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研究基于 CSSCI 数据库文献,用统计和数据挖掘等数字人文的研究方法对我国近 30 年关涉美育研究的重要指标如选题导向、研究范畴、主题词、核心学者等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美育相关命题做出全景理论判断。首先,根据分析不同主题论文的数量差异和走势发现“主管部门政策导向”以及“美育传统弘扬” 是我国美育研究的主要动力。其次,通过对主题词权重的分析发现,我国美育研究的主体框架主要由“美育基本命题”“教育基本元素”等五组主题词群构成的。同时,根据词频分析发现不同时代美育研究的热议话题的变迁轨迹,具有“主题延续性强”、重视“学校美育”以及“艺术研究导向性明显”三个特征。最后,通过关键文本的内容分析发现美育本质论、美育现代性研究和美育实践论这三者构成了美育研究的主流研究领域。
祁林; 宋雨, 南京社会科学 发表时间:2021-10-14
关键词 美育研究; 数字人文; 主体框架
传统美育研究大都采用人文科学的研究范式,即从人文、社会、文化等立场出发,借鉴或创造新的理论结构,通过演绎、归纳等方法,思辨性地创造或衍生相应的理论成果。但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对人文研究领域的渗透,以“算法设定”和“数据挖掘”为主要工具的数字人文研究方法,为包括美育研究在内的诸多人文科学领域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路径。相对于传统人文研究方法,数字人文研究者能够利用计算机的算力处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规模远远超过传统人文科学基于研究者个人的“人脑”处理的文献资料和调研材料。因此,用数字人文的方法研究美育,其优势在于它能让研究者站在一个更高的理论视角俯视更多的研究素材,进而实现对数据全集或言“完全数据”的定量化处理,同时,数字人文的可视化技术① 则有助于形成科学知识图谱,将知识谱系序列化,呈现知识领域内部复杂的关系。②在这种新的方法论的指引下,国内美育研究的总体状况如何? 哪些议题被提出来热议? 议题的变化又如何反映了学界乃至社会的变迁———这些问题的答案或呈现崭新的样貌。
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 首先,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进行定量的基础; 其次,通过可检索的存储方式实现数据化,也即形成专门领域的知识单元以及识别编码; 再次,通过数字分析进行信息挖掘,如文本分析( 包括词频分析、共现分析、关联关系分析等) 、内容( 主题) 分析、时序分析、空间分析、社会关系分析等③; 最后,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结构的可视化处理。而真正实现从数字走向人文,更为重要的是从定量走向定性,从信息提炼走向人文领域的知识生产本身。本研究采用的具体方法是,以 CSSCI 数据库文献为基础,通过批量文本的内容分析和词频统计,并基于文献综述的单线程总结的可视化方法,深掘文献之间隐而不现的内部联系,对文献相关信息序做共现分析,以期描画出 30 多年来本土美育理论研究的全景图。
一、论文发表走势: 研究动力探析
期刊论文是一个研究领域反应最迅速、最前沿的知识生产形式。具有高度凝练的特质与高度的学术规范性,这体现在其完善的信息检索和标识符系统,而题录信息中标题、摘要、关键词都是对一篇文章核心内容的提炼,大大降低了进行文本挖掘的难度。并且在数字化方面,期刊文献亦标准统一、收录详备,各大数据库的建设和服务拓展便是直接体现。为获取具有代表性的美育研究的样本数据,本文选择对 CSSCI 数据库中收录的美育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④
基于初步文献搜集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艺术教育与美育之间关系密切,政府工作意见中明确“高校美育以发展艺术教育为重点”,而学界也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实施手段”⑤,各自核心作者群体亦具有较高的重合度,因此本文持 “艺术教育是国内美育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的观点,以“美育研究”作为统一表述。由此确定研究对象为: 在 CSSCI 数据库中以关键词为“美育” 或“审美教育”或“艺术教育”进行检索,经数据清洗和去重后得到的 1512 篇研究型论文,检索时间为 2020 年 7 月 1 日。由于数据库限制,该文献样本起止时间为 1998—2020 年。
在具体分析之前,需要首先确定的是该研究样本在我国美育研究中的大致定位。改革开放以来,美育逐渐被提上教育界的议事日程⑥,研究样本中的 1998—2020 年,是美育地位得以确立并巩固发展的理论研究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叶朗教授 1998 年的《关于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的建议》( 以 下 简 称“《建 议》”) 起 到 了 重 要 作 用。 1999 年 2 月《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规范表述是 “德、智、体、美”并列。⑦6 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这一点,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⑧ 美育在我国教育方针中的总体地位和影响力由此奠定基础,美育研究也由此开启新的征程。
