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艺术教育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时间:2021-09-18分类:艺术理论

  摘 要:从艺术学的角度,探寻共同体意识的感性因素,挖掘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溯源其思想与认知形成的基础,探讨由意识构建整体意识,由艺术教育构建个体整体意识能力,再由个体整体意识能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途径,为利用美育构建个体整体意识能力进而形成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意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没有意识的介入,整体就不可能大于局部之和,整体意识也不可能凸显而出;而没有整体意识作为认知基础,个体就不可能具备共同体意识。

艺术教育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王力椮; 韩东晨, 黑龙江民族丛刊 发表时间:2021-09-17

  关 键 词:艺术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美育;整体意识

  习近平同志在 2014年 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 2019年 9月27日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更是 4次提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特别强调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1]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团结的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学界近几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逐渐增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视角,涵盖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且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多呈现为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经济共荣、心理同化、思想教育、理论关系等外在理性因素,缺少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认知基础等内在感性因素的深度挖掘,更缺少艺术学科的介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看似和艺术学毫无关联,但从美学的角度,尤其是审美的视域下挖掘人格完整性的构成,探讨感性认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根源性作用,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人的意识是由感性和理性共同构筑,其中,感性是基础,任何理性的认知都是由感性触发,再经过感性认知而上升为理性认知的。本文拟从艺术学的角度,在艺术教育视角下,探寻共同体意识的感性因素,挖掘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溯源其思想与认知形成的基础,探讨由意识构建整体意识,由艺术教育构建个体整体意识能力,再由个体整体意识能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途径,为利用美育构建个体整体意识能力进而形成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本质是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处理,而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核心是由意识构建的整体意识。

  一、由意识构建整体意识

  自 1926年斯马茨(J.C.Smuts)在《整体论与进化》一书中提出整体论以来,整体论已成为当今学术关注的热点问题,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越来越重视整体论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整体的基础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古今中外,人类探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早在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且这种探索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不同层面。

  在地理人类学的层面上,沃尔夫认为,世界 “乃是流变事物的一个集合,这些事物相互邻近、依次跟随,并且在整体上互相关联”[2]。“每一个都与整体相关联,并且因而每一部分都与另一部分相关联”,因此,世界包含 “一种各部分间的联结和一种普遍的和谐”[3]。而在康德这里,宇宙论地思考,意味着不是首先关注对象自身,而是从整体性视野出发,关注对象在一个整体框架结构中的独特位置,以及它与结构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4]。在物理学的层面上,正统量子力学的代表玻尔和非正统量子力学的代表玻姆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皆有所论述。量子力学建立后不久,玻尔就曾指出,量子客体与仪器构成了一个整体,对量子系统的位置和动量的描述,只有在一些特定的实验安排的情境中才是有意义的,并将这种安排下所发生的事件称为“量子现象”。玻姆从对量子力学的反思出发提出了整体生成论的思想:(1)不仅量子客体与仪器,任何量子客体的集合乃至整个宇宙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undividedwholeness),那 种 分 离、分 割 的 破 碎 观 (view offragmentation)是一种幻觉;(2)部分是由整体生成的,整体从逻辑上在先于部分;(3)我们的理论应被看成是看待整个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不应看成是“关于万物本身怎样的绝对真知识”———万物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许多理论常常使其破碎化了,也即是被分割、分解了。玻姆甚至认为,物质与精神、心和物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他被称为是一位更彻底的整体论者[5]。玻姆的研究进一步理清了物理学中的形而上学整体论的内涵,即整体的属性和关系不为或不能被部分的本质属性或关系所决定。在社会政治层面上,黑格尔认为,作为个体的自由的精神应当被融入到总体之中,民族精神要远高于个体自由之上。个体的自由要永远绑缚在整体的民族精神之内,并在整体的民族精神之内塑造完整的人格。因此,黑格尔《伦理体系》有两个非常明确的时代任务,一是要思考如何才能把四分五裂的个体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二是通过完整人格的构建为统一的政府体制的创建奠定坚实的基础[6]。也就是说,通过对局部完整人格的塑造来构建民族精神的整体,并由这一整体构建为统一的政府体制这一更大的整体。在地域文化层面上,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群体在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思维方式上呈现不同的认知。Nisbett等人的研究认为,东亚人的思维方式呈现为整体型的认知方式,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呈现为分析型的认知方式[7]。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层面上,中国的儒家、道家都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有过论述,如儒家“立天之道” “立地之道”“立人之道”的三才论,认为只有“兼三才”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存在,天地人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人作为整体中的部分,要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 “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8],其存在的目的是使天地所生的万物臻于完美。到了明代,王阳明进一步阐释了“三才论”思想,指出“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更是明确了作为部分的“人与地”要以整体的“道与自然”为指引,使局部的“人”通过与“地”“天”“道”的嫁接而与 “自然”融为一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还体现在“群己之辩”中,对于“群”,《论语》中“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强调作为局部的“君子”不应脱离整体,不应使整体的“群”分解为局部的“党”;对于“己”,孔子主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9],强调个体之 “己”只有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我”关系的和谐才能达到[10]。在行为学的层面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有目的然后才有目的的实现;没有整体,我们就不能理解部分。”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各部分相互连接、彼此依存,并在整体的指导下彼此发生联系。在审美层面上,席勒认为,艺术家不是因为部分才会对整体感兴趣,而是为了整体才会对部分感兴趣。在对国家与公民的关系论述中,席勒认为,只有当部分向上协调成整体的观念时,国家才能成为现实的,即个体通过实现人格的完整性来达到国家的整体意志。在心理学层面上,E.C.托尔曼把整体划分为 “克分子”行为理论,把行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不只局限于分子行为,还存在分子以外的“克分子”行为,行为所反应的环境刺激具有整体性,行为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可教育性。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认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考夫卡明确了“整体除了它的部分之和外,还有其他某种东西。”[11]且这种东西的存在使单纯的整体(计算总和)变为毫无意义,而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由于这种东西的介入则变得具有意义。

