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际形式的相对稳定,建筑工程项目成为人们能关的焦点。然而随着工程的开展,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因此健全的管理模式最为重要的。建筑工程管理是否完善影响到建筑行业的经济、社会效益的,是实现建筑企业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基础,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论文发表,控制
1、前言
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及劳动力密集的行业, 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我们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从而保证我们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建筑工程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风险、投资、合同、进度、质量、人员等多方面的工作,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部门和单位。 管理者如何做好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层次和水平,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建筑管理部门和业内人士的重视。 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提高建筑施工水平,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都是每位建筑管理者必须思考、必须面对的问题。
2、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所谓建筑工程管理是指:从建筑工程的立项开始,经过对招标、规划、设计、施工等整个过程的管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由于我国实行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时间还比较短,同时缺乏系统地深入地研究实践提出的问题的理论分析,因此,关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无论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存在很多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不健全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尤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管理体制是建筑企业对其整个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基本依据,体制不健全,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将会造成很大的阻碍。然而我国相当多的建筑工程项目,出于想节省人员开支的目的,而对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大量的削减,导致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残缺,员工身兼数职的现象严重。长期以往,一方面不利于员工的积极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就是相关工作的落实不到位,从而使建筑工程的管理只停留于表面,起不到真正的管理作用。
2.2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落实不够
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方式之一,也是建筑企业长期发展的有力保障。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是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果,也是建筑企业文化的制度表现形式,是建筑企业品牌表现的重要形式。但是施工企业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特别是由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原因和建筑工人对维权意识的冷漠,往往只是把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作为一个摆设,敷衍了事,并没有把真正体现建筑企业文化和维护自身切身利的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导致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体现不出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本身应有的功能和意义。
2.3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我国施工企业制度的改革逐步深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建筑施工企业存在技术创新与生产脱节的问题。由于市场的不完善,重经营轻技术,搞技术人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得不到应有的改善,使一些人另谋职业。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投入量不够,制约了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滞缓。
2.4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近年来,建筑施工中的事故不断发生,如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事故以及机械伤害等,究其原因是由于人为失误与环境危险性两个方面的影响,例如在伤亡事故中90%是由于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的,80%事故发生在临时工和民工身上。
2.5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近几年来,随着水利、电力、通信以及能源等一些基础设施工程的相继开工,建筑工程企业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各建筑工程企业都把承揽作为企业的首要工作,而忽略了对工程的管理工作,从而导致了管理的混乱以及工程质量的下降,成本的增加,最终影响了整个建筑企业的效益走滑坡的现象。因此,建筑企业的相关领导层必须要高度认识这种现象,看清这种现象给社会以及企业带来的危害,真正做到从思想上敲起警钟。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改进措施
为了有效的减少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针对其不同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确保企业的利益和建筑工程和谐发展。
3.1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是一个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管理制度要健全,就必须要对项目管理部门以及机构,进行优化配置,设置功能齐全,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来分配数量适当的人员,进而满足工程管理中的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要求。
3.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员在能从事设计方工程管理的同时也应具备设计、管理、经济、合同、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只有能力超过一般的建筑师和专业工程师,工程管理专业人员的服务才会得到设计方认可。目前国内具备这种条件的专业人员并不多,需要着力培养着力培养懂设计、懂管理、懂经济、懂合同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各企业要按照动态平衡、统筹优化的原则,根据工程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在各建筑之间,对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力进行周密计划,有效流动,合理调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3.3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对广大职工反复深入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 促进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清除计划经济影响。 以此为基础,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 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 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实践证明,机关报的机构设置和职能界定,与我们预期的目标基本一致,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初步实现转换,并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4、结束语
建筑工程企业是社会发展和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项目管理上的竞争,项目管理上的竞争实质就是管理创新的竞争。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切实抓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一管理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梁雪峰.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科学致富向导.2011,(9)
[2] 蔡姗: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学之友2010.
[3]索盈,沈俊译.建筑施工管理啪.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