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以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论述精准扶贫战略

时间:2017-10-16分类:哲学

  以马克思社会主义交往理论来看,使贫困群众暖心、使扶贫干部舒心、使党中央放心,帮助贫困群众共同发展是精准扶贫战略的深刻意义。只有牢固树立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定走群众路线的信念是开展及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精准扶贫,精神扶贫,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

  甘肃省当前精准扶贫工作进入到了关键转变阶段。所谓关键转变阶段就是指精准扶贫在完成了静态调查摸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基础上,正在向动态化掌握贫困形势和发展趋势的转变;在完成了基本大数据库建设基础上,向调整指数、统一口径、精确衡量贫困面貌基础上转变;在基本形成了“1+17”帮扶体系基础上,向继续扩展优化帮扶体系上转变;在认识到单纯的物质帮扶不能解决贫困户全部问题基础上,向推动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更新的精神帮扶阶段转变;在较好完成输血式扶贫任务基础上,正在向开拓造血式扶贫道路的转变。

  物质扶贫帮一时,精神扶贫帮一世。为了推动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更新,帮助贫困群众由输血式发展转向造血式发展,精神扶贫就成为首要任务。借鉴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从“三心二意”的角度认识精准扶贫将有利于推动精神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一、对群众暖心、干部舒心、党中央放心的再认识

  1.让贫困群众暖心意。

  即精准扶贫不但要帮助贫困群众走出物质生活困境,更要走出精神生活困境,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富裕。当前,甘肃省推动的“1+17”指标衡量法符合地区实际,在现实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意义,从物质层面而言,给贫困群众和地区的暖心作用相当明显。

  广大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的面貌改观颇大,贫困地区和群众在交通出行、医疗教育保障、民生就业服务等多方面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红利,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看到了精准扶贫战略带给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积极带动作用,广大人民群众对这项战略也给予了积极认可与衷心拥护。

  然而,物质层面的扶贫成效能否持续,那些思想观念原因导致的贫困户能否脱贫,则必须通过解决他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世界来维系,否则就会导致部分群众重新陷入贫困或者无法走出贫困。因此,扶贫干部和一切社会力量需要通过交心的手段,在贫困群众的“暖心”问题上做文章。通过“暖心”,让那些遭遇不测的贫困户放下心理负担,勇敢面对天灾人祸等已经发生的困难,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让那些有着重男轻女偏见的贫困户改变思想认识,切实明白认可男女都是传后人,生个女儿也是宝的现代家庭观,从一心爱家、爱妻子(丈夫)、爱女儿做起,走向生活正轨;让那些限于条件而无法成家的单身困难户们树立信心,走出心理阴影,勇敢接受生活挑战;让那些习惯了等、靠、要思维的所谓“懒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内生力,变“要我富”为“我要富”,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赢。

  换言之,让贫困群众“暖心”,不仅仅是让贫困群众感动,单纯的感动没有意义,更是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为幸福生活的可持续提供保证。

  2.让扶贫干部舒心意。

  即通过精准扶贫让广大扶贫干部有成就感和获得感,这种成就感既是因为解决了现实的贫困问题,更是因为通过与人民群众和全社会的交往,实现了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双方各自的自我认同、自我发展和自我解放。甘肃精准扶贫成绩离不开各级各类扶贫干部的巨大牺牲。“5+2”、“白+黑”是工作常态,相关任务完成的非常漂亮,成绩单相当出色,然而为什么一部分干部并没有多少成就感或幸福感,甚至有些干部出现了怠惰感。简单而言,就是我们的干部工作很努力却不舒心,贫困群众也有意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从广大干部与贫困群众交往的困难谈起。在部分扶贫干部看来,与贫困群众日常交往的困难表现为群众不理解扶贫工作性质,不配合扶贫举措,对扶贫干部和国家政策理解不够,安排的任务无法完成或不想完成,从而使得扶贫工作展开速度缓慢,在上级考核与现实诉求的双重压力下,自己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久而久之,群众和干部之间互不信任,互有看法,形成了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即使能够完成相关任务,但工作的挫败感远远大于成就感,最终导致工作受损。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需要借鉴马克思的社会交往思想重新认识干群交往中的阻滞问题,以成就各级各类扶贫干部在工作中获得舒心愉悦感。首先,各级各类扶贫干部应该坦然接受部分贫困户在思想意识、文化观念等方面的贫困现实。在马克思看来,“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绝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1](P515)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中的个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人,而是直接或间接地与历史上或同时代人进行交往的个人,个人彼此间的交往是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交往程度的高低则取决于“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单个人是无法脱离他之前的历史而只能被之前的历史所决定。由此看来,我们就应该理解部分贫困群众在精神、思想、意识等方面存在懒、散、慢、等、靠、要,缺乏主观能动性等问题的原因了。因为这些问题有着复杂的成因,社会大环境的落后闭塞,整体受教育水平的差距,部分地区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与桎梏,等等,造成这部分群众在生产交往实践和精神交往实践中表现落后。各级各类扶贫干部因此需要以平和心对待,作为客观现实,不可轻视,不能蔑视,不可放弃,不能抛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样才能树立信心,在关键时刻迎难而上。