美育研究论文的数量多寡可以反映学术界对 “美育”这一命题的研究热情的变化。整体而言,1998—2019 年间 CSSCI 收录的美育研究论文数量变化幅度并不大,整体趋势较为平稳,最多年份是发表 86 篇,最少年份也有 51 篇,这说明我国学界基本上有一支稳定的美育研究队伍。但是,结合相应年份发生的重要事件,我们或能发现——— 学术界对“美育”相关命题的关注热情与“主管部门政策”以及“美育传统延续”之间有很大的关系。比如,1998—1999 年间,美育研究掀起了一个高峰,这与叶朗教授的《建议》一文引发的学界反响以及随后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很大关系。CSSCI 数据库收录了 1998 年《艺术教育》期刊的文章,84 篇文章中有 20 篇来自《艺术教育》,之后则未见收录该期刊。随后研究热度就有所下滑。自 2005 年起,美育研究的论文数量开始有所反弹,然后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上下起伏但中值变化不大。从 2016 年开始,研究论文数量又有上升趋势,这或与 2015 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71 号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不无关系,该文件提出建设现代化美育体系这一重要命题,成为具有一定引领性的标志性参考文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2018 年,这一年的论文量突然增长,其部分原因是蔡元培诞辰 150 周年的直接外部因素影响,77 篇文章中 20 篇都涉及蔡元培的相关研究。可以说,“政策导向”和“传统加持” 是近年来影响我国美育学术研究热情的重要因素,它们也决定了我国美育研究目前的总体特质,即更倾向于在统一理念的统摄下,对美育进行相对宏观的研究。这同样也说明,我国美育研究者的研究动力大都不是来自美育实践本身,而是受到宏观政策的引导和学术传统的激励,这一特质也突出地体现在美育“核心主题词”确定等方面,这是本文以下要着重讨论的内容。
二、核心主题词: 研究框架的搭建
“核心主题词”的出现和分布形态能够体现出学术界对美育研究整体架构的方略和旨趣,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学术界对美育研究边界的划定以及内涵的确定。本研究通过对 1512 篇文章的标题进行主题词提取和权重分析,共计得到近 150个主题词,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可以得到 2854 个关 键 词,其 中 仅 出 现 一 次 的 关 键 词 占 87. 7% ,为排除偶然性主要考察其余 607 个关键词,对比之下发现,关键词和提取出的主题词存在包含关系,故而本文主要立足于对提取出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来考察美育研究的主题。从全样本数据关键词集合出发,关键词频次越高则代表其重要程度越高。与此同时,关键词并不是单独出现的,对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亲疏关系,挖掘隐含的或潜在的有用知识,并揭示研究对象所代表的学科或主体的结构与变化。⑨ 取频次大于等于 8 的关键词并借助 Vosviewer 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图中节点大小代表频次和重要程度,连线代表共现的关联强度。节点间的布局安排和具体位置基于距离的可视化方法来确定。节点颜色依照右下角时间轴赋值,该时间为加权平均值。⑩
我们可借助图 1 挖掘美育研究的内部机理。首先,从高频关键词不难发现,我国学界对“美育”命题的主要关注点是美育本体的结构、框架和功能,即倾向于对“美育”进行宏观层面的架构分析。图中可以看出“审美教育”“美育”“艺术教育”是为美育研究的“三幅面孔”,其作为核心主题词出现的频次在历年研究中有不同的倾斜,节点颜色越浅、时间越靠后说明在新近研究中出现的相较于之前更多。因此,显然论文中出现“艺术教育”更为频繁,且在研究趋势上具有一定优势。从图中的共现关系也可以看出,与艺术教育共现的关键词更为丰富,关系更紧密; 次之是美育,这也体现出从“艺术教育”的角度发散和创新观点,比从形而上的“审美”层面开展研究更为多见,这也在后续研究中得到证实。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素质教育”与三者的共现关系都很强,处于中间位置,同时也扮演着三者的理论研究与我国教育实践结合的综合性角色。其次,结合高频关键词之间的交叉共现关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美育研究的主导倾向,这些倾向共同搭建起 “美育框架”。根据其主导倾向可以将美育研究分为五组主题词群:
一是探究“美育”与“相关教育背景元素”之间的关系,这间接地证明了本文第一部分所论证的“我国美育研究的动力来自美育实践之外”的结论,这在 2005 年之前尤为显著。这一时期,最常见主题词是“素质教育”“教育改革”及与之相关的“教育理论”“教学改革”。这些研究并非在深挖美育命题的内涵,而是在试图厘清美育与 “素质”“教改”等之间的关系,其本身都是更为宏大的教育命题,具有政策导向性。比如,“素质” 最早是作为“劳动者的素质”在 1985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1986 年“素质”一词正式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瑏瑡 作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的一环,美育自然也无法从这些“关系“中抽身。
