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必须加强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自觉欣赏和吸收优美的音乐语言,加强音乐语言对作文的渗透作用,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的美感,深化作文的内涵。
关键词:语文教学,音乐语言,核心期刊论文,指导
青少年正处在知识与身体成长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记忆力好,求知欲强,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强,课本知识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作为教师,必须很好地引导他们去广阔的课外吸收更多、更新的知识,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为此,教师必须加强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他们自觉欣赏和吸收优美的音乐语言,加强音乐语言对作文的渗透作用,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的美感,深化作文的内涵。
首先,应指导学生有目的的感悟音乐语文的美感。青少年正值豆蔻年华,面对多姿多彩的充满激情的音乐语句,往往产生强烈的美感与渴慕之情。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特点,正确引导学生摄入大量优美的音乐语言,激发他们的美感,使之在强烈的艺术感染中,领悟语言的美,把握语言的表现力,并学会运用。
其次,善于引导学生分类感受音乐语言的美感。从内容上看,音乐语言种类很多,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分类感受,选择适合学生的音乐语言,激发学生的强烈美感,触动学生的写作欲望,燃烧起学生的写作激情,从而达到教师的指导目的。歌颂祖国变化方面的音乐语言,如《春天的故事》中的:“那是一九九二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了座座城”,又如张也演唱的《走进新时代》中的:“让我告诉世界,中国正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等,这些语言使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祖国的伟大变化,用音乐来描绘中国正是一条翻腾的巨龙。学生在写到祖国变化时就出现了“条条大道如彩虹,个个村庄像街市”这样的语言。情感悲恸的音乐美语。如周冰倩演唱的《真的好想你》中的:“我在黎明呼唤你,追月的云呦,也只我的心,默默地为我送温馨;月亮下面,轻轻地飘着我的一片情,你是我灿烂的明天;愿青春辅满你的心。”这些优美的音乐语言真实抒写了情人内心真实的情感,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出如何进行情感写真,学生就会在文中仿写到:“你的心情现在还好么?你的笑容还那么灿烂么?你的步子还那样轻盈么?”这样坚持训练,学生就会把握用不同的音乐语言表现不同的感情,运用时就会得心应手。
再次,善于指导学生广泛收集音乐语言。积累丰富、优美的音乐语言对写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只有平时善于收集、整理、感悟、领会,才能在运用时胸有成竹,游刃有余。音乐语言有各种不同的风格,如陕北民歌、藏歌、广西山歌、客家山歌、走婚歌、军歌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收集,不断感悟,有所吸收,使其对作文写作产生积极影响,学生作文语言自然就优美了,主题内涵自然就深刻了。
其四,用心去感受音乐,把感受化为语言,融于写作。
一是音乐里有丰富的旋律。听者的喜怒哀乐就是在歌曲起伏跌宕的旋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和倾泄。例如:花儿乐队的《喜刷刷》是欢快、自由的旋律,可以使人沉重的心情得到最大的放松;刘德华的《中国人》是高昂、振奋的旋律,可以使人鼓起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是音乐里有真挚的情感。例如:《今天是你的生日》唱出了每一个华夏儿女对祖国的神情祝福:“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烛光里的妈妈》唱出了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思念和理解、报答之情:“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三是音乐里有感人的故事。例如《一分钱》讲述了一个孩子拾金不昧的成长故事;《国歌》演绎了中华儿女在炮火中勇敢前进的故事;这些或喜悦、或悲伤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生命感悟,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丰富的主题和素材。
四是音乐里有优美的语言。例如周杰伦的《菊花台》,这首歌的歌词首先用丰富的意象创设了一种唯美的意境——月弯弯、菊花残、夜漫长、北风、霜、湖面、阁楼上、雨轻轻、朱红色的窗,同时还多处运用了生动形象的修辞,例如:①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一弯残月斜挂天边,沉沉低下的月弯,好像在挽留已经尘封的往事。(拟人)②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你如花的笑颜已经在秋风的萧瑟中凋零、枯萎。(比喻)另外,这首歌还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女主人公满眼泪光,柔弱中带伤的在阁楼上 冰冷的绝望,这是因为男主人公正一身戎装在狂乱的马蹄声中呼啸沧桑------坚贞不渝的爱情,保家卫国的大义,在这首歌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写。
总之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变化过程。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有积累、领悟到运用这样一个过程,只有充分地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2]钟启泉主编.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9 .
[3]赵承福等主编.创造教育研究新进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4.
[4]曹利华.美学基础知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