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教师业已形成的教学信念必然受到挑战和冲击。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考察了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的取向现状。结果发现:教师的教学信念总体上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积极变化,但仍处于从传统教学信念向现代、开放、包容的教学信念转变和发展过程之中。该文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学校如何为教师教学信念的建构与重塑创造有利环境以及教师如何通过自我变革驱动教学信念的转型和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取向现状;发展建议
高一波 中国电化教育 2021-12-06
教学信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课程、教学、学生、教师角色、教师发展等方面的认知和看法[1]。教学信念不仅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甚至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能否转变传统教学信念更是保证教育教学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2]。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模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人工智能开启的“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发展机遇,使得学生学习从共性走向个性、教学管理由模糊趋向精细、教学评价从单一转向多元、教学效率由低效转为高效成为可能[3]。但同时,“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角色,调整教与学的关系,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4];教师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恰当使用信息技术,灵活融入信息元素[5]。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加速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教师应更新观念,重塑角色,大力提升信息素养,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推动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6]。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也提出,教师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7]。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立了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其中将立德树人摆在了中心位置,要求教师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同时强调要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助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8]。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教育部于2017年和2020 年连续两次修订《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教师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倡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教学和学习环境,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任务式、项目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朝着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可见,“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和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都要求教师尽快转型:在教学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课堂角色上从知识的传递者向育人的服务者转变,在教学模式上从单纯的课堂教学或CAI教学向线上线下、人机深度协作转变[9]。在此背景下,教师固有的教学信念,包括课程观、学生观、学习观、角色观、知识观和能力观,必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并发生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变化。本研究旨在考察和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的结构取向现状并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建构与重塑与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现代、开放、包容的教学信念以及学校如何为教师教学信念的发展与变化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教学信念及其结构
(一)教学信念
关于教学信念,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视角给出了不同定义。Kagan将教学信念看作是教师对课堂、学生、学习和所教科目内容做出的内隐性假设[10]。 Pajares认为,教学信念是指教师在教学情境和教学经历中对课程、教学、学习、师生角色等相关因素持有的且确信无疑的观点[11]。William & Burden 将教学信念界定为教师关于课程、教学、教师角色、教学环境等方面的认知和看法[12]。Borg指出,教学信念实质就是教学法信念,即教师关于教学、学习、学习者、学科、教师自身或教师角色等方面的信念[13]。国内学者辛涛、申继亮将教学信念阐释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现象、教学对象以及自身能力的认识[14]。吴小鸥认为,教学信念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教学活动最根本的认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和指导思想[15]。陈冰冰、陈坚林将教学信念看作是教师对教学、学习及学生等相关因素的认知和看法[16]。郭晓娜指出,教学信念是教师对教学相关因素持有的态度、观点和心理倾向,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师角色以及学生学习等[17]。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教学信念内涵的界定不尽相同,但大都涉及到了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因素。鉴于本研究是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的考察,我们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定义,将教学信念定义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持有的关于课程、教学、学习、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基本信念。这些信念具有相对稳定性、个体性、可塑性等特点,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导向和引领作用。
(二)教学信念的构成
关于教学信念的构成,学者们的看法也不尽相同。Burns在研究6名英语教师教学信念时将教学信念的核心构件归纳为课堂信念、语言本质信念、口语与书面语关系信念、学习者信念、学习者学习能力信念、学习策略信念、教师角色信念[18]。 Calderhead认为,教师信念是由学习者信念、学习信念、教学信念、学科信念和教师角色信念构成[19]。 Richards & Lockhart在研究反思性教学时提出,教学信念体系主要由语言、课程、教学、学习、语言教学职业五个子信念构成[20]。而Borg则将教学信念的基本结构阐释为“六观”,即语言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学习观和教师观[21]。国内学者刘桦将教学信念分为八个维度:语言信念、课堂信念、教学计划和课程信念、教学信念、教师信念、学习信念、学习者信念、教师专业化信念[22]。陈红构想中的大学英语教师信念体系包括语言文化信念、教学方法信念、学习者及学习方法信念、教材信念、教学效果评价信念、课堂+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信念、师生角色信念等七个子信念[23]。徐泉提出,构成英语教师教学信念系统的五个核心维度应该是语言文化观、语言文化学习观、教学环境观、教学专业观、课堂师生角色观[24]。丁仁仑认为,教学信念系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集中体现,主要涵盖教材、网络、课程、学生、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师发展等维度[25]。综合以上观点,同时考虑研究的适切性,我们将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的构成设定为课程、教学、学习、教师4个一级维度和课程价值、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评价、教师角色、教师发展8个二级维度。