二是探究“美育”与其“基本命题”之间的关系,有“情感教育”“美育功能”“美育教育”“创新能力”等。这些主题词的集中出现,说明美育研究在本体研究之外,还试图架构基于美育的更宏大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分析。此外,还有两个基本命题与美育的关系被特别关注,一是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二是美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前者被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德育”和“美育”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不可忽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叶朗在《建议》中明确提出“美育不是德育”之后,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成为持续被讨论的热点话题。后者或许是因为音乐具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特殊作用而受到关注瑏瑢,所以 1999 年是包含“音乐教育”的关键词的论文发表最多的年份。
三是美育与相关美育实践形态之间的关系,包括“高等教育”“大学生”“高校美育”“普通高校”“课程设置”“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高等教育和高校成为美育实践的主阵地,一方面研究高校美育和艺术教育的教学问题和课程问题,并涉及具体的艺术门类教育; 另一方面聚焦大学生及其审美能力和人格境界等的培养。
四是美育理论方面,包括美育基础理论及经典话题或代表性人物,高频主题词有“美育理论” “美育思想”“蔡元培”“席勒”“王国维”。对美育经典作家的关注,最热门的人物首先是蔡元培及其“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这几乎成为本土美育研究的经典话题。其次是席勒及其《美育书简》的理论研究,再次是王国维,是他首次将美育问题引入中国学界。最后是以孔子作为代表的儒家美育思想也受到学者的关注,乐教观念、人格美育思想、中和美育观等都是热议问题。另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是,此一时期生态美育异军突起,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议题,生态美学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发展迅猛,中国传统思想的渊源,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导向,都使得生态美学备受关注,出现了一批既关注生态又心系美育的学者,如曾繁仁、滕守尧、刘恒健等。
五是美育与其他学科相关主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艺术学”之间的关系。2011 年,艺术学作为第 13 个学科门类独立之后瑏瑤,“艺术学与美育自身学科建设”以及“艺术研究如何促进美育工作的深化”成为学界聚焦的重要命题。高频主题词有“艺术”“公共艺术教育”“音乐艺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美育工作” 等,以及“教育思想”“美育教育”“美育理论”“美育思想”等。从具体实践来看,艺术和艺术教育依然是在教育体系和个人培养中实现美育的重要方式,美育必须以艺术为抓手。美育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或专业,也是近期被提出的问题,如范迪安《建设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美育学”学科———关于 加 强“美 育 学”学 科 建 设 的 提 案》 ( 2020) 一文,建议在“艺术学门类中设立“美育学”学科,下设艺术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美育学理论四个专业方向。
美育学科建设的呼吁与美育教学的拓展关系密切,公共艺术教育概念的提出,表明美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是面向高校绝大多数非艺术专业的普通学生的,因而体现出“公共性”。当然也有学者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针对更广泛的公民艺术教育,如王一川的《文化自信视角下公共艺术教育的三重维度》瑏瑦。此外,美育的覆盖面拓展至包括幼儿园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含有各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并涉及师资培养、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
由此,综上美育研究的整体架构和主导倾向来看,美育研究更关注宏观的框架,就美育的性质及其价值、功能等有较多的讨论,在粗糙的支架上需要注入更鲜活的生命力,丰满美育研究的内容和支点。再者围绕美育展开的“外围”研究占比较多,学者更倾向于研究美育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忽视对美育内部问题更为细致和深入的挖掘。
三、词频分析: 热议话题的离散和凝聚
研究热点是在某个研究领域中学者集中关注的一个或多个话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研究热点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瑏瑧因此以时间为参考坐标,研究热点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展现研究主题的演进和发展脉络。基于词频分析,提取重要的关键词,并识别每个时间段内新增的关键词,可以描画出特定研究领域新兴的热点出现及其走向; 对核心关键词的变化以及“消亡”过程进行分析也是研究热点变迁的直观体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突发现象,指在某一时间段内突然爆发增长或者急剧减少,以致于特定时期的理论话题会出现突然的转变。突发检测便是识别突发现象和相关信息的方法,可以通过软件 CiteSpace 实现。瑏瑨 就关键词的突发而言,突发现象代表高度活跃的研究主题、新兴的研究热点,或者某段时间突然爆发但转瞬即逝的研究潮流。在此结合突发关键词和新增关键词来对美育研究主题的热点变迁进行梳理。