  综上,不难看出,无论是自然科学主导下的理性主义,还是社会科学主导下的先验主义,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认知上,都强调整体的重要性,而在分析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时,又不约而同的倾向于感性主义,更注重用整体之外的东西来审视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如精神、意志、思想、人格、有机体的灵魂及“道”等,这些因素就是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所指的“其他某种东西”,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单纯的整体变为毫无意义,而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由于这种东西的介入则变得具有意义,因此,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这些因素可以统称为意识,整体正是因为它的存在而变得具有意义,这就是整体意识。从一个简单的实例中不难理解整体意识的存在:人是由四肢、躯干、头部及其内部组织构造而成,但简单的四肢、躯干、头部及其内部组织并不能构成人,只有赋予了意识才成为真正意义的人。整体意识无论在宇宙的演变,还是在人的成长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斯马茨将宇宙中实在的形成描述为一个不断深化的整体创造过程,并将其描述为物质组合、生命体构成、无意识中枢神经协同、意识与人格形成、整体理念和绝对价值(真、善、美)的突现等六个阶段[12]。这六个阶段揭示了生命的演化过程,其中整体理念的形成基础是整体意识,它的形成将使绝对价值得以突现,因此,整体意识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斯马茨的理论看,整体意识的形成基础是意识与人格的形成,在整体意识的构建中,要对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而要实现正确的认知则需要个体的意识自觉与人格的完整性,意识自觉与人格完整性的具备则需要教育的介入,因此,整体意识的建立需要教育对个体的意识自觉和人格完整性的形成进行培养,而在诸教育中,美育中的艺术教育对个体的整体意识能力建构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由艺术教育构建个体整体意识能力

  意识是指人对自我及自我以外事物的认知能力,其形成机制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外界,通过外界的刺激使个体产生反映,形成记忆;另一方面,源于自身,通过个体自身的改变再经由本体作用于外界。意识的内在表现源于自我的觉悟,这种自我的觉悟除个体顿悟外,多来自外界刺激,即通过外界对个体的刺激进行记忆、存储、运算、加工,进而形成思想,然后通过思想使本体意识呈现。从意识的形成机制及内在表现上不难看出,意识主要来源于外界刺激。那么,个体现状如何?通过艺术教育这一外界刺激能否有效促进个体的整体意识能力提升?教育路径如何实现?

