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

时间:2021-06-15分类:心理学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变化,我国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深入积极心理学,将积极心理学带入到了大学思政通识教育中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通识教育,能够将传统的教学加以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思政通识教育质量与效率。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来看待大学思政通识教育,将学生的问题当作是首要解决任务,充分地把学生积极心理和积极行为调动起来,从而让整个教育过程更加统一、民主、人性。本文就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课程思政通识教育改革进行分析,供参考。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

  侯宇晨,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发表时间:2021-06-10

  关键词:思政;积极心理学视角;大学通识教育;改革

  思政把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进课程教学和改革中来,贯彻全面的育人模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知识构建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其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以及重构育人内涵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课程思政和传统的思政课程并不相同,思政课程更偏向于理论。而课程思政则和院校所有课程相结合,传输全方位、全员育人宗旨,是新时期大学挖掘出来的一种新型教育实践类型。而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课程思政通识教育加以改革,可以为意识形态渗透、立德树人任务完成奠定扎实基础。

  一、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自由教育观念和理性价值

  通识教育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后来,伴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从原本的“博雅”变为了“通识”。虽然通识教育在融入高等教育之后,其教育目标在不断的更新。但在育人这一核心目标上一直没有得到改变,这主要是因为任何一种教育观点都有着对人的价值的基本看法,而区别就只是在于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人才培养方法。国外大学在通识教育这一块,一直是追求的自由教育观念和理性价值,自由教育观念是从古希腊时期流传的。通识教育的提出者,亚里士多德表示: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对学习者进行引导,使其产生思考,并追求心灵和灵魂上的自由、开放,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由人。[1] 而亚里士多德也站在人性理论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把人类的灵魂分成了理性、植物性和动物性三种。并分别对其展开智育、体育、德育三种不同的教育,从而实现思维、道德品质、身体全方位发展。后来,在政治文化流变的过程当中,自由教育观念的内涵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文艺复兴的时候,自由教育的对象得到了拓展变为了全体公民。在 18 世纪之后,教育核心又变为了理智教育,而这种观念也是 18 世纪国外大学课程所遵循的宗旨。在 18 世纪 70 年代,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佛吉尼亚大学和佐治亚大学等多所院校都开设了自然科学课程,并在当时提倡世俗价值教育。因为自然科学课程有着一定的实用性,和传统的“博雅”精神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专家们又开始提出理性价值教育。[2] 在 19 世纪 20 年代末期,帕科德教授就提出了通识教育,并在当时作为共同学科辩护,该教授所提出的“北美评论”也是全球第一次通识教育运动。理性价值受到了实用主义的挑战,而大学课程一直都比较多变,即使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作为核心内容,但依旧需要融入一些自然科学内容和实用性的科目,才能够满足全方位教育发展所需。因此,自然科学内容和实用科学内容也慢慢被融入到大学课程中来。

  (二)进步主义教育观念和工具价值

  在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加快了城市化发展和移民浪潮,也加快了实用主义延伸。在国外的大学课程中,博雅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并且,在这一场竞争当中,对劳动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外大学开始将教育目标全部放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上。杜威可以称得上是进步主义教育观念的代表人物。在大学课程教学目标上,杜威非常反对终极实体等目标,并更多的关注通识教育的工具价值。[3] 在课程内容上,杜威则表示真正的民主社会适应当,克服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分离问题。这是因为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所接触到的知识,都可以满足社会实际所需。而在大学课程设置这一块,杜威则表示通识课程不应当有与普通学科一样的必修课程,应当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并因地制宜地展开教学。而杜威的所提出的进步主义教育观念当时在国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美国开始了第二次教育改革。在进入 19 世纪 20 年代初期,美国大学已经全面展开了自由选修制度,但在制度的落实上也存在十分明显的问题。一方面,课程和知识都没有系统性特征,学生只需要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难度比较低的课程;而难度比较高的课程则很少有学生选择。另一方面,美国大学忽略了基础知识教育,在对学生展开教学时将大部分的核心都放在一个区域上,使得学生的知识系统无法均衡发展。即使选修制度在后来也进行过改革,但美国大学希望可以通过专修和通识相结合的方法,关注通识教育的工具价值这一想法,实际效果却不佳。

