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理解钢琴艺术的文化内涵,是感受钢琴艺术、创造钢琴艺术、传承钢琴艺术的先决条件。在钢琴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国钢琴艺术展示了本我特色,同时与西方钢琴艺术相结合,赋予了我国钢琴艺术文化新的内涵,提升了我国钢琴的文化价值。文章也将研究重点放在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内涵分析上,从我国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文化取向入手,探析我国钢琴艺术文化特性,以深入理解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内涵。
本文源自刘雅静, 品位·经典 发表时间:2021-06-08
【关键词】 钢琴艺术; 文化取向; 文化特性
我国钢琴艺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展现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及特性,该艺术特点鲜明,体现了我国的审美意识和价值理念。同时与西方文化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呈现出艺术的特殊性。加强对我国钢琴艺术的内涵理解与认识,一方面,能够真正把握钢琴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潜在内涵,另一方面,则可以在感受、传承我国钢琴艺术文化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创造、丰富我国钢琴艺术文化[1]。
一、我国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取向
我国钢琴艺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文化取向发生了鲜明的转变,主要表现为如下内容。
首先,由过去的文化复制转变为文化创新。在百余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我国的钢琴文化不仅打破了原有钢琴艺术发展的局限性,在发展钢琴艺术的过程中融入了多个新内容,如中国钢琴曲创作、内容等,还将钢琴艺术文化带到了教学之中,通过成立钢琴专业、创建音乐学院、进行钢琴教学等方式,对钢琴艺术进行深入的完善,同时实现钢琴人才的有效培养[2]。
其次,我国钢琴艺术不仅突出自身的钢琴艺术特色,同时吸收、借鉴西方作曲技法。我国钢琴艺术创造出了诸多大有自身传统文化特色,且体裁丰富。联系西方钢琴技法的音乐作品,不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该明晰的文化取向下发挥了钢琴艺术中的民族精神,也在推动中西方各国人民了解我国钢琴艺术中实现了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弘扬。
其三,我国钢琴艺术在创作过程中注重融合,为了体现出带有我国特色的音乐风格。我国悟钢琴艺术与民族乐器相互结合,以民族乐器为载体,进行钢琴演奏过程中手法、弹奏方式、内容等多方面的创新,从而促使我国钢琴艺术的内涵不断丰富,让我国钢琴艺术逐渐带有了自身的特殊性。
其四,上述提到了我国成立钢琴专业、创建音乐学院,在此基础上为落实钢琴人才的培养工作,我国钢琴教育工作者不仅对钢琴专业课堂的教材进行丰富改革,同时采用了诸多新式教学方法,推动我国钢琴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从这一角度也丰富了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内涵。
二、我国钢琴艺术文化特性的深入分析
我国钢琴艺术文化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理解我国钢琴艺术文化特性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理解我国钢琴艺术文化内涵的过程。
(一)时代性
时代的发展为钢琴艺术文化赋予了新的特点与内涵。我国钢琴艺术文化的主要发展方式是以钢琴曲创作为核心,在长期的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性[3]。
第一,在早期的中国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其时代特性主要表现为与西方钢琴艺术文化相结合。即在创作中国钢琴艺术的过程中通过借鉴、模仿、吸收、理解西方钢琴艺术文化的方式,不断丰富我国钢琴艺术文化。
第二,在中国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其时代特征逐渐由过去的仿照式转变为专业化。尤其是为了满足我国音乐艺术文化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钢琴艺术创作者在钢琴艺术中进行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进行与西方文化的融合。这样的创作模式,推动了我国钢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琴艺术更进一步表现了自身的开放性,与世界钢琴艺术进行了紧密的沟通、融合,遵循“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重新定位自身的时代性特征。例如《第一新疆舞曲》《快乐的节日》等钢琴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性文化特征。
第四,新时期,我国的钢琴艺术与各种新型音乐相互组合。如与中国的京剧、民歌之间相互组合,在突出自身钢琴艺术的时代性与生命性的基础上,实现自身艺术文化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如《红灯记》,便是中国钢琴艺术与我国京剧文化相结合的新产物。
