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建筑施工论文发表施工安全方向范文

时间:2013-04-17分类:建筑论文

  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是用事故的概率与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来定义的,程建设安全风险评价经常和现场评价及事故危险性评价结合在一起的。降低施工事故率,提高施工安全是目前面临的问题。下面这篇文章便从如何控制曹妃甸建筑施工安全进行的研究。本文由本站代理发表,如您需发表论文,快联系我们吧。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本文对国外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思路和理念进行了分析总结,希望对我国施工安全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业内部; 建筑; 施工安全;控制系统;

  1.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研究

  工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概率危险评价法、可靠性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事故顺序评价程序、模糊矩阵法、直接数值估算法、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维修人员行为模拟模型、作业网络系统分析法、人为失误率预测技术、成功可能性指数法等。借助故障树、事件树等方法建立风险树也可实现风险的度量[3]。建筑工程项目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就是有步骤地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达到节约投资、缩短工期、保证质量的目的。建筑工程项目具有特定的对象、时间的限制、资金的限制和经济性要求、一次性、特殊的组织和法律条件、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例如:沈阳某公司承建的太阳广场,由于对项目的融资风险估计安全风险和事故损失成正比关系,与安全投入成反比。这种关系体现了安全风险的经济价值,是施工企业安全决策的基础。

  1.1.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行为构建与改进研究综述

  安全生产行为既可以是针对具体的安全事故而建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类安全事故或全部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而建立的全部活动序列。为了降低严重伤害事故的发生,一些研究部门设计了针对机械严重伤害、导致死亡坠落事件等事故的预防工作程序。

  对安全生产行为改进的研究,针对具体的安全事故而采取的“部分行为”改进较多,Hinze通过对新工人和工人流动率对安全的影响、增加工作中的监控(如公司领导视察现场)与改善安全状况的关系、安全监理的作用、安全计划的作用、分包方控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实际调查和比较研究,得到的结论是:承包商雇佣一个工人的时间超过一年,工人的安全表现会大大提高,时间越长越安全;施工现场距离总部近的工程安全状况较好;现场安全监理的情绪和权限对事故的发生有正比关系;安全计划会导致事故率降低等。

  1.2系统辨识的方法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系统辨识就是从一组模型中选择一个模型,按照某种准则,使之能最好地拟合由系统的输人输出观测数据体现出的实际系统的动态或静态特性[7]。

  1.2.1基于遗传算法的系统辨识

  遗传算法是一种新兴的优化算法,是建立在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学机理基础上的迭代自适应概率性算法,由于具有不受函数性质制约、全方位搜索及全局收敛等诸多优点,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将遗传算法用于线性离散系统的在线辨识。

  1.2.2基于模糊逻辑的系统辨识方法

  模糊逻辑建模方法的主要容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模型结构的辨识,另一个是模型参数的估计。模糊树模型(FT模型)是利用二叉树结构描述输入空间模糊划分的模糊建模方法,它既克服了模糊建模中输入空间划分的复杂性,又使得分段函数在相交处平滑过渡,因而能更好地逼近复杂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建模精度高、计算量小。把遗传算法应用于模糊树的建立就是以模糊树模型作为个体,采用矩阵编码方式,利用遗传算法在整个模型空间搜索最优模糊树。

  1.2.3 基于神经网络的系统辨识方法

  神经网络技术是2O世纪末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技术由于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自学习适应能力和并行信息处理能力,为解决未知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辨识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在辨识非线性系统时,我们可以根据非线性静态系统或动态系统的神经网络辨识结构,利用神经网络所具有的对任意非线性映射的任意逼近能力,来模拟实际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而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可以方便地给出工程上易于实现的学习算法,经过训练得到系统的正向或逆向模型。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的

  (1)提出了基于安全事故机理分析的安全生产行为分析理论,为安全生产行为的系统构建提供了直接基础。(2)系统地构建了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行为体系,改变了离散的安全管理活动,使安全生产行为系统化,对全面系统地控制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管理效果提供了思路。(3)结合施工工效学原理对安全生产行为的控制进行了研究,为解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依据。

