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优化玉米产业结构,有效解决口粮和饲料争地矛盾。文章通过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概括近几年广西粮饲兼用型玉米研究进展情况,分析广西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具有的优势以及面临的困难,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广西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建议,为广西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粮饲兼用;研究进展;前景分析
粮饲兼用型玉米是介于普通玉米与专用饲料玉米间的一种中间型玉米,具有较高玉米籽粒产量,同时籽粒在成熟时整个植株仍保持青绿,茎叶绿色成分较高,叶片繁茂,可获得大量的秸秆,供畜禽用。[1.2]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可充分利用光热和土地资源,提高效益和土地资源利用率,粮、草、饲功能兼备,饲用营养成分丰富,效能和价值远远高于普通玉米和专用青贮玉米。[3]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种养关系调整的重要举措[4],既能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又能实现饲料有效性供给。[5]
目前,国内非常重视对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在新疆、内蒙古、宁夏、山东和河南等地已经选育出很多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如“中单321”[6]、“农大108”[7]、“豫玉29号”[8]、“中原单32号”[9]、“屯玉168”[10]、“鲁单9088”[11]、“大京九23”、“新玉44”[12]和“伟科702”[13]等都是优质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它们的选育和大面积种植推广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的迅速发展。杨强军[14]、梁万琪[15]、郭庆瑞[16]、赛里克·都曼[17]、王静[18]和刘晓[19]等分别在甘肃、内蒙古、山西、新疆和河南等地开展了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对比试验,相关研究为当地选择适宜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学者针对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特殊性,在种植密度[20.21]、施肥水平[22.23]、耕作措施[24]和病虫害防治[25.26]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研究,为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提供了栽培技术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指导。
广西从2016年开始实施“粮改饲”项目,为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掌握了广西近年来粮饲兼用型玉米研究进展情况,进而分析广西在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方面具有的优势以及面临的困难,并结合广西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广西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提供参考。
1 广西粮饲兼用型玉米研究进展
1.1选育的品种及产量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2015-2021年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公告统计(见表1),广西选育并审定的玉米品种数量整体上呈不断增加趋势,并于2021年增加了青贮玉米品种类型的审定,有11个通过审定,其中“兆玉215”“桂单658”“桂单673”“桂单166”“庆红509”“油玉909”前期已通过普通玉米品种审定,这6个品种适合作为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在广西种植。随着广西青貯玉米品种审定T作的不断改进,适用于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将会不断增加和提高。除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用于粮饲兼用型的玉米品种外,研究人员通过相关试验及调研,也确定了一些适合广西地区种植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玉米创新团队近年来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全区种植的粮饲兼用玉米有“桂单162”“油玉909”“青青500”“钻卡巴巴”“桂单166”“正大808”“正大719”。[27]钟昌松等[28]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认为“桂单0810”“亚航670”“桂单818”“油玉909”“中原单32”正大808”“正大1689”“迪卡008”等品种也适用于作为粮饲兼用型玉米。玉米产量方面,钟吕松等通过调研,确定了近几年广西玉米全株生物产量第一季单产为52.5 -67.5t/hm2,第二季单产为49.5 -64.5t/hm2,第三季单产为22.5 -43 .5t/hm2,邹成林等[29]试验得出在南宁玉米全株生物产量春季单产为49.1 _72.6t/hm2,普通玉米籽粒产量3875_4595kg/hm2。由此可见,无论玉米籽粒还是全株生物单产与东北和黄淮海相比均有较大差距[30]。
推荐阅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的演进与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