  (一)个体整体意识能力现状调查

  为了解当前高校学生整体意识能力,我们分别选取了 20名艺术专业学生和 20名非艺术专业学生进行了整体意识能力测试。测试内容为:请在 10分钟内尽可能多的找出下面(图 1)虚框内的独立形状,并在下面空白处简单画出,标明个数。测试着重考查学生的整体观察与思维能力,图中共有 13个独立形状(图 2)。具备正常观察与思维能力的人应该很容易的找出 1—9号形状,只有具备整体思维能力的人才能找出 10—13号形状。测试完成后,筛选出有效测试各 15份,测试结果非常失望。艺术专业组仅有二名艺术专业学生找出了 10—13号形状,占总人数的 13.3%;非艺术专业学生中,没有人找出 10—13号形状,占总人数的 0%。综合来看,93.3%的学生不具备整体意识能力。测试反映出两种结果,一是未经过专业艺术教育的学生全部不具备整体意识能力;二是艺术教育存在提升整体意识能力的因素。

  (二)艺术教育提升个体整体意识能力的因素

  局部思维是我们在认知事物时最易犯的错误,而艺术专业的学生由于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因素,能够使人具备整体意识能力,其具体体现在艺术的共性、人格完整性、自身规律性等三个方面。

  1.艺术的共性。艺术是不以概念为判断的感性经验的综合,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且这种感性突破了种族、地域的限制,是人类所共有的。如果在世界上找出一种能使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的文化因素,这唯一的因素就是艺术,甚至高于宗教,是人类社会内在联系的唯一一个文化因素。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像艺术这样具有共性,它打破了国家、民族、地域、阶级的界限,世界因它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艺术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早在 2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们通过想象,把形成大脑中动物的记忆通过岩壁表现出来,如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法国南部的拉斯克洞穴壁画、美国加利福尼亚印第安人崖壁画、巴西皮奥伊州岩画、我国贺兰山岩画鹿等等,这些岩画表明,那时的人类已经具备想象力,且这种由想象呈现的具象表现打破了地域与种族的限制,无论是材料的运用,还是表现手法,都显现出惊人的共性。随着历史的演进,人类把这种表现运用到了陶器、祭祀品、青铜器等器物上,进而运用到建筑、宗教、生活等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各地域虽然在艺术风格上迥异,但通过材料使头脑中的想象成为现实的这种艺术语言是相同的,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唯一的共性语言。尽管当今艺术形式呈现为多元化发展,但艺术的共性不只体现在外在的语言形式,也体现在内在的思维(心灵)。思维需要意像,意像的获取来自于具备艺术经验与认知的头脑的加工,人们将通过眼睛获取的意像,再通过艺术的认知(形式、结构等)进行具象化思维,最后把意像呈现为思维结果,使虚幻的、无形的东西呈现为真实的、具体的东西。思维使艺术通过超越内在感觉和外在事物的直接性而使情感呈现,使美得以表达,让人们产生共鸣。思维是感性与理性共同作用的呈现,在审美时处于法则与需要之间,且摆脱了法则与需要的强制,因此,它突破了思维的局限性,不受地域、民族的限制,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把通用钥匙。正如黑格尔所说: “美的艺术对于了解哲理和宗教往往是一个钥匙,而且对于许多民族来说,是唯一的钥匙。”[13]艺术语言上的相通,情感表达上的共鸣,促成了艺术的思维的共性与无限性产生,而思维的共性与无限性是整体意识的前提,因此,与艺术语言一样,是整体意识形成的基础。因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要达成整体意识,需要具备这种以形式的共性达成思维的共性,进而形成认知共性的基础。

