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综合考虑区域内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基础上, 结合相邻路网的主要技术标准和地形特征, 对集二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经济、技术比选以及类比相邻铁路技术标准等方法,最终提出了集二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关键词: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经济,技术
1.概述
集二铁路是我国与蒙古国、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连接的重要陆路通道,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北部与中部连接的主要铁路通道。集二线服务范围包括蒙古、俄罗斯和我国内蒙古、山西乃至京津冀地区。
集宁至二连铁路,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北部,线路南起集宁站,北至边境城市二连浩特,途经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后旗,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及二连浩特市。线路途经一区三旗一市,既有线路里程330km。
2. 相邻线铁路现状主要技术标准
目前,与集二线相邻的既有线主要有集通线、张集线、大包线、郭白线等,上述相邻线现状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如表1-1:
3.主要技术标准比选
3.1铁路等级
铁路等级是由其在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近期客货运量综合研究确定,兼顾现实性和前瞻性。
集二线是连接我国与蒙古国、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的重要铁路通道,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内蒙古北部与中部连接的主要铁路通道,在我国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因此,确定本线铁路等级为国铁Ⅰ级[2]。
3.2正线数目
本线集宁~贲红段现状为双线,研究年度初、近、远期货流密度分别为3057万吨、4361万吨、5566万吨,客车分别为18对、23对、31对。双线能力可以满足需要[3]。
贲红~二连浩特段现状为单线,根据扩能方案分析,本区段初期维持单线,近期复线改造。
3.3 限制坡度
既有集二线限制坡度为9‰。限制坡度的确定应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与自然地形相适应,以缩短线路长度,减少工程投资[4]。结合集二线的相邻线坡度、既有线现状、沿线地形、自然坡度和重空车流比例等因素,最终确定合理的限制坡度。
(1)工程投资方面比较
集宁至贲红既有双线区段限坡为上行9‰、下行6‰;贲红至二连浩特段上、下行限坡均为9‰。根据本线重轻车方向、主要货物流向及运输组织方案,本次研究对9‰、上行6‰下行9‰两个限坡方案进行了比选。
(2)投资分析
综合分析工程费、运营费、机车运用情况,计算换算工程运营费对照(换算工程运营费即将运营费按25年运营费累计折现值与工程费和机车车辆购置费三项相加),两个方案换算工程运营费对照情况为:上行6‰下行9‰方案比9‰方案多了40860万元,从投资方面来说9‰方案优势较大。
(3)限制坡度的选择
综合以上分析:限制坡度选择9‰方案。
3.4牵引种类
本线根据运量特点分为初、近、远三期。牵引种类选择应根据项目特点分别进行分析。最终选择牵引种类:初期内燃牵引,近期电化。
3.5 牵引质量
集二线全线25个车站,如全部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采用1700m,既有线改造极为困难,特别是集宁站和终点的二连浩特站基本不具备延长的条件,且在远期双线后,封闭大部分车站,造成较大工程浪费[5]。因此,集二线不宜开行万吨列车,建议本线牵引质量采用5000t。
3.6机车类型
(1)初期
初期为内燃牵引,货运机车采用DF8B型,在9‰坡度上,双机牵引可以达到5000t;客运机车可选择DF系列[6]。
(2)近期
目前我国干线货运电力机车主要有SS3系列和SS4系列、SS7系列。其主要参数如表1-2:
目前,采用比较普遍的货运机车为SS3、SS4、SS4B、SS7,主型货运电力机车在不同限制坡度下的牵引质量如表1-3:
在机车类型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机车牵引力与限制坡度相互匹配程度,也要考虑机车的价格因素。考虑到本线的主要后方通路机车多为SS4,而且SS4机车也是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成熟型电力机车。因此,本线机车宜选择SS4。
客运机车建议采用SS9机车。
3.7到发线有效长度
本线牵引质量5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为1050m,双机1080m。
3.8闭塞类型
(1)初期
集宁~贲红双线自动闭塞,贲红~二连单线半自动闭塞。
(2)近期
自动闭塞。
4.结束语
在集二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比选过程中,充分结合研究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特征、相临路网的主要技术标准以及地形特征等,经过经济、技术比选确定了集二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经研究,集二线推荐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8]:
1. 铁路等级:国铁Ⅰ级。
2. 正线数目:集宁~贲红双线;贲红~二连初期单线,近期双线。
3. 限制坡度:9‰。
4. 牵引种类:初期内燃,近期电化。
5. 机车类型:货运:初期DF8B,近期SS4;客运:初期DF系列,近期SS9。
6. 牵引质量:5000t。
7. 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双机1080m)。
8. 闭塞类型:集宁~贲红自动;贲红~二连初期半自动,近期自动。
参考文献:
[1] 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铁路标准设计的发展历程[N];中国建设报;2006年.
[2] 顾 炎. 铁路运输工程[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3] 孙焰,季令,张国宝;双线区段通过能力及相关因素分析[J];铁道学报;2001年02期.
[4] 铁路第一勘察设计院.铁路线路设计规范.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5] 赵矿英;;合理确定区段站到发线接发列车方案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08期.
[6] 葛立美.国产铁路货车(上、下册修订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7] 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铁路货车新产品要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2.
[8] 程永跃.兰渝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综合优化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