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湛江关区出口水果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1-10-13分类:农作物

  摘要 湛江关区(湛江、茂名两市)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的主要出口关区之一。 本文通过介绍湛江关区出口水果基本情况,分析湛江关区出口水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湛江关区出口水果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建议,为出口企业和业务部门做大做强出口水果产业提供参考。

湛江关区出口水果现状及对策研究

  袁俊杰; 陈文; 李冠斯; 魏霜; 马新华; 龙阳; 李志勇,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发表时间:2020-12-20

  关键词 湛江;水果;出口;对策研究

  1 前言

  湛江、茂名两市地处南亚热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是热带、亚热带水果的主产区,水果品种多、种植面积广、产量大。 据农业部门统计,2018 年两市水果种植面积约 517 万亩,总产量约 569 万吨,品种主要有荔枝、龙眼、菠萝、香蕉、红橙、火龙果、芒果、三华李等,水果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两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进一步将湛江关区水果产业做大做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和脱贫攻坚,本文通过对湛江关区出口水果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扩大湛江关区水果出口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促进地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 湛江关区水果出口基本情况

  目前湛江关区注册登记的出口水果果园有 27 家,水果加工企业 5 家,出口以荔枝、龙眼和菠萝为主,主要出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2018 年湛江关区检疫出口水果 100 批,2 528 t,371.6 万美元,重量和货值同比下降 15.7%和 10.4%,具体出口情况详见表 1。

  3 湛江关区出口水果产业发展情况

  3.1 荔枝产业发展情况

  湛江关区荔枝种植面积约 164 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总产量约 65 万吨,主要有三月红、妃子笑、白糖罂、桂味、黑叶、白腊、鸡嘴荔、淮技、糯米糍等 20 多个品种,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有桂味、鸡嘴荔、三月红等优质品种。荔枝主要以鲜荔枝销售为主,加工产品不超过 10%,其主要为干制产品、罐头、果汁果酒。 荔枝出口品种以妃子笑和黑叶为主,出口国家为美国、加拿大和阿联酋等,近 10 年来湛江关区出口荔枝均检验合格,无国外退货情况。

  3.2 龙眼产业发展情况

  湛江关区龙眼种植面积约 93 万亩,年产量约 50 万吨,为全国最大的龙眼生产基地,主要品种有储良广眼、石硖等,其中储良广眼以果大、肉厚、甜脆、风味独特而闻名海内外。关区龙眼与荔枝情况类似,主要以鲜龙眼销售为主,加工产品不超过 10%,主要在上市后期价格走低后,烘焙加工成龙眼干,或者制成龙眼罐头,现代食品行业中广泛采用的升华干燥、有效成分提取、果汁浓缩及干酒发酵等高新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与推广。 龙眼近几年的出口国家均为美国,出口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由于越南、泰国龙眼凭借比中国龙眼上市早、价格低、供货时间长等优势抢先占据国际市场,造成中国龙眼竞争力下降,国际市场逐步萎缩。

  3.3 菠萝产业发展情况

  湛江关区菠萝种植面积约 51 万亩,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 50%左右,年产量约 80 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50%,主要分布在徐闻县、雷州市等市县,目前已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关区菠萝主要以加工销售为主,据农业部门反馈,关区现有菠萝加工厂约 40 家,年加工鲜果约 10 万吨。 其中,出口型企业 8 家,主要加工菠萝罐头、菠萝汁及果脯,每年约有 2 万吨菠萝罐头(高峰时期约 6 万吨)和约 1 400 t 菠萝浓缩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此外,鲜菠萝出口量较小,最多年份不超过 3 000 t,只是关区菠萝产销量的零头,出口国家主要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伊朗等经济欠发达国家。

  4 湛江关区出口水果产业存在主要问题

  近几年, 湛江关区水果出口品种及出口量虽然保持稳定,但是随着人工成本上升、产业模式落后及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的影响,出口水果产业正受到严峻挑战,经济效益正在逐步萎缩。

  4.1 水果出口结构不合理

  关区荔枝、龙眼主要出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和阿联酋等国家,但是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高度集中,主要以美国为主,占出口总量的 80%以上,一旦美国市场发生波动,将会严重影响湛江关区荔枝、龙眼出口。 以 2019 年出口荔枝为例,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为减少贸易风险,出口商纷纷减少荔枝出口,实际出口量比预计下降近三分之一。

  4.2 上市期过于集中

  关区荔枝、龙眼都属于夏季成熟的品种,目前栽培技术基本无“错峰上市”的条件,因而水果出口主要集中在 5~8 月(其中荔枝一般集中在 5~6 月,龙眼为 7~8 月)。 而集中上市的弊端是不能像其他水果(如苹果、雪梨等)那样,更稳步有序地散发售出,这也成为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4.3 竞争优势明显不足