  2.艺术的人格完整性。人格是由感性与理性共同构筑的,只有感性与理性趋于均衡时,人格才趋于完整。人格的完整性是整体意识具备的根本保证。人格的形成来源于两大因素,一是先天遗传因素,二是后天的环境刺激因素,其中,后天的环境刺激对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而在后天环境刺激中,教育则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教育的主旨是知善是为了行善[14]95。受教育者首先应具备完整的人格,才能知善,进而行善。人的思维由感性与理性共同组成,感性来源于艺术,理性来源于科学和逻辑,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比,其重要性甚至超过理性思维。席勒曾指出:“感觉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迫切的需要,不仅因为它们是一种手段,可以对得到改善的生活洞察力产生积极作用,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引起洞察力的改善。” 这种改善在政治方面则体现在“应该从性格的高尚化出发……因此,为了这个目的,人们就必须寻找一种国家所没有的工具,必须打开即使政治完全腐败却仍然保持自己的纯洁和透明的源泉…… 这个工具就是美的艺术,这些源泉就是在美的艺术那不朽的典范中开启的。”[15]23通过艺术教育可有效激发人的感性思维,使人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处于平衡状态,只有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同时存在于人的自身之中时,人的人性才真正建立起来,人的人格性才趋于完整。然而,自工业化以来,实用主义导致的理性思维迅速占领人类的大脑,使人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处于严重失衡状态,感性思维空间在逐渐被理性思维所挤占,甚至完全割弃,其结果是人的思维越来越狭隘,价值取向越来越功利化,对事物的认知越来越片面化。在越来越理性化的社会中,唯有艺术能使感性回归,把人从强化的理性思维中解放出来,使人突破理性的限制,让想象自由驰骋,把真和美注入人性的深处,使人回归到感性与理性的平衡状态,使人格趋于完整。在这一回归过程中,艺术教育对于人格完整性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可有效激发人的感性思维,使想象力、洞察力、审美力、创造力得以回归,从而使人格趋于完整。

  3.艺术的自身规律性。艺术是运用一定媒介通过触动心灵进行主题表达而引发人们体会、思考、审阅,进而产生情感的一种意识形态,其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文学等等。艺术在创作过程中有其自身规律性,那就是始终坚持整体—局部— 再整体—再局部这一循环往复的认知与表现过程。比如,一幅绘画作品,在确立主题与构图后,艺术家往往从局部入手,但在局部刻画时,始终注意对整体的把握,使局部的色彩与造型不脱离整体,在整体与局部的循环往复中,最终完成作品;一个音乐作品,在确立主题与旋律后,音乐家往往从局部的音符入手,但头脑始终处于主题与旋律的管控下;一部戏剧或电影,各个人物、画面与场景也是在主题的统筹下完成的;一部文学作品,同样是由不同人物、不同故事的局部因素在主题的整体下通过文字的表达而完成的。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始终遵循这一规律,艺术的这一规律对整体意识的建立非常有帮助,如果脱离整体,即便局部的认知与塑造再精致,作品也将呈现为碎片化简单的组合,不会对人的心灵带来任何影响。因此,艺术家与作家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处理能力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他们的整体意识能力也是最强的。但艺术自身的规律性却很少能被人们认知,人们忽视艺术内在规律性的原因是人们只感觉到显性的事物,其他众多未显现的事物被“人格的不完整性”所掩盖。

  (三)艺术教育构建个体整体意识能力的路径———美育

  美育概念由席勒于 18世纪末提出,主要目的是解决由现代化进程造成的人性分裂问题。席勒认为,现代化使人远离自然,人的感性受到压制,感性与理性处于失衡状态,致使人格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自王国维、蔡元培等人于 20世纪初将美育概念引入我国以来,美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美育不只在提高全民审美水平、促进道德建设等宏观层面上产生积极作用,其在提升想象能力、具象思维能力、创新与创造能力、整体意识能力等微观层面上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在整体意识能力培养方面,通过突破思维局限性、健全人格的完整性、体验艺术创作规律性等手段可有效提升人的整体意识能力。

  1.通过美育突破思维的局限性。美育能够利用艺术的共性语言,触发人的积极心态,把心灵引向无限制境界,从而拓展人的思维。席勒指出: “一切其他的训练都会给心灵任何一种特殊的本领,但也因此给心灵设立了一种特殊的界限;唯独审美的训练把心灵引向无限制境界。”[15]67人的精神状态,在感性与理性介入之前,是处于一种无限的可规定性,席勒将这种无规定性的状态称为空虚的无限性。我们对一个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时,由于理性所设置的界限,往往会使我们陷入局部思维的泥潭;而我们对同样一个问题进行感性觉察时,由于感性的“空虚的无限性”,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问题的本身,还会察觉到问题以外的东西,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思维突破了任何理性的界限而呈现为自由的、无限制性状态。美育之所以成为突破思维局限的一种手段,是因为它“把人从质料引向形式,从感觉引向法则,从一个受限制的存在引向绝对的存在,这并不是因为它帮助思维,而仅仅因为它为思维力创造了自由,使思维力能按照它自己的法则来表现自己。”[15]58这种自由的思维力使我们通过部分窥探到了整体,通过界限达到了无界限,使我们对问题的探知会更全面、更整体。