  二、课程思政:通识教育在我国的改革

  我国的通识教育最初是从清朝末期开始的,当时被称为通才教育,在大学专才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也一直存在。[4] 一直在进入新时期之后才开始重视,大学也才关注到通识教育所起到的教育价值。与专业教育相比较,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也非公立的课程体系。其教育宗旨就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个体和良好公民,其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直接关系。近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学课程思政教学中也融入了多元价值,但在多元价值的选择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识教育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过反思。比如,课程思政的目标到底是育人还是教书?校课程价值更偏重于知识理论,还是更偏重价值养成等。但总而言之,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也可以促进通识教育,甚至让大学课程思政体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课程思政在国内是近几年才受到广泛关注的,其最初是来自上海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对全课程育人的研究,提倡的是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养成相结合作为最终的目标,也把大学原本的思政教育进行了结合。课程思政体系当中结合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并没有受到传统思政教育课程的限制和制约,反而可以起到很好的价值引领性。与此同时,课程思政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将通识课程的隐性课程挖掘出来,起到育人作用,在通识教育当中也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心更偏向于通识,但什么才能被称为通识一直是专业领域研究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暂时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论述。在大学展开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课程的价值进行开发,并将意识形态渗透进课程和学生中,达到课程教育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才。[5]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课程思政通识教育改革的思考

  (一)回归育人初衷 兼具知识传输和价值引领

  虽然课程思政的内涵早已经被大多数的学者了解,但思政依旧被很多人认为只是思想政治课程而已,这种偏差使得在大学落实课程思政很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赫尔巴特曾经表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美德,而美德本身也是知识的一种形式。但是,技术理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德性,知识德性导致知识和美德存在极大距离。知识传授一直被看作是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课程原本比较关注的是学生学习了什么知识,但在受到工业化冲击之后,课程就不再关注这一内容,而是更关注学生做了什么。然而,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存在明显的个体化差异,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理解内容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课程思政就开始转变经验取向。学习经验取向更偏重学生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这也是一种心理体验新方法。核心不放在“教” 上,而放在“学”上。再加上学生本来就是任何课程展开的主体,既然课程思政重点不在于育人,那么最终的育人效果就要借助学生呈现出来。所以,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课程思政通识教育改革就应当回归育人初衷,研究出更多有效的教育途径。[6] 并强调美德和知识以及价值之间的关系,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和美德,才可以挖掘出更多通识教育的有效方法。

  (二)重视本体价值 促进价值过渡

  通识教育理念并不只是指的给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更是强调了要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健康发展,并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展现,从而促进学生价值过渡。大学通识教育有着工具价值、理性价值、本体价值等特征。经过教育可以丰富人类精神、知识以及物质等,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让人类具备更多的价值创造性。但学生是课程思政的活动客体,通过教师的教育来满足自我需要,这就是通识教育的本体价值。而课程思政通识教育活动的落实,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使其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工具价值。因为课程思政通识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只能在进行改革的过程当中人的价值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来体现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实现价值之间的过渡。[7] 通识教育即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哲学观念的影响,但至始至终通识教育都有着很强的启发性,不管是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有着价值自觉意义。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课程思政通识教育进行改革,就必须正视课程思政活动的价值,让学生在面对价值冲突时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促进自身全方面发展,满足社会进步发展要求。[8]

  (三)回归教书育人 将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作为前提

  目前大学课程思政设计过程中,通识教育一般都被看成是弥补,也有少部分大学把专业课程归为通识课程范畴内,从中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的实用性得到明显的增加。在对通识教育进行落实的过程中,不但涉及了非常高的成本,还可能存在教育回报和付出不成正比的情况,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也可能会在短期内有所下降。目前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通识教育进行改革,必须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种质疑加以正视,并借鉴历史创新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9] 与此同时,对大学课程思政通识教育进行改革,还需对通识教育最终目标和价值引领加以反思。特别是对课程育人的内涵和内容进行重新界定,从而重构通识教育内容。并探讨通识教育改革方案的具体层次,把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作为通识教育改革的前提。除此之外,在学校中建立实践试点,从制度、路径、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深入探究。

  四、结束语

  在大学课程思政通识教育改革中,可以从回归育人初衷兼具知识传输和价值引领、重视本体价值促进价值过渡、回归教书育人将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作为前提等路径,给课程思政中的通识教育奠定基础,并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