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提高刺柏育苗质量和移植成活率,以加仑盆为育苗容器,根据容器口径大小和高度不同,设置4种育苗容器规格,以传统裸根育苗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容器规格对刺柏育苗质量和移植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苗能够显著提高育苗质量,增加了移植成活率和保存率,以12 cm×15 cm的规格效果最佳;与裸根育苗相比,根系活力增加了40.21%,根冠比增加了18.18%,壮苗指数增加了54.03%,移植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增加了34.69%和53.93%,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刺柏幼苗的株高、地径、主根长、干鲜质量等生长指标,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均显著增加。
关键词 刺柏;容器苗;根冠比;壮苗指数;成活率
隨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我国园林绿化得到快速发展,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措施[1,2]。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是优秀的园林绿化树种,树形优美,抗逆性强,具有耐寒、耐旱等优点,广泛用于城市园林和高速公路绿化,在我国温带至寒带均有分布。但受地域和气候等因素的限制,刺柏移植过程中,常出现伤根、断根、根部伤口愈合速度慢等问题,导致缓苗期延长,影响刺柏的正常生长,甚至造成冠层脱水死亡,影响刺柏的移植成活率,限制刺柏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3,4]。因而,如何减少刺柏移植过程中对根系的伤害,提高移植后的成活率对刺柏苗木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容器育苗是一种新型的苗木培育技术,能够较好地保持苗木根系活力和根系的完整性,移植后缓苗周期短,成活率显著增加,成林时间短,且受立地条件和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小,有利于苗木的初期生长[5-7]。与传统裸根苗木相比,容器苗以其易管理、成活率高、便于集约化生产等特点越来越受市场认可。如何更好地加快容器苗的培养步伐,已经是园林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8-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自然概况
陕西榆林地区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干燥寒冷,风多雨少,冷热剧变,四季分明,光照条件较好,水分供应较差,年湿润指数为0.45。年均降水量414.4 mm,且66%集中在7—9月,年均蒸发量1 905 mm,年均气温8.8 ℃,极端高温38.6 ℃,极端低温-32.7 ℃,≥10 ℃的积温3 217.6 ℃,年总辐射量608.3 kJ cm-2,年日照时数2 666.6 h,无霜期155 d,年均风沙日6 d。大风、干旱、低温冻害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性天气频繁。土壤为农业灌溉淤积物和冲积物,属于潮土型沙壤质土壤,土色较淡,有机碳9.24 g kg-1,全氮0.83 g kg-1,全磷0.37 gkg-1,全钾1.21 g kg-1。耕地土质结构良好,水气协调,适宜多种刺柏生长。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以加仑盆为育苗容器,根据加仑盆口径大小和高度不同,设置6 cm×10 cm(T1)、10 cm×10 cm(T2)、12 cm×15 cm(T3)和15 cm×18 cm(T4)4种容器规格,以传统裸根育苗作为对照。试验于2019年4月5日进行扦插育苗,插穗采自5年生母树,采集位置和大小基本相同,长度为15 cm。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每个处理设置200盆,重复3次。其他管理相同。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苗木生长情况调查
于2019年11月,待刺柏容器苗停止生长后,每个处理随机取10株,用蒸馏水冲洗根部基质,测定刺柏容器苗的株高、胸径和根系发育情况。用称质量法测定刺柏地上、地下部分干鲜质量,并计算刺柏苗的根冠比、高径比和壮苗指数。
1.3.2 生理指标的测定
刺柏叶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叶中丙二醛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测定;脯氨酸含量采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根系活力采用TTC法测定[11]。
1.3.3 苗木移植成活率及保存情况调查
移栽试验于2020年4月1日进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每个处理移栽50株,重复3次。栽植密度为1.5 m×2 m,采用穴植方法,适当深栽,边填土边踩实,呈外高里低的树盘。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植水,在树盘上覆盖地膜并用土压实。根据土壤水分散失情况,每20~30 d浇水1次,并注意黑茎病和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其他管理相同。于5月15日调查刺柏的成活率,于11月15日调查刺柏的保存率。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DPSV7.05 及 SPSS18.0 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用Excel 2003 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容器规格对刺柏幼苗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刺柏幼苗株高、地径、主根长均随容器规格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与CK处理相比,T4、T3、T2和T1处理的株高分别增加了43.21%、42.12%、33.37%和25.96%,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T4、T3、T2和T1处理的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5.25%、33.41%、18.56%和6.1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刺柏幼苗的主根长表现为T4>T3>T2>T1>CK,与CK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67.11%、64.22%、53.38%和40.19%,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高径比反映了苗木高度和粗度平衡关系,也是造林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由表1可知,各处理高径比表现为T1>T2>T4>T3>CK。与CK处理相比,除T1处理增加了18.64%,差异显著外,其余处理与对照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由此可见,不同容器规格均能增加刺柏幼苗的株高、地径和主根长,并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加而增加,高径比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当容器达到一定规格后,幼苗的株高、茎粗和主根长的增加速度趋于缓慢。试验条件下,以T3和T4处理效果较佳。
2.2 不同容器规格对刺柏幼苗干鲜质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刺柏地上、地下部分鲜质量均随容器规格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容器苗(T1、T2、T3和T4处理)地上部分鲜质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CK处理,分别增加了24.05%、30.22%、32.43%和33.06%。地下部分鲜质量除T1處理与CK处理相比差异显著,T2、T3和T4处理均显著高于CK处理,分别增加了20.54%、23.93%、29.31%。地上/地下鲜质量的比值随着育苗容器规格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与CK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分别增加了13.16%、8.18%、7.01%,差异显著,T4处理虽然增加了3.05%,但差异不显著。
刺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质量均随育苗容器规格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地上部分干质量表现为T4>T3>T2>T1>CK。与CK处理相比,T4、T3和T2处理的地上部分干质量分别增加了47.53%、46.57%、25.83%,差异显著;T1处理的地上部分干质量增加了12.81%,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地下部分干质量表现为T4>T3>T2>T1>CK。与CK处理相比,T4和T3处理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74.91%、64.81%,差异显著;T2和T1处理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干质量比随容器规格的增加而降低。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降低了3.91%,但差异不显著;T2、T3和T4处理分别降低了8.43%、11.01%、15.59%,差异显著。
由此可见,容器苗有助于提高刺柏幼苗的生物量,增加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鲜质量。容器规格对地下部分鲜质量和干质量的作用效果更显著,对促进植株和根系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试验条件下以T3和T4处理较好。
2.3 不同容器规格对刺柏容器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由表3可知,刺柏幼苗的根系活力、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T3处理最高,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40.21%、39.71%、39.88%,差异显著;T4处理次之,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37.03、34.33%、37.99%,差异显著。T1和T2处理的根系活力和丙二醛含量与CK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19.09%、26.6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刺柏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表现为T4>T3>T2>T1>CK处理。与CK处理相比,T4、T3和T2处理的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9.66%、18.31%、14.81%,差异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28.54%、26.30%、20.59%,差异显著。T1处理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
推荐阅读:热带农业相关论文投稿的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