  2.通过美育健全人格的完整性。美育的本质是感性与理性的调和,通过调和才能使人成为完整的人,拥有完整的人性与人格。当今世界物质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实用主义在挤占艺术空间,人们追逐名利,崇尚物质享受,人性与人格在逐渐分裂。在精神世界逐渐被物质世界挤占的当下, “唯有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感到我们挣脱了时间;我们的人性才纯洁而完整地表现出来,仿佛它还没 有 由 于 外 在 力 量 的 影 响 而 受 到 任 何 伤害。”[15]67席勒从审美心境的角度将人性分为两种,一种是丧失审美心境的人,这种人的心灵不能忍受长期无规定性的状态,能迅速地从感觉过渡到思维和决断,而成为一名实用功利主义者;另一种是拥有审美心境的人。他们在整个能力的感觉中寻求快感,并把这种能力同实在性结合起来,从而为整体发挥作用。如果人陷入一种被规定状态,就意味着进入了一种限定性思维的牢笼,在这个牢笼内的人也就丧失了人性,他们所窥探的事物不可能具备整体性,唯有审美能够突破这种限制,使人回归到自由的、无限制境界,使感性回归,使心灵脱离物质的枷锁得以解放。只有这样,人性才能回归,人格才能趋于完整。

  3.通过美育掌握艺术的规律性。意识的形成有内在与外在两种因素,内在因素需要外在因素的刺激才会产生,内在因素形成的最便利手段就是外在因素的刺激。艺术自身的整体—局部—再整体的思维规律性,是外在刺激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对这种手段的运用,我们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范迪安教授曾指出:“从 20世纪初中国教育进入现代进程开始,有关美育的价值、美育在教育中的位置、实施美育的方式方法等等就被提上教育日程,但是在不同时期,整个教育理念中对美育的认知还很不充分,甚至存在盲点和误区。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美育的位置还不甚明确。就美育实施的内容和方法而言,虽经百年的探索和实 践,但 仍 缺 乏 有 机 的、整 体 的 体 系 或 模式”[16]。美育的价值还没有被真正地挖掘出来,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一直被视为一种非主流的学习方式,认为艺术教育是一种非智力的认知途径[14]96。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缺乏对艺术自身规律性的认知,一直在否认艺术教育所具有的提升想象能力、具象思维能力、创新与创造能力、整体意识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存在。因此,运用艺术自身的规律性,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务实的、切实可行的美育教学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三、由个体整体意识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指中国各民族成员能够认识到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进而能够在心理上自觉认同、主动归属于这一共同体”[17]。要使各民族在心理上自觉认同,需要各民族在思想上形成同一的观念,在意识上具备整体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归属其中,真正从内在思想与意识上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观念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意识的自觉,而要达到这种自觉必须具备内在意识基础,进而形成统一的观念。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与信仰,要使这种多民族、多文化、多信仰的各族人民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使各民族的心灵归一,形成统一的观念。观念的形成并不取决于理性因素,感性因素在其中占有重要作用。意志活动的动机源于感性,而观念是意志活动的结果,因此,感性因素对于观念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休谟将人类心灵中的一切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印象包括感觉、情感和情绪,而观念则是印象在思维和推理中产生的意像。观念由印象复现而来,并表象出印象的一部分。要想改变一个特定对象的观念,只能增加或减少它的强烈和活泼程度。也就是说,对象越强烈、越活泼,我们对这一对象的认知所形成的观念就越强烈、越统一。“从呈现于记忆或感官之前的一个印象到我们称为原因或结果的那个对象的观念的那个推移过程,看来既然是建立于过去的经验之上,建立于我们对于它们的恒常结合的记忆之上。”[18]106当我们由一个对象的印象推移到另一个对象的观念或信念上时,不是由理性所决定,而是由习惯或联想原则所决定。这种习惯或联想的原则源于“恒常结合的记忆”,因此如何把整体意识注入个体意识中形成这种“恒常结合的记忆”,形成个体的内在意识基础,进而形成所有个体内在的统一观念,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与研究的问题。这个内在意识基础就是整体意识能力,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那么就会很容易的达成统一的观念。