2 显示突现关键词、具体突现强度值及起止时间,为直观反映突现的时间跨度和时序关系,以深色线段对其进行标注。从突现现象的检测来看,一定程度上亦印证了前文的观点。首先在 2005 年之前,素质教育的突现值最高且持续时间也最长。具体考察相关研究论文,可以发现学者多次提到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政策推动的影响以及美育研究的蓄力将素质教育、教育改革推到研究的最前沿。美育研究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展的,该阶段的美育研究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1999 年之后相关研究持续下降,一是素质教育逐渐从作为关键词的研究对象,退居到背景中,不再是核心议题; 二是这一主题因过于宽泛难以聚焦美育的特殊性,逐渐淡出了美育学术共同体。
其次在 2005—2012 年间,突现值较高的是公共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2006 年教育部明确为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规范发展,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并指出 “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瑏瑩该方案要求高校尽快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硬性规定对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最后从 2012 年起,艺术这一关键词的爆发,一直持续到 2019 年。某一关键词的突发现象,直接体现当下的研究前沿问题,而当突发仍旧没有结束并且可能延续下去,将代表接下来可能的研究趋势。突现图中“艺术”“艺术学理论”便是这样的例子,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可能会成为持续的热点主题,有上升的态势,这也正是有待发展的美育研究的建构性时期。而“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的突现持续到 2019 年则是将 2018—2019 年的骤跌计算在内,2018 年是蔡元培诞辰 150 周年,也因之迎来蔡元培研究数量的峰值,这一偶发事件的影响力显然不具有持久效应。因此可以预见对蔡元培的研究将回归原有平均水平或稍高水平。纵观对蔡元培的研究,2005—2012 年是持续增长时期,是蔡元培研究的热点时期。
基于词频分析,提取重要的关键词,并识别每个时段内新增的关键词,可以考察一个研究领域新兴的热点和研究走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主题的创新变化。为便于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两年为区间对 1998—2019 年的美育研究进行时间切片,借助 CiteSpace 提取每两年研究中关键词的前 10% 作为分析对象,以时间为序列绘制时区图,时区图是侧重于从时间维度上来表示知识演进的视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出节点间的更新和相互影响。图中所有节点定位在横轴为时间的二维坐标中。根据首次被引用的时间,节点设置在不同的时区中,所处位置随着时间轴依次向上,各节点之间的连线体现传承关系。瑐瑠 设置节点的方块大小和标签字符的大小依据关键词频次变化,由于节点过大不利于分析其下相关主题,取消 “美育”“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三个节点,经过筛选和图谱调整呈现如图 3。
从以上可视化的新增关键词时区图来看,有三个趋势性的发展值得注意。
其一,美育研究主题的延续性较强,但新主题或新概念并无显著增长,反而逐渐减少。这表明,在美育学界,学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1998— 1999 年的研究中就已经囊括了美育研究的大部分核心主题,之后的新增议题在数量和权重上并不具有优势。因此关键词之间的变迁和联系呈现出“前紧后松”的现象,新增的研究主题与已有基本的研究范畴共现强度较高而缺少后续的发展。图中可以看出“公共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是产生较大影响的新增主题。而国家政策和学科建设要求在其中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或是引起研究重心和方向的转移,或是出现新的观念,如“美育工作”“中华美育精神”等的热词,这些新概念也融入了美育的思考之中。
其二,“学校美育”越来越成为美育研究焦点。虽然学界秉持着美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但关于家庭美育、社会美育等的研究并不多见,学校美育始终立足于研究的重心位置上。结合突现图可见,大学生是主要被关注的群体,次之为幼儿教育或学前教育。这一方面说明,关于 “美育”的研究目前学界主要聚焦的对象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在体制内的教育范畴。更广泛意义上的,关于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大美育”,以及作为公民素养提升的“社会美育”“公民美育”“终身美育”的命题则有待于学界进一步关注,也提醒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些领域的美育研究有必要作倾向性的政策引导。