二、研究方法
基于教学信念具有内隐性、多元性、复杂性等特点,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获取较为全面、真实的数据。
(一)问卷调查 1.调查问卷的设计
依据本研究设定的4个一级维度和8个二级维度,参照国内外有关教学信念调查研究框架,编制了大学英语教学信念取向现状调查问卷。在问卷编制过程中,还借鉴了朱苑瑜、叶玉珠[26]的教师信念量表,将部分二级维度按照“传统”教学信念取向和“开放”教学信念取向编制题目。为了提高问卷题目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人员访谈了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旨在“侦测”出教学信念的隐性部分。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最终凝练出36个题项。调查问卷采用Likert 5级量表制,其中对传统教学信念问题在统计时做了反向取值。得分平均值低于3,表示受试的教学信念趋向于传统教学信念;平均值高于3,说明受试的教学信念趋向于与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相适应的“开放”教学信念。
2.调查对象
依据学校类型和所处地理位置等因素在陕西选取7所高校398名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初步受试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根据问卷的有效性确定386名教师为最终受试。受试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3.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即将386份有效问卷中的数据输入电脑后得出每一个变量的平均值(M)和标准差(SD)。
(二)半结构式访谈 1.访谈提纲的设计
为了进一步验证问卷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以及了解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取向现状的原因,研究者还进行了个别访谈。访谈提纲主要围绕教学信念的 4个维度,设计了8个问题:(1)您认为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是什么?(2)您怎样看待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3)您最喜欢采用哪一种教学模式?(4)您在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5)您认为学习策略对学生的学习重要吗?(6)您一般采用哪些方法评价学生学习结果?(7)您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8)您认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有哪些?访谈提纲只是访谈内容的主轴,随着访谈对象的回应,研究人员不断加以追问,以便全面收集访谈对象的教学信念信息。
2.访谈对象的选取
访谈对象为386名受试中的23名教师,访谈对象的选取尽可能关照到学校类型、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等各个因素。访谈方式包括电话和面谈,在得到访谈对象的授权后,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
3.数据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数据,研究者将访谈录音转录为文本,并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归纳分类。首先,依据教学信念的四个维度按照A、B、C、D进行初步分类,其中A代表课程、B代表教学、C代表学习、D 代表教师。接着,将初步分类出来的文本按照不同话题切割成更小的分析单位。然后,将分析单位根据先后顺序加以编号,如D-F-1表示在教师维度下 F教师的第1个分析单位。最后进行编码:根据各分析单位中提取的概念进行初步分类,经过多次反复比较和调整,将意义表述相近的分析单位加以合并和归类,或将具有多层意义的分析单位加以切割,并与其相同或相近意义的分析单位加以归类和合并,逐渐形成更具分析力的编码。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课程信念 (1)关于课程价值的信念
课程价值信念主要指教师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价值、人文价值、育人价值等方面的观点和看法。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价值认同度很高(M=4.59;SD=1.02),对课程的人文价值认可度也较高(M=3.88;SD=1.06),但对课程的育人价值认可度不高(M=3.09;SD=1.12)。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教师长期形成的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认知有关,也可能与《指南》的导向有关。2020版《指南》首次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师要着力提升育人素养。而2017版《指南》以及之前2007年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都未强调大学英语的育人功能,因而教师对该课程的育人价值信念尚未得到充分发展。
(2)关于课程改革的信念
课程改革信念主要指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认知和态度。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认同度较高(M=3.63; SD=1.12),但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改革认可度一般,依次为(M=3.10; SD=1.29)、(M=3.08;SD=1.35)、(M=3.01; SD=1.31)。从研究数据看,教师对课程改革持审慎积极态度。究其原因,可能与部分教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缺乏清晰的认知,对信息化和智能化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引入专门用途英语尚存在一定的疑虑有关;也可能与少数教师对课程改革有着本能的抗拒和抵触情绪有关。
2.教学信念 (1)关于教学模式的信念
教学模式信念是指教师在教学模式上持有的态度和观念。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多数教师认可并且愿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M=4.12;SD=1.15)。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M=2.32; SD=1.21)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由于研究人员将 “课堂教学”视为传统教学信念并将统计结果作了反向取值,故平均值(M=2.32)说明:教师对该变量持有较高信念。)这一看似矛盾的结论显示出教师在教学模式选择上的纠结、踟蹰的心理状态。一方面,教师已经意识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必然;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可能由于客观条件或自身能力所限,仍然倾向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2)关于教学方法的信念
教学方法信念是指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持有的观点。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应采用包括任务式、项目式、合作式、探究式在内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实现由“教”向 “学”的转变。统计结果表明,教师基本认同任务式(M=3.72;SD=1.11)和探究式(M=3.58;SD=1.17) 教学方法,对项目式(M=3.20;SD=1.27)和合作式 (M=3.18;SD=1.08)教学方法持审慎的欢迎态度。但奇怪的是,教师一方面基本肯定现代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 (M=2.25;SD=1.25)抱有较高的信念(该变量作了反向取值)。这一结论再次反映了教师仍然处于传统和现代教学信念之间的徘徊状态。
3.学习信念
(1)关于学习策略的信念
学习策略信念是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的认识和态度。统计结果表明,教师基本认识到学习策略之于学习的重要性(M=3.79; SD=1.13),并且认为学生最应该掌握的学习策略首先应该是认知策略(M=3.66;SD=1.11),其次是元认知策略(M=3.59;SD=1.21),再次是社会情感策略(M=3.17;SD=1.33)。但统计结果同时显示,教师普遍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培训(M=2.85; SD=1.08)。
(2)关于学习评价的信念