  其次,各级各类扶贫干部应该学习和培育正确的交往观,以物质交往促进精神交往,以精神交往反哺物质交往。人类的社会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物质交往,首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这是任何其它交往的基础。”[2](P79)在物质生产生活中,“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的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1](P33)这种社会关系体现为物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生产,以及由精神生产所带来的社会交往的扩大与衍生。就像马克思指出的那样,“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P29)这就给精准扶贫工作一个启发,如何利用物质生产实践的交往扩大实现对贫困户特别是精神贫困户的“精神生产”,让他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生产出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符合时展要求的精神产品,从而反哺具体的物质生产。

  因此,面对当前部分群众存在的精神贫困,唯一的有效的办法还是需要从解决他们的物质贫困入手,继续加大外部扶贫力度,只有外部动力达到一定的度,才能帮助他们生产出相应的更高阶段的精神产品来,进而触发精神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最后,各级各类扶贫干部和广大贫困群众应该利用信息时代便利,响应时代号召,通过社会交往实践触发扶贫干部和精神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为做好扶贫工作和缩短脱贫时间提供前提。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是保证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步骤,党和政府有信心让全体中国人民一道迈进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素养不断进步,交往突破狭隘的地域,走向全球化、世界化和普遍化,我们越来越成为一个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2](P119),在此种情况下,交往变得普遍化,“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2](P86)这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的实现。

  等而视之,对于精准扶贫工作而言,扶贫干部需要通过交往看到自己以及自己所处时代与共同体的进步。马克思认为,“人借助于两种东西作为镜子来认识自己,一是‘生产’,‘我们的生产同样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二是‘交往’,‘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因此,对彼得说来,这整个保罗以他保罗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3]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只有通过社会交往实践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扶贫干部与贫困户之间通过精神和物质的交往彼此创造,实现对主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创造,从而提高“本质力量”和“种属能力”,进而彼此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

  3.让党中央放心意即通过全体党员干部的努力,通过贫困群众的自我创造,以人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党和国家的既定战略目标。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所构成,人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在生产实践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它是与各个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独立的,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4](P73)加之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与细化,“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生产力。”[4](P39)而且,“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4](P61)由此可见,交往使得个人力量实现了飞跃,在成为现实生产力的同时,对生产力的传播和扩大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由物质层面扩展到精神层面的帮扶,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社会共同体的形成,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这就是让党中央放心的理由。

  二、贯彻落实“两个意识”是精准扶贫成功的必要条件

  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有效开拓精神扶贫道路,需要在交往上下功夫。因此,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工作中树立坚定走群众路线的意识就成为关键。

  第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群众路线方法与马克思交往理论内在统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符合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60)孤立的个人无法进行任何形式的交往活动,因而也就无法获得发展的条件而走向解放。

  换言之,马克思“正是从人的生存形式的社会本质出发,由个人幸福推导人类幸福,从而朝向全人类整体的幸福生存的”[5]。与此相对应,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已经把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作为奋斗的纲领,把全世界无产者从资本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作为远大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马克思为全世界无产者谋幸福思想的中国表达。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还开创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真正将自己和全体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工作方法、工作经验通过群众实践来检验,无形中实现了党和群众的密切交往,为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第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是推动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在精准扶贫工作走向深入和转变的关键阶段,深层次矛盾问题集中凸显,越到冲刺关头任务越加艰巨。就人的精神贫困问题而言,扭转部分群众的落后的、封建的等思想意识难上加难。因此,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将全民族看做一个共同体,从解决人民群众现实的困难入手,让他们拥有获得感,生活有希望,工作有信心,符合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有利于群众和干部在遇到困难时树立信心,勇敢冲破思想藩篱现实泥沼。无私的人最勇敢,最有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就是大公无私的意识,就是克艰克难的意识,就是为全民族、全人类谋幸福的意识。只有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无论解决物质层面的贫困还是解决精神层面的贫困都将会变得简单。

  第三,坚定走群众路线的意识,是推动精神扶贫走向深入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人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不同时期顺应群众期盼的表现,是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关键举措,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好群众路线,各级各类扶贫干部务必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务必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P375),与困难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保持同困难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密切的生产交往和精神交往,以务实的行动和科学的帮扶发现他们的困难,找到解决精神贫困的原因,从而帮助他们走出阴霾,实现精神层面的自我革新和自我解放,为生产发展提供可持续保证。总而言之,精准扶贫工作事无巨细,艰难繁杂。

  精神扶贫方面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理解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群众路线意识入手,让群众暖心,让干部舒心,让党中央放心才是有可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锦智,秦永雄:主体间性问题与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J].理论探索,2005(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江峰,张瑞敏.试析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类幸福思想[J].江汉论坛,2014(5).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相关阅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南北双核心论文发表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是中共中央编译局主办的密切联系实际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理论刊物。本刊改版以来以崭新的面貌与广大读者见面,注重找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现实的最佳结合点,探讨有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和有理论意义的现实问题,将理论性、现实性、学术性、前瞻性集为一身。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