其三,美育研究的核心元素从“审美”或“美学”转向“艺术”,表明美育研究旨趣从形而上的 “理论探析”转向形而下的“实践探索”导向,力图直接回应当下现实问题。美育的主要研究范畴不再局限于美学讨论,而是日益转向文化、社会、传媒等现实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健康的美育研究倾向。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进入 21 世纪后,美育研究开始涉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关联性研究。这体现在上图中即 2005 年之前对美学和审美各个维度内容的直接关注,而之后艺术创作、艺术、艺术作品、艺术学理论成为关注热点。以时间为序,图中“音乐教育”“音乐审美教育”“音乐文化” “音乐艺术”这一词串的变化虽是个例,也可窥见研究重心的转移。总而言之美育研究的范围日渐扩大,美育的影响力也辐射到社会和文化建设等层面。文化创意产业在 2013 年即受到学界的关注,至 2018 年,“文化产业学”经国务院学位办备案试列于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之下,作为二级学科加以建设瑐瑡,这也体现出学界的研究先于学科形成并为其打下了理论基础。
四、关键文本: 核心学者与研究领域的形成
一个相对成熟的学术领域会自然形成自己的核心学者乃至关键学者,他们会作为意见领袖引导着该学术的研究方向和旨趣。关于此,相应的评估指标是“关键文本”。所谓关键文本意指在特定研究时段中被高度关注和讨论的理论文本,从技术上说就是通常所说的“高被引论文”。由于被引频次较高,这表明论文进入了学术共同体的关注范围,并被同行专家加以引用和讨论。因此,高被引论文的议题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美育理论研究领域的关注点,表明哪些问题真正引起了学术共同体的研究兴趣和讨论。同时,撰写这些关键文本的作者也就是该领域的核心学者。
在本项研究中,我们之所以在论文筛选上增加核心学者( 作者) 的参考纬度,还有一个原因是避免阶段性研究热点和研究分支因素的过度影响,导致论文被引较多但实则不足以作为美育研究领域的根本性文献。瑐瑢筛选被引超过 50 次的论文共计得到 20 篇高被引论文。可以发现对美育进行本体研究的论文占较大比重,关涉到美育的本质内涵、功能定位、意义影响等,但是不同研究者之间显然有较大差异,也体现出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代表性观点。而这些观点会引领特定时期的研究风尚,引发相应的研究热潮,经过积淀后,这些“热潮”就会形成相应的研究领域。根据数据显示发现,30 年间,我国美育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研究领域:
一是关于“美育本质论”的研究,换言之,即 “何为美育”的问题的中国解答。叶朗率先提出美育和德育的区别。后者是规范性教育( 行为规范) ,而前者是熏陶、感发( 中国古人所说的“兴” “兴发”“感兴”) ,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德育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意识的、理性的层面,即“良知”; 而美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的、情感的层面,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他特别指出了德育对人的精神更深的层面的作用显然不如美育。这就突显了美育的独特功能和影响。瑐瑣 曾繁仁也将美育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上,他言明美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活艺术家,实现人类和谐发展的美好理想。这一方面是人的生存问题: 人类应该趋向于审美的生存; 瑐瑤另一方面则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 即美育的本质是通过培养协调和谐的情感,进而塑造协调和谐的人格,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谐。瑐瑥这样的认知为之后引入生态审美教育观念打下基础,生态审美教育是“以生态美学观教育广大人民确立审美地对待自然生态的态度”,瑐瑦这其中和谐、可持续发展等是为共同的基点。杜卫更加强调人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亦即人各方面能力的和谐,理性和感性的和谐等。他将美育定义为感性教育,认为美育“着眼于促进个体的审美 ( 感性) 发展,激发生命活力,提升情感境界、培养创造力,最终与其他教育一起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同时从人格教育、创造教育等方面对美育进行阐发。瑐瑧滕守尧同样聚焦于人的发展,但更强调美育的提升作用,他认为美育是利用美感规律所从事的教育,并且是以融合的教育方式所进行的“美的教育”。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他提出“生态式艺术教育”,但与曾繁仁的生态审美教育不同,“生态式”在这里是互生互补的生态关系的形容词表述,本质上是交叉融合的生态式教育观念,而不是以生态审美观念为教育目标。因此,美育通过生态式艺术教育实现,并区分出 “使美的法则渗透于其他学科的大美育教学”。瑐瑨在这一点上,滕守尧的观点与赵伶俐的“审美化教育”具有一定相似性,即“美育向各学科教学渗透或者各类教学向审美特质方面转化”,目的在于“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促进学生审美素质( 审美欣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发展”。瑐瑩边霞对审美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是为具体例证。