所谓学习评价信念是指教师对如何评价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的态度和看法。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一般是终结性评价,即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半学期或一学期的学习结果。但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从对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促进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价转变,并加强形成性反馈。换言之,教师不仅应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应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和完成单元教学后通过一定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并据此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重新设计教学任务和活动。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师基本认同《指南》提倡的日常课堂评价(M=3.21;SD=1.16)和阶段性评价(M=3.32;SD=1.22)等形成性评价方式,但同时,许多教师仍然坚守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信念 (M=2.19;SD=1.15)(该变量也作了反向取值)。
4.教师信念
(1)关于教师角色的信念
教师角色信念是指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应扮演何种角色以促进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统计结果表明,教师认同度高的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M=4.46;SD=1.07)以及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的反思者(M=4.20;SD=1.05);有一定认同度的是学习需求的分析者(M=3.25;SD=1.18)、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M=3.22;SD=1.19)和学生情感的支持者(M=3.19;SD=1.22)。但研究同时表明,教师对学习策略的培训者(M=2.98;SD=1.28)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者(M=2.65;SD=0.91)这两个教师角色的认同度较低。由于“知识传授者”被归类为传统教学信念下的教师角色并将统计结果作了反向取值,故平均值 (M=2.16;SD=1.26)说明:许多教师仍坚信“知识传授者”是其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2)关于教师发展的信念
教师发展信念是指教师对如何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态度和看法。统计结果显示,教师认可度较高的专业发展途径是国内外脱产进修(M=4.11; SD=1.08)、参加学术讲座和会议(M=3.78;SD=1.20) 和在职培训(M=3.56;SD=1.56);认同度一般的是自学(M=3.18;SD=1.29)和教学研究(M=3.12; SD=1.13)。教师对通过参与教学改革(M=2.76;SD=1.01)促进专业发展持保留态度,说明高校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宣传和推动力度尚不够大,教师仍未意识到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也能提高自己课程建设的意识和教学自主的能力。
(二)访谈结果分析
1.关于课程信念访谈结果分析
从对23名教师的访谈结果看,他们的观点基本与问卷调查结果一致,并且对课程信念做了补充和阐释。
(1)在课程价值方面,受访教师提及最多的是工具价值,其次是人文价值,很少提及育人价值,说明教师对大学英语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持认可态度,但尚未充分重视和深入挖掘该课程的育人价值。一名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是这样表述大学英语课程价值的:我认为,大学英语课程价值首先体现在工具性上,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工具,学生学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提升自己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方便查阅国外文献,甚至上国外网站。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继续深造,但这本身也体现出英语的工具性价值。大学英语的另外一个价值应该是它的人文性,因为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接触、感受与语言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地理等人文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A-C-1) 另外一名教师说: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自身价值,至于大学英语,我个人觉得它的价值主要在于能帮助学生考研、出国学习、找到一份好工作。 (A-U-1)
(2)在课程改革方面,特别是在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持有不同的观点。一名双一流学校的教师说:改革势在必行,因为目前大学英语的课程内容已经与培养新时代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必须加强跨文化交际课程和ESP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在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A-A-2) 而来自地方本科高校的一名教师则对《指南》中设置ESP课程持有不同意见。他在电话访谈中说:据我所知,尽管2017版和2020版《指南》都要求各高校要因地制宜开设ESP课程,但除了双一流高校外,其他学校,特别是生源和师资力量相对较差的地方本科院校开的并不多。(A-F-2) 还有一位老师说:我们学校以师范教育为主,目前,我们主要讲授通用英语课程,也给学生讲一些跨文化知识,但ESP课程内容涉及的不多。(AH-2)
2.关于教学信念访谈结果分析
针对教学信念的访谈结果与问卷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受访教师还对所持信念的原因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1)在教学模式方面,不少受访教师在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持欢迎态度的同时,仍然表现出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留恋。一位教师说:我在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因为我申请的一门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就是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我觉得教学效果不错,但就是要花时间设计课程,相比较而言,传统课堂教学省时省力。(B-K-3) 另一位年龄较大的教师坦言,混合式教学模式好是好,但对我来说,挑战性比较大,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用的最多的还是原来的教学模式。 (B-G-3) 还有一位来自地方高校的年轻教师说,我倒是想用线上线下教学,但是我们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不够,网速不给力,也没有网络自主学习平台。(BL-3)
(2)在教学方法方面,受访教师对任务式、项目式、合作式、探究式等现代教学方法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并未完全摈弃传统教学方法。一位教师说,《指南》提倡的任务式、项目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个方向,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语言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比如,有些年轻教师更原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有些老教师则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B-I-4) 还有一位老师说,教无定法,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会学并且学会,就是好方法,所以也没必要排斥传统教学法。(B-M-4)
3.关于学习信念访谈结果分析
关于学习信念的访谈结果也与问卷调查结果相差不大。
(1)在学习策略方面,受访教师总体持肯定态度。但访谈结果同时表明,教师在学习策略培训方面重视不够。一位教师在接受访谈时说,我对学习策略略知一二,主要包括元认知、认知和社会情感策略,也知道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但至于如何提高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我还真不了解。(C-E-5) 当被问及是否曾在课堂中给学生培训学习策略时,一位地方高校的教师说,我有时给学生讲一点学习技巧,但很少占用课堂时间专门给学生讲授学习策略。(C-K-5)
