融的认同度相对偏低,心理情感因素是制约新疆各族干部族际交融心态正向发展的突出障碍,[9]同时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交往障碍也是制约族际交往的因素,不利于民族团结教育;[10]对不同年龄的少数民族青少年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学校的族群环境对藏族青少年的族群态度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小学年龄段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在各年龄段,藏族青少年对汉族的评价显着地高于对回族的评价,汉族青少年对藏族的评价也显着地高于对回族的评价。

  同时上述研究都反映出,族际交往的深度、频率、范围都很有限。以上都说明要想达到各民族交往交融、和而不同、和而共荣的各民族大团结局面,仅有公共事物和部分生活事件的交往交流并不能全面、真正实现民族团结,必须促进私人领域的交往交流,才能实现交融团结。

  3 内隐态度与民族团结教育

  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它可以分化出内隐信任态度、内隐助人态度等多个方面。内隐态度会影响人们对其它民族的认知,形成刻板印象,影响民族团结。通过内隐信任态度调查发现:相较于维族,汉族更加信任本族,且汉族不信任维族的程度高于维族不信任汉族的程度,汉族不信任异族的程度处在较低到中等程度上,另外,这种维汉间的内隐信任态度在新疆不同地区呈现出了区域的特异性。

  信任是促进群体间关系融洽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提示我们要对新疆的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策略来改善民族关系,提高内隐信任态度,促进民族团结,另外,通过改变内隐态度来降低族内偏好,减少消极的族际间刻板印象,也能够改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这也提醒教育工作者,民族团结教育不应仅仅对少数民族开展,还应在主体民族中积极开展。

  4 态度改变与民族团结教育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认为,态度的改变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关系到民族团结和中国梦的实现。利用态度改变的说服理论,通过改变教师自身、教授的信息、情境和信息传递的方式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向自我期望,提高其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继而促进民族交往和团结;同时有学者也提出可以运用三阶段理论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综合运用群体规范、榜样力量、情境影响等途径在服从阶段进行合理说服;在认同阶段创设培养环境;在内化阶段及时巩固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实现人人促团结,民汉共团结。

  除了上述研究外,民族宗教态度调查实证分析[19]和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涵化态度[20]也为我们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特别是对涵化态度的研究,它提醒教育工作者,民族团结教育要注意多元文化教育,它能使不同民族的受教育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得到重视,从而降低防御心理,提升对文化的认同感,[21]从而提高对国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民族团结。

  综上可见,在态度视角下研究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目前还处于学科交叉研究的起步上升阶段,其对大学生的研究较多,对社会人群研究较少,需要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们积极探索为各民族多元一体、团结奋进、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乐国安.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38.

  [2] 梁倩.广西大学壮族大学生民族身份认同和语言态度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16.

  [3] 原一川,胡德映,冯智文,李鹏,尚云,原源.云南跨境民族学生三语教育态度实证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3(6):80-87.

  [4] 杨玉.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5]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

  [6] 道布.语言活力、语言态度与语文政策--少数民族语文问题研究[J].学术探索,2005(6):95-101.

  [7] 戴宁宁.民族交往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南疆维汉民族交往的民族学考察[D].兰州大学,2012.

  [8] 董彦彦.民族院校与非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族际态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9] 贺萍,范玉显.新疆各族干部的民族认同及其族际交往态度--基于态度量表的实证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3(1):51-55.

  [10] 杨华.扩大族际交往促进文化融合巩固和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以博州民族团结调查为例[J].新疆社科论坛,2012(6):90-93.

  推荐阅读:广西民族研究发表社会科学类论文要求

  《广西民族研究》(季刊)自1985年创刊以来,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办刊宗旨是: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广西,面向南方,服务全国,全方位和多角度地开展有关民族问题的研究,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门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学术期刊。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