二是“美育现代性”研究; 美育尽管古已有之,但作为一个理论主张和教育方案却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问题,20 篇文章中有 4 篇论文主题就是围绕着美育现代性展开的。滕守尧认为,美育是一种教育模式,并由此与一般的艺术教育区分开来。这种教育模式正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种兼顾知识和发展,旨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融合式教育。他认为世界各国的教育经历了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综合式教育三个阶段,而我国教育至今没有脱离灌输式教育的窠臼,因此呼吁一种新的现代美育观。瑑瑡杜卫则指出,美育的现代性命题是由席勒提出的,出发点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格分裂和异化。这不同于“陶冶论”的传统美育观所诉诸的伦理道德内容,现代性美育“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也是针对现代化进程所发生的文化危机而提出的一种人的生存理想和教育策略”。瑑瑢 在这种意义上,美育具有拯救性质。曾繁仁亦提到席勒,但是更多地把美育的现代意义根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即新时代的一种客观需求。不同于工业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也随之对教育和人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美育在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现代生产力、培育新的社会性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故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美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审美情感比以往任何时候也都更加重要”。瑑瑣 在这一点上,美育是面向未来发展而对现有教育的调整和修正。叶朗在提倡美育写入教育方针时论证说,美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 21 世纪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瑑瑤 由此美育无论在审美价值提升还是文化产业发展上,都将产生足够的现实影响。
三是美育实践研究。在这一领域中,关于 “音乐教育研究”和“学校教育的反思性研究”所占的分量尤其重要。这两类研究具备共同的特点———强调回归美育之“人格完善”的本质功能。有 3 篇文章对音乐教育展开研究,修海林对中国传统音乐教育“艺”的体系和“人”的体系进行了历史性分析。瑑瑥 郭声健总结当代音乐教育变革的首要特征,便是对音乐课程价值和作用的重新评估,其中“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是为最鲜明的体现。瑑瑦尹爱青同样强调了这一点,并认为音乐审美教育是以生命教育、情感教育,以人的价值提升的教育来显示出它独有的人学价值。瑑瑧“人”的凸显背后所隐藏着的是对工具性和功利性的反思,音乐作为离实用价值和现实生活较远的艺术门类,不具有叙事性和文本性特征,而与心灵、情感的关系更为密切,与无功利的陶冶与审美的关系更为直接。在相应的教学研究中,倡导音乐教育摆脱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等便是使音乐教育更贴近美育,发掘育人的潜在价值。这样的反思也在学校美育的相关研究中多有体现,让教育摆脱“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走向 “人本位”,在教学中便是摆脱可量化的目的性,乃至在美育中将德育的目标一并弱化。如边霞认为,应该用“人文性”代替“思想性”,应调整教学目标和改革语文考试,避免语文教学被工具性淹没; 瑑瑨郭声健认为,中小学艺术教育不是一种科学知识的或思想道德的非艺术的教育,而是审美化、艺术化的教育,必须突出艺术的或审美的特点。瑑瑩从回归“人”的呼声来看,美育的实践和教学研究与美育本体性理论研究一脉相承,更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总之,美育本质、美育现代性和美育实践——— 这三者构成了美育研究的三大主流领域,共同拼合成一张当代中国美育研究的学术地图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可以说,这三者是当代中国美育研究的三大母题。但相对于美育研究领域的丰富性,这三大领域中所涵盖的命题还是呈现出明显的理论化和基础性的特征,即被学者讨论和参考最多的内容依旧是美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在理论发展进程中,只有“生态美育”等少数创新性理论产生了较大影响,更多原创性的、特别是对美育实践有借鉴意义的理论还是难得一见。
五、中国美育研究的问题和愿景
以上借助数字人文方法,我们对三十多年来美育研究的核心主题、热议话题、基本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关键词的定量统计和关键文本的定性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全景并抓住重心。从美育理论研究现状来看,其回溯性的历史研究强于创新性的探索研究,有震撼力和突破性的美育新观念和新思想并不多见。另一个现象是抽象思辨的美育理论研究,显然多于美育实践的具体问题研究,说到美育似乎每个学者都可以坐而论道,但深入美育教学第一线探索并提出理论新观念的研究成果还很缺乏; 另一方面,大批长期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往往囿于技法性和赏析性层面,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和提升。于是,抽象理论研究趋之若鹜,而美育教学实务研究却往往低水平重复,此一现象反映了中国美育学术共同体的知识生产呈现明显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