  从个体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基础是心理认同,而心理认同的基础则是认知能力的形成,而认知能力的具备需要个体整体意识能力的建立与提升。因此,整体意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基础,不具备整体意识的个体很难将自身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马克思认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9]因此,作为组成社会的个体,其意识能力将决定着社会形态及全局视野。但目前大多数国人对现代政治中的民族国家格局体味不深,也缺少对政治民族的了解场境。人们对于国家疆域的全局性、国民构成的整体性、国家地位的主体性感知还不明确[17],个体在认知事物时往往会陷入局部思维,总是以个人利益的得失作为处理事务的先决条件,缺乏整体性思维与意识。因此,如何通过对个体的心理干预及认知教育,使其具备整体意识,进而形成共同体意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个体的心理及认知活动是由感性触发情绪,再由情绪产生动力进行理性认知,进而形成意识,最终由意识产生意志行为。在这一过程中,由感性触发所引起的情绪是基础。冯特认为,对于个体心理而言,情绪不仅先于观念而存在,而 且 是 意 志 行 为 的 发 起 因 素 和 推 动力[20]。没有情绪的引领,个体不可能产生理性认知的动力,没有理性认知就不可能形成意识,没有意识就不会产生意志行为,在个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中,感性是关键。尽管理性在意识的形成过程中有其自身的作用,但“理性单独决不能成为任何意志活动的动机,理性在指导意志方面并不能反对情感”[18]451的作用。要把整体意识扎根于个体的记忆深处,成为个体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个体在看待及处理事务时,能够抛弃个人利益,从整体利益出发,运用整体意识,使个体始终不脱离整体的轨道。

  无论从观念,还是个体的角度看,整体意识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不同于经济、文化、政治等理性因素,它是感性的,是观念形成的思想与认知基础,是意志行为的指南针。整体意识是由感性触发而形成的一种自觉性思维,这种自觉性思维的形成源于艺术教育的外部刺激,由外部刺激产生感觉,再由感觉上升为感性认知,进而形成个体的内在意识,个体通过这种内在意识指引其外在意志行为。因此,通过美育使个体具备整体意识,使个体整体意识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使每个个体都具备整体意识,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会牢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整体意识是基础,没有整体意识就不可能形成观念上的统一,也不可能具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体意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认知基础。

  四、结语

  无论是从整体,还是个体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都是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处理。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意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没有意识的介入,整体就不可能大于局部之和,整体意识也不可能凸显而出;而没有整体意识作为认知基础,个体就不可能具备共同体意识。在整体意识的建构上,艺术教育有其独特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艺术的共性、艺术的人格完整性、艺术的自身规律性来使个体具备整体意识的感性认知基础,还可通过美育这一有效手段通过普及性教育使个体的整体意识能力得以达成。局部思维是个体在处理事务时的惯用思维,这种思维习惯的危害性极大,是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的元凶,是利己主义的根源。因此,通过美育,利用艺术教育使个体摆脱这种惯用思维,使其具备整体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比斯莱认为,艺术品的价值体现在其对人的生活作出的一种积极改变[21],艺术审美的价值则在于触发人的这种积极心态。当个体这种积极的心态得到触发后,个体会通过这种心态来完善自身的人格,使感性与理性趋于统一,进而使个体从感觉的受动状态过渡到思维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而这一状态只能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来实现。当每个个体都能通过美育这一路径使自己人格趋于完整,进而具备整体意识能力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相应形成。因此,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使每个个体都具备整体意识能力,而个体具备整体意识能力的最好方法是艺术教育,普及艺术教育的最好路径则是美育。当美育上升为国家意志,而使国家成为审美国家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在国人中普遍形成。正如席勒所说:“唯有审美国家能使社会成为现实的,因为它是通过个体的本性来实行整体的意志。”[15]95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