(2)在学习评价方面,大部分受访教师对形成性评价方式持包容、开放态度,但同时承认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借助于终结性评价方式。一位教师在解释其中的原因时说,许多教师之所以乐于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是因为这种评价方式更简单,更容易操作。(C-N-6)但也有个别例外。一位教师在接受电话访谈时说,我们学校教务部门在学习评价方面给予教师较大的自主权,教师可以自主决定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比例,但必须在开学初报学院同意。我采用的是五五开的办法,也就是形成性评价占50%,终结性评价占 50%。虽然我的工作量加大了,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C-B-6)
4.关于教师信念访谈结果分析
(1)在教师角色方面,受访教师提及较多的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反思者以及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情感的支持者和知识传授者。说明:教师对这些角色认同度相对较高。一位受访教师说: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扮演好多角色,首先要了解学情,然后根据学生学习需求设计好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步骤。在上课的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好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适当照顾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为其提供帮助。课后,认真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如果教师能扮演好这些角色,这一节课应该就是成功的。(D-J-7) 另一位教师说,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扮演好传授知识的角色,这是教师的第一责任和要务,其他所有角色都是服务于这一目标的。(D-O-7) 访谈教师很少提及学习策略培训者、教学资源开发者等教师角色,说明教师对这些角色的认同度相对较低,或者说教师在学习策略训练、教学资源开发方面做的不多。究其原因,一位教师解释说:前者主要因为许多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意识,也不了解如何训练学习策略;后者与学校普遍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等课程资源有关,教师认为自己无需再开发教学资源。(D-C-7)
(2)在教师发展方面,受访教师对通过脱产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在职培训、自学、教学研究等途径促进专业发展总体持较为积极和肯定的态度。但对通过参与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发展怀有疑虑。一位教师在被问及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时说,无论哪一个学科的教师,要想继续提高专业水平,就必须通过自学、培训、进修、教研、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不断充电,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当被追问“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会不会对其专业发展有促进作用”时,该教师迟疑了一下说:应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觉得不会太大。 (D-U-8)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与存在问题
本研究考察了陕西7所高校386名教师在当前 “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以及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教学信念取向现状。结果发现:(1)在课程价值方面,教师对大学英语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持有较高信念,但对其育人价值认同度一般,说明教师尚未充分重视和深入挖掘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2)在课程改革方面,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持肯定态度,但对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尚存在一定的疑虑,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要不要纳入 ESP 课程仍然存在不同观点;(3)在教学模式方面,在当前“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多数教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坚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信念;(4)在教学方法方面,尽管教师基本认同任务式、探究式、项目式和合作式等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倡导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5)在学习策略方面,大部分教师能够认同学习策略的重要性,也对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持有较高信念,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不重视学习策略的训练;(6)在学习评价方面,教师基本认同日常课堂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等形成性评价方式,但同时,许多教师对终结性评价方式仍然“情有独钟”;(7)在教师角色方面,教师高度认同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学行为的反思者,基本认同学习需求的分析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情感的支持者,但对学习策略的培训者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认同度较低,对传统教师角色“知识传授者”仍然持有较高信念;(8)在教师发展信念方面,教师普遍认同国内外脱产进修、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和在职培训等方式,基本认同自学和教学研究,但对通过参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发展抱有怀疑态度。从总体上看,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和“互联网+教育”新模式的影响下,大学英语教师固有的教学信念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仍处于从传统教学信念向现代、开放、包容的教学信念转换和发展过程之中。
(二)建议
为帮助和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信念,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提出具体建议。
1.学校层面:加强资源保障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教师信念的建构与重塑创造有利环境
第一,改善软硬件教学设施。访谈结果表明,目前仍有部分教师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的一个客观原因是学校现有的信息网络和智慧教学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满足教师教学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信念上的转变,更与构建高质量教育教学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因此,学校应想方设法增加投入,积极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首先,要“推动校园局域网升级”[27] ,提升网络与信息化对教学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其次,应完善智慧教学设施,“提升通用教室多媒体教学装备水平”[28];同时,要构建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升级面向广大师生的网络学习空间”[29]。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建设,为教师采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造条件。