  2.2 研究内容

  1)施工项目危险源的辨识和检测研究

  从施工项目危险源的特点出发,整理出一套基于初始辨识、自辨识和动态辨识方法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提出对不同层次的危险源,不同类型的危险源,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作为辨识的辅助手段。

  2)施工项目危险源的萌生机理应用研究

  通过对施工项目危险源的萌生机理研究,阐述施工项目危险源控制的本质安全化技术,达到从源头杜绝或者减少危险源数量的目的同时,对工程紧急事态下的危险源或易于导致事故对诱因的脆弱性的危险源控制做了应急管理研究。

  3)危险源动态诊断研究

  在施工阶段的日常危险源管理阶段,构建了基于安全网络计划技术的危险源实时诊断模型。它以空间范围和时间阶段划分为依据,对特定系统内的施工项目危险源的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和控制。

  4)施工项目危险源应急管理研究

  研究分析了施工项目紧急和突发性危险源的类型、事故特征,分析了应急评价和应急计划制定,应急组织和应急资源的确定、实施和运作模式。

  5)危险源管理信息支持系统

  提出了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国家级和企业级危险源管理信息支持系统平台框架提出危险源管理信息支持系统平台的核心危险源动态辨识系

  2.3 研究方案

  2.3.1技术路线

  1)探索能够被普遍接受的适合于施工项目的危险源管理的方法和模式;

  2)探索施工项目各个阶段的危险源初始辨识、自辨识和动态辨识方法,给出施工项目危险源的定性分析;

  3)探索施工项目危险源的本质化安全技术、动态控制技术和应急管理技术,将危险源纳入事前预控、过程监控和紧急状况下的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全方位预防控制中,尽量降低事故发生可能、避免事故扩大化和产生二次事故;

  4)探索施工项目危险源中的应急管理特征,构思施工项目危险源应急管理框架,倡导施工项目应急能力建设,衔接国家最新的紧急事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要求;

  5)提出国家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和企业级危险源管理信息支持系统框架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专家支持系统,研究通过信息化的支持来增强施工项目危险源管理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实时性。

  2.3.2实验方案

  1)危险源的辨识,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动态辨识,即是以安全网络计划模型为框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演算,确定工作单元空间内活动开始、活动结束和浮动时间等时间参数同时,对工作单元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获得辨识时间段类的所有危险源。

  2)危险源的控制。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建模并采用技术方法、管理方法和人的行为控制方法相结合对危险源进行控制。

  3)急响应程序的设计,应急响应全过程应当包括应急响应通讯、应急响应级别确定、事态检测与发展预测、避难方式选择和人员疏散等五大环节。急响应程序如图1所示。

  3 课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危险源辨识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危险源的有效控制,因此,危险源的辨识事关重要,一般的对危险源辨识的结果不清晰,危险源评价结论模糊,危险源动态特性难以准确把握等问题。本文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的方法对辨识的结果进行处理,大大地提高了清晰度,并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起完善的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资源、各类应用技术和管理方法,达到清晰辨识危险源,正确评价危险性和有效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肖爱民.安全系统工程.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92,15-16

  [2] 王亚军,黄平.2001年-2002年国内安全事故数据.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23(6):54-64

  [3] 徐华安,张新年,伍先礼.论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与管理,2002,2(4):23~24.

  [4] 朱雄辉.浅谈重大重点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建筑安全,2004,3:42~43.

  [5] 钟群鹏.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体制、机制和自主创新的若干思考及建议.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3:7~10.

  [6] 罗云.安全文化百问百答—理论、方法、应用.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7] 袁旭,曹琦.安全文化管理模式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35(3):323~326.

  [8] 陈宝智,王金波.安全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

  [9] 建设部质量安全司.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专业标准体系(征求意见稿)2005.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