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县级融媒体新闻语言的规范与创新贺

时间:2022-05-07分类:经济与管理

  【摘 要】县级融媒体居于大众传播体系的“末端”,面向基层群众,具有数量大、范围广、受众多、传播广的特点。许多县级融媒体以深层次洞察广大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基础,致力于发展自身、服务民众、传播信息、融合创新,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然而,作为与基层群众关系最近的传播媒介,县级融媒体在新闻语言上还有着些许不足,语言无界限、语言娱乐化、语言不规范等问题频见。本文从语言精确度、语言情感机制和语言视觉化方面,探索县级融媒体在新闻语言上的路径,以达到用最为简单的语言传播最为重要的信息,从而塑造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媒体。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新闻语言;有效路径

  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工作會议上明确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县级融媒体作为基层媒体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提升基层群众素质、发展信息服务最为重要的一大板块。而语言作为媒体报道中最重要的一个信息承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体报道的内容是否能被群众接受、理解、反映,并以此来检验媒体报道的内容是否成功。但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很多人都在关注内容的热点性或关注度,而忽略了语言的可读性和延展性。

  新闻语言既要坚持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又要符合新媒体的时代特点,还要符合受众对于媒体语言风格的新需求。因此,对媒体新闻语言尤其是县级融媒体新闻语言的有效路径进行分析,使之更加符合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县级融媒体新闻语言存在的问题

  县级融媒体自产生至今,从运行机制到人员配置再到传播创新,都在摸索中不断成长,基础内容语言部分也更加重视“使用什么语言去报道”这个问题,但由于诸多原因,还是普遍存在语言无界限、语言娱乐化、语言不规范等问题,以致出现受众理解困难、信息不通达的现象。

  (一) 语言无界限,传统话语机制占主导

  县级融媒体在发展初期多是对一些主流媒体信息和内容的转载或再次报道,所用语言多是官方语言,具有规范性、标准性、规律性等特征,但同时没有自身特点,即界限化不清晰。语言作为新闻报道信息承载的主体,若无明显边界,就会产生受众不清晰报道内容的严重性,而且由于其使用的语言较为规范与规律,表现形式较为统一,容易带给受众人群生硬、刻板的感受,影响传播效果。县级融媒体应该清楚自己的受众定位,所面向的是处于文化教育水平较低且信息接收较为滞后的多重群体,这就决定了其新闻语言要清晰、简明、易懂。

  (二) 语言娱乐化,新式语言语权加重

  新闻媒体对大众中产生的流行语比较敏感,造成民间口头流行语频频出现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报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流行语的知名度和使用范围。[1]融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编辑记者顺应潮流、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在报道中适当使用流行语言,如“萌萌哒”“蛮拼的”“点赞”等,让受众感到亲切,从而提高阅读兴趣。流行语恰恰是社会生活最直接、最真实的记录和反映,因此流行语与新闻语言有着天然联系,但是要把握好“度”,不能过多迎合、一味讨好,否则会导致新式语言语权加重,产生媚俗化,造成上不通、下不达的后果。有些县级融媒体喜欢频繁使用一些新式外文缩写语言,让年纪大的受众看不懂,年纪小的则刻意模仿,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三)语言不规范,多种语言搭配混用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特定时代和背景下语言都会有自身特定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如果语言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语言的生命便会终结。然而,语言又是在社会发展中以约定俗成为原则的,所以,语言的变化也要遵循已经形成的规范。[2]县级融媒体在报道中语言不规范问题,多体现在语言搭配混用,如改造成语、XX文学体、XX学,以及语意重复、语义矛盾、情感色彩偏差、语境不适等。有的县级融媒体在报道政务新闻的过程中随意使用有伤大雅的“俏皮话”,有的由于讲究“时效”在快速采编发的过程中,词语和句子没有细细斟酌,便将稿发了出去,以致重要节点内容被受众直言有语病问题。

  二、县级融媒体新闻语言有效路径分析

  (一)确保新闻语言的精准化

  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第一大特点。县级融媒体要着重解决语言不精准的问题,对事实的报道以及编发的内容在语言使用上必须符合客观性、真实性,不使用模糊性语言,确保新闻语言的精准化,才能让受众知晓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

  1. 以新闻语言的真实客观为基础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载体的新闻语言必须真实描述事实。在具体描述过程中,新闻语言的选取应接近事实,包括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发展。在内容和词语上,“让事实说话,少用褒贬性的词语”,多用“据目击者称”“据现场报道”“据前线报道”等相关特点化内容;多用一些限制性修饰语取代过多的形容词修饰语,多用名词、动词、动词性词组以及副词、介词结构,少用在事件中起到描写作用的形容词和形容词性词组的修饰语。[3]

  2. 在语言真实基础上确保可读性

  新闻作品具有可读性与耐读性是新闻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除了保证新闻事实本身的新鲜性、实用性、时代性之外,通过新闻语言的优化实现新闻价值也是增加新闻可读性与耐读性的重要途径。[4]今日新闻,明日旧闻。只有增加新闻的可读性才会实现真正的新闻价值。县级融媒体应在规范恰当的基础上使用极具魅力和时代气息的语言,使用有“温度”的语言来增加可读性。“这里是爱心助农义卖活动专场,翠绿饱满的大白菜,现在就可以下单买回家!您买的是大白菜,献的是爱心!”2021年5月,江苏省海安市融媒体中心举办“海安融媒为民办实事·直播助农销售大白菜”活动,为“滞销菜”直播带货。其间刊播的《融媒直播助农卖菜,“滞销菜”变身“爱心菜”》《6天卖了160吨滞销白菜,媒体真是神了!》等一大批带着民生温度的新闻报道,在语言使用上一改往日严肃,像是在家门口唠家常,吸引广大网友关注,点击量破万,部分报道还在新华网、人民网、《现代快报》、《南通日报》、南通发布等媒体平台刊用,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5]。

  推荐阅读:新闻方面职称评审通知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