第二,构建教师发展平台。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其教学信念转变和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应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加大教师专业发展力度。首先,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包括培训、激励和保障制度,“营造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环境”[30];其次,创新培训方式,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师培训之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模式[31]。除组织培训外,学校还应鼓励教师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研修访学,参与国际间或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同时加强二级学院教研室活动管理,强化学习共同体建设,定期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并且有针对性的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提高和教学信念的不断更新。
第三,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信念不仅需要教师个人主动建构与发展,也需要一定的外力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就是最好的驱动力。因此,学校应组织大学英语教师学习、讨论 2017版和2020版《指南》,并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改革,将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纳入大学英语课程内容。通过课改立项、示范课观摩、集中培训、评优树模等形式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挖掘大学英语课程育人价值,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之中。
2.教师层面:与时俱进,自我变革,驱动教学信念转型发展
第一,转变传统课堂角色和教学模式。研究表明,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将“知识传授者”视为教师最主要的一个课堂角色,并在实际教学中沿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与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是相背离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普及新技术条件下的混合式、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教学”[32] ;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方式[33]。可见,转变传统课堂角色和教学模式已成必然之势。教师应顺应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并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不断提高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建设微课、慕课和网上交互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网上优质教学资源,拓展和改造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探索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互联网+”课堂教学新模式。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积极采用任务式、项目式、合作式、探究式等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 “主动学习”转变。再次,要在认真学习、领会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逐渐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权威”向师生平等交流的角色转变;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由单纯的知识的提供者向立德树人理念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转变;由课堂中学生的 “信息源”向课堂信息双向交流的“信息平台”转变。
第二,加强学习策略训练。学习策略的有效使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学习自主性,也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然而,研究显示,大学英语教师在“学习策略培训”方面的信念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习策略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教师首先应提高对学习策略培训的重视程度,将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的能力纳入课程计划和教学内容之中;然后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学情和策略需求的基础上,确定需要训练或加强的学习策略并制定详细的策略训练计划;最后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培养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进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三,改进学习评价方式。学习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要“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34] 《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也指出,要“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学生评价模式”[35]。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摈弃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教学信念,注重形成性评价,通过采用灵活、多元的学习过程评价方式,如听写、背诵、即兴演讲、课堂表现、书面作业、单元测试等,适时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从而发挥评价和测试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和诊断作用,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此外,教师还应创新信息化评价工具,推动学生数字档案在评价中的应用[36];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宽度学习等的出现为我们借助新兴技术收集和分析教育大数据提供了可能。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地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真正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37]。
第四,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重塑与更新教学信念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之中。通过教学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信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发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参与教学改革,了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增强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进而在教学内容设计、课堂互动、师生交往过程中渗透价值教育。在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将深刻影响社会结构、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对人们的认知、思想、思维、价值、认知、行为等产生深远影响[38]。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增强现实、物联网等各种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突破原有教育的时空局限,具有特色化创新教育的优势[39],因而应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全新“变量”,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给予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柔性[40],在新尺度、新场域中开展教学工作,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