  (1)目前关区水果种植主要以一家一户种植方式为主,农民和企业对农药残留问题重视程度不高,生产方式主要靠“化肥当家,农药护航模式”,长此以往会造成土地板结,抗力下降,导致病虫害问题和安全风险问题日益严重,果品质量不断下降。 (2)生产成本高,价格缺乏优势。近年来,国内人工、原材料等成本不断上涨,同时受上市时间、热带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关区热带水果与东盟国家相同水果产品相比,生产成本较高,价格竞争劣势明显。(3)企业规模小,品牌意识不强。关区出口水果的经营模式仍多为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方式,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生产、管理,在国际上还没有知名品牌产品。 大部分出口企业还没有建立生产、加工、储运、营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有效的国际营销、市场开拓能力和品牌效应,只能作为出口链条中的生产加工环节,缺乏市场风险控制能力[1]。

  4.4 贮藏保鲜体系不完善

  水果保鲜贮运技术是技术性难题,作为时鲜水果,荔枝、龙眼在常温下保鲜期较短,贮藏及长途运输都需要低温冷链条件,然而贮藏所需保鲜冷库建设成本较高,一般果农及小微企业无法负担,因此现阶段主要仍沿用以前的冰水预冷+保鲜剂的保鲜方法。以出口荔枝为例,目前的保鲜技术仅支持皮厚肉多的黑叶、妃子笑等品种进行长途运输,对于皮薄味甜、品质更佳的桂味、白糖罂等品种的长途保鲜技术仍不成熟,保鲜效果不稳定,贮藏保鲜体系还不完善。

  4.5 深加工产业严重滞后

  荔枝、龙眼的可加工产品较多,除制成干品外,还可酿醋、制酒等[2],但是关区目前的荔枝、龙眼主要以鲜果形式销售,加工产品占比不足 10%,产品只有热烘干果及糖水罐头等普通品种,深加工企业较少,加工种类不多,在荔枝、龙眼大规模上市季节,往往陷入与周边地区同类产品的价格战中,果农损失惨重,滞销、丰产不丰收现象重复出现。

  4.6 技术贸易壁垒日趋严重

  湛江关区水果频遭主要进口国的技术贸易壁垒,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主要是国外制定了苛刻的检验检疫要求,出口风险较高。例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湛江关区的热带及亚热带水果进入日本市场[3]。 近两年,由于中美经贸摩擦问题,美方以检出未知存活的幼虫为由,加大对我国输美荔枝的查验力度,延长在港扣押时间,这严重影响了我国输美荔枝的品质。

  5 促进湛江关区水果发展的主要措施

  5.1 制订长期发展规划,打造地方品牌

  湛江关区水果产业应从生产、科研、加工、储运、消费等环节制订长期发展规划, 地方政府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积极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效益的名优水果特色品牌[4],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两地水果实现“季节生产、常年消费,本地生产、全球消费”。

  5.2 发展水果深加工项目,提高经济效益

  针对荔枝、龙眼采收季节集中、储藏时间短、保鲜难度大等情况,大力扶持荔枝、龙眼深加工企业发展,在政策方面给予优惠,鼓励企业加强对荔枝、龙眼的深加工技术研究,大幅度提升其附加价值,避免市场上鲜果过剩造成的积压浪费, 同时也可以延长荔枝、龙眼的销售期,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5.3 调整品种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力发展优良品种(如妃子笑、桂味、鸡嘴等),通过高接换种、间伐改造和回缩修剪等栽培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调整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升产品品质,延长产期和上市期,增加产业效益。对于菠萝生产上市高峰期集中于清明前后,收获期过于集中,价格波动较大等问题,建议推广应用遮阳网遮光的设施栽培技术,引进菠萝新品种,促进湛江菠萝品种更新换代,调整菠萝种植的收获期,实现一年四季种植,一年四季有果上市。

  5.4 加大扶持力度,规范出口水果企业管理

  目前关区水果种植主要以一家一户种植方式为主,管理不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果的出口。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海关和行业协会应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将众多小企业、小农户联合起来,采用相同的标准管理,实现水果出口力量整合,将“公司+农户”的数量型生产模式转变成“公司+基地”的质量型生产模式,大力发展有机果品产业,进一步提高关区水果出口整体实力[5]。

  5.5 加强科研能力建设,降低出口水果风险

  结合关区出口水果实际,加强科研制标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海关技术力量,积极支持地方水果出口。积极参加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FA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活动,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修订工作,使其考虑并体现我国利益。积极开展果园有害生物监控标准体系研究,建立科学的、覆盖范围广的有害生物监控体系,提升有害生物监控水平。深入开展采收后药剂处理、辐照、保鲜、熏蒸等除害处理技术研究,改变现有水果加工模式,降低加工成本和出口风险。

  5.6 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应对国外贸易壁垒

  利用双边磋商机制,加强对外交流与交涉,打破不合理技术贸易壁垒,加大企业对外推荐力度,帮助水果行业开拓国际市场[6]。 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对外磋商活动, 提高企业应对技术壁垒风险能力[7]。 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外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与谈判,使由于病虫害等原因未能实现出口的优势水果,通过开展风险分析、双边技术合作提出降低风险的管理措施,实现果品解禁出口,拓宽我国水果出口渠道。针对国外过分苛刻技术壁垒,充分利用 WTO 提供的有利条件,以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争取公平的合法权益[8]。 与贸易国家的相关部门建立不同层级的协商沟通机制,就国家合作重大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检验检疫问题[9]。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