(二)民族性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它是我国钢琴艺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纵观我国许多的钢琴艺术作品,都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华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创作、发展的。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语言、风俗、习惯不同,它为我国的钢琴艺术创作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有机结合不同民族文化历史,进行钢琴曲目的创作,能够突出钢琴艺术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在宣传、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让钢琴艺术别具风格、别具风情。
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这一钢琴作品便突出了钢琴艺术的民族性特征。该钢琴作品做到了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相互结合,与西方钢琴艺术对比复调、和声技术等手法进行创新,不仅突出了我国钢琴艺术文化的文化特色,具有民族性特征,同时在融合中西方钢琴艺术文化的过程中,通过新技法另类表现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音乐。如将我国民族乐器“笛子”的特色通过钢琴技法的方式以钢琴作品进行表现,既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基于钢琴艺术了解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也能够让钢琴艺术在发挥自身民族性特征的基础上实现“中国味”钢琴艺术内涵丰富。
三、我国钢琴艺术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基于上述理解,具体探析我国钢琴艺术文化的内涵与审美价值,主要可以从如下两个角度进行深入理解。
(一)“中和”的文化风格
理解“中和”二字,要从孔子的“中庸之道”入手。在《论语·雍也》中提到:“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这是强调待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4]。这要求我国钢琴艺术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文化与其他不同文化之间的协调、共生、平衡,同时从“和”的角度进行中国钢琴艺术的创作,以 “和”作为中国钢琴艺术的审美文化范畴。
虽然我国的钢琴最早由西方传入,但如上述所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的钢琴艺术赋予了新的内涵特征。它既表现于西方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同时又在推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中和”这一哲学理念,在发展过程中与各个文化之间相互融合,共荣发展。
同时,为了促使我国钢琴艺术的钢琴音乐创新发展,我国钢琴艺术家们在创作钢琴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将钢琴曲目、钢琴内容与不同民族文化和自身的个性思想融合在一起。在结合自身的想法与个性的基础上突出我国钢琴艺术的“中和”特性,增添了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如在创作钢琴作品的过程中融入二胡、琵琶、古筝等民族乐器,打破原有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西方化”单一原则,通过重构钢琴作品的趋势结构、审美取向,来进行钢琴艺术文化内涵的进一步丰富。
(二)“意蕴美学”的文化风格
我国钢琴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意蕴美学之内涵。这里所说的意蕴美学主要表现两个内容,分别为意蕴之美以及风度致韵[3]。
首先,意蕴之美,实际上是指事物的内容和含义。就钢琴艺术本身,其意蕴之美就是自身所蕴含的艺术含义与价值。钢琴作为一种古典乐器,它的出现丰富、填补了世界音乐的空白,本身的意蕴就是以钢琴演奏的方式传递钢琴文化。将其引入到中国,中国钢琴艺术的意蕴带有民族意蕴,即具备中国文化特征。它促使中国钢琴具有自身的风俗、个性,让钢琴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的美学内涵不断丰富。我国钢琴艺术意蕴美学主要包括两个内容,分别为构思与创作。构思即钢琴音乐创作者能够从自身的文化理解一级作曲技术,融合民族文化特征进行钢琴艺术构思;创作则是一种美学体现,通过表现、感悟、展示等多种方式,突出中国钢琴艺术的意蕴之美[4]。
其次,风度致韵,即“神韵”。虽然理解该词汇所涉及的艺术范围相对模糊,但不难理解它的“美”。中国钢琴艺术在创作钢琴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美感与意境的结合,表其所想、哀其所哀、叹其所叹,能够为钢琴艺术文化重新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价值。
上文从多个角度对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具体、多层次的分析,对“中和”的文化风格以及“意蕴美学”的文化风格进行了探析。从多个角度了解了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内涵组成,为感受、理解、传承、创造、丰富我国钢琴艺术文化内涵做了铺垫,具有积极的意义。